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简述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黄土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之一,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带走了大量的泥沙,因此成了黄河。
黄河横亘东西,流经我国九省,汇集了35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河源区有扎陵湖和鄂陵湖两大湖泊,是两座大型的天然水库,每年都有10亿多立方米的水流入黄河。那里的水清澈无比,为什么到了中下游就变得浑浊不堪呢?我们知道,黄河泥沙泛滥,那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泥沙,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泥沙,是因为黄河自青海流出来以后便进入了黄土高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地面由于缺乏植被的保护,加上土质疏松,一遇到暴雨,便有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沙,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河流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可以说,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的根本来源,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首先,地形方面,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其次,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再次,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地面物质组成多为质地疏松,遇水易蚀,抗蚀力很低的土壤,如黄土、粉沙壤土等。最后,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降雨直接击打地面,因而易发生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而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也给水土流失的形成带来巨大的深远影响。毁林毁草、陡坡开荒,使原本就植被稀少的状况更加严重;而在进行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时,不注意水土保持,再次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如果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又会形成新的泥沙来源。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黄河和它的支流,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黄河流域被称作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在很久以前,黄河水并不怎么黄,它的名字不叫黄河,而叫大河.到唐代,人们看到的大河是黄色的,就给它取个“黄河”的外号,没想到外号竟最终代替了它原先的名字.
在周秦时,黄土高原大半是森林,黄河水也较清澈.随着黄土高原的开发,山上的林木被逐渐砍掉,每逢下雨,雨水夹带着毫无抵抗能力的泥土,由山上流到山下,由小河流进大河,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日益增大,最终造成黄河河水浑浊变黄.这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源所在.

黄河水土流失
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2万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0万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该区幅员辽阔,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干旱,年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 1、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区域划分
⑴、严重流失区,共25万 km2,占总面积的39.1%,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1.2万平方公里。下分两个二级区,即①黄土高原沟壑区,②黄土丘陵沟壑区,21.76万 km2。两区的共同特点是:光山秃岭,坡陡沟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治理区。高原沟壑区侵蚀模数每年2000~6000t /km2。丘陵沟壑区侵模数每年5000~30000t/km2。

⑵局部流失区,共31.7万 km2,占总面积的49.5%,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0万平方公里。下分5个二级区,即:①林区,②土石山区,③高地草原区,④干旱草原区,⑤风沙区。大部地面有不同程度的林划被复,水土流失轻微,但林草遭到破坏的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也很严重,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防治区。干旱草原区和风沙区的固定沙丘与半固定沙丘,植被破坏后,就产生土地沙化和流动沙丘,是预防风沙危害的保护重点。

⑶轻微流失区,共7.3万km2,占总面积的11.4%,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下分两个二级区,即①黄土阶地区,②冲积平原区。除阶地有少量沟蚀外,总的地势平坦,土壤侵蚀很微,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预防保护区。

关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分布,据有关研究成果初步鉴定,多沙区即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大于5000t/km2地区,其面积约11.05万km2;粗沙区即多年平均粗泥沙输沙模数大于1300 t/km2(d≥O.05mm)或多年平均粗泥沙输沙模数大于2800 t/km2(d≥O.025mm)的地区,其面积约为6.80万km2或7.90万km2;多沙粗沙区即多沙区分布面积与粗沙区分布面积重叠地区,其面积约为6.80万km2(d≥O.05mm)或7.40万km2(d≥O.025mm),主 要分布在河口镇-龙门区间及泾、洛、渭河上游地区的丘陵沟壑区,是水土保持重点集中治理区。

2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强度

⑴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区域间的差异很大,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由于黄土高原的侵蚀产沙量接近河流输沙量,因此可用输沙模数代表水土流失强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分布规律是:�

①六盘山是侵蚀强度的一条自然分界线,六盘山以西地区侵蚀强度小于以东地区,其侵蚀量最大的也不超过每年每平方公里100000吨;该山以东大部分地区侵蚀量都超过每年每平方公里10000吨,因此黄河中游的主要产沙区在六盘以东的地区。

� ②六盘山以东地区侵蚀强度南北方向的变化,比六盘山以西地区明显。东部大约以陕西省宜川、延安、志丹及甘肃省华池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侵蚀量大部分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大于10000吨,最大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38000吨,此线以南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都小于7000吨。六盘山以西以华家岭、定西一线分成南北两部分,侵蚀量的分布特点与东部相反,即南部大于北部,如散渡河流域的侵蚀量是每年每平方公里9821吨,而祖厉河是每年每平方公里5840吨。�

③黄土高原存在几个高强度的侵蚀中心,即黄甫川中下游、窟野河中下游、泾河上游、北洛河上游、渭河上游支流散渡河、洮河中下游。以上这些地区的侵蚀量都高于周围地区。

④黄土高原水蚀地区北部和风蚀地区长城沿线以南区域是水蚀风蚀交错的特殊地区,处于脆弱生态环境地带,水蚀、风蚀发展强烈,全年水蚀风蚀交错进行,且互相促进,形成侵蚀最强烈地区。

根据上述水土流失强度区域分布规律和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输沙模数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强度按输沙模数分为7级。第一级1000t/km2以下,主要分布在土石山区、林区、高地草原区和干旱原区;第二级1000~2000t/km2,主要分布在黄土阶地区与气候干旱、缓坡较多的丘陵第四、第五副区;第三级2000~5000 t/km2,主要分布在部分高原区、土石山区与丘陵第三、四、五副区;第四级5000?0000t/km2,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泾河流域、渭河上游、祖厉河中下游、青海省湟水中下游、黄河龙羊峡至兰州段干流两岸;第五、六、七级100000~20000t/km2和20000t/km2以上,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1万多km2的丘陵第一、第二副区和部分第五副区,以及泾河支流蒲河的中下游地区。

3、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在15o以上,有的达30o;坡长一般100—200m甚至更长。每年每亩流失5-10吨,甚至1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质地松软,遇水易蚀,抗蚀力很低的土壤,如黄土、粉沙壤土等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对象。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暴雨较多,地形破碎,产生了强烈的土壤侵蚀。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上面是黄河变黄的原因(水土流失)还有治理方法

黄河的上游地区是著名的黄土高原,高原的典型特征是深厚的黄土层,且土质疏松贫瘠,缺少植被,尤其是缺少终年生植物的植被,例如森林。而黄河的水就源自这个高原的降雨(这当然是指源头或者是上游)
缺少植被的黄土就会大量被冲进黄河,因此黄河就因泥沙浑浊而得名。对应的黄土高原上出现了无数的由雨水冲涮形成的壑沟,成为它独特的地理特征。
当然,黄河进入中游后,它的水还来自中游的降水,中游地区植被相对较好,所以黄河水到中游也会相对变清一些。但总体上还是黄色。
不知道黄河能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变清,这就要看我国政府提倡植树造林、还田于林、保护生态的决心了。

最重要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由于黄土孔隙度较高,透水性强,垂直节理发育,具沉陷性,又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雨量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 、梁 、峁 。丘陵沟壑区沟谷密度2.5~7.5千米/平方千米,地面分割度为25%~45%,地势起伏很大,从分水岭顶部到沟谷底部的最大落差有200~ 300米 。地面坡度可达35°~55°,多出现直立的陡崖,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平坦耕地 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泄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 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

随着黄土高原的开发,山上的林木被逐渐砍掉,每逢下雨,雨水夹带着毫无抵抗能力的泥土,由山上流到山下,由小河流进大河,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日益增大,最终造成黄河河水浑浊变黄。这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源所在。

上面说的都是,我再补充几句。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而泥沙是同某此黄色物质组成,在遇水时溶解,那么黄河的水自然会就成黄色的。

  • 黄河的源头水是清澈的为什么我们下有见到的黄河水却是黄色的你能提出...
    答:因为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好,没有水土流失,到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 黄河黄河的水到底有到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答:水本身是无有颜色的,黄河的水之所以是黄色的,是因为黄河的水流经了中国黄土高原,黄河流经地区,都是以黄土为主的,水土的流失让黄土高原的泥沙携带进了黄河水里,黄土高原的土质又是极其细的,粗大的颗粒容易沉淀下来,而细微的黄土微粒力不容易沉淀,所以携带到黄河里,让黄河水都成了黄色的。
  • 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的,而长江水是清的
    答:黄河流经的是黄土高源,一路冲刷两岸的黄土并携带大量泥土,所以是黄色的。长江一路流经的是岩石河道很少有黄土所以河水是清的。
  • 为什么黄河水是黄色的
    答:没想到外号竟最终代替了它原先的名字。在周秦时,黄土高原大半是森林,黄河水也较清澈。随着黄土高原的开发,山上的林木被逐渐砍掉,每逢下雨,雨水夹带着毫无抵抗能力的泥土,由山上流到山下,由小河流进大河,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日益增大,最终造成黄河河水浑浊变黄。
  • 黄河为什么 是黄的
    答:黄河水这么黄原因:因为黄河处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全是黄土区,长时间以来的风化导致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颗粒分明,所以每次黄河一旦涨潮和落潮都会将两岸边上的黄土带入黄河水中。等到退潮后,再经过风干和新的沙尘的到来,周围又形成新的土堆,这样反反复复的进行,导致黄河的水一直是黄色的。
  • 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的?
    答:2. 以下是导致黄河水黄色的几个主要原因:2.1 泥沙悬浮物:黄河流域地势陡峭,水流湍急,河床上的土壤和岩石被冲刷并悬浮在水中。这些泥沙颗粒非常细小,悬浮在水中时会散射光线,使水呈现黄色。2.2 黄土高原:黄河流经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土壤中富含黄色的黄土。当黄土被水冲刷到黄河中时,会...
  • 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
    答:2. 黄河的源头位于山区,水源并非清澈,而是携带了大量泥沙的浑浊水流。由于黄河底部积累了厚厚的泥沙,且河道宽阔,缺乏有效的过滤作用,使得河水保持黄色。3. 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不是高山地带,因此每当有大风,风沙就会被吹入河水中以及河岸两侧。这种不断有新的沙尘进入河水,使得河水的颜色变得更加...
  • 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答:现在,假如舀一碗黄河的水,就能沉淀出半碗泥沙来,因此民间有“一碗黄水半碗沙”的说法?学者们曾测得黄河水是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开始变黄的,此处黄河水中的输沙率为每秒803公斤?综上所述,黄河水变黄的原因主要是森林资源被破坏后,流经黄士高原的水带走大量泥沙,这种呈现黄色浑浊的...
  • 黄河为什么黄 探究黄河水的颜色成因?
    答:几乎是黄色的。那么,黄河为什么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黄河水的颜色成因。三、污染物的排放 一、土壤中的黄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黄河流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都被排放到黄河中,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也会使黄河的水质变得更加浑浊,呈现出黄色。
  • 黄河的颜色为什么是黄色?它从始到今都是黄色的吗?
    答:黄河从哪段流域开端变黄—从兰州到西宁铁道路有一段是沿着黄河的,这时的黄河曾经黄了,但青海段的黄河主流并不黄;在西宁市区里能够看到一条河—湟水河是黄的,而湟水河是黄河的主流,它在甘肃永靖县汇入刚流出刘家峡水库的黄河,让黄河水第一次成为黄色。黄河上游的河道很迂回,湟水注入染黄后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