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小学冀教版六年级数学全册目录

* 冀教六数上课本  目录
* 冀教六数上课本 一 圆和扇形
* 冀教六数上课本 1.1 圆
* 冀教六数上课本 1.2 图案设计
* 冀教六数上课本 1.3 扇 形
* 冀教六数上课本 二 比和比例
* 冀教六数上课本 2.1 比
* 冀教六数上课本 2.2 比 例
* 冀教六数上课本 2.3 简单应用
* 冀教六数上课本 2.4 解决问题
* 冀教六数上课本 三 百分数
* 冀教六数上课本 3.1 认识百分数
* 冀教六数上课本 3.2 求百分数
* 冀教六数上课本 3.3 简单应用
* 冀教六数上课本 3.4 整理与复习
* 冀教六数上课本 四 圆的周长和面积
* 冀教六数上课本 4.1 圆的周长
* 冀教六数上课本 4.2 圆的面积
* 冀教六数上课本 五 百分数的应用
* 冀教六数上课本 5.1 一般应用问题
* 冀教六数上课本 5.2 折扣
* 冀教六数上课本 5.3 成数
* 冀教六数上课本 5.4 税收
* 冀教六数上课本 5.5 储蓄
* 冀教六数上课本 六 比例尺
* 冀教六数上课本 6.1 放大与缩小
* 冀教六数上课本 6.2 比例尺
* 冀教六数上课本 七 扇形统计图
* 冀教六数上课本 7 扇形统计图
* 冀教六数上课本 八 探索乐园
* 冀教六数上课本 8 探索乐园
* 冀教六数上课本 ● 整理与评价
* 冀教六数上课本  问题与思考

例1、 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1.5倍。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分析与解 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已知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这批衬衫的总数量;又知道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生产件数的1.5倍,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 400×60÷(400×1.5) =24000÷600 =40(天) 也可以这样想:要生产的衬衫的总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所需要的天数与每天生产衬衫的件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得,实际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的天数的1.5倍,正好是60天,于是得出制做这批衬衫实际需要的天数是: 60÷1.5=40(天) 答: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实际用了40天。 例2、 东风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240个零件,18天完成。实际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 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得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再减去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数: 240×18÷(18-3)-240 =4320÷15-240 =288-240 =48(个) 也可以这样想:实际与计划所完成的零件总数是相同的。根据反比例意义可知,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完成生产这批零件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知,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与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比18∶(18-3)即 6∶5,就是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个数的比。当然,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6/5。于是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的个数是: =48(个) 还可以这样想:生产零件的总数是 240×18=4320(个);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分解的质因数适当地分组,分别表示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实际完成天数的乘积。 4320=25×33×5 =(24×3×5)×(2×32)……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 天数的乘积 =(25×32)×(3×5)……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 乘积 进而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是: 25×32-24×3×5 =288-240 =48(个)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8个。 例3、 在春光小学“创造杯”展览会上,展品中有36件不是六年级的,有37件不是五年级的,又知道五、六两个年级的展品共有45件。那么,五、六年级的展品各有多少件? 分析与解 根据已知,有36件不是六年级的,就是说,1~4年级的展品加上五年级的展品共有36件。有37件不是五年级的,就是说,1~4年级的展品加上六年级的展品共有37件。 比较以上两个条件,可以得出,六年级比五年级的展品多37-36=1件。 又知道五、六两个年级的展品共有45件,于是求出五年级的展品有 (45-1)÷2=44÷2=22(件) 六年级的展品有 (45+1)÷2=46÷2=23(件) 答:五年级的展品有22件,六年级的展品有23件。 例4、机械厂零件加工组里有1位师傅和6位徒弟,共7人。徒弟每人每天能加工零件50个,师傅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比全组7个人每天平均加工的个数多24个。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分析与解 师傅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比全组7个人平均每天加工的个数多24个。把这24个平均分给6位徒弟,再加上徒弟每天加工的50个,正好是7个人平均每天加工的个数。这个数再加上24就是师傅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 24÷6+50+24 =4+50+24 =54+24 =78(个) 答:师傅每天加工零件78个。 例5、 儿童服装厂生产红上衣和黄上衣。每件红上衣需要2个钮扣,每件黄上衣需要4个钮扣。做成的两种颜色的上衣,每30件装成一箱,每箱衣服共需要钮扣72个。每箱中有红上衣和黄上衣各多少件? 分析与解 已知每件黄上衣要用4个钮扣,每件红上衣要用2个钮扣。如果将黄上衣一分为二,黄上衣就成为“半件黄上衣”了。这时红上衣和“半件黄上衣”都需要2个钮扣。已知每箱中两种颜色的上衣共需要钮扣72个,于是可以求出红上衣和“半件黄上衣”共有72÷2=36(件)。实际每箱中两种颜色的上衣共30件,36件比30件多了6件,说明有6件黄上衣被一分为二了,所以每箱中有6件黄上衣。进而求出每箱中红上衣的件数是 30-6=24(件) 列式为: 72÷2-30=36-30=6(件) 30-6=24(件) 还可以这样思考: 把每箱中的30件上衣,每件都取下2个钮扣,这样红上衣就没有钮扣了,黄上衣每件上还剩下2个钮扣,共取下2×30=60个钮扣。这时箱内的上衣上还剩下72-60=12个钮扣。因为只有每件黄上衣上还剩下2个钮扣,所以12÷2=6(件)就是每箱中黄上衣的件数。那么,每箱中红上衣的件数就是 30-6=24(件)了。 列式为: (72-2×30)÷(4-2) =(72-60)÷2 =12÷2 =6(件) 30-6=24(件) 答:每箱中有红上衣24件,有黄上衣6件。 例6、 主人的篮子里放着苹果和桃。苹果的个数是桃的3倍。一群顽皮的小猴,趁主人不注意的时候,每只小猴子都拿了8个苹果和3个桃。主人发现时,桃子已被小猴拿光了,还剩下10个苹果。这群顽皮的小猴一共有多少只? 分析与解 篮子里的苹果的个数是桃的3倍,每只小猴子拿了3个桃子,而且拿光了,那么要是每只小猴子拿9个苹果,也可以把苹果拿光(因为苹果个数正好是桃个数的3倍)。可是,每只小猴子只拿了8个苹果,结果还剩下10个苹果,这正好说明这群小猴子共有10只。 答:这群顽皮的小猴一共有10只。 例7、 光明小学原计划192天烧煤91800千克。如果每天比原计划节约 分析与解 要求节约出来的煤还可以再烧几天,就必须知道一共节约出来多少煤和节约后每天的烧煤量。 一共节约出来多少千克的煤? 节约出来的煤还可以再烧多少天? 5400÷450=12(天) 还可以这样想: 17个单位,那么实际每天节约用煤为1个单位,实际每天用煤为16个单位。原计划烧煤192天,一共可以节约出192个单位的煤,这些煤还可以烧: 192÷16=12(天) 答:节约出来的煤还可以再烧12天。 例8、 有1993个人和1993斤面粉。第1个人拿走了全部面粉的1/2,第2个人拿走了余下面粉的1/3,第3个人拿走了再余下的1/4,……第1992 走了。那么第1993个人拿走了多少斤面粉? 分析与解 解答这道题不宜采用分步计算的方法。1993斤面粉被第1个人拿走1/2,剩下的当然是全部的1/2,这一算就出现了小数,再算第2个人拿走后剩下多少斤面粉就更复杂了。因此解答时应从整体去思考,列综合算式解答,就简便多了。依题意列式为 答:第1993个人拿走了1斤面粉。 例9、食堂买来一批面粉,第一天吃这些面粉总量的,第二天吃了余下面粉总量的的,以后7天,每天吃去当天面粉总量的,,……,。最后,第十天吃了4袋,正好吃完。这批面粉原来共有多少袋? 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从第10天、第9天,……倒推回去,列式求出这批面粉原来共有 =40(袋) 也可以这样想: 这些面粉共吃了10天,把这堆面粉平均分成10堆。第1天吃了这批面 每天吃的都是平均分成10堆中的1堆,第10天吃的那一堆正好是4袋,因此,这批面粉共有 4×10=40(袋) 答:这批面粉原来共有40袋。 例10、 有两个容器,第一个容器中有1升水,第二个容器是空的。将第一个容器中的水的1/2倒入第二个容器中,然后将第二个容器里的水的1/3倒回第一个容器中,然后再将第一个容器里的水的1/4倒入第二个容器中,……如此进行下去,倒了1993次后,第一个容器里有多少水? 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把倒的次数、两杯中水的数量列成下表。 从上表不难看出,凡是倒了1、3、5、……奇数后,第一个容器里的水都是1/2升。当然,倒了1993次后,第一个容器里的水也是1/2升。 也可以列式计算: 例11、 幼儿园小朋友过“六一”儿童节,阿姨给小朋友分苹果,开始每人分3个,结果有15个人只分到2个;后来又买来40个苹果,又分给小朋友,结果正好每个分到4个。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分析与解 题中告诉我们,开始每人分3个,结果有15个小朋友只分到2个,就是说,每人分3个缺少15个苹果。后来又买来40个苹果,又分给小朋友,结果正好每人分到4个。把这40个苹果先拿出15个,分给开始分时每人只分到2个苹果的那些小朋友,这时还剩下25个苹果,每人再分1个,正好是每人分到4个苹果。因此得出,幼儿园共有25个小朋友。 (40-15)÷(4-3) =25÷1 = 25(人) 答:幼儿园一共有25个小朋友。 例12、 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实心球,连箱子共重12千克。从箱中取出实心球的1/4后,剩下的实心球连箱共重9.5千克。问箱子重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实心球,连箱子共重12千克;从箱中取实心球的1/4后,剩下实心球的3/4连箱子共重9.5千克。由此可以得出,实心球的1/4重(12-9.5)千克,那么实心球的总重是: =10(千克) 箱子重量是: 12-10=2(千克) 答:箱子重2千克。 例13、用绳子测井深。把绳子折成三股来量,井外余1米;把绳子折成四股来量,井外余米。问井深多少米? 分析与解 把绳子的全长看作“1”,把绳子折成三股来量,就是用绳长的1/3来量;把绳子折成四股来量,就是用绳长的1/4来量。井外所余绳子长度之差就是绳长1/3与绳长1/4之差。于是得到绳子的全长是: 也可以这样想: 正好是绳子的长度。 正好是绳子的长度。 好是井的深度。 于是求出井的深度是: 例14、 同学们搞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工作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个人1个饭碗,两个人1个菜碗,三个人1个汤碗。”请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多少人领碗? 分析与解 先算出平均1人要用多少个碗,再算出多少人需要55个碗。列式是 还可以这样解答: 吃饭时每人1个饭碗,要用多少个饭碗,就表示有多少人参加野营活动。题中又说,两个人1个菜碗,三个人1个汤碗。我们知道,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就是说,当有6个人吃饭时,要用6个饭碗,3个菜碗,2个汤碗。于是得出有6个人吃饭时,共需要6+3+2=11个碗。 于是,我们把参加野营活动的人,分成每6个人一组,每组人吃饭时要用11个碗。 由55÷11=5可以知道,领55个碗说明吃饭的人正好分成了5组,于是求出这个同学要给6×5=30人领碗。 答: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动的30人领碗。 例15、儿子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是父亲年龄的,父亲年龄比母亲大2岁。那么父亲几岁?母亲几岁?儿子几岁? 岁,这时父亲比母亲大1岁。 题中告诉我们,父亲年龄比母亲大2岁,因此可知,母亲为 40岁,父 答:父亲42岁,母亲40岁,儿子12岁。 例16、教室里有一些男生和一些女生。老师问他们人数。一个男生告诉老 分析与解 题中告诉我们,除去1个男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题中还告诉我们,除去1个女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 示女生人数,除去1个女生,正好是9个女生。分母部分的15恰好表示男生人数,除去1个男生,正好是14个男生。 由此得出,教室里有男生15人,女生10人。 答:教室里有男生15人,女生10人。 例17、 某书店原有书若干本,第一天售出全部的1/2,第二天又运进900本,第三天售出的书比现有的书的1/3还多40本,结果还剩下800本。书店里原有书多少本? 分析与解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倒推回去,求出书店里原有书多少本。 假设第三天售出的书比现有的书的1/3不多40本(即少售了40本), ,于是可以求出第三天售书前书店里有书多少本。 假设第二天不运进900本,这时书店里的书恰好是第一天卖出原来的书 求出书店里原有书的本数。 =720(本) 答:书店里原有书720本。 例18、 有7袋米,它们的重量分别是 12千克、 15千克、17千克、20千克、22千克、24千克、26千克。甲先取走一袋,剩下的由乙、丙、丁取走。已知乙和丙取走的重量恰好一样多,而且都是丁取走重量的2倍。那么甲先取走的那一袋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题中告诉我们,甲先取走一袋后,剩下的由乙、丙、丁取走。已知乙和丙取走的重量恰好一样多,而且都是丁取走的重量的2倍,因此乙、丙、丁三人取走的重量是了取走的重量的5倍。 而7袋米的总重量是 12+15+17+20+22+24+26=136(千克) 从136中减去5的倍数,剩下的就是甲取走的重量的千克数。或者说,从136千克中减去甲取走那袋米的重量,剩下的重量一定是5的倍数。要使136减去一个数后得数能被5除尽,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1或6。而题中列出的7袋米的重量的千克数只有26的个位数字为6,因此甲先取走的那一袋米的重量是26千克。 答:甲先取走的那一袋米的重量是26千克。 例19、 有若干堆围棋子,每堆围棋子的数目一样多,并且每堆中的白棋子占28%。明明从第一堆中拿走一半棋子,而且都是黑棋子。现在在所有的棋子中,白棋子占32%。那么原来共有几堆围棋子? 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白棋子的个数在明明取走棋子的前后是没有变化的。由于取走了黑棋子,棋子总数有了变化,所以白棋子占棋子总数的百分数就发生变化,原来白棋子占总数的28%,而后来占总数的32%。由此可知, 答:原来共有4堆围棋子。 例20、 植树节那天,学校把一批树苗分给三~六年级部分学生去植。如果由三年级的部分学生单独去植,平均每人植6株;如果由四年级的部分学生单独去植,平均每人植12棵;如果由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单独去植,平均每人植20棵;如果由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单独去植,平均每人植30棵。现在由三、四、五、六4个年级的部分学生都去植,平均每人植几棵? 分析与解 不管由几年级去植树,树苗的总数是一定的。设要植的树苗 生都去植树,平均每人植的棵数是 还可以这样想:根据题中给出的三~六年级单独去植树时平均每人植的棵数,可以推得,要植树的总棵数一定是6、12、20、30这四个数的公倍数。这四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假设要植60棵树,那么不难算出三~六年级的人数分别是10人、5人、3人、2人,于是求出三~六年级的部分学生都去植树时,平均每人植的棵数是: 答:三、四、五、六4个年级的学生都去植树时,平均每人植3棵树。 例21、 一件工程,如果甲先独做12天,然后乙再单独做9天,正好完成;如果乙先独做21天,然后甲再独做8天,也正好完成。如果这件工程由甲单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分析与解 题中所给的条件可用图49表示。 从图49不难看出,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图中双竖线中间部分),甲要用12-8=4(天),乙要用21-9=12(天),从而求出,在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时,甲、乙所用时间的比为4∶2即1∶3。因此,甲单独完成这件工程要用 答:这件工程由甲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 例22、 某水池可以用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单开甲管,要10小时把空池注满;单开乙管,要20小时把空池注满。现在要求用8小时把空池注满,并且甲、乙两管合开的时间要尽可能地少,那么甲、乙两管合开最少要几小时? 分析与解 因为甲管注水较快,所以甲管应一直开着,8小时可给空池注水 开乙管的时间是: 即甲、乙两管合开的最少的时间是4小时。 也可以这样想:因为甲管注水较快,所以甲管应该一直开着。由于单开甲管10小时才能把空池注满,所以单开甲管8小时,还差甲管再开2小时的水量才能把空池注满。已知注满水池单开甲管要10小时,单开乙管要20小时,因此,单开甲管2小时的水量,就是单开乙管4小时的水量,即乙管要开4小时、也就是甲、乙两管合开的最少时间是4小时。 答:甲、乙两管合开最少要4小时。 例23、 一件工程,甲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由甲、乙合做,因为乙途中休息了几天,结果经过14天才完成任务。那么乙途中休息了几天? 分析与解 题中告诉我们,由于乙在甲、乙合做全工程中休息了几天,结果经过14天才完成任务。假设乙途中没有休息,那么甲、乙合做14天就会超过全部工程量,而超过的部分恰好是乙由于休息而没有干的,于是求出乙途中休息的天数是: =5(天) 答:乙途中休息了5天。 例24、 一件工程,甲乙丙三队合做,要8天完成。已知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两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之和,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两队每天工作效率和的1/5,那么这件工程如果由乙队单独去做,要几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 题中告诉我们,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两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之和,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两队每天工作效率之和的 题中还告诉我们,甲乙丙三队合做这件工程,8天可以完成,甲队每天工作效率又等于乙丙两队每天工作效率之和,所以这件工程如果由甲队独做, 由此得出,乙单独完成这件工程要用的天数是: 16÷2×3=24(天) 答:这件工程若由乙队单独去做,要24天才能完成。 例25、 一项工程,如果由第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12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五小队合干,需要7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二、四、五小队合干,需要8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四小队合干,需要42天才能完成。现在由这五个小队一起干这项工程,几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 要求这五个小队一起干时完成这项工程需用的天数,先要求出这五个小队工作效率之和。设这五个小队的工作效率分别为A、B、C、D、E。根据已知可得 将上面四式相加,得 即3(A+B+C+D+E)=1/2 所以 A+B+C+D+E=1/6 因此,第一、二、三、四、五小队合干这项工程,要用 答:五个小队合干这项工程,6天可以完成。 例26、一个水池底部要用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要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一池水;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一池水。现要需要在2小时内注满一池水,那么至少需要打开几个进水管? 分析与解 假设每个进水管每小时进水量为1,那么打开 4个进水管, 5小时的进水量为 4×5=20。 打开2个进水管,15小时的进水量为2×15=30。 比较上面得出的结果,不难求出,排水管每小时的排量为 (30-20)÷(15-5)=1 进而求出满池的水量为 20-1×5=15或30-1×15=15 那么,要在2小时内注满水池,至少要打开的进水管为: (15+1×2)÷2=8.5≈9(个) 答:至少要打开9个进水管。 例27、 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路去B地,甲的速度始终不变,而乙在行走AB间的前1/5路程时的速度是甲速度的2倍,在行走后AB 时间少,因此甲先到达B地。 答:甲先到达B地。 例28、 从A城到B城,甲要行2小时,乙要行1小时40分钟。如果甲先行10分钟,那么乙出发后多少分钟,在何处追上甲? 分析与解 根据已知,从A城到B城,甲比乙要多用 60×2-(60+40)=20(分钟) 也就是说,如果甲比乙早出发20分钟,二人就可以同时到达B城。现在甲比乙早出发10分钟,即甲先行10分钟后乙再出发,那么二人就会同时到达A、B两城间的中点处。 到达两城间的中点处,乙要用50分钟,这就是说,乙出发50分钟,在A、B两城间的中点处追上甲。 答:乙出发后50分钟,在两城间中点处追上甲。 例29、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行了甲、乙两地间全程的3/5时,恰好和货车相遇。相遇后货车仍以原来每小时行40千米的速度向甲地驶去,又用了18小时到达甲地。求客车的速度。 分析与解 题中要求客车的速度,那么就要先求出客车行驶的路程和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题中已知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行了甲、乙两地间全程的3/5与货车相遇,这时货车行了甲、乙两地全程的2/5。货车仍以原速(每小时40千米)又行了18小时到达甲地,即用了18小时走了全程的3/5,这样可以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 =1200(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它行全程2/5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客车行全程3/5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即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至相遇时所用的时间。 =480÷40 =12(小时) =720÷12 =60(千米) 也可以这样想:根据已知货车行了全程的3/5用了18小时,可以求出它行全程要用几小时。 所以客车的速度是: 40×1.5=60(千米) 还可以这样想:客车、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到相遇,它们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客车、货车行驶的路程比就是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所以客车的速度是: 答: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例30、 一辆汽车运一批货从江城到海乡,又从海乡运一批货返回江城,往返共用了13.5小时。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时用的时间的1.25倍,去时的速度比返回时的速度每小时慢6千米。这辆汽车往返共行了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 已知这辆汽车往返共用13.5小时,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时用的时间的1.25倍,即往返时间比是1.25:1,即5∶4。显然去时用的时间是: =7.5(小时) 因为往返的路程是相等的,往返时间比是5∶4,那么往返的速度比就是4∶5。已知去时比回来时每小时慢6千米,于是可以求出去时的速度是: 6÷(5-4)×4 =6÷1×4 =24(千米) 这样又能求出这辆汽车往返的路程。这辆汽车往返共行了 24×7.5×2= 360(千米) 答:这辆汽车往返共行了360千米。够了吗?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 最小的素数是 .
2. 比较大小: π.(用“>”或“<”填空)
3. = .(用百分比表示)
4. 求比值:1.5小时∶1小时50分钟= .
5. 2克糖溶解在48克水中,那么糖占糖水的百分比是 .
6. 如果4是x和8的比例中项,那么x= .
7. 检验小组检查了一批产品,共检查了750件,其中合格产品为720件,这批产品的合格率为 .
8. 一件商品打九折后售价为180元,那么这件商品的原价为 .
9. 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税,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 元.
10. 小明做作业的时候不小心在作业本上滴上了墨水,现在知道A点表示的数是 ,那么B点表示的数是 .
11. 现有分别标有1~9数字的相同大小的纸片9张,那么抽到标有奇数的纸片的可能性的大小为 .
12. 所对圆心角为45°的弧长占相同半径圆周长的 .
13. 两圆的半径之比为1∶2,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
14. 一个扇形所含圆弧的长是相同半径圆周长的 ,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是同半径圆面积的 .
1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π取3.14)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和B都是偶数;
(B)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8;
(C)A和B公有的素因数是1;
(D)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96.
2. 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正整数,所得的数比原分数…………( )
(A)小; (B)大; (C)相等; (D)无法确定.
3. 一幢大楼的高是30米,画在图纸上为15厘米,图纸上的尺寸与实际的尺寸的比是( )
(A)200∶1; (B)1∶200; (C)1∶20; (D)20∶1.
4. 如图是一个扇形统计图,那么以下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A占总体的25%;
②表示B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
③C和D所占总体的百分比相等;
④分别表示A、B、C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比为5∶1∶7.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 计算(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
1. 2、

3、 已知: ∶ =3∶2, ∶ =0.3∶ 求: ∶ ∶

4、求 的值: ∶ = ∶3

四、 (本大题共4题,第1、2、3题每题5分第4题7分,满分22分)
1. 小杰家在安装分时电表前,某一个月的电费是122元,小杰经过计算发现如果改用分时电表,他们家那个月的电费将节约 ,下表是分时电表的收费标准,你能知道小杰家在低谷时段的用电量吗?(提示:节约的电费是在什么时段?每度电节约了多少钱?)
时 段 每度电的费用(单位:元)
高峰时段(每天凌晨4点到晚上10点) 0.61
低谷时段(每晚10点至次日凌晨4点) 0.3

2. 一水果商从水果批发市场购进猕猴桃100个,共花了240元.在零售时,其中75个以每个5元卖出,余下的25个有点瑕疵的猕猴桃以每个1.8元卖出.求这个水果商在这笔买卖中的盈亏率.

3. 一支粗细均匀的蜡烛长15cm,点燃6分钟蜡烛缩短3cm,照这样的速度,点燃16分钟后蜡烛还剩多长?

4. 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 (本题满分8分)

把这两个正六边形的面积和看成1,
(1) 则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所以, 的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用分数表示) 所以, × = .
(2) 请你利用上述的图形,模仿上述的过程编写一个用图形面积说明分数乘法的式子: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所以, 的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用分数表示) 所以, × = .
(本题满分8分)
“神舟六号飞船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费俊龙在3分钟里翻了4个筋斗.”在这段报道里蕴涵着一些数学问题,请你来试试:
(2) 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约飞行了多少公里?
(地球的半径约6400公里,π取3.14,结果精确到1公里)

(3) 请你根据所给的条件,列出计算式子,并计算一下这一个筋斗实际约是多少公里?
(提示:一个筋斗翻的公里数其实是指在翻一个筋斗的时间内飞船飞行的大致路程.结果精确到1公里)

一、 汉语拼音、字(8分)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dū lǚ zhài jīng
监( ) ( )历 ( )子 ( )棘
2、找出字写得全对的一组,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分)
A:① 虐杀、裸露 ② 徘徊、熔恰 ③ 报怨、伶俐 ( )
B:①别出新裁、走投无路 ②受益匪浅、舍已为人 ③ 惹是生非、粉妆玉砌
3、比一比,再组词。(2分)
誉( )誊( ) 丞( )臣( )
4、判断。(1分)
(1)“吨 均 坤 循”这四个字的韵母不相同。 ( )
(2)yuan yan wu yue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 )
5、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2分)
脊(jí jǐ)梁 侮(wū wǔ辱 风尘仆仆(pú pǔ) 锲(qī qiè)而不舍
二、查字典。(3分)
先看下面四个字,然后按要求填空。
羹 臣 构 遂
1、上面四个字按音序排列,__________字排在最前面,部首是__________,按笔画由少到多排,________字排在最后,它的部首是___________。
2、“遂”大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顺、如意 ②成功。
在“犯罪未遂”中应取第________个解释,用另一解释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16分)
1、选词填空。(1.5分)
与其……不如…… 只要……就…… 只有……才…… 不但……而且……
(1)( )不畏劳苦的人,( )能攀登科学高峰。
(2)我们( )要继承前人的事业,( )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3)音乐( )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
2、照样子,组词。(2分)
例: kōng(天空) léi( ) dù( )
空 擂 度
kòng(空地) lèi( ) duó( )

3、把语词补充完整。(4分)
( )流不息 风驰电( ) 鳞次( )比 一( )莫展
拖男( )女 坐( )其成 迫不( )待 博( )众长
4、读下面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写四个字的词语(至少写四个)(4分)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相信你通过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
写出四个能表现你努力克服困难的4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搭配词语。(4.5分)
荒地 计划 地形
开辟 书源 实施 法令 勘察 地质
航线 政策 工作
四、句、段、篇。(20分)
1、按要求写句子。(2分)
(1)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2)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两句话,描写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2、排顺序。(3分)
( )新身经历的印象最深刻。
( )其次,感受要缘物而发,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 )这种个性感悟,才真正具有“独特性”。
( )“我手写我心”是写作初衷,也是写作归宿。
( )亲身体验的,感受最强烈。
( )首先,一定要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四处错误)。(2.5分)

我国南北朝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造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在南方很

快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建议,他的书法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

影响。
4、再现积累。(5分)
(1)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尽狂沙始到金。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湖阴先生壁》)
(4)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
(5)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匆匆》一文中有许多描写时光流逝很快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阅读。(2.5分)
a、填下句。
(1)法网恢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读了《亲近母语》之后,我们收获很大,其中我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2分)
(1)《半截蜡烛》赞扬了科林对他人真挚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 )
(2)《灯光》一文回忆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郝副营长的感人事迹。 ( )
(3)《茶花女》是法国剧作家小仲马的小说。 ( )
(4)《走向生活》一文中的罗斯福夫人的座右铭是“走向生活”。 ( )
7、语段练习。(3.5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的暖和一下 人们( )地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幸福,跟着她妈妈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这段话写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给第2节加标点。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从带点词可以体会到作者这样描写是想__________(突出、反衬、强调)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4)用一两句话表达你读了划线的句子后的心理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而后答题。(13分)
风雪夜中亮着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小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的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chái cái)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地爬上小阁楼,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一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棱(líng léng)的缝隙不住往里落,年久失修的窗户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
看着这一切,我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声:“张老师。”她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了,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了,张老师窗品的灯光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深夜。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智慧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一、在括号里选择正确读音打“√”。(1分)
二、用“~~~~~”线画出与划“——”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1分)
三、(1)“看着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用“ ”在文中划出。(1分)
“这一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1分)
(2)想象老师批改作业时的动作、神态等。然后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智慧的明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句话赞扬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读了全文,用两三句话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写灯光格外明亮最主要是
衬托雪夜的黑沉沉。 ( )
(2)写“年久失修的窗户”主要是为了衬托张老师不畏严寒的精神。 ( )
(3)写“我早早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是为了反衬老师带夜忘我工作的辛劳。( )
(4)本文是一篇主要反映师生情谊的感人文章。 (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小学六年,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知识,读了很多书籍,请仔细读题目,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读书能力(18分)
1、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的成就很高,很多的诗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们的诗歌是充满着诗情画意。请根据拼音,认真规范地书写诗句。(3分)
qianliyingtiluyinghong

shuicunshanguojiuqifeng

2、回顾课内外读过的古诗词,其中有很多诗歌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请默写两句。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分)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神机( )算 心悦( )服 阴谋( )计

滔滔不( ) 走( )无路 斤斤( )较

4、将所给的选项按正确的顺序填入句中。(2分)
汉字是 、 、 、 的文字。
A、凝聚了高度智慧的 B、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
C、科学而又实用的 D、我们祖先创造的
5、《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写了关羽“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两个有关关羽的故事吗?(2分)( ) ( )
6、我国许多成语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比如“杯弓蛇影”“掩耳盗铃”“画蛇添足”“邯郸学步”“买椟还珠”,你能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个成语并扼要概述故事吗?(2分)

7、文学作品中数字“三”及三的倍数大多表示“多”的意思,如诗句“白发三千丈”。请你积极思考,在自己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2分)
8、平时我们读书要求将字音读准,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夏令营期间,我们乘车前往武当山,去参(观)那里的道(观)。
B、客堂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两旁有靠椅、茶几;那道屏风将内外客厅(间)隔开来。
C、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D、那个无证诊所乱开(处)方,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良好、规范的语言交际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语言交际,认真读题,测一测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交际能力(12分)
9、如果你遇到了以下的情景,你应该怎样说话?请选择较好的说话方式( )
(2分)A、你买完了物品,对营业员说:“再见,我下次还会惠顾的。”
B、同桌有不懂的问题向你请教,你不耐烦地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C、爸爸不在家,同事打来电话,你说:“对不起,爸爸出去了,有什么事可以让我转告吗?”
D、路上你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你说:“对不起,这种事不该问我,有事找警察吗?”
10、学校教美术的张老师很爱画画,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如果请你介绍张老师的情况,下列哪一项能准确表达( )(2分)
A、爱画画的张老师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B、张老师很爱自己可爱的小女儿。
C、张老师有一个爱画画的可爱小女儿。
D、张老师可爱的小女儿爱画画。
11、读下面一段新闻,用一句话告诉同学们这则新闻揭示的含义(3分)
独生子女是一个8000万的大问题,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果这批人不教育好,将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其潜在影响将在未来四五十年内完全爆发出来。刘西拉委员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调查,结果令人惊讶:他教授的200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学时,只有不到10%是自己来报名的,其他全部都是父母扛着行李送来的。

12、班主任王老师因学校紧急会议无法到班上布置星期六的社区活动安排,她将活动安排计划交给班长。如果你是班长,你怎样说明情况并做布置?(2分)
活动计划:(1)早上8:00在学校门口集合;(2)统一穿校服;(3)配戴校徽。

13、据报载,我市磁湖周边居民非法开塘围堰捞鱼异常猖獗,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生长,破坏了渔业生产秩序。就这一现象,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3分)

老师的话:你一定觉得疲劳了,别泄气,继续努力,你会有美好的收获的。
三、阅读能力(25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开动脑筋,积极思考(13分)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觉得很美。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分离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会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qiancheng)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进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可以实现。
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zhedang)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天空。)那一件事,我为之自豪一辈子……
种一片树叶吧,你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4、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qiancheng zhedang
15、幼小的“我”认为梦可以实现的原因是:(2分)

16、结合语境,模仿“燕子衔泥”,“杨柳吐芽”的句式仿写两句:(2分)

17、“大雪纷飞”时,大树没有长出来是因为“怕冷”,春天来临大树仍没有长出来又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上下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2分)
18、“心中的大树”是指在我们心中要永存( )。(2分)
A、童心 B、信念 C、理想 D、美梦
19、体会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二)阅读文章《我们班的“可乐”老师》,仔细体会,认真揣摩(12分)
你若问起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是谁,准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可乐。”你可别奇怪,这是老师英文名“kohlor”的谐音,也是我们对他的评价。他确实“可乐”。
他的“可乐”事迹,可是不胜枚举。
他会在小办公室“偷”吃零食,被同学撞见后只好抓出一大把巧克力“贿赂”同学;他会懒洋洋地倚在椅子上听同学背书,那漫不经心的神态令同学暗自窃喜,却不料稍有一点疏漏便被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他会因电脑“发脾气”而束手无策,用哀求的语气向大家求援:“Who can help me?”他会拿出一大沓肯德基优惠券向我们炫耀,并答应我们谁考100分便带谁去KFC;他会同我们大侃特侃,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孔子的《论语》。他捉弄人的本事可大得很哪。那次,他神秘兮兮地要给我们看他的girl friend的照片,同学们兴奋不已,瞪大眼睛望着投影仪,出现的却是书中图片上金发碧眼的女郎。待同学们得知上当受骗后,他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更激起了“民愤”。
“可乐”老师的课前开场白总那么新颖有趣。有一次,他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I’ll tell you a good news,can you guess?”
“Good news?”大家活跃起来,可谁也猜不透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In May,”他怡然自得地娓娓道来,“My girl friend and I have a vecation, We’ll go to ——”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New Orleans(新奥尔良)”
“Oh——”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所学课文就是关于新奥尔良的。他讲课可真是别出心裁。
“可乐”惟一让我们不乐的是作业很多。每当“可乐”老师布置完home work,我们总要抗议:“Too much!”他大喝一声:“Stop talking!”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他不慌不忙地来一句:“我有最终解释权。”同学们哭笑不得,只得乖乖地领了“圣旨”。
“可乐”老师最让我们可乐的时候是在考卷发下来后,这时候,同学们对他布置作业多的怨气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取得满意成绩后的喜悦之情。不过现在我们的作业日渐减少,同学们迷惑不解,他微微一笑:“改革啦!抄写再多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那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人一听便觉得是真理。
我们班的“可乐”老师,让我真正理解了“平易近人”的含义。不需要严肃的神情严厉的语调,却能让学生由衷地尊敬他。真的,“可乐”老师不仅可乐,更可敬!
20、“不胜枚举”的意思是(2) 。
第二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是
21、“他会在小办公室‘偷’吃零食,被同学撞见后只好抓出一大把巧克力‘贿赂’同学”一句中,“偷”和“贿赂”本是贬义词,文章这样运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
22、文中划线句中的两个词语“漫不经心”和“毫不留情”看起来矛盾,你如何理解?)(3)
23、“别出心裁”表现了“可乐”老师教学上 的特色;“胸有成竹”表现了“可乐”老师 性格(2)
24、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希望更多一些“可乐型”的老师。本文的作者在最后写到“真的,‘可乐’老师不仅可乐,更可敬!”请你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受敬重的。(3)

你就要接近胜利了,别松懈,一鼓作气,胜利将属于你
四、写作能力(45分)
(一)文章修改 (5分)
后来,我加入了时毛的上网热潮。先是玩OICQ——“网上聊天”,但不知是我缺乏语言细胞,还是性格太不开郎,不久我就发现“聊天”其实很无聊。于是性格直爽的我立即改了“行”,开始了网上阅读。(许多内容丰富、思想健康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些大都是我喜欢的科普知识网站,妙趣横生,让我看不够,想象不尽,想入非非……从无限广阔的宇宙,奇妙的大自然,到生活中的奇谈怪事、计算机发展史、原子能开发与应用等,五花八门,简直是应有尽有。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
25、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 改为 ( )
( ) 改为 ( )
26、文中划线的句子语义不连贯,请改正:
27、文中有个成语用法不当,应去掉,这个成语是:
28、“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一句较为抽象,请改写这句,使之丰润具体。
(二)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许多地方,经历过许多有趣的事,有过深切的感受。请以《快乐的旅行》为题,写一篇不低于5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40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题(人教版) 制卷人卢开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分 总分人

(此卷120分钟内完成 )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拼音、字、词(32分)
一、 读拼音写词句,并用横线划出整体认读音节。(11分)
zī xún dī’àn yǔn nuò
( ) ( ) (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
二、照例写词语。(5分)
1、 绿油油: 、 、 。
2、人才济济: 、 、 。
3、整整齐齐: 、 、 。
三、组词。(4分)
悔( ) 概( ) 折( ) chā ( )

侮( ) 慨( ) 拆( ) chà( )
四、给下面的词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语。(6分)
渺小( ) 分裂( ) 干燥( )
愚笨( ) 卑贱( ) 藐视( )
五、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各组词重新排列。(2分)
(1)少数 全部 没有 一半 多数

(2)结果 发芽 播种 开花 长叶

六、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填入的字。(4分)
请( )自误 阴谋( )计
( )世闻名 波( )壮阔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句子(18分)
一、 缩句。(2分)
当过体育记者的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

二、 改成有引号的句子。(2分)
庆龄笑着对李姐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她坐北朝南的……

三、 修改病句。(2分)
《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四、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2分)
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您最需要的东西吗?

五、 改为“被”字句。(2分)
诸葛亮把借来的箭交给了周瑜。

六、 用自己的话理解下面的句子。(2分)
何不试之以足?
七、按原文填空。(6分)
1、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我 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啊? 《匆匆》
2、……白日 须 , 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 ,便下襄阳向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三部分)阅读(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课内阅读(14分)
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昨天晚上我挨(āi ái)了一(吨 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zháo zhe)了。老板jiūzhe ( )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那皮带(奏、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那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xīzhōu( ),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亲爱的爷爷,发发cíbēi( )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dǎo gào( )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1、 选择括号里的正确读音。(1分)
2、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1分)
3、 根据音节写词语。(2分)
4、 结合语句解释词语。(3分)
收拾 捉弄 打发
5、 短文已经用双竖线分为两层,你认为这段的构段方式是以下哪一种,请在括号里打勾。(1分)
因果( ) 并列( ) 递进( )
6、 请写出各层的层意。(2分)

7、读画横线的句子应用下面哪种语气:( )(1分)
a、请求 b、要求 c、哀求 d、命令
8、小凡卡在老板家受尽了折磨,他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告诉爷爷的: (2分)表现了凡卡的 。(1分)
(二)课外阅读(6分)
阅读短文,然后作答。
借粮
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绝粮断炊,于是便派学生子路与子夏两人去向当地农夫借粮.
一老农说 :“我听说孔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世间百物,无一不晓。你俩是夫子高足,当然也是学问渊博。我有一个小问题,你俩的解答如能使我释疑,再借不迟,否则就莫怪我不义。”
子路说:“请问老伯,是什么问题?”
老农说:“人的身上,头发要比胡须长得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子路一时愣住了,茫然不知所对。
子夏马上解释说:“头发是天生的,因为娘胎里就有了,所以长;胡须是后天的,弱冠(ruò guàn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时才有,所以短。”老农听了很满意,便把粮食拿了出来。
子夏拿到粮食后,拖着子路快走。子路有些迷惑:“这粮食是他自己甘愿借的,又不是我们硬抢的,还怕什么?”
子夏说:“如果我们不赶快离开,万一老伯追上来,问胡须与眉毛的比例,我又该怎么回答呢?”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2分)
高足
释疑
2、 为什么“子夏拿到粮食后,拖着子路快走”?(2分)

3、“子夏说:‘如果我们不赶快离开,万一老伯追上来,问胡须与眉毛的比例,我又该怎么回答呢?’”实际上是子夏怕老伯 。
(第四部分)作文(30分)
得分 评卷人

要求:1、题目自拟。
2、内容不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应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3、写出真情实感,书写工整。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综合练习八
一、填空题
1.十五亿八千零四十万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
2.3.04 L=( ) L( )mL
8 h 45 min=( )h(填小数)
3.a+b=3(a和b都是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乙班人数的比是( )。
5.把一个直径是10dm,高是10dm的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表面积的和比原来直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 )dm2。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2.假分数的分子一定大于分母。 ( )
3.因为3x=5y,所以x∶y=5∶3。 ( )
4.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做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 ]。
A.98%
B.99%
C.100%
2.平行四边形 [ ]。
A.是轴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
C.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3._______一定是互质数。
[ ]
A.两个都是质数的数
B.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
C.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D.相邻的两个数
4.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的面积的比是1∶2,它们高的比是 [ ]。
A.2∶1
B.1∶4
C.1∶1

[ ]。
A.11
B.9
C.10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2×1.25×4×5×8

五、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6375+450÷18×101

3.5.4×0.8+2.6÷2

六、列式计算

2.x的5倍减去37.5等于100。(用方程解)
七、几何计算
下图梯形的面积是450c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八、应用题
1.青年农场第一天割麦8.5公顷,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割20%,第二天割多少公顷?
2.一份稿件,单独一人抄,甲要用10h完成,乙要用12h完成,丙要用15h完成。先由丙一人先抄4h以后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作,还要几小时可以抄完?
3.造纸厂1999年前7个月完成全年计划的75%,后5个月再生产1800 t就可以超过计划300t,1999年计划生产多少吨?
4.一辆汽车由甲城去乙城,每小时行45km,4h到达。回来时,

5.甲、乙、丙三个仓库共有粮食300万t,各运出40 t后,甲、乙、丙三个仓库所剩粮食重量的比是7∶5∶6,甲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
6.丽山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

7.一个圆锥形砂堆,底面周长是6.28m,如果这堆砂子的体积是1.57m3,那么这堆砂子的高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1580400000,16亿
2.3升40mL 6.75时
3.b,a
4.3∶2
5.200
二、1.√ 2.× 3.√ 4.√
三、1.C 2.C 3.A、B、D 4.B 5.C
四、1.10000 2.25
五、1.8900

3.5.62

7.2

六、1.1 2.x=27.5
七、375cm2
八、1.10.2公顷
2.4h
3.6000 t
4.3.6 h
5.110 t
7.1.5 m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6、8小题每题6分,其余为3分)
1、下面带点字词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mu tai xiao guo han chan
A 魔术 淘汰 呼啸 篝火 电焊 喘气
xingfa zhui si tan ju zaoyang
B 刑罚 陶醉 饲养 贪玩 根据 遭殃
xiong e jiao ao yu yang shi dian
C 凶恶 骄傲 抵御 抓痒 逝世 奠基
guan suo li wu shuai shen zan
D 冠军 蓑笠 厌恶 率领 审问 积攒
2、下面这句话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
小张是浙江临海白水洋人
A、8 7 5 6 11 3 9 1 10 2 4
B、8 7 5 6 11 3 9 1 2 10 4
C、8 7 5 6 11 3 9 10 1 4 2
D、8 7 5 6 11 3 9 10 1 4 2
3、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
A、偏辟 欧州 手慌脚乱 惊弓子鸟 忘而生畏 京天动地
B、缠饶 停台楼阁 金壁辉煌 载判 老小无期 五采宾纷
C、震耳欲聋 左过右盼 目登口呆 在见 粼次栉比 公圆
D、领袖 艰强 小辨子 琴弦 夜慕降临 机冀
4、下列带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 )
A、血泊 梁山泊 湖泊 泊舟
B、勉强 强词夺理 强大 倔强
C、着火 打着 着凉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D、尽头 尽管 尽职 无穷无尽 尽底层

5、下列带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D )
A、举世瞩目(全) 举棋不定(向上抬,托) 举国欢庆(提出)
高举义旗(推选)
B、喜出望外(期盼) 东张西望(向) 德高望重(名望、声誉)
望尘莫及(看)
C、瓜熟蒂落(成熟) 深思熟虑(程度深) 熟能生巧(熟练)
熟门熟路(熟练)
D、身临其境(来到) 如临大敌(面对) 变幻莫测(不)
大显身手(表现) 省吃俭用(节约)
6、下列各组词语分类正确的有(E )
A、和蔼 珍贵 美好 波光粼粼 稳稳当当
B、梳理 积攒 奔驰 季节 感情 迸射
C、干净明亮 美观大方 聪明伶俐 伟大光荣 青山绿水
D、小草碧绿 眼睛雪亮 操场干净 小猴机灵 打扫教室
E、一眨眼 一瞬间 一刹那 一骨碌 一会儿
F、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碧水长流 蓝天白云 眉开眼笑
G、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斩钉截铁 走街穿巷 头昏目眩
H、豺狼虎豹 锅碗瓢盆 琴棋书画 鱼虫鸟兽 奇花异草
7、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有( CD )
A、“教书三十载,桃李满天下。”这句话是说学生送给老师很多的桃和李。
B、“人生能有几次博!”这句写容国团很悲观。
C、“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赞美孩子勤劳的品质。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意思是说好事虽小要做,坏事即小不能干。
E、小明的数学成绩非常好,就是因为小明的爷爷是大学数学老师。
8、下面九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⑴每天吃过晚饭,他便开始抄书。
⑵他就上山砍柴,把柴卖了买文具,又用木柴代替灯油。
⑶他抄书的范围很大,历史、哲学、医学、化学各方面的书都抄。
⑷晋代人葛洪,从小热爱学习,但家里很穷,无书可读。
⑸后来,他终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在医学、化学方面也有贡献。
⑹可是,有时书借来后还来不及仔细读就要归还了。
⑺他只好背上空箱子,到处去借。
⑻而要抄书,一是没有笔墨纸张,二是白天要劳动。
⑼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书抄下来。
A、⑷⑺⑹⑼⑻⑵⑴⑶⑸
B、⑷⑹⑺⑻⑼⑵⑴⑶⑸
C、⑷⑺⑹⑼⑻⑴⑵⑶⑸
D、⑷⑺⑹⑻⑼⑶⑴⑵⑸
二、给下面两句话分别加上标点,使每句话都能表示两种相反意思。(4分)
1、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⑴_____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___ ⑵____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__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⑴______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⑵_____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三、把下列格言、警句、歇后语补充完整。(3分)
1、近朱者赤,_近墨者黑。______
2、宝剑锋自磨砺出,__梅花香自苦寒来。________
3、高山上倒粪筒——_臭气熏天________
4、泥菩萨过河——_____自身难保____
5、_____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6、有志者,____事竟成___。
四、阅读(14分)
(一)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花照亮了他寻钢铸一般的脸。1秒钟、2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 用尽力气高喊着: “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 冲啊!”
1、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2.5分
2、用“||”给这段话分三层,用标题形式概括层意。6分。
⑴________ ⑵________ ⑶_________
3、用四个或七个字概括这段话的意思。1分
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最能体现董存瑞为建设新中国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精神的动词有:__昂首挺胸__、__挺立__、__用尽力气__、__高喊__、__托起__、_顶住___、_猛地一拉___、__站在__、__抬头__、__眺望__。2.5分
5、用“——”划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2分

(二)钻石
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在地里干活的人差不多都收工了。有个姓魏的姑娘还在挥舞着镢头。她刨的这块地太硬了,一镢头下去只能挖一个小坑。他刨呀刨,胳膊都酸了。突然一个能体透明的晶块,随着镢头蹿出地面,跳到眼前。姑娘弯腰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直灼眼睛,令人目眩。
“呀,这不是钻石吗?”姑娘认出来了,高兴得喊起来。
小魏拾到钻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小山村沸腾起来,乡亲们都来看钻石,不时发出赞叹声,有的向姑娘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说,小魏捡到的这颗宝石简直是无价之宝。
夜深了,乡亲们都走了,姑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起九岁那年的一天,放学走到村头的小石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等什么。她上前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捡到一个钱夹,里面有一大笔钱,坐在这儿等候失主已经好久了。她征得老奶奶同意,陪着老奶奶把钱夹交到公社。公社党委书记夸她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她也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
她又想起在金鸡岭度过的那个难忘的日子,孟良崮战斗中倒下的英雄就长眠在这一带。同学们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公社团委书记告诉大家,当人们在血泊里收殓到这位负伤三十多处的女英雄遗体时,发现她还死死咬着敌人的一片耳朵。
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想着想着,她心里踏实了,于是她坐起来对家里人斩钉截铁地说:“我打定主意了,把这颗钻石献给国家。”
第二天,鸡还没叫,姑娘就上路了。当她走进县委大院,把用绸布裹着的稀世之宝双手献给国家的时候,在场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仔细打量着这位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祥的眼睛,从容不迫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
1、根据意思找出相应词语。4分
a、光线强烈,使人感到眼花。(令人目眩)
b、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c、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辗转反侧)
d、不慌不忙,十分镇静、沉着。(从容不迫)
2、按时间顺序用“||”给文章分段,写出段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划出文中一个比喻句。1分
4、找近义词。1分
无价之宝——稀世之宝
5、回答。4分
A、“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小魏要做怎样的人?

B、“人们也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中的“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2分

6、用段意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分

五、作文。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30分
星期六下午,张刚终于盼来观看《西游记后传》这总电影的机会,他和同学手里紧握着电影票。兴高采烈朝电影院走去,不料路上碰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伤心哭泣。……

一、 汉语拼音、字(8分)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dū lǚ zhài jīng
监( ) ( )历 ( )子 ( )棘
2、找出字写得全对的一组,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分)
A:① 虐杀、裸露 ② 徘徊、熔恰 ③ 报怨、伶俐 ( )
B:①别出新裁、走投无路 ②受益匪浅、舍已为人 ③ 惹是生非、粉妆玉砌
3、比一比,再组词。(2分)
誉( )誊( ) 丞( )臣( )
4、判断。(1分)
(1)“吨 均 坤 循”这四个字的韵母不相同。 ( )
(2)yuan yan wu yue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 )
5、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2分)
脊(jí jǐ)梁 侮(wū wǔ辱 风尘仆仆(pú pǔ) 锲(qī qiè)而不舍
二、查字典。(3分)
先看下面四个字,然后按要求填空。
羹 臣 构 遂
1、上面四个字按音序排列,__________字排在最前面,部首是__________,按笔画由少到多排,________字排在最后,它的部首是___________。
2、“遂”大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顺、如意 ②成功。
在“犯罪未遂”中应取第________个解释,用另一解释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16分)
1、选词填空。(1.5分)
与其……不如…… 只要……就…… 只有……才…… 不但……而且……
(1)( )不畏劳苦的人,( )能攀登科学高峰。
(2)我们( )要继承前人的事业,( )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3)音乐( )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
2、照样子,组词。(2分)
例: kōng(天空) léi( ) dù( )
空 擂 度
kòng(空地) lèi( ) duó( )

3、把语词补充完整。(4分)
( )流不息 风驰电( ) 鳞次( )比 一( )莫展
拖男( )女 坐( )其成 迫不( )待 博( )众长
4、读下面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写四个字的词语(至少写四个)(4分)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相信你通过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
写出四个能表现你努力克服困难的4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搭配词语。(4.5分)
荒地 计划 地形
开辟 书源 实施 法令 勘察 地质
航线 政策 工作
四、句、段、篇。(20分)
1、按要求写句子。(2分)
(1)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2)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两句话,描写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2、排顺序。(3分)
( )新身经历的印象最深刻。
( )其次,感受要缘物而发,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 )这种个性感悟,才真正具有“独特性”。
( )“我手写我心”是写作初衷,也是写作归宿。
( )亲身体验的,感受最强烈。
( )首先,一定要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四处错误)。(2.5分)

我国南北朝时,王羲之博采众长,创造了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这种新书体在南方很

快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建议,他的书法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在当时有很大

影响。
4、再现积累。(5分)
(1)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尽狂沙始到金。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湖阴先生壁》)
(4)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
(5)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匆匆》一文中有许多描写时光流逝很快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阅读。(2.5分)
a、填下句。
(1)法网恢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读了《亲近母语》之后,我们收获很大,其中我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2分)
(1)《半截蜡烛》赞扬了科林对他人真挚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 )
(2)《灯光》一文回忆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郝副营长的感人事迹。 ( )
(3)《茶花女》是法国剧作家小仲马的小说。 ( )
(4)《走向生活》一文中的罗斯福夫人的座右铭是“走向生活”。 ( )
7、语段练习。(3.5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的暖和一下 人们( )地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幸福,跟着她妈妈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这段话写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给第2节加标点。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从带点词可以体会到作者这样描写是想__________(突出、反衬、强调)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4)用一两句话表达你读了划线的句子后的心理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而后答题。(13分)
风雪夜中亮着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小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格外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一觉醒来,我又习惯的向对面山腰望去,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chái cái)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地爬上小阁楼,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一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棱(líng léng)的缝隙不住往里落,年久失修的窗户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
看着这一切,我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我贴着窗户,轻轻地叫了声:“张老师。”她吃惊地抬起头来,认出是我,便急忙打开了门……
学校门前的桃花开了又落了,一批批同学来了又去了,张老师窗品的灯光无论风霜雨雪,暑往寒来,每天都亮到深夜。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智慧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一、在括号里选择正确读音打“√”。(1分)
二、用“~~~~~”线画出与划“——”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1分)
三、(1)“看着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用“ ”在文中划出。(1分)
“这一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1分)
(2)想象老师批改作业时的动作、神态等。然后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她是在用青春和心血点燃着智慧的明光,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句话赞扬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读了全文,用两三句话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在这沉沉的雪夜,这灯光显得格外明亮、耀眼”写灯光格外明亮最主要是
衬托雪夜的黑沉沉。 ( )
(2)写“年久失修的窗户”主要是为了衬托张老师不畏严寒的精神。 ( )
(3)写“我早早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是为了反衬老师带夜忘我工作的辛劳。( )
(4)本文是一篇主要反映师生情谊的感人文章。 (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小学六年,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知识,读了很多书籍,请仔细读题目,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读书能力(18分)
1、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的成就很高,很多的诗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们的诗歌是充满着诗情画意。请根据拼音,认真规范地书写诗句。(3分)
qianliyingtiluyinghong

shuicunshanguojiuqifeng

2、回顾课内外读过的古诗词,其中有很多诗歌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请默写两句。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分)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神机( )算 心悦( )服 阴谋( )计

滔滔不( ) 走( )无路 斤斤( )较

4、将所给的选项按正确的顺序填入句中。(2分)
汉字是 、 、 、 的文字。
A、凝聚了高度智慧的 B、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
C、科学而又实用的 D、我们祖先创造的
5、《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写了关羽“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两个有关关羽的故事吗?(2分)( ) ( )
6、我国许多成语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比如“杯弓蛇影”“掩耳盗铃”“画蛇添足”“邯郸学步”“买椟还珠”,你能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个成语并扼要概述故事吗?(2分)

7、文学作品中数字“三”及三的倍数大多表示“多”的意思,如诗句“白发三千丈”。请你积极思考,在自己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2分)
8、平时我们读书要求将字音读准,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夏令营期间,我们乘车前往武当山,去参(观)那里的道(观)。
B、客堂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两旁有靠椅、茶几;那道屏风将内外客厅(间)隔开来。
C、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D、那个无证诊所乱开(处)方,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良好、规范的语言交际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质,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语言交际,认真读题,测一测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交际能力(12分)
9、如果你遇到了以下的情景,你应该怎样说话?请选择较好的说话方式( )
(2分)A、你买完了物品,对营业员说:“再见,我下次还会惠顾的。”
B、同桌有不懂的问题向你请教,你不耐烦地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C、爸爸不在家,同事打来电话,你说:“对不起,爸爸出去了,有什么事可以让我转告吗?”
D、路上你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你说:“对不起,这种事不该问我,有事找警察吗?”
10、学校教美术的张老师很爱画画,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如果请你介绍张老师的情况,下列哪一项能准确表达( )(2分)
A、爱画画的张老师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B、张老师很爱自己可爱的小女儿。
C、张老师有一个爱画画的可爱小女儿。
D、张老师可爱的小女儿爱画画。
11、读下面一段新闻,用一句话告诉同学们这则新闻揭示的含义(3分)
独生子女是一个8000万的大问题,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果这批人不教育好,将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其潜在影响将在未来四五十年内完全爆发出来。刘西拉委员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调查,结果令人惊讶:他教授的200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学时,只有不到10%是自己来报名的,其他全部都是父母扛着行李送来的。

12、班主任王老师因学校紧急会议无法到班上布置星期六的社区活动安排,她将活动安排计划交给班长。如果你是班长,你怎样说明情况并做布置?(2分)
活动计划:(1)早上8:00在学校门口集合;(2)统一穿校服;(3)配戴校徽。

13、据报载,我市磁湖周边居民非法开塘围堰捞鱼异常猖獗,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生长,破坏了渔业生产秩序。就这一现象,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3分)

老师的话:你一定觉得疲劳了,别泄气,继续努力,你会有美好的收获的。
三、阅读能力(25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开动脑筋,积极思考(13分)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觉得很美。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分离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会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qiancheng)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进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可以实现。
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zhedang)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天空。)那一件事,我为之自豪一辈子……
种一片树叶吧,你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4、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qiancheng zhedang
15、幼小的“我”认为梦可以实现的原因是:(2分)

16、结合语境,模仿“燕子衔泥”,“杨柳吐芽”的句式仿写两句:(2分)

17、“大雪纷飞”时,大树没有长出来是因为“怕冷”,春天来临大树仍没有长出来又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上下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2分)
18、“心中的大树”是指在我们心中要永存( )。(2分)
A、童心 B、信念 C、理想 D、美梦
19、体会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二)阅读文章《我们班的“可乐”老师》,仔细体会,认真揣摩(12分)
你若问起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是谁,准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可乐。”你可别奇怪,这是老师英文名“kohlor”的谐音,也是我们对他的评价。他确实“可乐”。
他的“可乐”事迹,可是不胜枚举。
他会在小办公室“偷”吃零食,被同学撞见后只好抓出一大把巧克力“贿赂”同学;他会懒洋洋地倚在椅子上听同学背书,那漫不经心的神态令同学暗自窃喜,却不料稍有一点疏漏便被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他会因电脑“发脾气”而束手无策,用哀求的语气向大家求援:“Who can help me?”他会拿出一大沓肯德基优惠券向我们炫耀,并答应我们谁考100分便带谁去KFC;他会同我们大侃特侃,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孔子的《论语》。他捉弄人的本事可大得很哪。那次,他神秘兮兮地要给我们看他的girl friend的照片,同学们兴奋不已,瞪大眼睛望着投影仪,出现的却是书中图片上金发碧眼的女郎。待同学们得知上当受骗后,他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更激起了“民愤”。
“可乐”老师的课前开场白总那么新颖有趣。有一次,他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I’ll tell you a good news,can you guess?”
“Good news?”大家活跃起来,可谁也猜不透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In May,”他怡然自得地娓娓道来,“My girl friend and I have a vecation, We’ll go to ——”他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New Orleans(新奥尔良)”
“Oh——”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所学课文就是关于新奥尔良的。他讲课可真是别出心裁。
“可乐”惟一让我们不乐的是作业很多。每当“可乐”老师布置完home work,我们总要抗议:“Too much!”他大喝一声:“Stop talking!”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他不慌不忙地来一句:“我有最终解释权。”同学们哭笑不得,只得乖乖地领了“圣旨”。
“可乐”老师最让我们可乐的时候是在考卷发下来后,这时候,同学们对他布置作业多的怨气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取得满意成绩后的喜悦之情。不过现在我们的作业日渐减少,同学们迷惑不解,他微微一笑:“改革啦!抄写再多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那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人一听便觉得是真理。
我们班的“可乐”老师,让我真正理解了“平易近人”的含义。不需要严肃的神情严厉的语调,却能让学生由衷地尊敬他。真的,“可乐”老师不仅可乐,更可敬!
20、“不胜枚举”的意思是(2) 。
第二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是
21、“他会在小办公室‘偷’吃零食,被同学撞见后只好抓出一大把巧克力‘贿赂’同学”一句中,“偷”和“贿赂”本是贬义词,文章这样运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
22、文中划线句中的两个词语“漫不经心”和“毫不留情”看起来矛盾,你如何理解?)(3)
23、“别出心裁”表现了“可乐”老师教学上 的特色;“胸有成竹”表现了“可乐”老师 性格(2)
24、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希望更多一些“可乐型”的老师。本文的作者在最后写到“真的,‘可乐’老师不仅可乐,更可敬!”请你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受敬重的。(3)

你就要接近胜利了,别松懈,一鼓作气,胜利将属于你
四、写作能力(45分)
(一)文章修改 (5分)
后来,我加入了时毛的上网热潮。先是玩OICQ——“网上聊天”,但不知是我缺乏语言细胞,还是性格太不开郎,不久我就发现“聊天”其实很无聊。于是性格直爽的我立即改了“行”,开始了网上阅读。(许多内容丰富、思想健康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些大都是我喜欢的科普知识网站,妙趣横生,让我看不够,想象不尽,想入非非……从无限广阔的宇宙,奇妙的大自然,到生活中的奇谈怪事、计算机发展史、原子能开发与应用等,五花八门,简直是应有尽有。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
25、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 改为 ( )
( ) 改为 ( )
26、文中划线的句子语义不连贯,请改正:
27、文中有个成语用法不当,应去掉,这个成语是:
28、“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一句较为抽象,请改写这句,使之丰润具体。
(二)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许多地方,经历过许多有趣的事,有过深切的感受。请以《快乐的旅行》为题,写一篇不低于5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40分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6、8小题每题6分,其余为3分)
1、下面带点字词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mu tai xiao guo han chan
A 魔术 淘汰 呼啸 篝火 电焊 喘气
xingfa zhui si tan ju zaoyang
B 刑罚 陶醉 饲养 贪玩 根据 遭殃
xiong e jiao ao yu yang shi dian
C 凶恶 骄傲 抵御 抓痒 逝世 奠基
guan suo li wu shuai shen zan
D 冠军 蓑笠 厌恶 率领 审问 积攒
2、下面这句话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
小张是浙江临海白水洋人
A、8 7 5 6 11 3 9 1 10 2 4
B、8 7 5 6 11 3 9 1 2 10 4
C、8 7 5 6 11 3 9 10 1 4 2
D、8 7 5 6 11 3 9 10 1 4 2
3、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
A、偏辟 欧州 手慌脚乱 惊弓子鸟 忘而生畏 京天动地
B、缠饶 停台楼阁 金壁辉煌 载判 老小无期 五采宾纷
C、震耳欲聋 左过右盼 目登口呆 在见 粼次栉比 公圆
D、领袖 艰强 小辨子 琴弦 夜慕降临 机冀
4、下列带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 )
A、血泊 梁山泊 湖泊 泊舟
B、勉强 强词夺理 强大 倔强
C、着火 打着 着凉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D、尽头 尽管 尽职 无穷无尽 尽底层

5、下列带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D )
A、举世瞩目(全) 举棋不定(向上抬,托) 举国欢庆(提出)
高举义旗(推选)
B、喜出望外(期盼) 东张西望(向) 德高望重(名望、声誉)
望尘莫及(看)
C、瓜熟蒂落(成熟) 深思熟虑(程度深) 熟能生巧(熟练)
熟门熟路(熟练)
D、身临其境(来到) 如临大敌(面对) 变幻莫测(不)
大显身手(表现) 省吃俭用(节约)
6、下列各组词语分类正确的有(E )
A、和蔼 珍贵 美好 波光粼粼 稳稳当当
B、梳理 积攒 奔驰 季节 感情 迸射
C、干净明亮 美观大方 聪明伶俐 伟大光荣 青山绿水
D、小草碧绿 眼睛雪亮 操场干净 小猴机灵 打扫教室
E、一眨眼 一瞬间 一刹那 一骨碌 一会儿
F、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碧水长流 蓝天白云 眉开眼笑
G、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斩钉截铁 走街穿巷 头昏目眩
H、豺狼虎豹 锅碗瓢盆 琴棋书画 鱼虫鸟兽 奇花异草
7、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有( CD )
A、“教书三十载,桃李满天下。”这句话是说学生送给老师很多的桃和李。
B、“人生能有几次博!”这句写容国团很悲观。
C、“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赞美孩子勤劳的品质。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意思是说好事虽小要做,坏事即小不能干。
E、小明的数学成绩非常好,就是因为小明的爷爷是大学数学老师。
8、下面九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⑴每天吃过晚饭,他便开始抄书。
⑵他就上山砍柴,把柴卖了买文具,又用木柴代替灯油。
⑶他抄书的范围很大,历史、哲学、医学、化学各方面的书都抄。
⑷晋代人葛洪,从小热爱学习,但家里很穷,无书可读。
⑸后来,他终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在医学、化学方面也有贡献。
⑹可是,有时书借来后还来不及仔细读就要归还了。
⑺他只好背上空箱子,到处去借。
⑻而要抄书,一是没有笔墨纸张,二是白天要劳动。
⑼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书抄下来。
A、⑷⑺⑹⑼⑻⑵⑴⑶⑸
B、⑷⑹⑺⑻⑼⑵⑴⑶⑸
C、⑷⑺⑹⑼⑻⑴⑵⑶⑸
D、⑷⑺⑹⑻⑼⑶⑴⑵⑸
二、给下面两句话分别加上标点,使每句话都能表示两种相反意思。(4分)
1、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⑴_____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___ ⑵____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__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⑴______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⑵_____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三、把下列格言、警句、歇后语补充完整。(3分)
1、近朱者赤,_近墨者黑。______
2、宝剑锋自磨砺出,__梅花香自苦寒来。________
3、高山上倒粪筒——_臭气熏天________
4、泥菩萨过河——_____自身难保____
5、_____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6、有志者,____事竟成___。
四、阅读(14分)
(一)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花照亮了他寻钢铸一般的脸。1秒钟、2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 用尽力气高喊着: “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 冲啊!”
1、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2.5分
2、用“||”给这段话分三层,用标题形式概括层意。6分。
⑴________ ⑵________ ⑶_________
3、用四个或七个字概括这段话的意思。1分
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最能体现董存瑞为建设新中国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精神的动词有:__昂首挺胸__、__挺立__、__用尽力气__、__高喊__、__托起__、_顶住___、_猛地一拉___、__站在__、__抬头__、__眺望__。2.5分
5、用“——”划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2分

(二)钻石
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在地里干活的人差不多都收工了。有个姓魏的姑娘还在挥舞着镢头。她刨的这块地太硬了,一镢头下去只能挖一个小坑。他刨呀刨,胳膊都酸了。突然一个能体透明的晶块,随着镢头蹿出地面,跳到眼前。姑娘弯腰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直灼眼睛,令人目眩。
“呀,这不是钻石吗?”姑娘认出来了,高兴得喊起来。
小魏拾到钻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小山村沸腾起来,乡亲们都来看钻石,不时发出赞叹声,有的向姑娘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说,小魏捡到的这颗宝石简直是无价之宝。
夜深了,乡亲们都走了,姑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起九岁那年的一天,放学走到村头的小石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等什么。她上前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捡到一个钱夹,里面有一大笔钱,坐在这儿等候失主已经好久了。她征得老奶奶同意,陪着老奶奶把钱夹交到公社。公社党委书记夸她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她也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
她又想起在金鸡岭度过的那个难忘的日子,孟良崮战斗中倒下的英雄就长眠在这一带。同学们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公社团委书记告诉大家,当人们在血泊里收殓到这位负伤三十多处的女英雄遗体时,发现她还死死咬着敌人的一片耳朵。
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想着想着,她心里踏实了,于是她坐起来对家里人斩钉截铁地说:“我打定主意了,把这颗钻石献给国家。”
第二天,鸡还没叫,姑娘就上路了。当她走进县委大院,把用绸布裹着的稀世之宝双手献给国家的时候,在场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仔细打量着这位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祥的眼睛,从容不迫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
1、根据意思找出相应词语。4分
a、光线强烈,使人感到眼花。(令人目眩)
b、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c、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辗转反侧)
d、不慌不忙,十分镇静、沉着。(从容不迫)
2、按时间顺序用“||”给文章分段,写出段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划出文中一个比喻句。1分
4、找近义词。1分
无价之宝——稀世之宝
5、回答。4分
A、“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小魏要做怎样的人?

B、“人们也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中的“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6、用段意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分

五、作文。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30分
星期六下午,张刚终于盼来观看《西游记后传》这总电影的机会,他和同学手里紧握着电影票。兴高采烈朝电影院走去,不料路上碰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伤心哭泣。……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 最小的素数是 .
2. 比较大小: π.(用“>”或“<”填空)
3. = .(用百分比表示)
4. 求比值:1.5小时∶1小时50分钟= .
5. 2克糖溶解在48克水中,那么糖占糖水的百分比是 .
6. 如果4是x和8的比例中项,那么x= .
7. 检验小组检查了一批产品,共检查了750件,其中合格产品为720件,这批产品的合格率为 .
8. 一件商品打九折后售价为180元,那么这件商品的原价为 .
9. 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税,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 元.
10. 小明做作业的时候不小心在作业本上滴上了墨水,现在知道A点表示的数是 ,那么B点表示的数是 .
11. 现有分别标有1~9数字的相同大小的纸片9张,那么抽到标有奇数的纸片的可能性的大小为 .
12. 所对圆心角为45°的弧长占相同半径圆周长的 .
13. 两圆的半径之比为1∶2,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
14. 一个扇形所含圆弧的长是相同半径圆周长的 ,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是同半径圆面积的 .
1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π取3.14)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和B都是偶数;
(B)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8;
(C)A和B公有的素因数是1;
(D)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96.
2. 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正整数,所得的数比原分数…………( )
(A)小; (B)大; (C)相等; (D)无法确定.
3. 一幢大楼的高是30米,画在图纸上为15厘米,图纸上的尺寸与实际的尺寸的比是( )
(A)200∶1; (B)1∶200; (C)1∶20; (D)20∶1.
4. 如图是一个扇形统计图,那么以下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A占总体的25%;
②表示B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
③C和D所占总体的百分比相等;
④分别表示A、B、C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之比为5∶1∶7.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 计算(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
1. 2、

3、 已知: ∶ =3∶2, ∶ =0.3∶ 求: ∶ ∶

4、求 的值: ∶ = ∶3

四、 (本大题共4题,第1、2、3题每题5分第4题7分,满分22分)
1. 小杰家在安装分时电表前,某一个月的电费是122元,小杰经过计算发现如果改用分时电表,他们家那个月的电费将节约 ,下表是分时电表的收费标准,你能知道小杰家在低谷时段的用电量吗?(提示:节约的电费是在什么时段?每度电节约了多少钱?)
时 段 每度电的费用(单位:元)
高峰时段(每天凌晨4点到晚上10点) 0.61
低谷时段(每晚10点至次日凌晨4点) 0.3

2. 一水果商从水果批发市场购进猕猴桃100个,共花了240元.在零售时,其中75个以每个5元卖出,余下的25个有点瑕疵的猕猴桃以每个1.8元卖出.求这个水果商在这笔买卖中的盈亏率.

3. 一支粗细均匀的蜡烛长15cm,点燃6分钟蜡烛缩短3cm,照这样的速度,点燃16分钟后蜡烛还剩多长?

4. 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 (本题满分8分)

把这两个正六边形的面积和看成1,
(1) 则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所以, 的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用分数表示) 所以, × = .
(2) 请你利用上述的图形,模仿上述的过程编写一个用图形面积说明分数乘法的式子: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所以, 的 可以表示为(用阴影部分标出),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用分数表示) 所以, × = .
(本题满分8分)
“神舟六号飞船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费俊龙在3分钟里翻了4个筋斗.”在这段报道里蕴涵着一些数学问题,请你来试试:
(2) 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约飞行了多少公里?
(地球的半径约6400公里,π取3.14,结果精确到1公里)

(3) 请你根据所给的条件,列出计算式子,并计算一下这一个筋斗实际约是多少公里?
(提示:一个筋斗翻的公里数其实是指在翻一个筋斗的时间内飞船飞行的大致路程.结果精确到1公里)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答:六年级(上册)数学期终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24分)1、45分=( )时 18 吨=( )千克 2、在0.85、56 、81.5%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3、圆的半径是2cm,它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4、甲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快期末了..额
    答:答:有两种情况,①甲非常慢,乙快,那么第一次相遇点将在AB边上,由此可知,到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甲走了一个AB,即6米,而乙走了一周还多9米,即33米。时间相同 ,路程的比就是速度的比6:33=2:11,所以乙的速度是5× =27.5厘米。②乙慢甲快,第一次将在乙的出发点至C至B之间的某一...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答:1、要想直观表示我校 2002—2008年六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应选用( )来反映。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把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卷成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做成的两个圆柱体( )A、表面积一定相等 B、体积一定相同 C、侧面积一定相等 D、底面积一定相等...
  • 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答: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一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 表示( ); 表示( )。2、48的 是( );( )的 是27。4、12分=( )时; 吨=( )千克;1 时=( )分。5、“黄花朵数的 相当于红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6、50...
  • 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数学、英语)
    答:1.数(shǔ shù√)教(jiāo jiào√)仍(rēng réng√)。2.始---终古---今中---外 3.毫(毛笔)懈(松懈)4.不要让一天空闲地度过,也就是不要慌度时光的意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答案不 3.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数学 篇三 1、甲...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答:11. 希望小学六年级一班美术兴趣小组有12名学生,这12名学生的身高(厘米)是:154 156 158 165 158 148 158 151 150 162 163 149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12. 前进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结果有97名学生及格,3名学生不及格,及...
  • 2016,寒假,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
    答: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1、3又1/2 吨=( 3 )吨( 500 )千克 70分=( 1又1/6 )小时。2、(4)∶(5)=40:( 50 ) =80%=(32)÷40 3、(10)吨是30吨的1/3 ,...
  •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答: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简单我细心。(28分)1、760平方米= ( )公顷 5.8升=( )升( )毫升 2、1.625的计数单位是( ),化成分数是( ),再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3、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一亿五千万千米,这个数写作( )千米,改写成...
  •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答:1、甲、乙、丙三人共做零件250个,乙做的零件比丙的2倍少10个,甲做的零件比丙的5倍多20个,求甲、乙、丙各做多少个零件?解,设丙的零件数是x个,那么乙的零件数是2x-10个,甲的零件数是5x+20个,得:5x+20+2x-10+x==250 8x==240 x==30 所以甲做170个零件,乙做50个零件,丙做...
  • 谁知道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卷子的内容和答案
    答:5.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b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b千米。 ( ) 6.定价25元的商品,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6%。 ( ) 四、解方程。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36.8-44.08÷5.8 六、列式计算。 七、解答下面基本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