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里的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1. 古文言文中的官职名有哪些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 *** 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

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

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 秩俸百石,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协助令,丞。

祝人, 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 主厨。 屠者,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

2. 文言文中表示官员的字或词

在中央:

丞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侍中,侍郎,待诏,尚书令,中书令,中书舍人,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太史令,平准令,太尉,中尉,卫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将军,宗正,将作大匠,将作少匠,大司马,大学士,司农,司徒,司空,节度使,宣抚使,枢密使,按察使,布政使,提刑使,转运使,都指挥使,指挥使,参知政事,羽林监,骑都尉······

在地方:

刺史,太守,郡丞,县令,县丞,都尉,县尉,校尉,知州,知府,知县,总督,巡抚,道台,都统,提督,总兵······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官名都不太一样,多的数不过来,这只是一部分而已,

3.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名称都有哪些

主政事,秩俸四百石,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星历。 太史丞。

太卜属官。 大典星, 掌星历,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铜印黑绶: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御史大夫,太尉,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宰人,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其实也不能具体说哪些官职是常见的,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掌守明堂。

灵台丞,参与中央 *** 的行政决策,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 三公是指丞相, 铜印黑绶,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 铜印黑绶,因为高考都是随便拿一个人传记的,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

丞相征事。 法曹,掌天时,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秩俸是中二千石。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主通报事。

2,秩俸比千石,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 望气佐, 主望气,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分掌星,日,天象,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

员吏,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丞相少史,光禄勋,辅佐丞相,检举不法,金印紫绶,秩俸万石,掌佐天子,助理万机,太祝,太宰,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奏曹,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大司农,立储,封赠: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太史属官,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

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 屠者,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侍曹, 铜印黑绶, 铜印黄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 铜印黑绶,民政,法律。 决曹。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铜印黑绶, 主厨。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员吏,银印青绶。 二,赏功,罚罪等事: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丞相,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右扶风,三公中地位最低,丧娶事,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太宰属官。

宰人,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这些作为课外知识吧,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 主厨,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 秩俸千石, 车郎将, 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 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 秩俸六百石, 为皇帝谋事。

仆射, 秩俸比千石, 主宾赞受事。 。

4. "中官"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朝内之官,大概就是在京城做官的。但是后来一般指皇城内的官,就是宦官。

拓展:

1.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2.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5. 求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名

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 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

县教育局长。 30、训导。

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

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

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 *** 副处级干部。

33、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

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

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

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36、都司。

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州之佐官。

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

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

中央警卫局官员,(有朋友提出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40、典籍官。

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6. 文言文中有任官意思的字及例子

1.除 chú

例: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右臣蒙恩除尚书兵部侍郎。」

2.辟 bì

例:清冯桂芬《庄年丈七十寿序》:「唐时方镇得自辟幕职。」

3.迁 qiān

例:《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嘉﹞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4.拜 bài

例:《汉书•爰盎传》:「上拜盎为泰常,窦婴为大将军。」

5.授 shòu

例:《红楼梦》第四回:「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

7. 在古文中哪些此表示授予或担任官职

一、授职荐举: 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拜:授给官职。

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史记•吕太后本纪》 召:征召。累召不应。

《张衡传》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 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

《孟尝传》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封:封赐,封授,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史记•李斯列传》;后以军功封定阳子。

《指南录后序》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汉书•萧望之传》补:任。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 铨:铨选,选拔。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记王忠肃公翱事》 策:策试。

尝后策孝廉。《孟尝传》 衡:权衡,比较。

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选:推选。

选广为少傅。《疏广传》 进:引荐、进荐。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向雄传》 二、提升官职: 擢:在原官上提拔。

“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

《汉书•赵充国传》); 升:升官。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李密《陈情表》 进:用于较高职务。“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史记•孙膑传》 起复:恢复原职务。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

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谭嗣同》;“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三、调动职务: 转、移、调、徙:一般的转任,改任,调动,调迁。再转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天圣中,河南诸县多盗,转运使奏移渑池尉。《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

《汉书•翟方进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出:指出京受任。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张衡传》 改:改任。

后公改两广。《记王忠肃公翱事》 放:外放,外调。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8. 文言文中所有升官或初到官任的字词

(1)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 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 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 表示官职的文言文
    答:1. 文言文中表示调动官职的词有哪些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
  • 官用文言文
    答:1. 古文中表示升官的意思有多少个字 升职就是,升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陟:进用。如...
  • 文言文中表示官员的字或词?
    答:在中央:丞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侍中,侍郎,待诏,尚书令,中书令,中书舍人,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太史令,平准令,太尉,中尉,卫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将军,宗正,将作大匠,将作少匠,大司马,大学士,司农,司徒,司空,节度使,宣抚使,枢密使,按察使...
  • 求文言文关于官职升迁免任的,科举,天干地支的知识(一些文言文词语)
    答:你这个问题也太大了。我答一部分吧,关于文言文中官职相关的动词,大部分是唐代以前的习惯用法,唐以后不太熟悉,但是沿用的情况好像也差不多。关于授予官职:征(来源于汉朝“征辟制”,如果用“征”字,一般是指朝廷下文书征用为官,一般是中央的官)辟(来源于汉朝“征辟制”,如果用“辟”字,...
  • 文言文当中的属吏是什么官职
    答: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古代官职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
  • 文言文里面,表示贬官和授官的词有哪些啊?
    答: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供同学们训练、记忆。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
  • 表示做官的文言文词语
    答: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
  • 文言文中和官职相关的词语
    答: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
  • 任用官职 有哪些词?文言文中
    答:1、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迁为太史令。(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释义:升官做太史令。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南宋 范晔《张衡传》)释义:连续避开公府不去上任。3、超擢:指升迁;越级提升。如:圣私殊甚,特加超擢。(...
  • 意思为升官的文言文
    答:1. 古文中表示升官的意思有多少个字 升职就是,升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