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粽子什么意思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1][2]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3]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粽子,简单说就是粉丝里的间谍

在2005年这个疯狂的夏天,粽子也与时俱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粽子是一种身份,可以是克格勃,可以是007,可以是苏秦张仪,也可以是和平大使。

粽子是一种心态,有的穷极无聊,有的渴望和睦,有的企图从中渔利,有的希望制造欢乐。

在百度超级女声吧红红火火的同时,粽子吧也安静地开张了。

一时,迎来粽子无数。

有人把粽子吧比作绝代双骄里的恶人谷。

这是一个比无间道还精彩的世界,你敢来玩么?

扫盲

来源:李宇春说了那个众人皆知的冷笑话后,才有了粽子吧。这里成了传说中的“粽子栖息地,玉米度假村,笔迷托儿所,凉粉避难所……”

黑色粽子:所谓的间谍、内奸、挑拨生事、唯恐天下不乱者。又名低级粽子。

绿色粽子:各派粉丝放开立场做超女迷中最超脱的一群人。又名高级粽子。

纯粽子:客观、中立,评判超女和各粉丝团时,基本看不出倾向。

馅儿粽:由一些粉丝转化而来。有跟自己吧里的人意见不合,还有只是好玩来客串一把。其中又分玉米馅儿粽子、凉粉粽子等。

春卷:有些粉丝趁机来捣乱,披上粽子衣服装粽子,继续离间挑拨。

露馅:不少粽子本质就是粉丝,比如在评判哪个超女或粉丝时,一夸一骂之间,一些馅儿粽就忍不住露馅了。大家会叫他“包好”。

高层:是指与各超女感情上地理上比较接近的人。谁掌握资源,谁是高层。

次高层:各吧吧主、UC的管理员、各超女官网的负责人。

鹰派:粉丝团中态度强硬的派别。

鸽派:粉丝团中态度温和的派别。

成为粽子的N个理由

谁让我谁都喜欢

ID:玉米地的萝卜

做粽子前,我曾经喜欢过春春。理由,公开发帖子说自己想嫁给春春;我也曾经喜欢过笔笔。理由:比赛时拿出手机拨了短信号码准备投票给笔笔;我也曾经喜欢过何洁,理由同上,拿手机准备为何洁投票,结果被男朋友一瓶可口可乐收买,投票计划破产。

但是,不论我之前曾经喜欢过多少人,曾经多么花心,昨天下午发现这个超级粽子吧后,泡在网上风吹不倒雷打不动。

多点娱乐精神不好么?

ID:阳光粽在风雨后

我一般这么称呼自己“居家娱乐粽子”。我以前在各个超女吧里潜水,黑幕和互相攻击的帖子太多,还有很多狂热的攻击帖、无耻的诽谤帖,看多了觉得真黑暗。这也是许多人主张理智一些的原因。

不上网的超女观众是幸福的,他们看不到黑暗的那一面。说实话,粉丝之间那些手段比较下作的斗争,真是给人留下心理阴影。我们粽子就是希望粉丝们别那么一根筋,多点真正娱乐的精神。放松点,比赛都结束了,还这么剑拔弩张干什么呢?

我是落草为粽

ID:专扒粽子皮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超女各吧内都有一致的情况,就是所有的粉丝都在神化自己的偶像,不容许任何其他声音。

所以,就有了粽子。粽子可以讲事实,不用有任何精神上的负担,也不用怕为了说一句真话而被同门粉丝批判到死。

粽子最早是指分裂别人的人。后来,只要吧里有理智、尊重事实的声音,就被打为粽子。我们就这么成了粽子。

现在粽吧里人杂,各样的粽子都有,却是气氛最好的地方。不管是什么馅的粽子,都不会彼此攻击。而其他吧,你问问各吧吧主他们每天删多少帖,封多少ID?

为什么要用粽子ID?那是因为如果你用凉粉的ID到宇春吧说话,得冒被杀头的危险。就像用粽子这个中性、有点黑色幽默含义的ID,反而会安全一点。

清瓷的小姑娘,铁杆玉米,离开了玉米吧。

资深凉粉,张靓颖的好友滚铁环,前几日宣布退出凉粉团,离开靓颖吧。

现在超女粉丝之间对立到什么地步,都不忍心说,这种对立是在害那些刚出道的女孩,那些主导各超女粉丝言论的人,却从来不想这个问题,各吧里,只要是歌功颂德的,就加精,有一点理智声音的就被删。

有点理智的人,两条路。一、离开超女吧;二、落草为粽。

粽子,是被逼出来的,无法忍受这种气氛。

我们不愿意被少数人左右,所以成为粽子。

粽子是大家的心魔

ID:超级大粽子(粽子家族群的群主)

最早加入这里只是觉得有趣。像我这种看超女看习惯了,超女完了一时感觉失落,所以就玩玩粽子。

加入粽子家族的,经常穿粽子马甲闹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好玩。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看不惯那些粉丝团吵来吵去,所以干脆正大光明做粽子。

但粽子一定是喜欢超级女声的。要是不看超级女声,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粽子,做粽子的条件一是都爱看超级女声,二是要能常上网。

以前大家都不想被人称做粽子,因为那是大家心里的坏人。

其实有一点,要是没有粽子的存在,超级女声不会这么火爆,短信票数也飚不到那么高,要是没有粽子造谣,那些粉丝不会那么紧张地到处去拉票。

粽子分裂最成功的就是成都三强。一会说盒饭攻击靓颖母女,一会又有人说凉粉骂宇春同性恋,太多太多。

最早三强是相互投票的,最早几期投票李宇春的票高笔笔那么多,就是因为三强的粉丝相互帮投,成都三强打的友谊牌。但八进六之后凉粉就脱离小吃团了。玉米和盒饭改称米饭。

应该说这和玉米团的关系最大,玉米高层首先提出要做纯粹的玉米,提议玉米都不要给靓颖投票,只投给李宇春。起因是因为有现场亲友团听到有凉粉骂宇春。

但这不是笔迷分裂的三强,就是粽子唯恐天下不乱到处造谣搞的事。最大的粽子其实就是粉丝自己心里的心魔。

不过那是过去的黑粽子干的,现在我们粽子家族和那些恰好相反。超女也结束了,那些坏粽子也没有什么理由出来捣乱。

我们要做超级粽子,要化解矛盾。现在提倡绿色粽子,娱乐新时代嘛。

我混入粽子队伍的二十四小时

很早就听过粽子一说。

当同事对我说百度真的有“粽子吧”时,我大大地惊讶了一把。不就是挑拨离间者么?还好意思专门成立组织。跑去一搜索,三个:粽吧(帖子数669篇),粽子吧(帖子数365篇),超级粽子吧(帖子数54918篇)。

其中,超级粽子吧的超高人气又让我惊讶了一把。

溜达到超级粽子吧,我发了个帖子,刚表明记者身份,希望能对粽子们进行采访,就引起了砖头无数。

“找粽子高层预约先。粽子也是有规则滴。”粽然一死跟帖说。

“怀疑楼主是某迷派来套情报的粽中粽。”粽里寻她千百肚说。

“你是不是想叫我们去粽你们的周报啊?”这是日夜多真粽的回帖。

还有粽子根据我的IP迅速查到了我曾经在凉粉吧发过帖,于是被揭露:楼主是大粽,凉粉馅儿的,她在张靓颖吧一直发帖。

而这一切不过是十分钟之内的事,我顿时对粽子吧另眼相看。

不过,再确认我是《e时代周报》的记者而不是前来打听敌情的黑粽子后,可爱的绿色粽子们迅速与我打成了一片。粽子们解释说,他们“无间道”玩久了,见到生面孔,不怀上一疑就显不出水平,并无恶意。

接下来就是给我恶补各项粽子扫盲帖、粽吧开拓史等。

以前一直以为粽子仅仅是到处破坏感情的人,而同事坚持认为粽子是一群无聊的恶搞者,在我混入粽子队伍后,我发觉我们都错了。

许多粽子是冷静的人。

超女,带来的除了疯狂,还有阴暗的一面。大家一直把注意力投入在选手中,很少真正关注粉丝。尤其是比赛结束后,很多人的心态都调整不过来。前段时间看很多吧里流淌的都是疯狂的气味。这些狂热,其实给超女们带来压力。

因为太爱,成了压力,有时成了伤害。

问了一圈,发现很多粽子是派系斗争的“牺牲品”,也有因为喜欢两个,比如是个米粉,而被两个吧里都骂成粽子,到处不讨好,而且粉丝也分成了鹰派和鸽派,互相斗争,也互相伤心。

粽子们告诉我,他们一直努力在娱乐,希望可以感染人。最近连粽子吧里也出现了一些捣乱的,粽子们偶尔有点灰心,但还是很努力,很可爱。

他们相信:阳光粽在风雨后。

从我凌晨发帖撑到四点钟,终于昏睡过去,醒来,三页120帖的回复,粽子们相当热情地回应了我的采访,我发的文字也被“加精”。第二天,仍有许多绿色粽子加我QQ,讲述他们的故事,还有无数粽子的冷笑话、热笑话。 包子家族和米饭家族打群架,蛋炒饭等把花卷等打得落花流水,把粽子逼到一个角落的时候,粽子把外衣一脱,说:我是间谍!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历史记载】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 “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民间传说】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四六七-五二○)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粽子做法】

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而现代用赤豆、枣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则是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了。

【粽子的形状】

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粽子流派】

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中,应该可以买到正宗的五芳斋粽子。

【粽子趣闻】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超级女声“粽子”】

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中,“粽子”一词开始流行。它刚开始时被成都小吃团们比喻成挑拨小吃团fans们不和的人。最早发源于7月2日的新浪访谈录:

主持人 : 我平时就埋伏在你们的QQ群里。

何洁 : 我想到一个笑话,是她(李宇春)说的。包子家族和米饭家族打群架,包子家族占上风,当时就把米饭家族挤到一个……

李宇春 : 谢谢,你完全说反了。包子家族和米饭家族打群架,蛋炒饭,等把花卷等打得落花流水,把粽子逼到一个角落的时候,粽子把外衣一脱,说我是间谍!

但逐渐的,粽子有了新的含义。粽子是一种身份,可以是克格勃,可以是007,可以是苏秦张仪,也可以是和平大使;粽子是一种心态,有的穷极无聊,有的渴望和睦,有的企图从中渔利,有的希望制造欢乐。百度贴吧于是有了著名的“超级粽子吧”。这里成了传说中的“粽子栖息地,玉米度假村,笔迷托儿所,凉粉避难所……”

黑色粽子:所谓的间谍、内奸、挑拨生事、唯恐天下不乱者。又名低级粽子。

绿色粽子:各派粉丝放开立场做超女迷中最超脱的一群人。又名高级粽子。

纯粽子:客观、中立,评判超女和各粉丝团时,基本看不出倾向。

【吃粽子有学问】

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而已,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一贯看不上北京的小枣粽子,不仅是淡而无味,吃起来还要吐核,小枣煮过了或生虫,则味道会变得十分怪异,败人清兴。日前无事翻书,发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的粽子竟也是这路货色,北京粽子仿佛一下子“名正言顺”,神气起来,甚怪。

这是来自LY春的一个笑话......包子家族和米饭家族打仗,包子们被打的落花流水.粽子被逼到一个墙角,没有退路,便把外衣一撕:"我是间谍!"

粽子”一说流传于网络,说的是潜入“敌人”内部的特工,即混入粉丝中专门捣乱并误导粉丝者。做“粽子”不容易,首先要乔装打扮,比如本来是凉粉,化装成玉米,煞有介事地参加对方的拉票会,跟着在网上聊天,但有一句话一定要说,“我得到可靠消息,李宇春现在票数最高”,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杀伤力却很大,容易使玉米放松警惕,真正的玉米永远鼓吹“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到了比赛后期,“粽子”的危险显现出来,使玉米、凉粉、盒饭几乎兵戎相见,此前组建的“成都小吃团”分崩离析,演出一幕活话剧。
为什么叫粽子呢?粽子者,披着包子外衣的米饭也,意即混进包子队伍的米饭,也就是SPY、间谍、特务等等。(汗,其实我觉得烧卖才是包子外衣米饭心……)

粽子的拼音是“ZongZi”,取首字母“ZZ”,正好与“智、障”这两个字完全契合。
Are you SB?

其实就是“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