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七年,汉王朝才正式迁都长安,西汉为什么突然迁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5
西汉迁都问题

汜水之阳的定陶,只是刘邦即帝位的临时地点,汉的国都原在栎阳。楚汉战争结束后,关东广大地区都统一在汉王朝之下,若仍在栎阳建都就不妥。于是高帝五年(前202年)五月,刘邦定都洛阳。其意义不难看出及袭东周旧制,居“天下”之“中心”。


  但定都后不久,有前往陇西戍边的齐人娄敬,路过洛阳时求见刘邦。他向刘邦指出:应迁都关中。娄敬详细地分析了将国都迁往关中的好处。由于追随刘邦开国的元勋多是关东人,不愿到离家张较远的关中去,所以坚持要定都洛阳。在这一片反对声中,只有张良支持娄敬的看法,他指出:洛阳附近“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不仅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而且宜于对广大的关东地区进行控制:“阴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张良的分析,使刘邦下定决心,立即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当天即下令迁都关中。


  刘邦车驾由洛阳入居关中。开始仍在栎阳旧都“治栎阳宫”,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建筑新宫,至高帝七年(前200年)二月,始具规模,首都从栎阳迁往长安。从此以后,长安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以后的事实证明,西汉迁都关中的措施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因此,长安不仅始终是西汉王朝的首都,而且在两千年封建社会里,有不少王朝建都于此,成为中国城市中作为国都年代最久的一个。这本身就说明了西汉定都关中是正确的。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刘邦曾在咸阳看到秦始皇出游,喟然叹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可见其心志之大,也不在项羽之下。在秦末的反秦战争中,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最先入关中,按约定本应把关中作为他的封地。结果项羽担心刘邦有志于天下,以“巴蜀亦关中地也”的理由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想把他困在蜀地。项羽东归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平定三秦。这样一来,刘邦就等于占据了秦国旧地,开始与项羽争霸天下。楚汉争霸可以看作是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后,关中势力第三次东出逐鹿中原。在反秦战争中处于弱势的刘邦凭借关中雄厚的基础作为后盾,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夺取了天下。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在众人“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的劝进中于定陶称帝,定国号为“汉”。五月,刘邦等人前呼后拥来到洛阳,置酒南宫,有长期住下去的打算。这时候在何处定都的问题自然就提了出来。这个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两种意见,一说在洛阳,一说在长安。这场争论对后世影响巨大,对于奠定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一开始,有一位原籍山东,戍守陇西的军人娄敬路过洛阳,求见刘邦。娄敬问刘邦:陛下定都洛阳,想必是想仿效周朝吧?刘邦点头称是。娄敬对刘邦说道:陛下取得天下,与周室不同。周氏一族自始祖后稷一直就是贵族,身为诸侯镇守一方。周族积德累善数百年,至武王伐纣,才得天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但是为了便于收取四面八方的诸侯给周王室的贡赋,周朝统治集团又在王朝版图的中心地区——洛阳,营建了成周洛邑作为东都。西周晚期,秦国力量兴起和东进,西北地区戎狄力量发展,周王朝在关中已无法对全国的统治,平王被迫迁到成周洛邑,绝不是因为洛阳有比关中更险阻的地形。

  娄敬进一步指出:洛阳虽居“天下之中”,但作为国都,它的地理形势并不理想。陛下从丰沛收集了3000人的部队,带领他们起事,很快席卷四川、陕南,占领了关中。后来为了统一全国又出兵关东,与项羽在河南荥阳为争夺军事重地成皋展开了决战,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双方死伤惨重,尸体遍地,血流成河。仗打得如此艰难,不能说与地形不利没有关系。回过头来看看,陕西关中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为依托,这就是所说的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啊。陛下进入函谷关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与别人搏斗,不掐住他的咽喉,击打他的后背,是不能完全获胜的。如果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着秦国原有的地区。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它的后背啊。

  当时,刘邦的文武大臣大部分是关东人,他们不愿远离家乡到关中去做官,便对刘邦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肴邑,背靠黄河,面临伊河、洛河,地势十分险要,“其因亦足恃”。而且周平王从关中的镐京迁都到洛邑,周朝在这里称王数百年,秦在关中却二世而亡。

  这时候,独有张良支持娄敬的主张,他说: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关中则左有崤函之险(即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右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有可牧放牛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又可向东方控制诸侯。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如果诸侯有变,就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足以维持出征队伍的补给。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楚汉相争时,刘邦借助手下众多将领和背叛项羽的诸侯王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在战后不得不将功绩最高的一群将领封为诸侯王,但却对异姓诸侯王心存疑虑,害怕其谋反,危及自己的江山,于是又着手翦除了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将异姓诸王清灭后,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制,以保刘氏江山稳固,却又使得同姓王得以坐大。汉文帝时,先后发生了济北王和淮南王的叛变;而汉景帝时更发生了七国之乱。无论是汉初平定异姓王之乱时,还是之后平定同姓王之乱,关中地区的地理优势都得以很好地发挥。如果将都城的选址定在汉初定都时另一备选城市洛阳的话,诸侯作乱时洛阳周围必然为战场,都城则有累卵之危,如汉朝初年的七国之乱,主战场就在河南东部一带,距离洛阳很近,对中央政权则是很大的威胁。

  二、定都关中地区有利于中原政权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秦汉之际,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崛起已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其骁勇善战的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四面出击,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畜产”,“杀吏卒,大寇盗”,给西汉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危害着中国北部边境的安宁。

  关中地区靠近北部边疆。西汉定都长安,精兵猛将云集关中,对于北部边疆的匈奴势力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且以之为都方便就近组织指挥汉朝对北方匈奴的反击战争。另外从地理上看,关中西北横亘着陇山山脉,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陇山山口有萧关依险而立,可以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虽然通北之道不限于萧关一条,但除萧关附近道路仍较为平坦可行外,北方其他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原来平坦的塬面,经过流水冲蚀,形成许多沟壑纵横其间,增加行军难度,再加上秦长城的阻碍,北方游牧民族很难通过其他道路向南深入。

  西汉在经历了“白登之围”后,深切地感受到在军事力量上与匈奴之间的巨大差距,便开始了长期的休养生息、积累力量,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集团。关中地区西部和北部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界地区,双方征战不断,使得关中地区民风彪悍,尚武之风盛行,兵员质量好。而且就当时而言,中国北方未完成彻底的农耕化,其中关中周边就有大量的农牧混合地区,特别是关陇西部一带产马众多,这就为马政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汉武帝时反击匈奴获得巨大胜利,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这其中汉朝大量建设骑兵,高明运用骑兵战术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关中地区产粮丰富且靠近农牧混合区对于西汉骑兵建设的贡献也无疑是巨大的。

  三、定都关中地区有利于西汉政权对西域的经营和控制。

  关中西北外围高地,以陇山为主体,延及黄土高原之一部分,这片地域地势较高,足以俯瞰关中。自这里径趋关中腹地较易,而自关中腹地仰攻则较难。因此,如果说关中对中原有高屋建瓴之势,那么陇西对关中占有高屋建瓴之势。在关中与中原群雄逐鹿之时,其军事要点在于几处关隘所控制着的山川险要。可是,当关陇地区内部形势混乱之时,关陇局势的控制却取决于对关中西北外围高地的控制。关中西北高地为关陇地区的军事重心,对于关中腹地局势的底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陇山西边是河西走廊。陇西在关中之西,而河西又在陇西之西。如果说陇西对关中拥有地理上的优势的话,那么河西对陇西同样拥有地理上的优势。陇西足以制关中,河西则足以制陇西。河西对关中西北安全的巩固意义重大。但从军事地理上讲,河西走廊并不是中国西部的天然极限。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来保障这个通道入口的安全,中原政权可以利用这片地域来屏护关陇,西北游牧民族也可从这个走廊涌入,透入关陇,给关中西北造成很大的压力。从关中往西层层递推的经营逻辑的西端应该是今新疆西部。新疆西部一系列山脉才是中国西部边疆的天然的相对极限。这片地域在古代通常被称为西域。只有经营好西域,西北的安全才真正是有保障的。关中西北的层层渐高的梯级地势给历代经营西北者显示出了一个层层递推的逻辑:欲保关中之安全,必须控制陇西;欲控制陇西,必须控制河西;欲控制河西,必须抚定西域。

  由于关中西北的地理形势,使得定都关中的王朝都是将经营西北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汉武帝派张骞再度出使西域,固然有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的用意,但经略西北、确保关中地区的外围安全也是西汉王朝的重要战略意图。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打通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后,长安成为链接内地与西域的纽带和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汉武帝后期,西汉对西北的用兵推进至西域。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西域诸国震怯,纷纷遣使来朝。其后,西汉又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开中原王朝经营西域之先河。

  “立国建都,必择其地理之广延,山河之峻险,城郭之坚固,人物之丰盈者而后定都焉。始足为千万国来朝之朝,亿万年不拔之基也。”项羽定都彭城,四年而亡。刘邦建都关中,西汉享有国祚长达两百多年,长安也真正成为“长治久安”之都。在国都地理位置上的两种不同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楚汉争霸双方的不同命运。国都地理区位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汉高祖刘邦在和西楚霸王项羽分出高下之后,就开开心心地建立了汉朝,把国都定在了洛阳。到了洛阳之后,刘邦派人修缮城墙,大有千秋万代都要把都城放在洛阳的意思。只是定都洛阳几年后,他就决定把都城迁到长安去了,这主要还是听了娄敬和张良的意见。


刘邦在定都洛阳之后,娄敬就建议刘邦把都城改迁到长安去,刘邦征询了张良、大臣们的意见才决定迁都。娄敬向刘邦陈诉了迁都长安的各种好处之后,刘邦其实也被打动了,但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他召集群臣来商议。一听要迁都,大臣们是反对的,他们世代居住在洛阳地区不愿意迁都,还用秦朝把都城定在长安,短短几十年就亡了的例子想阻止刘邦迁都。刘邦心里也非常矛盾,最后他找到了信任的谋士张良,张良再给刘邦进行了一番分析,刘邦就下了迁都的决心。


娄敬和张良的观点差不多,主要是长安的地理位置比较好。洛阳的地盘很小,不利于后期的发展,而且它四面比较平,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作为都城,洛阳并不安全。长安就不一样了,长安有函谷关等守护,而且地盘很大,加上秦朝在长安进行了多年的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也非常好。在几番权衡之下,刘邦非常认可娄敬和张良的观点,也不顾群臣的反对,就毅然迁都了。


事实证明,刘邦的迁都决定是正确的,汉朝在后期实现了强盛,长安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邦作为帝王也是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拥有明君的风范。



洛阳虽然经济发达,人才济济,但是长安更适合定都,因为从地形上将,洛阳处于平原,若是战争爆发,根本没有什么地里优势,而长安并非如此,长安处于黄河上游,且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在地里上占有很大优势条件,其次就是藩王,迁都于长安,可以避免藩王之间的割据,使自己有个喘气的机会,最后就是长安在当时可能比较破旧,但是假以时日,天下太平,黄河下游梁田交错,必将是座繁华城市,所以,选择迁都于长安。

其实汉高祖刘邦迁都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了群臣的意见,以及身边有一个军师的分析迁移的位置,比现在所处的位置更加优越。

虎狼环视。如果是和平年代建都,洛阳确实很合适。但如果不和平呢?以“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话说,那就是“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偏偏此时汉朝,正是“不和平”的时候。项羽虽说踩翻了,但一群异姓王还在,就算异姓王没了,迫于开国形势,同姓王也要照封,刘家子弟封了一群。国都定在洛阳,那就是夹在一群诸侯中间,万一有个风吹草动,立刻就惨遭四面围攻。

  • 历史上汉王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答: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刘...
  • 西安到底是十三朝古都还是十六朝啊?
    答: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
  • 历史上的两汉时期,频频迁都的背后有着哪些辛酸?
    答:从汉元年(公元前207年)至七年(公元前200年),栎阳作为都城共计7年。但是“自栎阳徙都长安”并非是刘邦统一天下后的最初选择,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结束后,汉高祖刘邦在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本想定都洛阳。 洛阳从大地理环境来看属于“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对于定都地点洛阳,刘邦和群臣都持赞同意见,一方面是...
  • 民国,长安变西安
    答:秦末战乱中,咸阳城屡遭兵焚,汉朝便在秦都咸阳以东长安乡一带的故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新城,改兴乐宫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该区域位在渭水南岸,阿房宫北侧,这里便是后世长安城的起点。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刘邦正式迁都于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 长治久安”。 秦汉时期,以关中...
  • 长安是哪些朝代的首都
    答:十三朝古都长安,历史悠久意义重大。自从汉高祖刘邦将长安定为都城后,长安城前前后后历经十三个王朝。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朝代也是数不胜数,那么究竟是哪十三个王朝将长安作为都城呢。一、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人在周武王姬发的率领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的大军,消灭殷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
  • 文言文版西安简介
    答:3、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政权,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4、西汉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马王莽正式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 5、公元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 6、唐定都长安后,改隋大...
  •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啊?又是怎么建立的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五月定都长安,西汉王朝诞生 西汉帝系 (1)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5); (2)汉惠帝刘盈(前194-前188); (3)汉高后吕雉(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前187-前180) 西汉帝王图 (4)汉文帝刘恒(前179-前157)(窦皇后) (5)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 (6)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 (7)汉昭帝刘弗陵(前86-前...
  • 东汉王朝是怎么建立的?
    答:西汉东汉是后人为了区分历史时段才给它命名的,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又称后汉,合称汉朝,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朝代。西汉自前206年汉太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202年称皇帝,建立汉朝。刘邦在该年7月听从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至9年1月10日...
  • 为何西汉开国时刘邦定都洛阳,但最终却迁都到了长安?
    答:再者虽然秦朝二世而亡,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寿命,但长安的底蕴还在,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长安有龙气这是他的心理作用之一。心理作用之二,便是刘邦当时定都的洛阳是正是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城市,整个周朝由盛转衰就是从迁都开始,刘邦可不希望自己刚刚建立的王朝立马走向衰败,故而也想迁都长安。总之,古代...
  • 秦国下面是哪个朝代
    答: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秦国下面是哪个朝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秦国下一朝代是什么:西汉。 西汉,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朝代。西汉自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自称汉王,前202年称皇帝,建立汉朝。刘邦在该年5月听从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迁都长安,开始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