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和筒车的年代及其区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筒车和翻车分别是哪个朝代的?

翻车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提水工具——翻车。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毕岚发明了翻车,“翻车设机车以引水”。翻车的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链轮,一主动,一从动,绕在轮上的翻板就是传动链,这个翻板兼做提水的工作件,一面带动翻车转动,一面把水提上来。长期以来,翻车成为我国农村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一种提水机械。马钧对翻车进行了改进,制造了新式翻车,结构精巧,能连续不断地提水,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新式翻车也较省力,儿童都能转动。以后,这种翻车发展为龙骨水车,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筒车

亦称“水转筒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提水工具。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其原理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大轮,将大轮的轴搁在桩叉上。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设有水槽。当大轮受水板受急流冲激,轮子转动,水筒中灌满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并沿水槽流向田间。此种筒车日夜不停车水浇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约产生于隋唐时代。唐诗人刘禹锡有《机汲记》加以描述。直至今日,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仍使用之。此外,尚有“畜力筒车”,依靠齿轮传动带动筒车;“高转筒车”,通过两大轮,将低处之水带向高处,结构均巧妙合理,为我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宋史.太祖纪三》:“六月庚子,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挽金水河注邸中为池。”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明王临亨《粤剑编》卷三:“水车,每辐用水筒一枚,前仰后俯,转轮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为轮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高转筒车是筒车的一种。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如下图为王祯《农书》描绘的高转筒车,属于提水机械。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外形如龙骨车,其运水部件如井车,其上、下都有木架,各装一个木轮,轮径约四尺(明代一尺约合0.32公尺)轮缘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做出凹槽,更显凹凸不平,以加大轮缘与竹筒的摩擦力。
为王祯《农书》描绘的筒车的一种。筒车又称「水轮」,属于提水机械,最早出现在晚唐,用于灌溉水稻。其结构是:以木或竹制成大型立轮1,用横轴2架起,轮周斜装若干小木筒或竹筒3,轮的下部浸入水中;水激轮转,浸入水中的小筒被水灌满,当水轮转到上部时,小筒自动将水倾泻入木槽4中。
水转翻车,即使用水流驱动水车轮旋转起来。因它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力量,人力、畜力可以用作其它生产活动。古代多用作舂米生产,现多用作景观。
原文:水转翻车其制与人踏翻车俱同,但于流水岸边掘一狭堑,置车于内。车之踏轴外端作一竖轮,竖轮之旁架木立轴,置二卧轮。其上轴适与车头竖轮辐支相间,乃擗水旁,激下轮既转,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而翻车随转,倒水上岸,此是卧轮之制。若作立轴当别置,水激立轮,其轮辐之末复作小轮,辐头稍阔,以拨车头竖轮,此立轮之法也。然亦当视其水势随宜用之。其日夜不止绝胜踏车。

翻车

汉代,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提水工具——翻车。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毕岚发明了翻车,“翻车设机车以引水”。翻车的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链轮,一主动,一从动,绕在轮上的翻板就是传动链,这个翻板兼做提水的工作件,一面带动翻车转动,一面把水提上来。长期以来,翻车成为我国农村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一种提水机械。马钧对翻车进行了改进,制造了新式翻车,结构精巧,能连续不断地提水,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新式翻车也较省力,儿童都能转动。以后,这种翻车发展为龙骨水车,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筒车

亦称“水转筒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提水工具。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其原理为:在水流很急的岸旁打下两个硬桩,制一大轮,将大轮的轴搁在桩叉上。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自由转动。大轮轮辐外受水板上斜系有一个个竹筒,岸旁凑近轮上水筒的位置,设有水槽。当大轮受水板受急流冲激,轮子转动,水筒中灌满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水槽,并沿水槽流向田间。此种筒车日夜不停车水浇地,不用人畜之力,功效高,约产生于隋唐时代。唐诗人刘禹锡有《机汲记》加以描述。直至今日,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仍使用之。此外,尚有“畜力筒车”,依靠齿轮传动带动筒车;“高转筒车”,通过两大轮,将低处之水带向高处,结构均巧妙合理,为我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宋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宋史.太祖纪三》:“六月庚子,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挽金水河注邸中为池。”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明王临亨《粤剑编》卷三:“水车,每辐用水筒一枚,前仰后俯,转轮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为轮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筒车与三国时翻车比较,翻车转动需人力带动,而筒车则是随水流自行转动,可见优于前者。

  • 翻车、筒车、水排有什么区别?
    答:水排在我国沿用了很长一个时期,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地方还在使用。汉代的水排由同一时期的水碓和翻车结构推测,也是一种轮轴拉杆传动装置、我国古代水排构造的详细技术最早见于元代的《王祯农书》,依水轮放置方式的差别,分为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都是通过轮轴、拉杆及绳索把圆周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的...
  • 介绍水排翻车耧车筒车的发明朝代,是用来干嘛的?历史题,
    答:我国甘肃、宁夏一带所用的筒车,轮径有达20米以上的。当地称为“天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轮泵大量使用后,筒车已逐渐被淘汰。这种工具的最大特点是靠水的冲力来作为动力,完全不需用人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翻车 中国一种古老的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称龙骨水车。据《后汉书》记载...
  • 古代的筒车和翻车分别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答:筒车最初发明于隋朝,但唐朝的筒车胜于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汉代的毕岚是我国历史上“翻车”的“创造”者,而三国时的马钧,应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
  • 农田灌溉工具有哪些?
    答:农田灌溉工具有:1、翻车:翻车也叫龙骨车,是利用链轮传动来带动水槽内的刮板翻转从而将低处的水引向高处的灌溉机械。翻车在东汉时已经出现。后经过三国时马钧的改良成为灌溉园圃的工具,直到唐代才成为农业灌溉机械发展繁盛起来。2、筒车:筒车大约发明于隋朝,是利用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的农业灌溉机械。筒车...
  • 古代的筒车和翻车分别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答:筒车最初发明于隋朝,但唐朝的筒车胜于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汉代的毕岚是我国历史上“翻车”的“创造”者,而三国时的马钧,应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
  • 竹制水车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答:答:一、竹制水车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二、竹制水车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 水车,出现正式文字记载中的,大约在东汉时。东汉末年灵帝时,命毕岚造“翻车”,已有轮轴槽板等基本装置。2、第二阶段 水车的发展到了唐宋时代,在轮轴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能利用水力为动力,作出了"筒车",配合水池和连...
  • 下列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1、水排 2、翻车 3、筒车
    答:西汉时期,人们在铸造农具时,用人力或马力鼓动风箱冶铸。耗时费力却事倍功半。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经过实际考察,发明了一种利用水力鼓动风箱的工具,即水排。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
  • 曲辕犁与耧车,筒车,翻车,水排中哪一种工具是同一朝代创制的?
    答:曲辕犁,筒车都出现在隋唐时期
  • 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 B.③...
    答: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是唐朝时发明的农具,耧车是西汉发明的,翻车相传是东汉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所以答案选D。
  • 铁农具.筒车.翻车.秧马出现的顺序是
    答:铁农具:春秋时期 筒车:隋朝 翻车:东汉 秧马:北宋 顺序:铁农具--翻车--筒车--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