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秋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秋词名句赏析

有以下关于刘禹锡的《秋词》中的两个名句的赏析: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出自:《秋词二首》其一,唐代诗人刘禹锡
2、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原文释义: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4、赏析: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二、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出自:《秋词二首》其二,唐代诗人刘禹锡
2、原文: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3、原文释义: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4、赏析:与第一首相比,第一首是赞美秋天的气节,而第二首着手于秋天美丽的景色。诗人只是如实的勾勒出秋天真实的情景,明净清白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
扩展资料:
一、《秋词》两首的作者——刘禹锡
1、文学方面:山水诗以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而著名,朴素、自然、可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思想
2、哲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有积极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不能干预,但是可以加以利用和改造。
二、古代有关秋天的其他诗句: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后主李煜
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释义:什么时候才能了解时光,往事又知道些多少?昨夜小楼上吹来了春风,明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自:《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词两首

一、赏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其二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二、原文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三、释义
其一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其二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四、作者朝代
唐朝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
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
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词》二首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禹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词二首

秋 词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本
回答者: 一起找东东 - 榜眼 十二级 12-28 15:53
秋 词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鉴赏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今天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此为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词(其一)译文及注释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字词解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其一)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词(其一)教学帮助
(一)学习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理解诗的大意。2。通读这首诗,让学生脑海中浮出画面。3.背诵这首诗。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下面的词语。 1. 寂寥:寂静;空旷。 2. 春潮:初春。这里可译作春天.3. 排云上:冲云直上。排:推开;冲出。4. 便:就;于是。 5. 碧霄:蓝天。
(三)内容分析:
1.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2. 理解诗的大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28个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就直言千古悲秋的老调,毫不隐讳。
“我言秋日胜春朝”,同千古悲调相反,诗人却赞美秋天胜过春天,并以第一人称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绝不妥协的韧劲儿。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二字即描绘出秋高气爽的秋天的特色,是春天多风沙、有春寒所不能比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博击长空,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这一意向是全诗的精华。难道我们就没有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诗人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已是“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这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博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说“秋日胜春朝”。
3. 理解诗的立意。
“悲秋”是古代诗歌的传统主题,并且有许多名篇佳作。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来。这与诗人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和性格是分不开的。诗人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诗的立意不仅新颖,而且深刻,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赏析:

  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本

秋 词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鉴赏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今天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
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的自我表现欲也比较强,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他居然以此为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词(其一)译文及注释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字词解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其一)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词(其一)教学帮助
(一)学习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理解诗的大意。2。通读这首诗,让学生脑海中浮出画面。3.背诵这首诗。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下面的词语。 1. 寂寥:寂静;空旷。 2. 春潮:初春。这里可译作春天.3. 排云上:冲云直上。排:推开;冲出。4. 便:就;于是。 5. 碧霄:蓝天。
(三)内容分析:
1.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2. 理解诗的大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28个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就直言千古悲秋的老调,毫不隐讳。
“我言秋日胜春朝”,同千古悲调相反,诗人却赞美秋天胜过春天,并以第一人称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绝不妥协的韧劲儿。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二字即描绘出秋高气爽的秋天的特色,是春天多风沙、有春寒所不能比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博击长空,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这一意向是全诗的精华。难道我们就没有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诗人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已是“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这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博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说“秋日胜春朝”。
3. 理解诗的立意。
“悲秋”是古代诗歌的传统主题,并且有许多名篇佳作。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来。这与诗人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和性格是分不开的。诗人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诗的立意不仅新颖,而且深刻,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