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没在印度本身有大发展,而在亚洲其他其他地方大发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8
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起源却在中国发展?

印度做为佛教的发源地,为何佛教却在印度凋零,在中国开始昌盛!

印度做为佛教的发源地,为何佛教却在印度凋零,在中国开始昌盛!

佛教之所以在印度发展的这么快,主要是当时印度奴隶社会的阶级思想很严重.社会极不平等.而佛教在当时宣传的教义最主要的就是平等.当时佛陀的弟子中有各个阶层的人,包括国王,臣子,贵主,普通老百姓,甚至路上拾粪的低级种族.就是因为这样,佛教才能在印度广泛传播.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5至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其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公元前3世纪,在印度国内外得到广泛流传。

  佛教以创始人佛陀而得名。佛教就是佛陀所说的教义。自公元前6~5世纪在印度诞生后,广泛流行于很多国家和地区。

  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由中亚经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涌入印度河上流旁遮普(五河)地方,在公元前1000至前6年左右又由印度河向东推移至恒河、朱木那河一带地区,恒河流域从此就成为印度次大陆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在佛教产生以前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就已确定了,当时种姓或瓦尔那有4种:婆罗门即祭司、刹帝利即武士贵族、吠舍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即非雅利安族的奴隶。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成就者),母姓乔答摩(瞿昙),族姓释迦。释迦牟尼是成道后的称号,意为“释迦族中的圣人”。释迦牟尼还常常被简称为佛陀,意为“觉者”或“觉悟真理的人”。佛陀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即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边境接近的提罗拉科特,相传他是古印度甘蔗玉族的后裔,属刹帝利种姓,父名首图驮那(净饭王)是迦毗罗卫的君主,母名摩耶(幻化)是与迦毗罗卫隔河相望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据佛教传说,佛陀在出生7天后即丧母,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阇婆提抚养长大,幼时受过婆罗门的教育,过着十分奢侈的宫廷生活,16岁与耶舍陀罗结婚,生一子名罗喉罗。佛陀在29岁时出家修行。

  佛陀出家后先至当时的摩揭陀国,跟随数论派的先驱者阿逻罗·迦罗摩及郁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但是阿逻罗等的忘我修行,不能满足佛陀精神上的要求,因此,他又到尼连禅河旁伽阇山深林处从事苦行的修练,前后达6年之久,可是长期的苦修,仍没有解决他精神上的饥渴。此后,佛陀又到菩提伽耶著名的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沉思人生的真谛,据说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

  释迦牟尼成道后开始了长达45年的说教生涯,传教的范围主要是在中印度恒河流域各地,东至伽贾加拉,南至菩提伽耶的南面萨特普拉山脉以及朱木那河以南地区,西北至俱卢国的卡玛萨达姆,北至喜马拉雅山麓。佛陀晚年安居于王舍城附近,因误食毒物,死于拘尸那迦城。

  佛陀去世以后,佛教继续传播,逐渐至于南亚以外,后来佛教虽在印度不再流传,却成了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佛陀传教很有特色,譬如有一个人中了一箭,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候医生如果先考虑这支箭是用什么材料造的、谁造的、造箭者的经历和技术如何、这箭有何特点等等问题,那么问题还没有提完,中箭人早就死了。佛陀认为,世人正处于无边苦海之中,如同中了箭的人一样,当务之急是拯救世人,而不是从抽象的大道理谈起。

  关于印度佛教发展与消亡:
  印度佛教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在说明印度佛教思想分化的原因.佛教僧伽经六和为本,六和即事,理则共证.佛灭百年后,出现分化.其分化的原因很复杂,简言之不出六种:
    第一: 师承有异:
    也即是说学统,师父的传承不同.当时印度有多种语言,如一切有部了雅语来诵戒,继承罗候罗的学统;大众部以俗语来诵戒,继承大迦叶的学统.师承语言的差别是佛教分化的原因之一.
    第二: 尊古出新:
    尊重,保守佛在世的一切,改革创新,顺应时代而推古创新。如大迦叶和阿难,一为尊古,一为出新,产生不同的看法。如制戒时,尊古者认为小戒当持,出新者则认为不必太过繁琐。思想的分化差别,是导致佛教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 彼此习性的差异:
    多闻者与多闻者聚,议论者与议论者聚,彼此习性不一,而形成分化的形式之一。
    第四: 传说上纷岐:
    佛以种种传说譬喻方便度生,佛子从不来不过问何者为史?何者为喻?一律以史实看待,导致众说纷纷。此为分化之一。
    第五: 向见不同:
    对法义的观点所见不同,对佛经的见解不同,致处理的方法,后果不同。
    第六:时,地的差异:
    从时间上讲,佛在世时教化的弟子决不同于佛灭后百看的弟子。佛在世时以平谈笃实为教,一扫空谈无意之行(身体力行)。佛灭后百年,渐渐重视外化,不甘平谈,开始内外争执,理论要求也趋向幻化。从地理方位讲,环境文化的熏染而出现差异。如西北山地民俗纯朴,接触希腊,波斯文化。南印则于想像力,融神秘,艺术为一体的文化。恒河流域思想活泼自由,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总之,佛教分化的原因众多,总括是以上六种。这些都是自然发展,非佛子有意变化,是随顺自然规律发展而发展。
    印度佛教经过以上种种原因的演变,慢慢的进入发展的阶段。这发展的阶段也是就从小乘发展致大乘。其主要因素动力是由于佛涅磐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佛子缅怀释尊,融信仰于事相,从事相以发展到对佛的遗体,遗物,遗迹的传闻记录等等。从缅怀佛陀发展到十方有佛,有净土,往生西方净土,发愿,忏悔,这些都是充满了信仰和理想的特性,成为大乘法门不可缺少的内容。此时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人物。他智慧高深,辨才无碍,主张缘起性空的道理,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常住不变的自性。他的学说在印度广为流传,从而把大乘佛教推向了顶峰时期。此后,龙树最得力的弟子提婆,以及无著,世亲,师子颊等人继续弘扬大乘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广泛的传播,至此印度佛教也进入了发展的顶盛时期。
    法法因缘法,佛教的传播也不离此法则,佛教的教义反对神我论,四种姓而创制众生平等说,在演变发展中,皆受到种族制,神我论的阻碍。到公元七世纪后期,神教吸收了佛教理论来充实他的不足,所以他以新的姿态崛起。而佛教由于缺少人才都失去了创作力,没有及时的加入新鲜的活力,也提不出多少有生命力的思想渐渐冷落下来,最后都被密教所摄。其次与印度教的同化有关。佛教在印度虽然也是较有影响的一个宗教派流。但却通常并不是正统或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印度古代思想界的正统或主流派是婆罗门教及其后来由他演化出来的印度教。当佛教进入密教阶段,开始走下坡路时,印度教则在印度处于兴盛时期。八世纪之后,印度教系统中先后出现了重要的思想家,使印度教的宗教与哲学理论日臻完善,而密教的许多宗教实践取自于印度教。这样,随着佛教体系中印度教的宗教实践成分的增多和对原有理论的淡漠,佛教就渐渐同化于印度教,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地位。最后由于伊斯兰教的入侵,对佛教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毁坏和抢掠,并迫使许多佛教徒改变信仰,所以到了十三世纪时印度佛教最终在印度本土消亡。
  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fojiaoshi/foshiyanjiu/200508/1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