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索桥的故事写作背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4
巴金《索桥的故事》一文的三个故事梗概

巴金的三部曲:1928年
冬季栖息地的上海巴金的作品很多: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31年“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 1938年
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
年至1945年写年的“战争三部曲”“火”。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单元学习指导《索桥的故事》


(一)单元主题解说

本单元的主题是“遗迹”。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呢?同学们应该先辨清“古迹”和“遗迹”的含义区别。

古迹: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

就时间而言,后者比前者宽泛。就表现内容而言,二者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如前者侧重建筑物,如故宫、长城、秦兵马俑墓葬群孔庙、敦煌壁画、祠堂、牌楼、牌坊、老作坊、老染坊等。后者侧重古井、古桥、古石狮子、老字号门匾等。

二者所表现的对象的共同点:都有祖辈们的劳动智慧,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古老华夏的文明。

因此,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体会,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此丰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二)单元课文概述

《长城颂》叙述了长城悠久沧桑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

《我站在铁索桥上》:通过回忆战士们在铁索桥上的英勇战斗的场面,赞颂战士们的英雄杀敌精神。

《白鹤梁的沉浮》:叙述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秦始皇陵兵马俑》: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特点,塑造艺术和制作技术,说明了它的重大而又深远的价值。


(三)单元学法建议

本单元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内容难度逐步加深加难,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

1. 充分预习。怎样预习,我们在上学期里已经教给同学们了。在会预习的前提下,还要讲究预习充分。怎样做才能是预习充分了?就是尽量把预习的内容一项一项、一点一点全都熟练掌握,特别是文章的大意更应该熟练掌握。

总之,预习得越充分越好,越熟练越好。一定要在预习上下功夫。

2. 学会设计问题。

问题要从小处着手。刚开始,不要讲究问题设计的多么有思考价值,多么精练,多么深刻,能发现问题就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深入,这是思维规律,也是学习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一口吃个胖子出来。


(四)例文学习

1.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

堰 yàn 岷 mín 坪píng 葺 q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堤 dī不读 tí 摔 shuāi 不读suāi

词语:

缝隙:裂开或自然的狭长的空处。

雪冤:洗刷冤屈。

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2.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 思想情感目标

学习文中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的脉络层次。

难点: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三. 课文分析:

先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1. 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 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 写“鱼嘴”的意义。

4. 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 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讲解。

1.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模拟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岷江( ) 都江堰 ( ) 雪冤( )

挽成( ) 头晕眼花( ) 逮捕( )


二、辨字组词。

澜( ) 砂( )堤( )拆( )

斓( ) 沙( )提( )坼( )


三、分别指出与下列各组词不同类的一项,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答应 B. 答谢 C. 答案 D. 答复 ( )

(2)A. 明确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 )

(4)A. 红旗 B. 红布 C. 红透 D. 红星 ( )


四、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A.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

B.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干。 ( )

C. 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邪。 ( )

D. 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有漏缝。 ( )


五、填空

1.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国现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

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 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说“这个石头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4. 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五题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

2. 含义: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开放题大意对即可(说当年人们建造此工程的艰辛,…………)

4.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参考资料:http://211.137.43.201/edtt/4527/c14527/c1ywnf30.htm
回答者:丹宇 - 试用期 一级 3-28 15:22

单元主题解说

本单元的主题是“遗迹”。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呢?同学们应该先辨清“古迹”和“遗迹”的含义区别。

古迹: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

就时间而言,后者比前者宽泛。就表现内容而言,二者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如前者侧重建筑物,如故宫、长城、秦兵马俑墓葬群孔庙、敦煌壁画、祠堂、牌楼、牌坊、老作坊、老染坊等。后者侧重古井、古桥、古石狮子、老字号门匾等。

二者所表现的对象的共同点:都有祖辈们的劳动智慧,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古老华夏的文明。

因此,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体会,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此丰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二)单元课文概述

《长城颂》叙述了长城悠久沧桑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

《我站在铁索桥上》:通过回忆战士们在铁索桥上的英勇战斗的场面,赞颂战士们的英雄杀敌精神。

《白鹤梁的沉浮》:叙述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地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表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秦始皇陵兵马俑》: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特点,塑造艺术和制作技术,说明了它的重大而又深远的价值。


(三)单元学法建议

本单元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内容难度逐步加深加难,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采用如下几种学习方法。

1. 充分预习。怎样预习,我们在上学期里已经教给同学们了。在会预习的前提下,还要讲究预习充分。怎样做才能是预习充分了?就是尽量把预习的内容一项一项、一点一点全都熟练掌握,特别是文章的大意更应该熟练掌握。

总之,预习得越充分越好,越熟练越好。一定要在预习上下功夫。

2. 学会设计问题。

问题要从小处着手。刚开始,不要讲究问题设计的多么有思考价值,多么精练,多么深刻,能发现问题就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深入,这是思维规律,也是学习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一口吃个胖子出来。


(四)例文学习

1.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

堰 yàn 岷 mín 坪píng 葺 q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堤 dī不读 tí 摔 shuāi 不读suāi

词语:

缝隙:裂开或自然的狭长的空处。

雪冤:洗刷冤屈。

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2.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 思想情感目标

学习文中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的脉络层次。

难点: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三. 课文分析:

先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1. 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 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 写“鱼嘴”的意义。

4. 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 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讲解。

1.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模拟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岷江( ) 都江堰 ( ) 雪冤( )

挽成( ) 头晕眼花( ) 逮捕( )


二、辨字组词。

澜( ) 砂( )堤( )拆( )

斓( ) 沙( )提( )坼( )


三、分别指出与下列各组词不同类的一项,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答应 B. 答谢 C. 答案 D. 答复 ( )

(2)A. 明确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 )

(4)A. 红旗 B. 红布 C. 红透 D. 红星 ( )


四、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A.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

B.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干。 ( )

C. 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邪。 ( )

D. 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有漏缝。 ( )


五、填空

1.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国现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

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 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说“这个石头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4. 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五题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

2. 含义: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开放题大意对即可(说当年人们建造此工程的艰辛,…………)

4.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

拓展资料:

300多年前,何先生因为这座桥而失去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的妻子为了替丈夫雪冤,在桥边围上了栏杆,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三百年后的今天,索桥仍在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的河上,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这全都要感谢当年的“何公何母”。虽然他们两个都已经故去了,但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的,因为,他们已经永远地活在了所有经过索桥的人们心中。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

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

前后

索桥的故事 索桥的故事
作者:巴金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们。架子比栏杆还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
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1. 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 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 写“鱼嘴”的意义。
4. 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 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讲解。
1.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解释词语:
忙碌:繁忙,无空闲
千真万确:十分真实,真确。
缝隙:漏孔。

  • 巴金的索桥的故事写作背景
    答: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
  • 巴金先生的《索桥的故事》、《鸟的天堂》、?
    答:1、《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先生描写四川都江堰安澜桥的一篇散文,被收入北京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2、《鸟的天堂》是现代作家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的课文。选做课文时有所删减。3、《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
  • 孙东海个人资料简介索桥的故事简介
    答:1、作品名称:索桥的故事作者: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2、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3、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 巴金:铁索桥故事资料
    答:《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先生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神”即是对以李冰父子、何公何母为代表的一些愿意帮助多数人、愿意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的敬意以及对古今用手和心为民造福的建设者的赞颂。“形”则是与安澜桥相关的故事。在教学实践中,我先让学生熟悉了对索桥的相关介...
  • 索桥的故事主要内容
    答:原来大山村与五里村之间由于有一条大河相隔,长年以来就没有修桥,以至于老百姓一直以几根木头渡河,非常危险。在“5.12大地震”之前,本来村民已经做好建铁索桥的一个大桥墩,另一个还未动工,便因为大地震而致使刚刚建好的桥墩形成了很大的裂纹,不能正常使用。另一个更是无力修建。当部队了解了这...
  • 巴金有什么主要作品
    答: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 索桥三个故事的特点是什么?要说明什么?按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桥没有桥墩,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竹架。走在上面,桥身不停地摆动,让人心里感到不安。桥下有鱼嘴状的石头,是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条江的工程。“鱼嘴”怎么看都是不动的,可巴金却从中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的心,那温暖的心。桥的一头有一块石碑,上面说索桥是清初由一位姓何的教书先生建的,...
  • 巴金的背景介绍
    答: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
  • 还有那些关于都江堰索桥的故事
    答:索桥的故事 索桥的故事 作者:巴金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
  • 巴金的背景故事
    答:虽然这样的努力在后来也曾遭人批评为“空泛的爱心与人类至上主义”,但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对巴金强求“指出道路”的导师的作用,那是不切实际的。文学的目的原来在于揭示问题、畅扬人性,不可能要求每个文学家都充当思想领袖的权贵。而巴金的作品,描绘出旧中国家庭的深刻悲剧,这就已经完善地表达了他作为作家的天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