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源,形成,意义和过法事 一个怎样的概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春节的习俗和来历

,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是表示时间的运行与变化。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年。
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朝会。在朝廷的影响下,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礼仪的主要内容。全家无论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次向家长敬酒致贺。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

1. [spring] 指春季。《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梁元帝《春日》诗:“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宋代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the Spring Festival] 节名。古指立春。今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指中国年,是新一农历年的开始,是中国的传统盛大节日(也包括除夕与初二初三)。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王起》:“既遇春节,难阻良游,三五人自为宴乐,并无所禁。”宋文天祥《狱中》诗:“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火线春节夜》:“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谁会想到这一天就是春节呢。”
  3. [lunar New Year's Day] 为农历正月初一日。公历日期不固定,一般是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清以前的2000多年,是以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岁首(相当于现在春节),意思就是春天从这天开始。直到1913年7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次年实施。故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春节是1914年元月26日。 [编辑本段]春节简介  春节一般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传统上称为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岁首、正旦,现在一般称为新年、大年,口头上亦称为过年、度岁、庆新岁,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完毕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越南语称为“T�6�5t Nguyên �0�3án”(节元旦)、日语称为“正月”(明治维新后改称旧正月)、韩语称为“�1�7�8�9”(此乃固有词,即新年之意)。现在春节除了在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天。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到2262年,我们这一代人无缘得见。 [编辑本段]春节起源   汉族春节喜气春节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传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
  节日的时间相信和农业劳作影响有关;甲骨文和金文(铭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秊”,《说文解字·禾部》;“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谷物。
  关于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外一种说法为: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野兽,比现在的大象还大几倍,比老虎还凶几十倍。专门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几十个人,被它吃的人数也数不过来。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天,“夕”又来了,有个年轻人恨极了,说:“与其让它吃掉,还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他拿把劈斧冲了上去,好多年轻人也跟着冲了上去。可他们不是“夕”的对手,年轻人都被“夕”吃掉了。此后,“夕”变得更凶恶了,老百姓个个怨气冲天,恨声震地。
  冲天的怨气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声惊动了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夕”。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夕”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夕”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夕”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夕”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夕”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夕”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夕”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除夕”,即除“夕”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并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大概是后人根据年俗传统附会的。不太可能是“年”的起源。
  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岁首。从明代开始,新年节日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后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位居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首。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废除传统农历(阴历,实为阴阳历)改行欧洲的格利高里历(阳历),曾试图禁止人民庆祝农历新年,但因民间的坚持而未果。在袁世凯主政期间,将格利高里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老百姓照旧“过新年”,作家们照旧以“过元旦”来称呼过农历新年。
  “春节”一词真正广为流行还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农历新年现在也被称为农历年、旧历年。日本阴历天保暦在明治维新后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太阳历计日,原来的阴历便称之为旧暦,人民的庆祝活动也只在西历元日起的三天国定假日,虽然如此,日本人仍然依照传统习俗过年,只是更改过年的日期,把过年的传统习俗改为格里历新年进行,但原琉球国领地冲绳县以及奄美诸岛等地区仍有旧正月的庆祝活动。同样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如韩国及越南,即使官方历法改用了西历,官方及民间仍然有农历春节的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