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0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会通过大量调查得来的数据及细致的研究为您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优劣,希望对您今后的饮食结构的改善有所帮助.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种多样.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今天,中国饮食文化总体与以前无太大区别.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有一些面包,蛋糕等进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但其总体特点并无太大改变.
反观西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随着技术的革新,人的生活速度加快,营养而简单的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而西方饮食文化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向着高热量,简单,便于携带的方向发展.以肯德基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种多样,但原料不外乎面粉,肉类,蔬菜,土豆.
我们可以列表加以比较:

西
原料
名目繁多,多种多样
肉类,蔬菜,面粉,奶制品等
制作方法
考究,炸,蒸,煮,焖等多种方法
较简单,以炸,烤,清水煮为主
营养
营养少且不集中
营养全面,含热量高
侧重点
口味
营养,方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人对有着快捷,方便,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饮食文化了.
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没有市场了,也不意味着西方饮食文化已完全占领了饮食文化的至高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在学校,街道,商业区共发放问卷100张,收回97张,其中95张为有效问卷.
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0至20岁,其余年龄段也有分布.主要是考虑这一群体消费观念超前,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且在10到20年内是未来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在被问及是爱吃中餐还只西餐时,有67人选择中餐,占总数的70.5%,另外28人则爱吃西餐,占总人数的29.5%.而他们的理由有52%是合口味,其次是健康,有26.4%,便宜,方便,其他分别占7.2%,9.6%,4.8%.可见中餐还是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而受访者也承袭了中餐重视口味的观点.
对自己的食品提出希望时,希望自己食品味道好的有46人,占总数的41.1%,排在第一位;希望自己食品营养丰富的有40人,占总数的35.7%,排第二.可见味道与营养是人们选择的重要前提,而味道略高于营养.同时,在受访者中,认为中餐对健康意义不大的有24人,占总数的23.8%,认为西餐价格高的人数高达44.2%.
综上所述,中餐在口味,价格两方面占有优势,而西餐则在营养方面略胜一筹.
所以我们认为,在中西方饮食文化发生交锋时,中国的饮食文化需要有一个变革:首先提高食品的营养,使同一中食品所含营养尽可能广泛;其次,在保证口味的同时,逐步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第三,降低成本,在价格上取胜.
总结: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方饮食文化将会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最终受益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饮食用绝对的理性来规范人的行为,用“科学”、“营养”来排斥能给人带来愉悦享受的美食,虽能满足生理需要,但不能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可谓美中不足。西方人注重营养,以至他们大多数是高大强壮的。
2、烹饪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伟大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3、用餐礼仪的差异
在礼仪方面,中西之间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的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4、用餐器具的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主要有不锈钢或镀银、纯银等餐具,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也是各司其职,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象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
由以上可以看到中西饮食文化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的。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

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等几种,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有种说法非常形象,说“法国人夸奖着厨师的技艺吃,英国人注意着礼节吃,德国人考虑着营养吃,意大利人痛痛快快地吃……”不同西餐有其不同特点.

西菜之首-法式大餐:

法国人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法式菜肴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如蜗牛鹅肝都是法式菜肴中的美味),加工精细,烹调考究,滋味有浓有淡,花色品种多;法式菜还比较讲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鲜嫩为特点,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烧野鸭一般以六成熟即可食用等;法式菜肴重视调味,调味品种类多样。用酒来调味,什么样的菜选用什么酒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汤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兰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兰地等;法国菜和奶酪,品种多样。法国人十分喜爱吃奶酪水果和各种新鲜蔬菜。法式菜肴的名菜有:马赛鱼羹鹅肝排巴黎龙虾红酒山鸡沙福罗鸡鸡肝牛排等.

俄式菜肴口味较重,喜欢用油,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口味以酸甜辣咸为主,酸黄瓜酸白菜往往是饭店或家庭餐桌上的必备食品。烹调方法以烤熏腌为特色。俄式菜肴在西餐中影响较大,一些地处寒带的北欧国家和中欧南斯拉夫民族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与俄罗斯人相似,大多喜欢腌制的各种鱼肉熏肉香肠火腿以及酸菜酸黄瓜等。俄式菜肴的名菜有:什锦冷盘鱼子酱酸黄瓜汤冷苹果汤鱼肉包子黄油鸡卷等.

意大利,意大利地处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意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业都很发达,其以面条,奶酪,色拉米肉肠著称于世。时至今日,意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英国,英国的农业有发达,粮食每年主要靠进口,英国人也不像法国人那样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英国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调。但英式菜的早餐却很丰盛,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另外,英国人喜欢喝茶,习惯在下午3点左右吃茶点,一般是一杯红茶或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如遇朋友有伤心事,递上一杯好茶,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

美国,由于在美国的英国移民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外,由于美国的历史短,传统、保守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美国人得当地丰富的农牧产品,结合欧洲其他移民和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饮食文化。

俄罗斯,俄式菜受法式菜影响较大,

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菜式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逐渐形成顾具特色的俄式菜。

德国,德国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日尔曼诸部落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870年才真正统一。在生活上,德国人喜爱运动,所以食量较大,他们保留了以肉食为主的日尔曼遗风,德式菜看以丰盛实惠、朴实无华而著称。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随着技术的革新,人的生活速度加快,营养而简单的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而西方饮食文化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向着高热量,简单,便于携带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人对有着快捷,方便,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

以肯德基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种多样,但原料不外乎面粉,肉类,蔬菜,土豆。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饮食文化了。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没有市场了,也不意味着西方饮食文化已完全占领了饮食文化的至高点

咖啡馆,蛋糕店,西餐厅。西餐厅还有不同的菜系,比较出名的就是法式大餐,其次是意大利的;在东北还有俄罗斯菜系。

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

http://book.qq.com/a/20080626/000008_1.htm

  •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食物)是什么
    答:它丰富了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理论思维,促使人们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自身的文化遗产。在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当中,古老的吴越、荆楚、巴蜀的饮食文化也都逐渐以新的面貌迈入到世界饮食文化的新时代。近现代西方饮食文化由上海登陆,并广泛传播,在经过了一段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冲突的过程后,正逐渐融合于...
  •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那些和洋人们打交道的涉外人员,包括外交官、兴办和翻译,逐渐了解并熟悉丫西方饮食文化。他们是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者。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断扩大,维新风气的渐人人心,中国官场也逐渐把吃西餐作为一种时尚。其中一些广东籍的涉外人员在西餐与中国官场之间超着沟通桥梁的作用。3、政治因素来看饮食...
  • 西方快餐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何影响
    答:在西方快餐业的影响下,加速了本土快餐业的发展,研究出更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和口味的快餐。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论文
    答: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
  • 与西餐相关文章
    答: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抱着一种复杂且相互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美食传统,当看到西方人吃着半生不熟的牛排、带着腥膻味的牛奶乳酪、喝着冰冷还要加冰的饮料、手持杀气腾腾的刀叉时,一种蔑视的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上饮食本身的固有惯性,国人在对待西式...
  • 全球化对传统中国饮食习惯是否有影响
    答:全球化对传统中国饮食习惯有影响。全球化使得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中国人在饮食上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国际美食和饮品。例如,西式快餐如方便面、冰淇淋、面包、薯条、巧克力、汽水等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同时,全球化也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了...
  • 为什么西餐在中国被认为是上等的,中餐在西方被认为是快餐?
    答:中餐与西餐在风味、烹饪技术、食材选择以及就餐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于中西饮食文化之间的交集有限,这两种餐饮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地位和认知也大相径庭。西餐在中国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较高档的餐饮选择,而中餐在西方有时则被误认为是快餐。1. 中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一大特色,从面条到肉夹馍,再...
  •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总结
    答: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论文
    答:中西方饮食文化各有特点,那么,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论文1 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要求很高,但并不在营养方面,大部都在口味、形式上,对于口味的追求表现出中国人的调和思维,而烹饪也追求这种调和之美。此外,在文化礼节上,中国人把饮食放到了很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