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其中“一少”指的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糖尿病中“三多一少”是指什么?

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水、盐、酸碱代谢紊乱及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结果,表现为:⑴多尿:是血糖升高,身体努力通过尿液排除糖分的结果;⑵多饮:是因为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的结果;⑶多食: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的结果;⑷体力和体重下降:这是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所致。以上四条习惯上被称为"三多一少";⑸皮肤瘙痒: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由于尿中有糖,加上泌尿系感染机会增多,外阴部瘙痒更加明显。患者容易发生疥、痈等皮肤感染;⑹视力下降:高血糖及眼科并发症所致;⑺其它:如手足麻木、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潴留和阳萎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多尿多饮?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人有多尿多饮,这里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有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原因,多饮是多尿的结果。也就是说糖尿病人不是"喝得太多,不得不尿",而是"尿得太多,不得不喝"。糖尿病人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对人体损害很大,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多排尿以便通过尿液排出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人如果尿得太多,体内损失了大量的水分,就会感到口渴难忍。多尿多饮的临床表现为,口唇干燥,舌头发粘,每天饮水量超过一个5磅暖瓶,白天、夜间尿次和尿量都多,特别是夜间尿多。有的人喝了很多水,肚子都胀了,仍感到口渴。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人有此多尿多饮症状,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没有多尿多饮或者多尿多饮的症状不太明显。

消渴病
消渴病之名称,首见于隋·甄立言《古今录验方》,惜已遗。其内容见于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一·消中消渴肾消方》。《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方》云:“《古今录验》论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注:当作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注:当作此)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消渴病,或名消渴证,即后世三消证之分类及症状表现概导源于此。
根据病位、病机及症状之不同,消渴病又有消渴、消中、肾消三消证之称谓,即消渴属肺燥名上消,消中属胃热名中消,肾消属肾虚名下消。
又,消渴病之名称,或首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疾,别版本或作“病”,《汉书·司马相如传》正作“病”。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仝小林认为,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与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做脉络,将大血管叫做经络。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而它对心脑大血管的损害多是间接的,而且只是损害大血管的原因之一。仝小林教授认为,如果中医要给糖尿病命名,叫做“糖络病”更恰当。将糖尿病称为“糖络病”的最大意义就是既着眼于“糖”,又着眼于“络”。这样,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会重视疾病对脉络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
对确立消渴证的学术价值,也由支持的学者。如聂文涛认为,消渴证关注了人体内的一种驱动力,现代心身医学称之为内驱力。也就是身体有高分解的冲动;高分解的结果是消渴。所以,针对消渴的治疗方剂,往往同是对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有效。这是中医立足于身体体征变化解决疾病的价值所在。聂文涛在《是驯服血糖,不是束缚血糖》一文中指出:中医学强调人体变化是必须有主导力量起作用。也就是谁行“政令”的问题。这种“德”与“位”的关系辨析,也是《易传·系辞上》开篇就讲的。根据这种基本的中医思维,人体胰岛素不敏感状态是因为胰岛素不当令的原因。那么,此时由谁来行“政令”呢?这就是胰高糖素。这说明糖尿病的根本不是合成不足,而是消耗太大。因为胰高血糖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分解的,而胰岛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合成的。显然,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从而出现糖尿病。因此,必须避免对血糖的这种刺激。所以,中医学自《黄帝内经》以来一直注意谷物保护。现高碳水化合物是因已经成为公认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进食方式。

简介
根据临床表现,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损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该病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古籍对消渴有较多记述。消渴病名,最早出自《内经》。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中约有十四篇,分别对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谓。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至今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世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都有补充和发展。《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并对本病的并发症有所记述,认为"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录《古今录验方》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引祠部李郎中云:"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对消渴病的临床特点有更深的认识。《太平圣惠方·三痟论》说:"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明确提出"三痟"之说。

消渴的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人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有关。
上消(肺热津伤)

体重减少!

  • 三多一少是什么
    答:三多一少 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人消瘦,"三多一少"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特征。而糖尿病人要实现健康生活,也需要"三多一少",即多监测、多运动、多学习,少贪食。糖尿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这几条就能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 医生提醒:身体出现“3多1少”,提示糖尿病,你出现了吗?
    答:体重下降 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因此机体会通过分解蛋白质以及脂肪供能,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患者日渐消瘦,体重减轻。虽然“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很多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表现,如疲劳感、手脚麻木、皮肤瘙痒、视物模糊、伤口愈合慢等症状...
  • 什么是三多一少症状_百度拇指医生
    答:回答:指导意见: 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 糖尿病病人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为什么?试从生物化学角度分析?
    答:“三多一少”指的是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尽情减轻。多尿:糖尿病人血糖显著升高超过肾糖阈,使尿糖排除增多。尿液中含糖多,就有大量水分随糖排出,引起多尿。多饮“由于多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病人感觉口渴,以饮水补充,故出现多饮,排尿越多,饮水越多。多食由于大量葡萄糖从尿中丢失,加之缺乏...
  •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是什么?
    答:引言: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第一个主要指的是平时喝水多,因为糖尿病患者会经常觉得自己口渴,想要喝水,如果没有喝足够的水来稀释血液浓度的话,就可能会引发高血压等一些其他疾病。第二个是指尿多当身体喝的水量增加之后,身体也是需要排除多余的水分,也会造成小便次数增加。第三个就是吃的...
  • 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具体是什么?详细说明谢谢
    答:回答:问题分析: 糖尿病中的三多一少指的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意见建议: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建议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
  • 糖尿病中“三多一少”是指什么?
    答: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通常患上糖尿病以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那么什么是三多一少呢?请听小编细细道来!三多是指:1、尿得多尿得多是因为血糖升高后,超过肾糖的最大值,导致排入尿中的糖增加,从而引起尿得多。尿得多不仅是指尿的次数增多,尿量也是明显增加的,具体可表现为二十四小时...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三多一少
    答: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这种疾病的最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下面详细解释这些症状。多食:由于血糖升高,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糖分,导致能量不足。这会刺激饥饿感,使患者食欲大增,即使食量增加,仍可能感到饥饿。多饮:由于...
  • 糖尿病三多一少指的是什么?
    答:1.多尿:是血糖升高,身体努力通过尿液排除糖分的结果;2. 多食: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的结果;3.多饮:是因为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的结果;4. 体力和体重减少:这是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所致。以上四个症状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预约挂号可以通过挂号网,在家就可能预约成功。
  • 糖尿病患者具体有什么症状表现啊?
    答:糖尿病基本症状为三多一少: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糖尿病环境因素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