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是澳洲国鸟吗?好吃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关于美食的成语大全

狼吞虎咽、津津有味、余味无穷、大快朵颐、饥不择食。
一、狼吞虎咽
白话释义:狼在吞食食物,虎在咽下猎物。
出处:《官场现形记》:“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二、津津有味
白话释义: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朱舜水集·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朝代:明
作者:朱之瑜
翻译:好诗愈;读越觉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到理胜的文章;大胜过其他人带来美好的词。
三、余味无穷
白话释义: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出处:《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朝代:近代
作者:刘斯奋
翻译:必须是像我刚才的模样,轻吸慢吐气,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觉得多味无穷哩!
四、大快朵颐
白话释义: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出处:《周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朵颐。”
朝代:周
作者:姬昌
翻译: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来窥伺我的衣食。

五、饥不择食
白话释义: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
出处:·《五灯会元·天然禅师》:“士曰:‘饥不择食。’”
朝代:宋
作者:释普济
翻译:这位先生说: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


澳大利亚的国鸟是琴鸟。

鸸鹋应该不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产鸟类之一,也是澳洲最有代表性的走禽类动物。它能飞上澳大利亚的国徽,和袋鼠一同作了国徽的图案,成了国家的象征。但是鸸鹋在澳洲的处境并不妙,在澳大利亚,鸸鹋曾是被宣判死刑的“头等罪犯”。人们为了根除它,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本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宣布打死1只鸸鹋可得奖金2马克。“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仅诺思安普敦在一年之中就打死3.7万只。肯皮昂和瓦尔高兰一带,还爆发了一场可笑的“战争”,战争是由一篇消息引起的,说有两万只鸸鹋组成“兵团”,正向农场大举进攻,将要踏毁那里的庄稼。于是,皇家炮兵部队调兵遣将,与来自农场被重奖唤醒的勇夫一起,在少校的指挥下,荷枪实弹地向鸸鹋的驻地开拔。根据作战方案,先把鸸鹋赶进铁丝网围成的包围圈,然后再用机枪扫射,原以为这样可以使战犯全军覆没,但结局很糟,只死了12只鸸鹋。大部分鸸鹋已安然无恙地撤走了。

这次“战争”并没使当局甘心,鸸鹋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局仍然视鸸鹋为害,继续对它宣战。直到1964年,澳大利亚仍以重奖鼓励人们捕杀,使1.4万多只鸸鹋做了鬼。

那么鸸鹋到底是益鸟还是害鸟呢?对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它有益又有害。益处是它的肉可食用,皮也可利用,害处是它对牧草、牧场的栅栏有破坏作用。澳大利亚人就是憎恨鸸鹋毁了牧场的铁栅栏,糟蹋了麦苗草场,偷喝了牛羊的饮水,而把它们看作是害鸟的。牧民的指责有道理。而鸸鹋遭到追赶,或食物短缺时,它们就凭借强壮的身体,弄毁围栏去躲避追赶或去找寻食物来充饥。

鸸鹋形似驼鸟,身高1.5米,重50~60千克,比非洲驼鸟小,比美洲驼鸟大,又称澳洲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之一。足有3趾,头部毛少,呈暗棕色,头侧和颈部裸出。颈下茸毛较多。两翼退化,不能起飞,善于奔走。生活在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厄亚岛的草原和沙漠地区,常几只一起结群,习食植物果实。

肉估计也一般 不会太嫩和鲜美 没有吃过!

鸸鹋很好吃!肉要腌一下,打火锅吃,肉很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