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什么不重新集聚实力完成统一天下的梦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最大的失败,没有之一。从曹操刚刚起兵的公元189年算起,一直到赤壁之战前,曹操经历的失败虽有不少,但从未像赤壁之战这样对曹操的打击最大。曹操从兖州东郡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先是占据兖州,后来熬死了陶谦,击杀了吕布,消灭了袁术,收降了张绣,赶走了刘备,又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到公元208年年初,曹操占据了整个北方八州,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

曹操最早的理想的是做大汉的征西将军,可是随着他的势力一步步扩大,他的野心随之而加大,在击败袁绍后,曹操想着可不止是北方了,而是整个天下,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用了七年扫平了北方四州,接下来的计划,就是针对南方的荆州、扬州和益州了。在征服北方的最后一战结束后,53岁的曹操班师回邺,在路上他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暗示自已雄心不减当年,这个时候的曹操虽然已经53岁了,在古代可是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的年龄,但曹操仍然对外表达自已的雄心壮志。

208年六月,曹操在经过短暂休养和开避玄武湖练习水军之后,针对南方的局势,选择了南下征荆州,曹操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征荆州,有两个原因:1、荆州刘表病重,这是个好机会。2、孙权也想打荆州的主意,在此之前孙权已经三次攻打荆州最东边的江夏太守黄祖,曹操必须抢在孙权前面拿下荆州。

所以曹操只在邺城待了5个月就开始南下荆州,曹操大军刚到宛城,刘表病逝,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举报城投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占领荆州,接着曹操来了个千里追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备,俘虏了随刘备一起南下的十万百姓和刘备的两个女儿,然后继续南下占据荆州重镇江陵城。胜利来得如此容易,让曹操不禁头脑发热,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曹操也是人,在荆州的一系列胜利冲昏了曹操的头脑后,接下来在2个月后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于赤壁北岸的乌林,荆州水军全军覆没,曹操狼狈逃到江陵城,然后为了后方的稳定,接着就回到了邺城。

经赤壁一败后,曹操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敢打敢冲就得做事谨小微慎,胆子就小了,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采用如千里奔袭击乌桓这样冒险的战术,曹操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政治上,加紧在政治上的布局,以便为将来作准备。事实上,赤壁之战后,曹操基本上就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而且仅有一次最好机会也被曹操浪费了,这就是发生公元215年,曹操收降张鲁后,没有乘胜南下攻打益州,反而说出了:”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曹操的意思就是人生要知足,不能既想着得到陇地,又想着收取蜀地,那样太贪心了。曹操这么说,还是我们熟悉的曹操吗?之前的英雄气慨到哪里去了?为何会浪费一个如此之好的机会?为何如此谨小微慎?其实这么多问题都是一个答案,答案就是:曹操的战略改变了,不再以统一天下为最优先的事项,而是以稳定内部,逐渐夺取最高权力为目的。

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比如征关中,打击马超、韩遂部,用了三四年才彻底平定关中,比如征汉中张鲁,差一点连张鲁都打不下来,还是误打误撞拿下了汉中,却没有乘胜南下夺取益州,丧失夺取益州的唯一机会,再比如曹操征孙权,但都是无功而返,还落下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夸奖起敌人来了。曹操的这些军事行动都是为政治手段做铺垫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为政治服务的,赤壁之战前,曹操已经自任丞相,征关中之后,曹操开始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政治特权,征孙权后,曹操开始自封为”魏国“,称公建立公国,迈出了纂位的最重要一步,而在这之前,曹操还不惜逼了二十多年的谋士兼亲密战友荀彧。

再之后,曹操就称”魏王“了,达到除皇帝之外的所有权力和地位,只差一张皇帝的名号了,尽管曹操还曾向天下人表明,自已并不想纂位,但是曹操之心,路人皆知,尽管没有捅破那张窗户纸,但是曹操已经迈出实质性的动作。曹操已经不把用军事手段统一天下作为自已的追求,而是用政治手段谋取最高权力作为自已在赤壁之战后的最高战略目标,曹操已经老了,不想再冒险,或者他只是累了,想把统一天下的大业交给他的后代去处理,总之,曹操变了,变得小心谨慎、疑神疑鬼。

从此,天下三分。



赤壁之战,曹操军元气大伤,损兵折将,军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因为赤壁之战后,曹操的精锐损失很多青州兵死伤过半,再加上孙刘联合后士气正盛力量壮大不好再强攻,自己的老巢北方也有不安定的因素。

因为在赤壁之战后,曹操损失了大量的兵力,而且在他的后方有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他急需稳定后方补充兵力。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什么不重新集聚实力完成统一天下的梦想原因,这是由于曹操的后方北方发生了叛乱,曹操需要稳定后方。

  • 为什么赤壁之战后,曹操偃旗息鼓,再也没有大的举动了?
    答:孙权也是个多谋善断的英雄,想要短时间之内征服东吴显然不太可能,所以曹操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在对付东吴。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得到了喘息机会,迅速发展壮大,不仅吞并了西川刘璋,还进取汉中地区,刘备深得人心,曹操汉中失利,使得天下三分的形势更加稳定,不久关羽攻打襄樊,这些天下形势和战争局势的...
  •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南并天下?曹操不再战的原因_百度知 ...
    答:赤壁之战后,曹操没能再度南下荆州,策动统一天下之事,原因有很多。首先,孙权和刘备取得了荆州大部分的地盘,并且凭借赤壁战胜的余威,一扫战前战战兢兢之色,有了正面怼曹操的心气。曹操在战争中的主力步骑兵几乎没有伤亡,但一鼓作气南并天下的雄心已然丧失。其次是当时的曹操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不再...
  • 赤壁之战后,曹操还活了12年,为何没有杀回荆州呢?
    答:赤壁之战的后续是孙刘联军面和心不和,已然出现了嫌隙,而曹操北方已定,皇帝在手,为何他不在赤壁之战后重新凝聚实力完成统一天下的梦想呢?发动战争之前,发动者自然要盘算这场战争的胜率有多少,如果重新凝聚实力再次讨伐,胜率高不高呢?答案当然是不高。先说说天时,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的精神打击...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什么没选择发动第二次南下?
    答:如此一来曹操只需要等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即可。事实证明曹操的想法也没错,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还顺便除掉了关羽,此后刘备伐吴结果惨败而归,此时吴蜀斗的两败俱伤对曹操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可惜曹操和关羽在同年去世,不然曹操肯定会有所行动。其实在赤壁之战以后,曹魏就把矛头转向了东吴,两国此后不...
  • 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干什么,为何不再次攻打荆州呢?
    答:主要是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赤壁之战,让曹操知道了自己南下的障碍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战争是非常消耗钱粮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饭吃还打什么仗啊!要想了解为什么赤壁后曹操不立刻再次起兵,得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下。事前原因:我们以赤壁之战为原点来看事前发生了什么。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
  •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为什么没有再进攻荆州
    答:赤壁之战,对于三国的局势来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后面三方势力抗衡的历史基础由此奠定。但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一直到曹操死,这中间还有十多年的时间,曹操为什么十几年都没有想要卷土重来?荆州那么重要,他难道就这样甘心放弃吗?如果不甘心又为什么不肯再继续进攻?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局势究竟是...
  • 赤壁一战,是什么造成曹魏很长时间不组织南征的?
    答:这一战,曹操失败而退,孙权解了围困,刘备得以发展,慢慢的才会形成后来的三国鼎立的状态。赤壁之战后,之所以曹魏很长时间都不组织南征,是因为曹魏在赤壁之战中,自身的损失过于惨重,甚至曹操在逃跑的路上差点就死了。再加上刘备跟孙权联手打败曹操之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的一部分,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继续南下,是因为损失惨重吗?
    答:赤壁之战后,曹操之所以不再南下,除了损失惨重之外,还因为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必须先平定后方。第一,孙权和刘备在这一战中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迅速壮大,此消彼长之下,曹操已经不可能像之前那样一鼓作气进攻二人。刘备这方面,他已经占据了荆州,又在图谋益州。而孙权则趁势巩固了长江天险,不过孙权...
  •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为何没有夺取荆州的想法?
    答:所以在失去了这么多兵马之后,曹魏集团肯定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的,短时间之内不可能继续南下夺取荆州的。02、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和孙权的实力都得到了增长。赤壁之战结束之后,曹操损失是比较惨重的,但是刘备和孙权的实力确实是有所增长的,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曹操也确实没有这个实力继续...
  •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不继续南下,是因为损失太惨重了吗?
    答:建安二十年后,刘备在消化益州、荆州(四郡),曹操则整合内部,为将来打算。当时最强大的势力是曹操,他地盘最大、人口最多,军队也是最强的。可地盘大也有地盘大的难处——内部势力多,做不到当年的万众一心。赤壁之战后的曹操,类似当年的袁绍——内部派系多,资源无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