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是出自于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是出自贝卡利亚。

刑罚不是一种本能或原始的“同害复仇”。刑罚的目的并不在于对罪犯的报应,而是通过这个手段以达到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的目的。贝卡利亚明确地说: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他给出的基本思路是:改善立法、严格执法、保卫法律、奖励美德、完善教育,要“让光明伴随着自由”。

经历:

于1738年出生于米兰的没落贵族家庭。贝卡利亚16岁进入帕维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于1758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其后他参加了经济学家彼得罗·韦里组织的进步青年小团体—拳头社,就是在这个社团的那段时间,在与朋友们的讨论中,他撰写了那部不朽著作—《论犯罪与刑罚》,奠定了其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的地位。



  • 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答:对学生的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五、是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后的社会教化及帮助。相关部门在做好帮助教育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鼓励机制的建立。在教育、感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压抑未成年人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担负责任。
  • 如何预防犯罪
    答:犯罪问题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预防犯罪,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将犯罪理解为理性的活动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注重防范犯罪的司法活动的效率,提供了新的约束犯罪的思路。从而开辟了不同于社会学和犯罪学研究的新的预防犯罪研究的范式。 【关键词】犯罪 预防犯罪 经济分析一、引言 20世纪后25年,法学理论的最重大发展...
  • 我国的刑事政策是什么?
    答:在这方面,比较具有说服力的现象是发源自北美并迅速席卷全世界的刑事政策上的“恢复性司法运动”,它主张用预防性的、恢复性的刑事政策取代惩罚性的、报应性的刑事政策,通过对大量犯罪的非犯罪化和创设替代刑事司法的社会性机构来限制刑事司法的活动范围。 这种刑事政策思想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为此,我国已有...
  •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及防范计算机方面的犯罪行为
    答:总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科学立法、注重预防、严格执法、加强合作,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未雨绸缪”,积极主动的开展计算机网络犯罪预防工作,加大打击处罚力度,保证计算机网络健康发展,使之更好的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服好务。郑重声明:以上文字全部来自于互联网搜索结果,仅供参考!
  • 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与传统理论观点的联系、区别
    答:《哈姆雷特》中就有“俄底浦斯情结”,哈姆雷特王子明知叔父克劳狄斯弑兄娶嫂而迟迟不能行动报仇,就在于克劳狄斯满足了王子心灵深处埋着的杀父娶母的潜意识,克劳狄斯“使他看见自己童年时代受到压抑的愿望的实现”,情格上忧郁、犹豫实则是自己内心冲突的写照,连他自己都认为“其实并不比他要惩罚的那个犯罪的人更...
  •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吗
    答:中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特殊预防。即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他们再次_犯罪。(2)—般预防。即通过适用刑罚惩罚犯罪,教育和警戒社会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使他们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
  • 关于法律中国谚语
    答:1 存疑不能认定,疑点利益归于被告. 2 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3 紧急时无法律.法律不强人所难 .4 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5 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6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7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处罚.8 无犯意则无犯人.单凭行为不能判定某人有罪,除非他还有犯罪的意图...
  • 描写犯罪的诗句
    答:5.形容犯罪悔过的句子有哪些 1. 心里仍然保持犯罪的意识,但兑掉了惩罚的暗暗得意,不管多么微弱,总是十分甜蜜的。——杜伽尔 2. 浪子回头金不换。 3. 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席慕容《成熟》 4.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 刑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答:职务、出身等因素的区别,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享有特权。4、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我国《刑法》第五条明文规定了这一原则。罪刑相适应,是适应人民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是罪与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是预防犯罪的需要。
  • 刑法学派的分类及其论争意义
    答:客观主义重视的是行为(行为主义),而作为科刑基础的行为是现实的行为,只要没有现实地表现于外的行为,个人就不应该受到处罚(现实主义)。 作为刑法客观主义的对立派,刑法主观主义主张,犯罪人的反社会性,也就是反复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性,才是责任的基础。主观主义重视行为人概念(行为人主义),如果把主观主义贯彻到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