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天 彭凯平《孩子的品格》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积极教育培养孩子七大品格优势

一、积极教育与品格优势

积极教育与积极心理学

积极教育试图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培养孩子的品格优势积极教育培养孩子的品格优势。

7种品格优势:情绪力、抗逆力、自我效能感、自控力、天赋优势、专注力、善良“王者”品格:审美力、创造力、同理心

二、情绪力

目标:培养孩子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我们以前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情绪是一种自发的、被动的反应,它不受自己控制。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要纠正这个观点。情绪其实是理智的一种反映,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不可或分的。我们以前总以为大脑左半球、右半球的分工非常明显,甚至有人会说某个人“情商高、智商低”。其实我们现在发现,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兼校长彼得·沙洛维,就提出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

    这个能力是可以锻炼、修炼的。有很多办法可以帮我们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可以做情绪调节,我们可以转移情绪,我们可以做一些行动。总而言之,就是情绪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意识、努力,包括我们的认知来加以改变的。

  ☞ 帮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深呼吸、抚摸身体、闻香、沟通、交流、谈心、说话、运动、冥想、写作,包括写日记、写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因此父母先要自己能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情绪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三、抗逆力

目标:培养孩子面对压力时的适应、恢复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1.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尝试。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允许孩子尝试;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2.让孩子自己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挑战。或者父母和孩子共同设计。

    3.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鼓励他挑战。积极情绪下,在孩子开心的时候,他的抗逆力会增强。

    4.在孩子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欣赏、庆祝他的成功。(欣赏孩子)

    5.“成功是成功之母”,而非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个的小成功,积累起来,获得自信和动力,才能获得大成功。

  抗逆力形成的三要素

“我有”:孩子从家庭或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心理安全感

“我是”: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

“我能”:孩子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四、自我效能感

目标:帮孩子确立“我能行”的人生态度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1.不断积累孩子的成功经验

    2.用榜样激励孩子

    3.鼓励孩子做出积极的行动(一定要有一件自己做得好而且爱做的事。)

    4.帮孩子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五、自控力

目标: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1.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挑战意志力

  2.做一些不太想做,做得不顺,做得不太好的事情。

  3.教孩子正念冥想的方法

  4.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让孩子做一些能让他感到开心的事情。

  5.让身体休息好

  6.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用替代、转移的方法。让孩子多运动,去公园散步,读书,看电影,艺术欣赏等。

六、天赋优势

  每个人都有天赋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在自己天赋的基础上进行刻意练习效果才能更好。

  目标:发现并发挥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优势?

  1.带着爱心探索、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特长。

  2.创造观察的机会。 带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创造对外接触的机会。如听音乐、看比赛、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尽量让孩子体验人生的各种经验,经历过,了解过,才能发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

    3.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与其拼命补短板,不如强化优势,发挥天赋。

七、专注力

目标:让孩子在投入中获得福流体验(一种高度专注、浑然忘我的巅峰体验)

☞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1.培养孩子的选择力。选择不要太多,目标不要太多,要集中目标。

  2.保证大脑的足够休息。教孩子掌握交替休息的模式。可以靠睡眠和转移、替代的方式。做不同的事情,交替休息,文理搭配。工作和休闲相结合。

  3.允许孩子玩游戏,玩手机,但不要过量过度。不能影响身体和学习。家长要帮助孩子控制用手机的时间。转移注意力,做一些有益健康,增加孩子自信的事情。

八、善良

目标:为孩子保留一颗珍贵的善良之心

    你再优秀、再卓越,在那些凶猛的野兽面前,也是束手无策的。那么我们战胜它们的秘密是什么?就是我们一起合作,而这个合作的前提就是人的善良。这个观点是哈佛大学的一个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特沃斯提出来的,他说:不是因为我们人类善良,我们就去帮助别人;而是因为我们帮助别人之后,我们变得越来越善良。换句话说,人类能够走到现在,不是靠敌意、攻击、竞争,而是靠互相帮助。

    心理贫穷感会让人失去自控,失去理智,失去人性。而心理富裕感会让人觉得自己有支持,自己能做得到,自己是积极的,这个时候他容易产生善良天性。所以往往是人在感到心理贫穷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极端的违反人性的行为。

    善良是孩子真正的竞争力,善良的孩子更擅长与他人合作。

☞如何培养孩子的善良品格?

    1.培养孩子的心理富裕感。让孩子觉得内心有爱,有支持。让孩子觉得有能力,让孩子觉得有智慧。

    2.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让孩子觉得有自由。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让孩子做的选择,家长要让孩子选择,培养他的价值感,富足感。

九、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王者之力

目标:培养孩子的3种核心竞争力,

应对人工智能时代    王者之力

审美力——能够欣赏自然、社会和人的真、善、美

创造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创造新概念、新事物。能想象未来、计划未来

同理心——能敏锐地感受并影响他人的感情。能了解并理解他人的欲望和需求。能善待他人,成人之美。

      总结:我们教育孩子不要照书养,我们教育孩子应该照人养。人有什么样的特性?人有感情,有智慧,有同理心。把这些人的特别重要的能力用在培育孩子身上,会特别顺、特别通。所以要有爱心,有同理心,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欲望,要了解他要做什么,同时要有一定的智慧。而这个智慧,读书可以产生,学习可以产生,生活经历也可以产生。

      彭教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像一本普通的育儿书一样,告诉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些步骤,让你就按照这个步骤做就对了,那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你失去了爱、价值感这些根本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南辕北辙——你做了很多,结果发现自己做错了。

      而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脑科学,了解一些最新的研究,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发育的,搞清楚你自己的大脑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其实教育很简单。正本清源,就是你给孩子足够的支撑、足够的爱,让他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你们家就变好了。

后记:上文内容是对樊登读书《孩子的品格》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和文字稿内容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