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基督教南长老会美籍传教士在海州开办的西医诊所, 1913年美国实业家嘉尔翰的女儿爱伦丽芬临终捐资,在诊所的基础上正式兴建医院,并于 1914年建成,定名为“义德医院”,此名一直沿用至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义德医院被政府接办,先后更名为新海连市立医院、海州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1986年易名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至今。 1996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被卫生部授予“二级甲等医院”,并增挂“连云港市肿瘤医院”院牌。2011年4月28日经省卫生厅确认,正式成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连云港市中医院建于1984年 。

1951年春,新海连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市工会联合会主持在新浦筹建工人医院,市总工会拨款9千万元,并抽调劳保部副部长赵学智和搬运工人诊疗所的姜慕尧负责修建房屋,筹备建院。
1951年10月6日,以益龄医院、搬运公司诊疗所、油脂公司医务室和华兴铁工厂医务室的人员、药品、设备、家具为基础正式开诊,以赵学智为指导员、刘一麟为副院长、姜慕尧为管理员的新海连市工人医院宣告建成!医院以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隶属于新海连市工会联合会,并成立了以搬运公司等11个工厂企业单位组成的医院管理委员会。在经济上,包括工作人员工资是以院养院,自负盈亏。
1955年7月1日正式以新海连市市立医院新浦分院的名义开展工作。
1957年5月30日,经新海连市人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批准将新海连市市立医院及其分院改建为新海连市海州人民医院和新海连市新浦人民医院,两个医院为平行关系,业务由市卫生科直接领导。刘一麟为院长、潘端治为副院长。
1961年9月,新海连市改名为连云港市,医院名称亦随之改为连云港市新浦人民医院,由市人委卫生局领导。在此之前,新海连市为徐州专区辖属,1962年6月升格为省辖市,医院亦即为省辖市级医院,由市卫生局领导。
1977年,原新浦区卫生院改名为新浦区人民医院,与新浦人民医院只一字之差,因而常发生混淆。1977年11月29日连云港市革命委员会以连革(1977)59号文批复,将四个市属医院名称改为第一、二、三、四人民医院,新浦人民医院亦即改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1979年8月,经中共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批准,市第二人民医院确定为副处级单位。
1980年9月29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卫生局的报告,以连政发(1980)150号文批复,将市属医院恢复原名和重新命名,市第二人民医院被命名为连云港市人民医院。
1986年9月,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连政发(86)204号文决定将“连云港市人民医院”更名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1993年l1月,经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上报,省红十字会审核批准,医院名称冠以“连云港市红十字第一医院”,在使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名称的同时,使用“红十字第一医院”名称。
1999年,经省教委检查评审,批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从而确定了教学医院的地位,2000年1月正式挂牌。
2001年9月27日,市政府连政发(2001)137号文,明确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相当正处级事业单位。
2004年10月,市东方医院(二级综合性医院)并入我院。
2005年,设立病区25个,开放床位952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38个、医疗中心6个、市级研究所和实验室3个。全院在职职工12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79人,高级职称231人,中级职称361人。
2008年9月22日,医院被江苏省红十字会重新认定为首批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冠名名称为“连云港市第一红十字医院”。
2010年5月,灌南县新区人民医院成为我院分院。
2010年,设立病区27个,开放床位1146张。职工15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13人,高级职称396人,中级职称507人。设置临床、医技科室41个、医疗中心8个、市级研究所和实验室3个,其中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神经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神经内科)、市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8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中医科)。
2011年12月28日,连云港市口腔医院(与市一院为隶属关系)开诊。2013年9月22日,连云港市儿童医院举行揭牌暨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并正式开诊。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历史沿革
    答: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名为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所属的巴可门医院,坐落在济宁牌坊街路东。医院的名称几经变迁,1932年改称为德门医院,1941年又变为中华基督教会医院,受日本同仁会管辖。随着战争结束,1945年医院恢复了德门医院的名字,继续隶属于济宁基督教长老会。在科研方面,...
  • 阆中市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不久,该诊所搬迁至临济堂街三号正式办起了医院,挂有黑底红字木质吊牌,镌刻“仁济医院”四字。1897年初,上海内地会派遣英人潘维廉携眷来阆,出任“仁济医院”第一任院长,设置病床十余张,住院及门诊不分科,开展一般疾病诊治。1897年底,英人白尔茅来阆任第二任院长,购土地十余亩,建西式楼房2幢...
  •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名淮安市红十字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前身是1950年5月由苏北军区直属医疗一队、二队、医疗所合并,在扬州市何家花园成立的苏北军区医院。当时设病床400张,有职工355人,卫技人员95人。1951年5月迁至淮安(现楚州)湖心寺。1952年移交给苏北康复医院管理委员会,...
  •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作为灵宝市政府2002年八件实事之首按照“建设全国县级一流河南省县(市)级第一”的总体要求建设工程于2002年4月12日开工2003年12月25日竣工历时18个月整个建筑群设计体现现代化医院建筑风格线条流畅简洁明快主体以1000余平方米三层通高的网架式中央大厅为中心将10层14930平方米的病房...
  • 绥化市第一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绥化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39年,建院最初,医院只有6间房舍、7个科室、15张病床,全院有25名员工,其中还包括3名实习护士,医疗器械仅仅只有X光机、太阳灯、显微镜。1945年秋,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医院,改名为“绥化县医院”,到1949年建国时,更名为“县卫生院”,这时,医院也仅有包括26名医务技术人员在内的35名工作人;...
  • 东海县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东海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和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医院,1992年被省教委指定为“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1995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二级甲等医院 ”,同年9月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
  •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1967年,我院与地区防疫站合并为“钦州地区防治院”,设病床29张。1970年,“钦州地区防治院”分成钦州地区医院和防疫站。1990年11月,我院援尼日尔医疗队获尼日尔卫生部授予银质勋章和证书。1993年,广西钦州市卫贸发展公司成立。1994年11月,我院更名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5年12月,举行建院30周年暨...
  • 常州一院历史沿革
    答:位于江南古城常州中心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当时名为武进医院,是一家由美国教会创立的医院,由美国医学博士芮真儒担任首任院长。初始阶段,医院仅有27名工作人员,其中仅有2名医生,拥有303张病床,因1920年成功实施首例剖腹产手术而声名鹊起。1933年,医院扩建了病房大楼和门诊...
  •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全院职工95人,其中卫技人员89人。1970年1月22日,由市卫生局提出并经市革委会同意,将市妇幼保健院与市人民医院合并,仍称“扬州市人民医院”。1973年12月,经扬州市同意,恢复市幼保健院建制,1982年10月,两院正式分开,单独建院,院址即现在的泰州路45号。1994年更名为“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答: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为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所属巴可门医院,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在济宁牌坊街路东建立,隶属牌坊街路西济宁基督教长老会。 1932年更名为德门医院。1941年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医院,隶属于日本同仁会。1945年恢复德门医院名称,隶属于济宁基督教长老会。济1949年建立济宁市立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