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现在安徽是属于哪个国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安徽在三国时期的地名叫什么

现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在三国时叫寿春,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于公元199年六月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后来曹操为了稳定江东局势,在原有的合肥县新筑了“合肥新城”,就是现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前身。
安徽在三国时期大部分地区属于三国时期的扬州。
安徽在三国时代是两个部分组成的,魏国拥有扬州的一小部分,寿春是魏国扬州的制所,合肥是后来曹操为了稳定边防,合肥新城也是曹魏拥有;吴国拥有扬州的大部分区域,今安徽淮河以南都被孙吴拥有,制所是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地区。
另外孙吴所辖的扬州的一部分也属于现安徽省,隶属于扬州。扬州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今安徽的很多地方都在扬州境内。

扩展资料:
安徽在三国时期大部分地区属于三国时期的扬州。扬州是汉地“九州”之一,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这就是九州。由于当时九州就是全中国,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而当时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
隋朝统一全国后,将之前的扬州(今南京)改名为蒋州,而改原先的吴州为扬州(后改名江都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唐朝初年扬州曾一度被改为邗州(之前南京一带则又改称扬州),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将邗州的名称重新改为扬州。
唐玄宗时期扬州又改称为广陵郡,唐肃宗时期复称扬州。康熙33年(1694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行政区划

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
淮南郡: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术亡改称九江郡,仍兼扬州治(五年,改治合肥)。黄初二年,封文帝子曹邕为淮南公,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三年,进爵淮南王。四年,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曹操子白马王曹彪为楚王,改淮南郡为楚国。嘉平元年(249年),国除为淮南郡。淮南郡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领7个县:合肥、成德、寿春、下蔡、西曲阳、平阿、义成。

扩展资料
合肥:
安徽省辖地级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介于北纬 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历史沿革:
合肥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废分封,立郡县,合肥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十二年(前163年),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合肥县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
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为扬州治。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县属淮南郡。
东晋,南北分裂,合肥为双方争夺的重镇,县废。南朝宋置南豫州。
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汝阴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改属汝阴郡。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以寿阳置豫州,汝阴为南豫州治。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合州为北周占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大业初,改庐州为庐江郡,合肥属庐江郡,为郡治。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治合肥。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十道,合肥属淮南道庐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庐州为庐江郡,仍治合肥。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庐江郡为庐州。唐僖宗中和到唐昭宗天复年间(883年-902年),杨行密先后为扬州刺史和吴王,辖合肥。
后梁到后唐(907年-936年),合肥县属吴国庐州,昭庆军节度。后晋到后汉(936年-950年),合肥县属南唐庐州,保信军节度。后周时(951年-960年),合肥县属后周庐州,保信军节度。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合肥县属淮南道庐州,为州治。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合肥县属淮南路庐州,为州治。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后并又分,合肥属淮南西路庐州,为州治。宋朝庐州属保信军节度。南宋高宗绍兴初,庐州寄治巢县。绍兴十年(1141年),合肥为金朝占领,旋即收复。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庐州仍治合肥。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庐州为庐州路,隶淮西江北道,合肥属淮西道庐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0年),合肥县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元泰定二年(1325年),合肥县仍属淮西道庐州路。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合肥县复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3年),朱元璋占庐州,改路为府,置江淮中书行省于此,合肥县属江淮行省庐州府,不久改属江浙行省庐州府,为府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合肥改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为府治。洪武十三年(1379年),合肥改属六部直隶庐州府,为府治。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置南京直隶,合肥属南京直隶庐州府,为府治。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直隶为江南省,合肥县属江南省庐州府,为府治。顺治十八年(1660年),设江南左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辖庐州等府、州。清朝康熙六年(1664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合肥县属安徽省庐州府。清朝咸丰三年到十一年(1853年-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分为三道,合肥县属安庆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析、取合肥县西乡、南乡建立的肥西县;次年1949年2月1日再次析合肥县东乡、北乡为肥东县。
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南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

三国孙吴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三国时,现在安徽所属的合肥属魏国淮南郡,为扬州治。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后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占领合肥。自后孙权屡攻合肥不克,太和六年,满宠更治新城。终吴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胜,东吴败逃。在208年、233年、234年,东吴攻城不克,从容撤军,未分胜负。



安徽哪里了要是淮河以南那就属于扬州
要是淮河以北那就属于豫州

属于魏国的

属于魏国吧,蜀国在巴蜀一带,吴国在江南



1、夏商周: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扬越、百濮)和诸侯国。
2、春秋战国(前770年-476年):安徽分属宋国、楚国、蔡国、徐国。
3、汉:西汉,安徽先后分属为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六安国、荆国、淮阳国、梁国;东汉,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豫州。
4、三国至南北朝:三国鼎立期间,分属孙吴、曹魏二国。
5、隋唐:隋统一中国后,境内分置庐江、谯郡、汝阴、淮南、钟离、戈阳、同安、宣城、新安、历阳。唐分中国为十道,安徽分属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分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区)先后分属吴国和南唐国。
6、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属江南东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5个路。宋室南渡,宋金对峙,金人据有淮北,南宋据有淮南、江南。元代实行行省制,安徽先后分属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
7、明:明朝,属南直隶,安徽分属庐州府(合肥)、凤阳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广德府。凤阳府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8、清:清初灭南明,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抚衙门驻安庆)辖庐州府(今合肥)、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府、广德府、和州府、滁州府。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称“皖”。
太平天国在安徽境内占领区建政是采取省、郡(州)、县三级管理体制,改清代的府为郡。

  • 古时候的三国魏蜀吴分别是今天的那些地方?
    答:魏国: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甘肃及安徽,江苏的一部份。蜀国:四川,云南,贵州。吴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及安徽,江苏,越南的一部份。这还有个图
  • 古代的三国分别是现在的哪几个省?
    答:魏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局部).甘肃(局部)新疆(局部),安徽(局部)江苏(局部)蜀国:四川,云南,贵州(局部),重庆(直辖市)吴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安徽(局部)江苏(局部)
  • 古时的三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魏国:基本为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等 蜀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部分 吴国:江苏、安徽、上海、湖北和湖南部分
  • 三国分据在我国的哪些地方?
    答: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为“吴”,称为东吴。至此,三国鼎立正式成立。在此期间,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但未能成功。在曹魏后期,司马懿渐渐掌控实权。在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蜀汉亡。公元280年,又灭东吴。至此,三国鼎立时期结束。三国鼎立在国家历史发展中具有消极影响,因为它使...
  • 安徽合肥属于三国时期的那?
    答: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淮南郡:东汉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术亡改称九江郡,仍兼扬州治(五年,改治合肥)。黄初二年,封文帝子曹邕为淮南公,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三年,进爵淮南王。四年,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曹操子白马王曹彪为...
  • 古时的三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3. 吴国:涵盖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湖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区。扩展资料:三国疆域:1. 曹魏:在曹操时期疆域大幅扩张,曹丕称帝后疆域定型,包括整个华北地区,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西至甘肃。2. 蜀汉:刘备所建,起初在荆州南部发展,后扩展至荆州、益州和汉中,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
  • 三国鼎立时魏蜀吴各自所在区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那些地方?
    答:蜀国:蜀国的领土位于今天甘肃省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一部分、云南省以及今缅甸北部。吴国:吴国最鼎盛的时候领土包含现在的浙江大部、福建一部、江西大部、湖北、湖南,以及安徽南部、江苏一部、广东大部。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时期各地的行政区划和现代的行政区划有所不同,而且历史地理情况也...
  • 安徽滁州在三国时期是属于吴国还是魏国?
    答:魏国,红点为滁州古代位置 滁州距离吴魏的争夺之地很近,楼上几位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地方人烟稀少,不过滁州并不是最直接的冲突之地,说是魏国最南不为过。
  • 三国时期吴蜀魏领土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吴国:现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南部等地。蜀国:现四川、甘肃、宁夏、武汉、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魏国:整个北方,南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曹操失利,未能统一全国。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居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
  • 三国里..曾经的魏国 西蜀刘备 东吴 分别是现在的哪些省?
    答: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内)、牂牁(今贵州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四郡之变乱。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三国时期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