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格局与整治规划研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31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及应具备的职业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包含法律、哲学、时政、常识、判断推理等内容
这是考试2013年1-2014年6月时事政治、测试题、半月谈复习资料2014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407版)--2014年7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4年6月30日;《半月评论》更新2014年第12期;《瞭望时评》更新2014年第26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4年第12期,新增2014年两会专项政策解读和专项测试题(单选和多选20题)等,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点击查看: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_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历年真题、模拟练习等大量备考资料可以关注中公事业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共同居住,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孙华生等,2007;闫庆武,卞正富,2008)。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工作者生产和生活的承载体(姜广辉等,2006;Barbosa-Brandao et al.,2015);作为农村的基本地域单元,居民点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文枫等,2010)。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反映了一定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农村居民居住活动(范红梅等,2008;李君,李小建,2009;Menconi et al.,2013)。随着中国采矿业的发展,矿乡矛盾表现突出,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问题(汤道路,李昌昊,2007)。

国内外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位选择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村落进行比较研究,着重说明地形差异对村落区位的影响(李君,李小建,2008;Clark et al.,2009),同时分析村落位置与地形、阳光等环境的关系,海拔高度也是影响居民点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Tian et al.,2012)。国外近年出现了新生村落与经济变化、交通发展关联问题的研究(Pickles,2014;Alves,Ribeiro,2014;Zaour et al.,2014)。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重点对农村居民点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农村居民点建设长期处于农民的自发选择状态,导致目前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性,不利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田光进,刘纪远,2002)。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李云强等,2011;王志城等,2012),反映了居民点在空间分布上的随机性以及地形位对分布优势度的影响,并从生态学理论出发总结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像因素,并以此提出布局优化方案(王诗雨等,2012;韦红吉等,2013)。对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区而言,农村居民点布局受高程、坡度和坡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点分布优势地位是海拔1500~2000m、坡度0°~15°、坡向为S、W和SW地区(焦贝贝等,2013)。对农村居民点选址来说,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约束力越来越小,而对于发达区、交通便利区、环境优美区的依赖性在逐渐加强(乔家君,2012;Eyo et al.,2014)。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成为研究的热点。结果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农民对于居民点整治搬迁意愿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农民对居民点整治表现出较高的期待,期望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周小平等,2012)。通过意愿调查发现,搬迁安置距离影响居民搬迁安置意愿,从而影响居民点整治潜力(樊芳等,2011)。再者,农户担心居民点整治后的生活成本增加、原有的生活保障消失,对这部分人群而言,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意愿不强烈(邵子南等,2013)。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与相距城镇的距离有关,对于近郊区农户基本愿意集中安置在中心城镇区,而对于远郊的农户来说,保持自耕生活的意愿比较强烈,政府导向政策可以促使农户增强居民点整治意愿(管婧婧等,2013)。受政策的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有学者将农村居民点整治分为城乡一体化、生态搬迁、迁移合并式和内部改造式整治模式(张晓平等,2012)。而对于工程建设带来的农村居民点搬迁安置而言,大多选择交通便利、区位较好的地方安置,改善生活环境(陶更宇等,2008)。对黄土丘陵区而言,在塬、梁、峁地形复杂区,自然村落的形成以土地利用为中心,受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长期处于自发状态(姜广辉等,2005),并且多数农村居民点都存在脏、乱、差等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姜广辉等,2006)。这种零散的分布格局一方面影响了土地集约化利用,另一方面影响了农业生产。

在村庄搬迁安置方面,耕作半径已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安置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的考虑因素(Tan,Li,2013),但是却对于最优的耕作半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学者认为,最大耕作半径范围应不超过2.5km(刘艳芳等,2011)。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有些区域将适宜耕作半径的上限确定为3.2km(唐丽静等,2014)。在村镇住区选址中,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村庄的耕作半径调查发现,认为从居民点到下地劳动步行时间不超过20min(约2km)为宜(吴得文等,2010)。在山区农村居民点还耕可行性研究中,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得出,最理想的耕作半径应不大于1km(金明丽等,2008)。金其铭(1988)提出耕作半径与人均耕地、人口数量的关系公式,“耕地聚落比值”即为农村居民点面积与耕地数量的比值,简称“耕聚比”,反映居民点面积与耕地的关系,可以此得到耕作半径;而另一种“均等”法计算居民点耕作半径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当农村居民点一定距离缓冲区内的面积等于研究区耕地面积时,此时的农村居民点缓冲区距离即为居民点的耕作半径(角媛梅等,2003;角媛梅等,2006)。

露天矿区居民点搬迁安置对居民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周孝等,2006),农村外迁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可采用“出县外迁、省内集中安置”的模式(闫慧玉等,2013),并从居民点选址建设标准、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对井工矿而言,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塌陷,居民点的搬迁安置受到众多因素制约,移民安置方法重点考虑安置点的选择,实现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控制搬迁的距离,以移民安置为主(牟长波,2013)。

总的来看,针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层面。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本书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与支撑。对于以露天矿为核心的矿农城复合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有露采核心区的扰动影响;另一方面还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影响。因此,需要弄清楚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时空变化的规律,辨明各种驱动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影响。另外,在研究区,露天开采对农村居民点的扰动影响是剧烈的,同时也是急速的。弄清楚露采区范围内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规律有利于合理开展村庄搬迁。



  •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有好的参考方案吗?
    答:参考方案——规划基本思路——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 1. 综合调查:提出如何提升村民收入水平;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以及环境卫生、村容村貌规划引导方面要求内容。2. 规划研究:对村庄定位与规模;村域规划产业支撑;农村居民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相关专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对村风、...
  •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答:第三十三条 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应当遵循节约集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合理保障本行政区域农村村民宅基地需求。乡(镇)、县、市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统筹考虑农村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突出节约集约用地导向,科学划定宅基地范围。第三十四条 农村...
  • 屿北村的规划概述
    答:4、村庄性质。以发展种植业为基础,逐步形成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的现代新型农村。5、用地布局。规划村域形成“一轴、三区”的布局结构,即高铁景观轴,西侧屿头湖生态旅游区,主要居民点居住片区,东侧工业片区。6、道路规划。规划村主要居民点道路网形成“一环两横一纵”的路网格局。7...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美丽乡村如何规划建设?
    答: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村庄建设规划的重点,着力解决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建房无序等关系农村民生的问题,让绿色成为农村最靓丽的底色。历史文化要珍惜,不搞大拆大建 村庄历史文化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要高度重视村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拥有文物...
  •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 “十四五”期间,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十四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 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文800
    答:发展,做好城乡统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乡村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种人口、经济...
  • 土地整治: 农地保护的一种方式
    答:节水工程建设等,促进水土资源的节约利用,实现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④通过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我国土地利用的环境友好目标;⑤通过开展农地治理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区生活设施,提高农村居住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
  •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毫不...需要认认真真进行研究,吃透政策,把握要旨,立足县情,科学谋划,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一笔笔资金的投入...县级公共服务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中小企业上,认真治理针对企业的“吃、拿、卡、要”等问题,为县域中小...
  • 城市化发展
    答:《关于切实加强县市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两规”相互衔接的专题研究,有...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2006年全面完成了52个整治村规划方案的编制。2007年将完成51个整治...强化对城乡居民点集聚的研究,以构筑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推进中的几点建议
    答:同时,列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的项目,一方面,可以享受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政策,无偿利用国家和省级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整治新增的耕地面积,可以实现县(市、区)政府任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 1.4可以推动社会就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对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点整村庄向城市或重点乡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