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剧本 郭德纲关于双簧的来历的相声剧本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1. 这段相声讲述了清朝咸丰九年,礼部侍郎黄桐因为嗓子不好,找来卖豆腐的黄津替他在祭天大典上喊话,从而发明了双簧的故事。
2. 在封建时代,每年冬至,皇上都会到天坛祭天,举行祭天大典。因为皇上自称“天子”,所以每年都得去给他爸爸上供。
3. 祭天大典里有个读祝官,由礼部侍郎来担任。这是个肥缺,因为祭天完毕后,所用的祭品全归他处理,每回都能赚几万两银子。
4. 咸丰九年的读祝官是新上任的礼部侍郎黄桐。他是捐班出身,就是花钱买的官。黄桐家里有钱,想买个官做,一琢磨还是礼部侍郎合算,光当读祝官的赚儿,下半辈儿就够啦。
5. 黄桐花三万两银子弄了个礼部侍郎。果然,这年的读祝官归他当,黄桐这份儿高兴啊。心说:该我捞本儿啦!可是到冬至的前一天,他嗓子不好,着急了。
6. 因为祭天的时候读祝官得喊。那年月,又没扩音器,全凭肉嗓子,所以,必须嗓筒儿豁亮,一嗓子喊出去,整个儿祭坛都能听见才行。可是,黄桐天生的破锣嗓子,又不打远儿,还齁儿难听。
7. 黄桐正在屋里转腰子没辙的时候,听到外面一声(学叫卖声)“豆——腐!握启”,这声“豆腐”,喊得那个脆。黄桐灵机一动,决定让卖豆腐的黄津替他喊话。
8. 黄桐告诉黄津,祭天大典上,他站前边儿,黄桐蹲后边儿,黄桐说一句,黄津喊一句,跟黄桐学话。黄津答应试试。
9. 黄桐先说一句“仪程开——始!”黄津跟着喊“仪程开——始!”黄桐又教黄津喊“迎帝神!”“奠玉帛!”“奉福胙!”等祭天仪程。
10. 祭天仪程共有九项,其中最使人发怵的是吃祭肉。祭肉按规定得用白水来煮,还不能煮熟了。吃到嘴里边儿就跟嚼蜡一样,咽不下去。
11. 后来,大家想了个主意,每人预备张纸托着肉,这纸是用酱肉汤泡过的,舔舔纸,就有滋味儿。到吃“祭肉”的时候,大家都一边儿吃,一边儿舔。
12. 冬至这天,天坛里头热闹啦。皇上主祭,百官陪祭,台上站着黄津,黄桐蹲在他身后面儿,小声说“仪程开——一始!”黄津大声喊“仪程开——始!”
13. 皇上心想:黄桐的嗓子不错呀!其实台上是俩人儿,皇上愣没看出来。原因是天色不亮,离台太远,皇上又是近视眼。
14. 吃祭肉的时候,黄津一嚼,白不呲咧,这份儿难吃啊,噗!他给吐了。黄桐赶紧小声儿说“哎……别吐啊!”黄津大声喊“哎……别吐啊!”皇上纳闷儿了:没这句,你喊什么呀?
15. 黄桐急啦:“没这句。”黄津说“没这句。”皇上心想:没这句,你喊什么呀?黄桐让黄津照在家教你的词儿来说,黄津一捂耳朵,又卖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