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老碾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我打小常去乡下,最熟悉的地方除了果园,便是碾房。

碾房是脱粒压米面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上多半没通电,人们收获了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后,得依靠人力或畜力加工成粮食。可以说,米面加工厂出现之前,碾房在满足人们的吃饭需求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姥姥家所在的村子有个老碾房,那会儿已有四五十岁了。它坐落在村子中间,房顶铺着瓦片,一刮风,瓦便窸窣作响。墙是土坯垒的,经日晒雨淋,早已看不出最初的样子。屋里很暗,地面将就算得平坦。地中间有个半人高的碾台,上面是石头碾盘,碾盘中央由碾架环抱着圆柱形的碾磙子,拉杆像把手连接在碾磙子一侧。

听姥姥说,多少年来,老碾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从早到晚,总有人夹着瘪瘪的口袋进去,扛着鼓鼓的口袋出来。我想,碾房旁边树上的鸟窝也有历史了吧?想必村人们拍打着一头一身的麦麸或谷皮走出碾房时,最先迎接他们的是鸟儿经年不变的歌声吧?

五姥姥稀罕鸟儿,去老碾房也最勤。

五姥姥是我姥姥的叔伯妯娌。她去碾房之前,喜欢趴墙上喊:“二嫂子,去碾道啵?”村里的人喜欢把碾房叫作碾道。我姥姥通常爽利地抿抿头发,拍拍衣襟,高声应道:“去!”于是,两人牵着驴,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到碾房了。她俩把要加工的作物放在碾盘上,箩筛放在地上,然后,扎好围裙,戴好头巾,把碾子拉杆连接在驴身上,给驴套上眼罩,轻轻地拍一下驴屁股,驴便捣着碎步绕着碾台一圈圈转开了。姥姥和五姥姥一边唠嗑,一边不时地用小笤帚将要滚落的作物颗粒往碾盘中央扫。一般磨米面要小半天,驴多转几圈,主人多扫几次,碾磙子的花纹便深深浅浅地印在皮肉分离的米面上。我常抱着膝盖坐在碾房门槛上,看她俩轻轻地摇晃箩筛,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像完成一个庄严的仪式。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照进碾房,我分明看见姥姥脸上眼睛弯弯的,五姥姥脸上嘴巴弯弯的。

村里后来通了电。邻村开了米面加工厂,有崭新的米面加工设备,据说只要把麦子和谷物往里一放,时间不长,光滑的面干净的米就顺着输送管带出来啦,省事,还卫生。很多乡亲爱上了米面加工厂,有事没事去转转。路不远,但没人走着去,大伙儿不是赶马车骡车,就是开自家新买的三轮车四轮车,还有小年轻骑着“雅马哈”一溜烟跑了,油门声比老碾道多少年的碌碌声大多了。

当然,老人们对碾房有一定的感情,即便后来米面加工一条龙服务,或是有条件买成袋的米面,他们还是喜欢抽空去碾房,这里摸一摸,那里转一转。我想,对他们而言,碾房代表的是一段段深耕细作的岁月,是不计丰年歉年都可以在碾盘旁边叙谈或沉思的情怀吧!

时光荏苒。亲戚们今年春天开车回了趟老家,对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带着一抹柔情,他们特意去寻老碾房,发现它还在,沧桑依旧。旁边的树也在,苍翠依旧。三姨四姨忍不住轻轻触摸粗糙的碾盘,小姨小舅目光越过拉杆,仿佛看见姥姥和五姥姥拿着小笤帚一下一下地扫着作物颗粒,一下一下地摇晃着箩筛……

我想,姥姥家乡的老碾房退休了,各地农村千千万万的碾房也不约而同成为陈迹,但它们和米面加工厂一样,作为历史的产物,作为时代变迁的见证,将永远伴着深深浅浅的作物香气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温暖而厚重,朴实而自在。

  • 漫步的抒情散文
    答:漫步的抒情散文3 阳光明媚的一天,花儿开得特别艳丽;草儿长得特别碧绿;大树精神无比。阳光十分无私,大...我揉了揉眼睛,又发现了温暖的一幕:一位扫大街的老爷爷带着双棉手套,穿着那身让人敬佩的工作服,拿
  • 时光抒情散文
    答:时光抒情散文4 母亲终于下定决心,把家里别无用途的旧书都卖掉。 她是很念旧,一张老照片,一件旧衣裳...仰望天上那一片片轻云,能细细地感觉到车轮在地上碾过的轻微震颤。或者在野甸上把干了的草拉回,将
  • 清明节抒情的散文
    答:清明节抒情的散文怎么写?在儿时的记忆里,清明,总是和雨水联系在一起。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清明节抒情...清明!我是爱的,清明节令一到,老天爷就像那么听话似的,雨水多啦起来,路边的柳枝绿的更醒目啦,更喜...入你视野入你心房,闭上眼睛的凝神,那颜色刚刚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发现;不似夏的浓,来得太沉。
  • 3片抒情散文
    答:3片抒情散文 最好是有关于雨的... 最好是有关于雨的 展开  我来答 12个回答 #热议# ...怕听穿林打林声,泪透鲛绡红颜老。自古情长多伤心,晓风残月费思吟。凭窗立,无处问归程。一种相思,
  • 茶的抒情散文
    答:如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痴心女人香消玉损的美。那么“茶丝化瓣展做花,唯浅香留唇”则是如茶女人情意绵绵清凉的美。 如茶的女人唯美的女人。做一个如茶的女人,淡雅的女人吧,给浮夸的尘世一股清凉,一缕淡香,一世芳华。 茶的抒情散文9 此刻,你也这么坐着,我也这么坐着。你像我一样,握杯在...
  • 沈从文短篇小说品读`!!急!在线
    答:这一切生、老、病、死,在作者看来,都是自然的安排,人生的常态,当地民风如此,芸芸众生也应如此。而生活如此,表现生活的小说又什么必要非得按人为形成的规矩去写作呢?于是,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
  • 老家院子里的那些树木抒情散文
    答:那年代,农村文化娱乐缺乏,体力劳动相当繁重,春种秋收,耙磨碾打,日子单调而平凡。这一树石榴花在朴素的院子里,在朴素的弄家日子里,就显得格外亮丽,仿佛那就是生活的期盼,生存的希望,是生活赐予家人的一种幸福。 岁月流失,家里的老房子拆去,新房子建起。这棵石榴树连同其他树木,都已经不在,院子里再无处去觅...
  • 萧红的作品与秋虫为伴
    答: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牵牛房” 十元钞票 同命运的小鱼 几个欢快的日子 女教师 春意挂上了树梢 小偷、车夫和老头 公园...萧红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
  • 谁有论文《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答: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作品主要是以30年代湘西的社会为背景,以湘、渝、黔边交界的茶洞渡口为描述对象,以老船公和外孙女的...二是创造了极富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要特别注重审美体验,注重牧歌情调所...
  • 名家散文精选
    答:《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