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鸡蛋会不会有什么坏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常吃鸡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鸡蛋还有这样的作用,真是没想到

会导致其他食物摄入减少,导致营养摄入的不均衡,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鸡蛋的确很有营养,但仅是一种食物。而对于健康饮食来说,重要的是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平衡。比如,虽然鸡蛋是很好的蛋白质摄入来源,但却不是唯一的,豆制品、肉类、奶制品也可以提供蛋白质。大豆中的三分之一都是蛋白质,每天喝牛奶也可以提供一些蛋白质。

扩展资料

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膳食中10%至20%的叶酸,20%至30%的维生素A、D、E。对于素食者来说,鸡蛋是重要的维生素B12来源。四是胆碱。鸡蛋中还有一种丰富的营养——胆碱。一个去壳鸡蛋大概可以提供176毫克的胆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营养素。

相对于大鱼大肉,鸡蛋中的胆固醇好很多。因为鸡蛋中除了胆固醇以外,还有很多营养素可以抵消胆固醇摄入过多的相关风险。而大鱼大肉中的脂肪含量(一些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都很高,对心脑血管的坏处也更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每天正常摄入鸡蛋不会升高胆固醇





有。

一般人群每天吃1个或多个鸡蛋不会导致心血管病或糖尿病风险增加。但像其他任何食物一样,鸡蛋虽好也不要吃太多。

在其他食物(奶类、肉类和鱼虾)都正常摄入的情况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周不要超过7个。若奶类、肉类和鱼虾摄入不足,可多吃鸡蛋代替一部分。 

不要迷信“土鸡蛋”。土鸡是指散养的、没有专门饲料,主要以虫子、蔬菜和野草为食物的鸡。很多人都觉得“土鸡蛋”应该比养鸡场里的鸡蛋更好,但检测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土鸡蛋的蛋白质、钙、锌、铜、锰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烟酸、硒等略少一些,其他营养素差别不大。 

扩展资料

鸡蛋是人体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对于人体而言,鸡蛋中的蛋白质质量最高,是仅次于母乳的第二大营养品。鸡蛋中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以及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8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

1、蛋白质

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100克鸡蛋含13克蛋白质,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50克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消化率在牛奶、猪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2、胆固醇

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丰富,一百克的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达1510毫克。这也是老年人害怕吃鸡蛋的原因,他们认为鸡蛋会引体体内胆固醇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科学家发现,鸡蛋中胆固醇含量高,但卵磷脂含量也很丰富,卵磷脂会减小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并让它处于悬浮状态,阻碍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科学家认为,胆固醇正常的老年人,即使每天吃两个鸡蛋也不会造成血管硬化。但是还是不宜吃太多,否则不利于胃肠消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鸡蛋注意十不要



多吃鸡蛋不好,一是浪费优质蛋白质,二是蛋白质分解产物会增加肝、肾负担,对身体也不利。而一个代谢正常的人,适当的吃些鸡蛋,例如每天吃1~2个,或一星期吃几次,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饱穿暖每个人每天吃超过一个鸡蛋,对于某些人,比如孕妇、乳母、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或者那些劳动量比较大的人群,影响就不太大,因为这些人群所需的能量多,消耗量也大,就能把这部分的能量也消耗掉;但对于老年人、活动量较少的人来说,如果长期每天吃好几个鸡蛋,本来每天所需的能量已经少了,假如再加上本身脂肪高,那就更消耗不了这部分的能量,最终会造成机体负荷大,使脂肪沉积多而导致高血脂。

吃太多会引起蛋白质摄去过多,青少年还好,幼儿和中老年会引起消化不良,更会增加内脏的负担,蛋白质分解的氨类过多会使肾脏负担大,并且小肠吸收达到饱和后,多余的就浪费排出体外了。
另外蛋黄内胆固醇太多会引起胆固醇升高。

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不好,看看这个,能不能帮到你!

鸡蛋的健康吃法大揭秘

鸡蛋好吃、有营养,
是一种老少皆宜,人人爱吃的食品,但以下几个关于鸡蛋的说法你都知道吗?
鸡蛋的健康新说
1.健脑益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2.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动脉硬化。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4.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5.延缓衰老。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做“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是不少长寿者的延年经验之一。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
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一天吃多少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鸡蛋误区ABC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胆固醇的。只有当你每天摄入的胆固醇过量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时,它才会危害你的健康。事实上,“适量摄取”才是关键。任何营养成分,只要你摄入过量,就会对你造成危害;摄入不足,同样会对你造成危害。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烹饪技巧,各式解密
摊鸡蛋: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相对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影响质感。因此,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蒸鸡蛋羹: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之外,主要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气温对于搅好蛋液也有直接关系,如气温在20℃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点(约5分钟),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气温在20℃以上时,时间要适当短一些。

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打蛋花汤:在汤滚之际加几滴醋,则蛋汁入水即呈现漂亮的蛋花了。
煮鸡蛋:重在掌握好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 鸡蛋这种东西吃多了又没有什么坏处,比如说一礼拜吃了一斤。
    答:还有研究表明鸡蛋里的胆固醇虽然多,但是长期大量吃鸡蛋的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并没有升高。但是鸡蛋毕竟是高蛋白的食物,吃太多了蛋白质会造成肾的负担。一般成人每天的蛋白质应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每天吃几个鸡蛋合适?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
  • 多吃鸡蛋有什么坏处
    答:2、消化不良: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大量的脂肪,吃多后可能会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同时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胃肠道功能不适等症状,摄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导致体重增加。3、增加肝脏肾脏负担: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需要通过肾脏代谢,从而排出体外,吃鸡蛋吃多后会增加肝脏肾脏代谢...
  • 每天多吃鸡蛋的坏处 每天多吃鸡蛋有什么坏处
    答:1、吃鸡蛋过多,鸡蛋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含氮废物,都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又会直接加重肾脏的负担。2、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3、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 孩子经常吃鸡蛋好不好
    答: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吃鸡蛋过多,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营养需要。吃多了不会再吸收利用,而且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
  • 吃鸡蛋的好处跟坏处
    答:鸡蛋的坏处有:1.有一些敏感体质人一次摄入大量蛋白质可能发生过敏症状,出现腹痛腹泻、皮疹等情况;2.肾功能不全的人体内代谢物无法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患者如果食用鸡蛋会让体内尿素氮增加,导致病情更严重;3.感冒发烧的人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类消化酶的活性也降低,此时吃鸡蛋容易消化不良,可能引起腹胀;4...
  • 为什么有人说鸡蛋不能吃太多?鸡蛋吃多有什么危害?
    答:其他的时间段最好是不要去吃鸡蛋。如果真的很喜欢吃鸡蛋的话,每天最多只能够吃三个鸡蛋,对于一些中老年群体而言,每天最多只能够吃两个鸡蛋,这样也能够减少身体出现一些毛病。鸡蛋的营养价值确实是很高,但任何的食物吃的太多,总是会出现一些坏处的。
  • 吃鸡蛋多了有什么坏处
    答:吃鸡蛋多了有以下坏处:1、蛋白质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2、营养过于丰富会引起胆固醇增多,从而引起中风、动脉硬化、心血管等疾病。3、增加肠胃负担。4、引起肥胖问题。5、吃多了鸡蛋还会引起便秘。
  • 经常吃鸡蛋有什么坏处
    答:鸡蛋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蛋品,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全面且丰富,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吃得过多对身体不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危害:1、吃鸡蛋过多,会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2、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3、导致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4、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健康食用鸡蛋要遵循以下原则...
  • 早上长期吃鸡蛋的危害是什么?
    答:正确的吃法没有坏处,但是空腹吃鸡蛋容易造成蛋白质的丢失。早餐吃鸡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鸡蛋中丰富的胆碱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必要物质,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