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人的身后事需要办几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老人的身后事要几天

一般三天,具体得看出殡的日子,根据日子来确定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可以在亲戚朋友或者邻居里请一个有威望、懂风俗的人帮忙,也就是执事。然后按照他说的去做准备。

一般是三天。去世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如果是初一或十五就得错开,一般是后错。葬礼习俗如下:
一、换装、抹汗
家中亲人(以老人为例)快去世的时候,在咽气之前,由家中亲属为老人清洗身体,叫做“抹汗”,全身上下用湿帕子抹一遍。亲人咽气后,就立马换上衣服,因为尸体僵硬后穿衣服非常困难。衣服穿三层。
第一层是黑色或蓝色的衣服,第二层是白色的衣服,第三层是寿衣。据说这样穿的原因是,人的灵魂到了阴间会被脱光衣服,而第二层穿白色衣服,就是为了让小鬼把白色的衣服看成是人的皮肤。这样老人就能保留两层衣服。老人死后还要在老人头上包一张黑色的帕子或是戴一顶黑色的帽子。有些地区是在人死后在进行换衣。
二、落气、停丧
在重庆地区,人死最后一口气落下去了,叫做落气,即停止呼吸的意思。当一个人被确定落气之后,旧俗会立即烧“落气钱”(纸钱)。接着举行停尸仪式,要把老人的遗体放在一块木板上。把木板置于堂屋中央,木板下由两根高板凳支撑。在木板下放置一盆水,水盆上放一个米筛或筲箕等东西,米筛上再放置一个菜油灯。俗话说:“菜油灯烤背,活儿都做完了。”表示人的一生到此结束了。
老人脚前要放置一升米,以作插香烛之用。身侧放置一个铁盆或铁锅,以作烧纸之用。需要注意的是,客死异乡的人的遗体是不能进入屋子的,只能停放在屋檐下,还要进行喊魂、招魂仪式。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现在停尸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如城里和城郊的农村,停尸常用电冰棺,避免因等候亲人吊唁活动太长而导致尸体腐坏。
三、报丧
老人咽气后,立即放鞭炮,以告知村里的亲朋好友,老人去世了。亲友邻居就会过来帮忙。再通过其它方式(打电话、托信等)告知远方的亲友,请他们过来吊唁。 守灵、赶丧、哭丧。报丧之后,孝男孝女应穿上孝服。
但现在已经简化了,只要头上系一条白色的布帕就行,布帕叫做“孝帕”。亲朋来吊唁也会得到“孝帕”系在头上。老人停尸完毕后就要在灵前设灵堂,举哀守灵,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友。而亲友在接到报丧之后,须立即前往丧家吊唁,这叫赶丧或吊丧、吊孝。前来赶丧的亲友领取孝帕之后就到灵前叩拜哭灵。
四、法事
老人去世后就要马上请掌帖师过来做法事。掌帖师是北碚地区的一种专门做丧事的职业。掌帖师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有着自己的行规,一般是家族传承或是师徒相传。其职能相当于少数民族中的祭司。掌帖师有自己专用的法器道具,有专门的经书,有自己的学问。丧事该怎么办、日期改怎么选、仪式该怎么做、遇到特殊情况该怎么处理,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掌帖师负责整个丧葬过程的各种仪式,也负责念经超度。通知掌帖师的同时也要通知石匠开始砌坟。掌帖师念经的时间从白天到晚上12点左右。下半夜则请“耍锣鼓”,“耍锣鼓”有点类似于戏班子,但不是唱戏只是唱歌。如果家境不富裕可以免之。
现在基本没有“耍锣鼓”了,于是改请乐队唱歌、奏丧乐。若是当天下葬,凡事从简,只请一名掌帖师,掌帖师就念咒做几个法术完事。若是丧事超过三天,要请三个掌帖师,掌帖师就会有很多活动。丧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掌帖师的测算,看哪一日是好日子,至少不是不吉利的日子。有些也由子女的多少决定,一个子女做一天。
五、丧酒
在重庆地区,不是所有人去世后都要办丧酒的。未结婚生儿育女的人死去一般不办丧酒。结婚生了后代的人去世,才有资格办酒。丧酒的时间并不确定为某日。从死者落气开始,就有客人到来,就要开始办丧酒招待客人。直到死者下葬,散客,丧酒才结束。亲友来吃丧酒一般会送礼。旧时送礼的意义应该是送给丧家一些办丧事的物资,以帮助丧家举办丧事,减轻负担。
因为在旧时经济贫困时,一次丧事对丧家是一次很大的经济负担。而现在经济发展,办丧事已经不算太大的负担了,所以送礼的物品也更加宽泛了。简单的就直接送上现金,有心的就送上鞭炮、祭幛。客人们安安静静地吃喝,不喧闹不嘈杂。
有些地方直系亲属(孝子)是不能和客人一起吃饭喝酒的,他们必须吃素。有些地方有孝子发丧期间只喝稀饭的习俗。但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习俗已经淡化了,孝子孝女已经不禁酒肉了。

重庆这边办的后事天数不定。择期而葬。短的有当天埋的,长的有半个多月的。一般的也就是个三四天左右。

  • 重庆老人的身后事需要办几天
    答:1. 老人去世后的第一天,亲属需为老人清洗身体,称为“抹汗”,并尽快为其更换衣物,以避免穿衣困难。传统上,老人会穿上三层衣服:第一层为黑色或蓝色,第二层为白色,第三层为寿衣。这样的穿着据说是为了保护老人的灵魂和在阴间的衣物。头戴黑色帕子或帽子,某些地区在死后换衣。2. 当老人咽下最后...
  • 重庆老人的身后事需要办几天
    答:一般是三天。去世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如果是初一或十五就得错开,一般是后错。葬礼习俗如下:一、换装、抹汗 家中亲人(以老人为例)快去世的时候,在咽气之前,由家中亲属为老人清洗身体,叫做“抹汗”,全身上下用湿帕子抹一遍。亲人咽气后,就立马换上衣服,因为尸体僵硬后穿衣服非常困难。衣服...
  • 老人的身后事要几天
    答:一般三天,具体得看出殡的日子,根据日子来确定
  • 白事三天是怎么安排的
    答:第一天:当老人病危时,家属会联系殡仪服务公司办理相关殡仪服务。通常情况下,灵车由殡仪馆提供,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大多数情况下,逝者的身后事由殡仪服务公司负责,包括办理死亡证明、指导进行净身穿衣、布置家庭灵堂以及安排运尸车等。遗体被送往殡仪馆冷藏后,家属通常会离开。第二天:家属回家后,会通...
  • 老人百年之后的大事就是身后事吗
    答:老人百年之后的大事就是身后事。老人后事意思就是当家里有老人去世了之后为她所办理的一切善后处理工作。在我们这边,老人去世后,要在村口搭灵棚,把去世的老人装在棺椁里,放在灵棚里停放三天。在这三天里,老人的后人也就是子孙都要进行守灵。期间需要接待来自各个地方的亲朋好友前来祭奠。第三天的...
  • 家里老人去世
    答:12、第二,家里老人去世,子女禁穿鲜艳的衣服 第三,三年不可以贴对联过年了不可以起早 习俗 第一,老人去世后女儿要回婆家讨孝,不管长辈,还是小孩,见面不说话就要磕头 第二,老人去世,三天要圆坟 第三,去世五七,一百天,一年。13、作为晚辈,如果说家里面有老人去世了,肯定要谨慎的处理首先...
  • 农村人都很重视身后事,你见过最热闹的丧事是怎样的?
    答:老人的身后事,在农村人看来,就是头等大事,一点都不能马虎,仪式感比喜事还要到位。 丧事的规格代表了家庭综合实力。 按照农村的习俗,一般老人去世的第3天就应该去火化,之后入土为安。但是爷爷直到第5天早上才送去殡仪馆。 问及原因,主要是四爷爷的儿子人在国外,想要跨国回来并没有那么...
  • 老人过世后后事怎么办?
    答:去世当天过7天叫头7后面的以此类推都是7龚一共七七四十九天 每7天一过 问题四:老人去世后事怎么办 说的难听点就是:挖个坑埋里边。 问题五:老人去世有什么讲究 老人去世后的风俗(乡里乡亲之间) 送终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笃处于弥留之际,大都是情依依、意连连,思念儿女,牵挂亲人。这时在...
  • 老人死后有什么讲究
    答:有时说来也巧,一旦儿女进门,老人就“撒手归天”一了。因此,儿女守护着父母去世,叫做“送终”。在这个时候,老人当着众人面吩咐一些身后事,如“掌柜的”谁当、事业的继承、则产的处理、账债的往来、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等,俗叫“托家事”。对老人临终遗言,子女要一一应允,让老人放心,即使死后也不改其意。
  • 家里老人去世都有什么讲究
    答:关于死因的讲究不是很了解,但死于家中的,至少要在家里停棺七日,不论以前还是现在,现实或影视作品里,好筵好散,请正经道观道士或火居道士到家中念咒或经,将人放在一楼前厅正对门口,好像是头朝里脚朝外,门外搭起黑篷,遮天蔽日,有所供养,请有关人员(亲戚、故旧、邻居)来吃饭,施舍穷人,乞丐,样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