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子房河流域的地貌特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云台山的地质地貌

云台山风景区在元古时代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
云台山风景区处在华北陆块新生代东亚裂谷系的华北裂谷带与西安—郑州—徐州近东西向裂谷转换带的交汇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于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组合的“云台”地貌。

扩展资料:
云台山的主要景点:
1、红石峡
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长1.5千米。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
2、潭瀑峡
潭瀑峡,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
3、泉瀑峡
泉瀑峡(老潭沟),长约3千米,沿沟上行400米,是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云台天瀑最宽可有十多米宽的瀑面。是云台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
4、青龙峡
青龙峡,长约7.5千米,总面积108平方千米, 又称“云台山第一大峡谷”,集峰、崖、岭、巅、台、沟、涧、川、瀑、洞等地貌于一体。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太行山南缘发育了峪河、子房河、青龙洞河、东大河(群英河)、青天河、丹河、石河(逍遥河)、仙神河和沁河等中小型河流。子房河是南太行地区规模较小的一条季节性河流,隶属于卫河水系,发源于双头泉一带,流域面积约为255km2(图2-1)。河流中段建有子房水库(马安石水库),是云台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流出山口之前的河谷段,根据河谷形态和地貌特征的不同可以河床上的2个最显著的河流裂点为界将该段河谷进一步划分为3段(图2-1,图2-2):第一段(上游段)位于高度介于250~400m之间的河流裂点之上,包括了古孤泉、双头泉、勤泉和饮羊河等主要支流水系;第二段(中游段)位于台头凹处高40m左右的河流低裂点与高数百米的高裂点之间,子房水库即位于该段之内;第三段(下游段)位于台头凹与河流出山口之间,包含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支流水系。虽然子房河流域面积不大,但它却基本上浓缩荟萃了整个南太行山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地貌类型。可以认为,研究该区的地貌特征是揭开整个南太行山地貌演化历史的一把钥匙。

首先从整体上看,根据地势高低和峰顶面的海拔大致以800~1100m的等高线所在区域为界,可以将云台山地区划分出两个地貌单元:①峰顶面——平均海拔为1100~1300m,②海拔高度为500~700m的中山或中低山区与低山区(图2-2)。两个地貌单元被高度达300~500m不等的陡崖所分割。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中都具备前述的太行山地区基本的地貌结构和特征,并且从山麓到山地腹地或河谷上游,可以依次观察到由河流阶地、唐县面和太行面等层状地貌面所构成的典型的层状地形(图2-1)。太行面主要分布于海拔约1100m及其以上的主要山峰和河流上游的分水岭地带。在分水岭一带夷平面保存最好,常构成面积数平方千米或数十平方千米的山塬面。而靠近山麓地区,随着水系网密度的增加以及相应的河流侵蚀活动的加剧,该期夷平面或被侵蚀切割为山梁面和山峁面,或被破坏殆尽而不复存在。从地形-地貌图上不难看出(图2-1),由于河流、冲沟不断地溯源侵蚀,太行期夷平面的分布范围正在不断地被吞噬、缩小。唐县期夷平面就分布在太行面退出的区域内或被侵蚀切割的沟谷中。在山麓地带海拔350~500m的高度和河谷中拔河150~200m的高度,观察到比较低缓的山顶、山坡垭口和古河道。在山前地带,唐县面也被多被侵蚀切割分解为山梁面和山峁面。在太行面和唐县面之间发育的是正在被侵蚀的山梁、山脊和陡崖状的地形陡坎。切割唐县面的是深数十米至上百米的“U”形或“V”形峡谷。在峡谷中又发育了阶地、裂点和岩坎等地貌。

图2-1 云台山地区地貌简图

1—中山区(海拔大于1100m,大致对应于太行期夷平面);2—中低山区(海拔800~1100m,太行面被强烈侵蚀区域);3—低山区(海拔300~800m,大致对应于唐县期夷平面);4—残丘-山麓平原区(海拔200~300m,唐县面被侵蚀切割区域);5—平原区(海拔小于200m);6—河谷;7—山峰及其高程(m)

图2-2 云台山景区地貌立体图

图2-3 云台山子房河上游的河谷地形剖面图

发源于中山区的云台山子房河,从北西流向东南方向跨越了不同的地貌单元,也因此造就了该区地貌发育所具有的分段性特征。地表调查发现,在河流的上游段,河床坡降比较大,河谷大多曲度较小,整体上比较平直,但向下游在距高数百米的裂点1~2km的范围内,河谷的弯曲度却明显加大,呈现出深切曲流形态。横跨主要支流的地形剖面揭示(图2-3),在河谷横向上发育了典型的多级层状地貌以及由其构成的“谷中谷”。其中太行期夷平面以分水岭一带大致等齐的峰顶面为主要标志,多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上,或构成平坦的、数千平方米的峰顶面,或构成起伏平缓、数平方公里的山塬,其上常成为村庄、农田和寺庙等人类活动的场所。典型的例子在夺火乡附近,平坦的夷平面分布在子房河源头与东大河支沟的分水岭上,其上宽数百、上千米的平缓山地成为众多村庄聚集的场所。在切割该夷平面沟谷的中,从上到下依次发育有宽数公里或数十公里的“盘状”宽谷、宽数百或上千米的“U”形宽谷和宽数十米至200~300m的“V”形峡谷(图2-4)。其中“盘状”宽谷的谷底面对应的是太行面被剥蚀之后的山脊或山梁面,其高度一般介于海拔1100~1200m之间。嵌入在“盘状”宽谷之中的是谷底面为海拔1000m左右的“U”形宽谷,其谷底面即为所谓的唐县面。切割唐县面的是深度为100~200m的“V”形峡谷。所谓的河流阶地都发育在“V”形峡谷之中。根据阶地的发育程度和形态,在峡谷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由低序次的“U”形谷和“V”形谷嵌套分布所构成的“谷中谷”地貌。

图2-4 云台山子房河中游的河谷地形剖面图

在子房河的中游段,河流的坡降比在上游接近裂点处大,除了局部受岩坎的影响会突然增加,但向下游方向逐渐减小。该段的河谷曲度很小,基本上是平直的。横跨河谷的地形剖面显示(图2-4),该区的太行期夷平面也主要分布于海拔1200~1300m及其以上高度。其中在海拔1308m的小北顶(茱萸峰)上,该期夷平面形态还有所保留,并可在其上观察到周缘发育广泛的、几乎等齐的峰顶面,也标志着该期夷平面存在。在该夷平面之下还是“谷中谷”地貌,但与上游段不同的是,该段中的不同类型的“谷”的发育特点都有所不同。其中盘状谷的范围相对上游较窄,宽仅几千米,但切割深度较大,为200m左右。“U”形谷在中游段特别发育,谷宽500~1000m,深度达到500m左右。由于河谷中强烈的剥蚀作用,该处“U”形谷的谷底面多为处于剥蚀状态的基岩斜坡,而不是常见的唐县期夷平面。嵌入“U”形谷之中的“V”形谷在该段的中—上游部分不甚发育,宽不过数百米,切割深度仅有十几到数十米。而其下游部分(红石峡段),“V”形谷切入紫红色砂岩中,切割深度加大到近百米,但宽度极窄,仅为数十米到近百米。在深切的“V”形谷中除了红石峡段残留河流阶地外,其他地段很少有阶地发育,多表现为基岩陡崖或斜坡。但常见侵蚀的基岩岩坎和崩塌堆积的岩块。特别是在靠近上游的地段,由于河床出露以中厚层的碳酸盐岩层与中薄层的泥、页岩互层为特征的中—下寒武统地层,其中发育了众多高度在1~5m不等的基岩岩坎,从而造就了五步一潭,十步一瀑的景观。类似的地貌现象在青龙峡景区内更为发育,其中最高的岩坎达10m以上,并在岩坎附近形成许多钙华堆积物。

子房河下游段的地貌形态与中、上游段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根据野外观察,该段的河流坡降最小,曲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大。在黑石岭-台头凹段曲度较小,而在黑石岭至出山口处,曲度明显加大,显示出曲流河的形态。由于早期正断层垂直活动和较大的水系和冲沟密度的影响,该区太行期夷平面的高度明显降低,且大部分被破坏殆尽或已难以辨认,仅在海拔800~900m的、孤岛状的残山峰顶面上或许有所保留。该区大多数海拔500~800m的山顶面主要构成夷平面被剥蚀之后所形成的耸立于唐县面之上的山梁和山峁面。从横跨河谷的地形剖面分析(图2-5),在切割山梁面的沟谷中发育了典型的“盘状”宽谷和“U”形宽谷。其中“盘状”宽谷分布于海拔300~500m高度,切入山梁面100~200m左右,谷宽数公里不等,谷底面对应于唐县期夷平面。由于后期的侵蚀切割,该期夷平面在靠近河谷处构成顶部相对平缓的低山梁面。在盘状宽谷面之下是宽1~1.5km的“U”形宽谷。其切入“盘状”谷100~200m,其中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

图2-5 云台山子房河下游的河谷地形剖面图

黑石岭和回头山一带的河谷横剖面显示(图2-6,图2-7),在唐县面之下的“U”形河谷中发育了6级拔河高度分别为80m、60m、36m、27m、10m和3m左右的河流阶地。其中拔河80m左右的T6在河谷中多被侵蚀而保留较少。在红石峡至西岸上,该阶地以平坦或略有起伏的谷肩形式残留在“U”形谷地的中部。在西岸上至回头山一带,该阶地多以垭口状的古河道形式保留在海拔350~250m的高度上。拔河60m左右的T5在台头凹—黑石岭段分布极为连续。其中,在西岸上-台头凹段,它嵌入在狭窄的“V”形峡谷中,构成了峡谷的谷肩。在黑石岭一带,它分布于宽约2km的宽谷中,阶地面极为宽阔。从黑石岭向下游,该阶地主要以古河道的形式存在(图2-6,图2-7)。拔河36m左右的T4主要分布在黑石岭-回头山段。其中,在前黑石岭和古洞窑西南一带发育最好,嵌入在宽阔的“U”形峡谷中。在下游的局部地段,也可见到与该阶地相当的古河道。T3—T1主要分布于黑石岭至河流出山口附近,其中T2和T1还一直延伸至了盆地之中。

图2-6 云台山反封站处子房河河谷横剖面图

图2-7 云台山回头山北子房河河谷横剖面图



  • 云台期切割
    答:与数百米的断层垂直活动幅度相对应,在断层上升盘的子房河上游各支谷中发育了高260~360m不等的高大的河流裂点,子房河的河谷地貌发育也从此开始出现以裂点为界的纵向分段性。图5-17 云台山子房河的河谷地貌纵向剖面示意图 1—太古宙变质岩;2—中元古代石英砂岩;3—早寒武世砂页岩与灰岩互层;4—...
  • “云台期”切割
    答:鉴于此次沟谷深切在云台山表现得最为显著,并且为“云台大瀑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这里将该期切割阶段称之为“云台期”切割(赵希涛等,2004)。但在子房河的下游段,该阶段的河谷下切所形成的遗迹由于被后期的夷平作用破坏殆尽而已经难以识别。图4-3 云台山子房河的河谷地貌纵向剖面示意图 1—...
  • 焦作云台山焦作云台山旅游攻略
    答: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 2、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焦作云台山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 云台山景点 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
  • 自驾去云台山旅游攻略 关于自驾去云台山旅游攻略
    答: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红石峡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2、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主要...
  • 焦作云台山景点介绍
    答:1、红石峡(又名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长2000米,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2、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云台山风景区,位于...
  • 焦作云台山景点介绍
    答:1、红石峡(又名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长2000米,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2、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云台山景点 云台山,...
  • “山”景
    答:另外还有一类根据河谷弯曲程度来划分的重要河谷形态——深切曲流。深切曲流具有蜿蜒弯曲的河谷形式,位于丹河流域中的青天河景区中的鲸鱼湾,其迂回曲折、湾湾相连的河谷形态展示出典型的深切河曲地貌。规模较小的局部曲流形态在峰林峡景区、云台山子房河上游支谷的裂点之上和青龙峡景区内也可见到。
  • 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潭瀑峡地址在哪里?
    答: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潭瀑峡,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离晋城市陵川县七贤镇北约160公里。该景区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1270米,南北走向。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被誉为“潭瀑川”。潭瀑峡又名...
  • 云台山的景点有哪些
    答:云台山的景点有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子房湖、茱萸峰等。一、红石峡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长2000米,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8]。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二、潭瀑峡 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