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义皮影戏中的皮腔纸窗影戏是怎样表演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孝义的皮影戏是怎样的?

孝义皮影戏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孝义皮影戏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古朴绚丽、多姿多彩,是蕴藏在民间文化中的一朵艺术之花,也使得孝义获得了“戏曲之乡”的美名。
早在北宋时期,孝义就有了皮影演出的班社,而且还有专事影人雕簇的艺人,可与当时的京城汴梁相媲美。曾在孝义新城东北隅发现的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内,共两侧壁画上就有数个儿童,有的吹着唢呐,有的手持影人,于草坪上玩耍的描绘。
后来,至明代时,孝义的皮影更是有了很大发展。据记载,1508年,在北京举行过一次百戏大会演,当时就有孝义的皮影戏班前去参加演出。清代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那时孝义皮影班社达到60余个,皮影雕簇技术更为精湛,剧目日益丰富。因皮影戏演出灵活轻便,富有神奇的幻想,清代嘉庆年间,王妃和阿哥们还把皮影召进皇宫,出资置买戏箱,重金聘请艺人长期演出。在乡下,则有平遥、祁县、太谷数县的商贾,聘请孝义艺人搭班说戏,或远去宁夏、内蒙古、河北,为山西籍的商人演出。如艺人杨二楞定居宁夏,张贤保到河北、辽宁、黑龙江演出,终身未归,在孝义影戏界颇负盛名,为后世传师。至清末的时候,孝义皮影戏出现了极为兴盛的黄金时代,著名艺人比比皆是,如王宝栋竿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铜音铁嗓,月惊星迷。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长喜闹剧,被誉为“哈哈班”。
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富有等一大批青年艺人各显千秋,蜚声一时。
孝义所演的内容,大都由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等,为人们喜闻乐见。从其演出风格来看,孝义皮影主要有皮腔纸窗影戏和碗碗腔纱窗影戏两种风格。
孝义皮影戏分为两大流派,一是皮腔纸窗影戏;二是碗碗腔纱窗影戏。
孝义的皮腔纸窗影戏流传年代久远,是民间艺人将牛皮、驴皮雕镂成各种人物、动物、场景的平面形象,作为演戏的道具,用当地的语言和演唱方法创作出的一种旋律和唱腔,韵味独特,称为“皮腔”,是孝义土生土长的一种声乐艺术。
皮腔主要的乐器是小唢呐、笙、笛子,也被当地人称作“吹唱艺术”。皮腔表演时,由艺人操作皮影人并伴唱,也有由其他艺人伴唱的。
皮腔的影人通常有三四十厘米高,比碗碗腔影人稍大,但雕镂及造型不如碗碗腔影人精细。皮腔影戏上演时,主竿是安于操作影人的胸腰。以麻纸为窗,即屏幕,凭借吊在窗后的灯光亮影,牛皮人竖立在屏幕上,由人用数尺(一米为三尺)长、筷子粗的棍顶住皮影,做出各种动作,并伴有“影人”的对话、说唱和对打。
在那时,演出皮影凭借的灯光是麻油灯或汽灯。台子不大,最适合在堂会上或小村庄里演出,供百余人进行观看。
皮腔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故事。演出整本大戏时则加演“打台”小戏,没有唱腔,道白也少,以武打为主。孝义的碗碗腔纱窗皮影戏,源于清光绪年间,因遭年荒,陕西艺人流落孝义,为谋生与本地搭班组社,因演唱时有一种形似碗碗的铜铃伴奏,故称碗碗腔。陕西艺人在孝义也收徒传艺。
碗碗腔影人虽小但镂刻精细,着彩色,用纱布做窗比麻纸的窗要清亮许多。同样是几块牛皮做影人,三根扦顶着,但主竿却安放于操作者的肩背,不仅影人转动灵活,操作也方便。
碗碗腔皮影戏的乐器有胡胡、二弦、月琴、铜铃,与皮腔的曲调、板式显然不同,被称作“月影”、“月调”。其韵味优美、抒情性强的唱腔,也受到当地中路梆子、皮腔的影响。
当时,经常演出的宫廷戏如《九莲珠》、《富贵图》、《观音堂》等,在后来也终于搬上了舞台,并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近代以来,由于碗碗腔影戏的兴起和班社的增多,孝义境内原有的皮腔影戏逐渐地合二为一,浸透于碗碗腔影戏或戏剧的发展之中。

起源: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历史:
1、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2、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3、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
4、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
5、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6、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7、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扩展资料:
皮影传承下去的原因: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
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

孝义皮影戏分为两大流派,一是皮腔纸窗影戏,二是碗碗腔纱窗影戏。皮腔纸窗影戏流传年代久远,是民间艺人将牛皮、驴皮雕镂成各种人物、动物、场景的平面形象,作为演戏的道具,用当地的语言和演唱方法创作出的一种旋律和唱腔,韵味独特,称为皮腔,是孝义土生土长的一种声腔艺术。

皮腔主要的乐器是小唢呐、笙、笛子,被当地人称作“吹唱艺术”。皮腔表演时,由艺人操作皮人并伴唱,也有由其他艺人伴唱的。皮腔的影人通常有一尺多高,比碗碗腔影人稍大,但雕镂及造型不如碗碗腔影人精细。

皮腔影戏上演时,主竿是安于操作影人的胸腰。以麻纸为窗,即屏幕,凭借吊在窗后的灯光亮影,牛皮人竖立在屏幕上,由人用尺数长、筷子粗的棍顶住皮影,做出各种动作,并伴有“影人”的对话、说唱和对打。

皮腔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故事,演整本大戏时则加演“打台”小戏,没有唱腔,道白也少,以武打为主。



  • 孝义民俗文化有哪些
    答:孝义皮影是由演员操纵皮制道具,通过灯光投影在幕布上,并配以乐器和唱腔,为观众呈现生动的故事,具有形神兼备的美感。皮影戏是将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相结合的独特艺术,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殿堂的明珠。由于其轻便的演出装备、丰富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皮影戏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喜爱。孝义皮影戏分为纸...
  •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答:②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③用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连成一体。3.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剧目丰富。具体内容: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
  • 皮影是什么时候举行的,怎么玩,还有规定
    答: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
  • 概括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答:②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③用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连成一体。3.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剧目丰富。具体内容: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
  • 查找中国之最了解孝义文化
    答: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颗明珠。它以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的独特魅力,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受民众的喜爱。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并以纸窗皮影为主。纸窗皮影主要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
  • 孝义的民俗传统
    答:皮腔 孝义皮腔与孝义皮影的产生与发展相依相伴,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孝义吹腔”。孝义皮腔保留着联曲体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皮腔因其演出时以白纸糊窗借光显影,被当地人习称为纸窗腔。皮腔的唱腔有两种基本形态,一...
  • 孝义民俗文化有哪些?
    答:因戏中的平面偶人和场景道具均是民间艺人手工雕刻彩绘的皮制品,故称为皮影戏或影戏。皮影戏融合了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中的一颗明珠。其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以纸窗皮影为主。纸窗皮影...
  • 孝义民俗文化有哪些?
    答:因戏中的平面偶人和场景道具均是民间艺人手工雕刻彩绘的皮制品,故称为皮影戏或影戏。皮影戏融合了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中的一颗明珠。其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戏和纱窗皮影戏,以纸窗皮影为主。纸窗皮影...
  • 孝义民俗文化有哪些
    答:皮腔 孝义皮腔与孝义皮影的产生与发展相依相伴,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孝义吹腔”。孝义皮腔保留着联曲体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皮腔因其演出时以白纸糊窗借光显影,被当地人习称为纸窗腔。皮腔的唱腔有两种基本形态,一...
  • 孝义民俗文化有哪些?
    答:皮腔 孝义皮腔与孝义皮影的产生与发展相依相伴,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孝义吹腔”。孝义皮腔保留着联曲体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皮腔因其演出时以白纸糊窗借光显影,被当地人习称为纸窗腔。皮腔的唱腔有两种基本形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