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善知识和确定善知识是否真修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问:怎样选择善知识?怎样确定善知识是真修行?

济群法师答:《菩提道次第论》讲到,合格的善知识应当具备十个条件。但现在这个时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希望渺茫,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还是有底线的,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备正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二是持戒清净,这是代表善知识的德行;三是有教导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无缘依止的。

怎样确定善知识是真修行呢?确实有一定难度。很多时候,真正的修行可能是我们看不出来的。凡夫往往容易执著于一些表象,比如是不是穿着破衣服,是不是每天吃一顿饭,是不是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等等,以类似标准来考量其修行功夫。当然,这些也可以作为参考,但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佛法是心地法门,所以,修行主要是体现在内证境界,体现在用心方式,而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等外相。作为学人,如果没有一定见地,要抉择真善知识确有难度。在我们不具备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一些教界公认的善知识,相对会比较安全。

此外,能否有缘遇到善知识,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缘,所以修行必须福慧双修。具备足够的福资料,自然就会感得各种善缘,就能有机会遇到善知识。



  • 何为善知识?怎样的人和知识可以称为善知识?
    答:调柔身心——心性柔和,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安宁与和谐。悲心——他们怀揣着利他之心,如同夏日的阳光,温暖众生。善调——他们善用巧智,如同智者解惑,引导众生走出迷津。在众生中,许多人渴望佛法的指引,但如何做到善调,却是一门艺术。真正的善知识,不仅自身严守佛法,而且巧妙地运用各种生活场景...
  •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是善知识
    答:2、所以,根据佛经的义理,来提问修行人,就知道他是否真懂。3、所以,首先要自己学懂佛经的义理,才能评判别人是否是善知识。如果我告诉你,某某是善知识,你信吗?你又是如何认定我的知见是正确的哪?还是要依靠佛经义理。4、所以,好好学习佛经,网上的佛经一堆一堆的。慢慢学。佛法的价值,是用...
  • 一钵师父:什么人是明眼大善知识
    答:大善知识是成就的人,修行圆满解脱的人,他已经经过实践修成得道了,我们亲近他,恭敬他,他就会很高兴的把修行悟道的方法教给我们,亲近善知识心必须要真诚。善知识不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真正成就的大善知识,他不要名利与金钱,这要怎么鉴别啊,开悟的人大多数都是不摸钱的,钱放下了,不会再管...
  • 如何对待不同的善知识
    答:密乘中依止的善知识必须是具德上师,非具德上师不可依止,否则师徒同堕金刚地狱。当你感觉与某位结过缘的上师特别投缘,并想依止他之前,必须仔细观察他是否真正具德,以及自己能否与他沟通、相应等等。一旦你依止了某位善知识,就不可再观察他的过失,而要把他当作圆满的佛,以九种心依止他修学。入...
  • 在修行的不同阶段,善知识会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答:宣化上人­---想要找善知识,必须要先立功、立德 、立言。你先做功德 ,自然就会遇着真正善知识。你功德若不够,遇着善知识,你也不认识善知识;你若功德够了,你遇着善知识,自然就会认识善知识。这个就是要看自己的,德行够没够 !想要找善知识,必须要先立功、立德 、立言。你先做功德 ...
  • 初学佛者如何知道眼前的善知识是否是正知正见?若是碰上了邪见者,当如何...
    答:《楞严经》里的 四种清净明诲 、五十阴魔 ,一定要看。现在很多居士说法的,暂时不要看,多看公认 的高僧大德的开示。
  • 想要学佛修行的人该如何去寻找善知识?
    答:持戒、行善、信仰大乘,善知识自然会遇到,如果还是遇不到,就要忏悔过往业障
  • 善知识的八种相
    答:如果虽然有了多闻,但讲的都是知见,这就错误了,这就是不应该的,他不算一个真正的善知识。第三,是禅定。是说,善知识对于修习禅定,有其可行正确的一套经验和方法。你问他什么叫禅定,他说打坐,这就不行。禅定,应该行走坐卧都有禅定,你怎么做,他都能告诉你怎样来修禅定。所以,必须具备...
  •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答:我们分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做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 因此,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写的,弥勒佛开示的亲近善知识(师父)的方法和善知识的条件。然后,再加上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
  • 善知识的条件
    答:”多闻是说由于多闻广学的缘故,能广大的开示法要。因为智慧广大的缘故,能除众生的疑惑;持守善士之作业故,堪受赞扬。“二门说真如”是说能由烦恼染污门和清净寂灭门来说明真如实相的道理。二种条件者,入菩萨行论云:“真善知识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萨胜律,虽逢命难缘,不舍菩萨戒。”这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