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人类文明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三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编纂于流波《源》

新文明文化史观理论的创建者流波在论述人类文明最早发祥时指出:作为人类文明的总发源地,必然有着最早的文明基因、环环相扣的文明积淀、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具体说,要确认人类文明起源最早的问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备文明肇端的地理生存环境;二是所发现文明遗存相对年代为最早;三是文明从年代序列上具有连续性从地域上向周边具有扩散性。

概念的缘起

苏美尔文明。所谓文明发祥,就是人类文明发端,就是人类文明最早肇始。按西方中心论,认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最早文明,大约距今6000年左右。但西方研究者同时发现,这个文明是突然出现的,苏美尔人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他们从遥远的东方来,其语言与汉语相似。这样看来,苏美尔人可能是从中国去的中华人。

根据三要素分析。从文明肇端的地理生存环境来说,人类四大古文明发生地都具备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从距今年代来说,从公元前3000~6000间,四大文明古国遗址各有发现,时间各有千秋,很难有个相对优势。然随着中国考古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古文明遗址的发现,打破了这个相对难以判断的格局——长江流域上万年农耕文明遗址的逐步发现及向周边年代的连续性空间的扩散性,突显人类文明发祥地的特征已成不争事实。换句话说,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华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具备文明发祥三要素。

长江流域是中华并人类文明的源头

长江流域上万年文明生生不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2.25万~1.85万年,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遗址,发现了目前人类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陶器和人工编织物等。以玉蟾岩农耕稻作文明为起点向四周延续扩散:向东向南产生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江苏溧水神仙洞、广东英德牛栏洞、浙江浦江上山等上万年的水稻农耕文明;长江流域一带水稻农耕文明星罗棋布,如距今9000年之间的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距今8000年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5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等等。长江流域水稻农耕文明向北向西黄河流域高纬度发展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宜稻则稻,因地制宜发展栗、黍、麦等其它作物,如河南、陕西、甘肃的部分地方适合水稻的生长,于是形成裴李岗文化河南舞阳贾湖、仰韶文化甘肃庆阳、龙山文化陕西扶风案板等稻粟混作农业文明。这个文明向印度半岛延续扩散发展有距今7000年的阿萨姆邦水稻文明,向东 亚、东南亚延续扩散形成几距今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更是比比皆是。

  

科学结论。由此推断,即使是其它三大文明发现了年代较久远的文明遗址,也缺少周边相应遗址的延续性扩散性相佐证,更何况上万年前的印度、两河流域、埃及都还基本处于蛮荒阶段,至于其它支系文明,则更无从比起。因此,长江流域成为中华并人类不二的文明发祥之地已铁板钉钉无可争辩。

  • 文明起源三要素
    答:作为人类文明的总发源地,必然有着最早的文明基因、环环相扣的文明积淀、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具体说,要确认人类文明起源最早的问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备文明肇端的地理生存环境;二是所发现文明遗存相对年代为最早;三是文明从年代序列上具有连续性从地域上向周边具有扩散性~即使是其它三大...
  • 人类文明标志三要素
    答:金属工具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这些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字的发明是文明进程中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文字的出现使得知识和文化得以记录和传承,为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此,文字被视为文明的重要标志。国家的形成标志...
  • 文化三要素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答:文化三要素 1. 生存结构:文化发展的首要基础是生存结构,它包括个体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条件和内在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2. 思维方式:由于受到特定生存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文明群体会在获取资源的不同难易程度上塑造自身的思维模式。人类大脑是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
  • 文明的标志三要素是谁提出的
    答:文明的标志三要素是夏鼐提出的,文明的标志三要素是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 夏鼐(nài)先生通过对殷墟考古发掘归纳出文明的基本要素。夏鼐(nài)先生通过对殷墟考古发掘归纳出文明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字制度和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为三大文明要素。具体到殷墟,他提到了王陵。他还归纳出...
  • 文明的标志 文明的标志三要素
    答:拓展:依据余珞·红野的全球文明发展观点:人类工业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欧洲文艺复兴,发展到殖民主义与资本时代;儒家文化的复兴,将建立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全球化民权时代;因而,人类社会从神权社会到资本社会,从官本位社会到以人为本的人本社会,经历三次工业革命,将进入地球文明的后工业化时代。以史...
  • 礼仪的概念,礼仪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1. 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表达相互尊重,而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所形成的、被广泛认可的行为规范。2. 礼仪的三要素:礼仪主要由语言、行为表情和服饰器物这三个要素构成。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综合性称谓。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为了...
  • 什么叫文明
    答: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文明包含三要素:哲学--人类思想的荟萃;宗教--人类心灵的寄托;艺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诠释。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
  • 文明古国中的“文明”是什么意思
    答: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作,就构成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余由智慧生物创造出的各种现象只是文明的附属品。文明包含三要素:...
  • 有关文明资料,只要答的可以就采纳
    答: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
  • 文化三要素
    答:大脑倾向于花最少的思考获得最大的资源。因此,人类的思维方向一旦确立,思维就会最省力的运行在这个方向上。这就导出第三个特征:遮蔽效应。遮蔽效应讲的是人类的思维会在思维惯性下排斥其他选项。人们会认为文明天然具有拓展性,别搞错了,拓展效应只有在多个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下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