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有多少年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三国古战场, 是 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 之称。

宜昌市辖5个城区、3个县级市和5个县,市域面积21083.58平方公里, 人口415万,其中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3万。

宜昌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

战国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于此。

东汉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吴魏夷陵之战;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

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

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近郊设市。

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座古城开始焕发青春。

宜昌人杰地灵。

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西陵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著名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等等等等太多的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他们的足迹。

宜昌水清水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就在境内,现已形成了以自然风光、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牌,现已初步形成“一体四线“的旅游格局。

即:以宜昌城区、葛洲坝工程、峡口风景区、三峡大坝为主,集上述周边景观的一体。

以长江三峡的三峡线,清江土家民风、民情、民俗的三民线,三国古战场遗迹的三国线,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古代美人王昭君、神农架野人探险的三人线的四 线。

此外近几年还相继推出了大老岭、玉泉寺、龙门河、柴埠溪等景区。

这些景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为宜昌的旅游增添了特殊的魅力。

宜昌的旅游正形成一种以三峡旅游为龙头的独特的旅游文化。

答案补充

宜昌历史悠久,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

战国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答案补充

30字你想写啥故事啊



  • 江西宜昌市属于哪个省?
    答: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宜昌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 宜昌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答:宜昌,古名夷陵“彝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意寓“宜于昌盛”,是一个有着2700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城。是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主战场,作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之肺的宜昌,拥有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等百余处水电枢纽工程;爱国...
  • 湖北武汉、荆州、宜昌、襄樊四大城市历史
    答: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距今一二十万年前,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夕阳下的镇江阁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
  • 武汉与宜昌有什么区别?
    答:武汉和宜昌,一个省经济主力军,一个省旅游中心;GDP的增长都体现了两座城市的实力,需要根据多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区别。历史 武汉: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武汉北郊的盘龙城遗址筑于商代,距今约有3500年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
  • 宜昌有多少人口
    答:391.01万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宜昌市的常住人口为391.01万人。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设立地级市。
  • 宜昌市区有哪几个区
    答:宜昌市区有5个区,包括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宜昌市可分为:五县三市五区。其中,五县为:秭归县、远安县、兴山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三市为: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昌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 宜昌的变化?
    答:宜昌的变化?宜昌几十年来变化可大了:进入20 世纪70 年代,宜昌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历史曾经记载,1904 年(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准设川汉铁路总公司于成都,川汉铁路拟从汉口经宜昌而达成都。1909 年(宣统元年)川汉总公司在宜昌设立工程总局。总工程师詹天佑、副总工程师颜德庆到宜昌任职。并于当年召集3 万多工...
  • 宜昌的历史等
    答:回答:宜昌资源 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宜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这是宜昌市经济的最大优势之一。长江流经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经市域153公里。此外,三峡水力枢纽工程还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宜昌市内河流总长3793公里,河流密度计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量达2500万千瓦。...
  • 宜昌的历史等
    答: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这段历史,演变产生了火烧连营、烧铠、断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关于刘备的故事与战争遗迹。诸葛亮黄陵庙撰碑 作为智慧...
  • 西陵区的历史沿革
    答:“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楚顷襄王 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