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扩展资料:

国家教育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提出了全方位的标准和要求。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予以治理。

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要引导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

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资源,遴选、开发、设计一批适宜幼儿的游戏活动,丰富游戏资源,满足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州市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与对策 教育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④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①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②师资力量薄弱;③办学条件差。(3)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倾向,改革建议如下:①确立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与性质,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理念。学前教育是基础...
  •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答: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
  •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危害
    答:3.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容许儿童接受不适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来说还为时尚早,它所含带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容易导致心理发展异常。如果儿童的心理机智发育不完善就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和负担,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 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和危害
    答: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
  •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答:首先握笔姿势的不正确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写字,另外笔顺不正确更会危及孩子的正确笔顺,另外,过早地进行小学教育会让孩子以后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孩子理解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 为何学前教育要反对“小学化”?
    答:一是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严重损害了幼儿心理健康。 二是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探索性的学习。三是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
  •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反了教师工作的哪些特点
    答: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由来的原因一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自身问题。由于现在的幼儿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政府权力下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切“向钱看”,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不顾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增加幼儿...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是什么?
    答: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加重,更是违 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已经危害了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学习虽然是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但是学习在学前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最迫 切的任务,而是在学前教育中占有压 倒性的地位和比重。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过程当中,处在儿童期的初始...
  • 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答: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解决对策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比较隐蔽,往往不容易被人发现,但从教育规律来看,这种危害是潜在或隐性的。(一)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发育期,全身的肌肉发育还不完善,骨骼还比较稚嫩。过早小学化,容易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让幼儿书写生字,幼儿手臂肌肉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