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秃驴何在的苏轼,是如何被机智的小和尚怼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8
进庙门大喊秃驴何在的苏轼,是怎样被小和尚怼的?

对联,在秦时称之为桃符,唐宋时称为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上联,又叫"出句",第二部分叫下联,也叫"对句"。两者要对仗工整,字数相当,平仄相谐,如果还有一定的意境,堪称一副绝对。



对联从语言艺术的形式看,颇有几分唐诗宋词的意味。对联要求五字联、七字联等等,而诗词字数大多也是,但是诗词没有对联的要求高。
据宋代相关野史记载,诗人晏殊和一堆朋友在外游山玩水,在环境优美的亭中休息,并且举杯与天地共饮,望着亭外的溪流,在酒精的催发下诗兴大发,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想顺口说出下句的时候顿住了。其中一友人答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仔细琢磨,真是太好了,当下就拿出笔写下《浣溪沙》,留下千古名诗: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对联文化既可以成为饱读诗书之人的娱乐,也可以在平民百姓中流传,它不限观众,只要是喜欢它的人都可以研读,有时候俗人还会拿它开玩笑,可谓雅俗皆可共赏。
对联一般都很短,它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对联不一直是一个世族公子翩翩而雅,有时候它就像市井打诨的小子,充满着神秘和趣味。想弄懂它绝非读了三五句诗就能懂,如果说对联的上联是题目的话,那它就是一个永远没有唯一答案的题目,所有人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答案,若对的极妙,或许可以成为经典留给后人观看。



著名的宋朝诗人苏东坡留给后人很多绝妙的对联,受苏轼影响的苏小妹在对联文化中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依照《警世恒言》上的字迹,我们可以追寻到曾经发生的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在书房正在描一张美人图,苏小妹悄悄走在苏轼身旁,看着哥哥在画美人图,就看着美人图开玩笑说一句,'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苏轼虽有妻子但是白月光依旧在心中,此时苏轼正画着他的白月光,苏小妹开玩笑说自己心上人脸大,心里十分不悦,苏轼执笔不客气对着苏小妹说,"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一听气急败坏,原来苏小妹的额头比一般人要凸。只见她揪着苏轼的耳朵找她爹告状去人。



苏轼有一个和尚好友,道号了元,宋神宗非常仰慕了元,赐予称号'佛印禅师',苏东坡就喜欢称他佛印和尚。佛印从小熟读百家经典,饱读诗书,吟诗作对不在话下,后来不知为何出家做了和尚,佛印佛法研究极深,苏轼也常来向他讨教,于是他们成了一对好友,也是一对损友。
有一天苏轼又来找佛印,'秃驴何在'。这个嗓门估计山门里的大小和尚都听见了,虽然他们知道苏轼是来找佛印的,但是秃驴这两个字怎么听都像是在骂他们,有个在苏轼旁边的小和尚瞪着眼看着苏轼,"东坡吃草"。



苏轼一听知道小和尚在骂自己在吃草,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佛门重地言语失敬,于是问小和尚,'你师父在哪里?',小和尚说,'小僧不知道'。苏轼连忙好声好气地道歉,:"小和尚,刚刚苏轼冒犯之处多请见谅,请问佛印师傅现在在哪里呢?"小和尚看见苏轼已经道过谦了,不依不饶不好,就告诉了苏轼
小和尚的答复可谓是巧妙之极,既让苏轼知道自己言语失当又反将了苏轼一军,这一答可谓是经典。

对联是我们中国特有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的用途有很多种,例如:新春用的春联、道喜用的贺联、悼念死者用的挽联、不同行业贴于店内的行业联等等。对联还是古时文人知识结构中重要一部分,他们经常通过作对来和朋友交往和游戏。不乏有文采斐然的文人墨客,他们创作的对联非常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苏轼佛印,一见如故
苏轼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被后人广为传唱,他为人率真、性情豪放、广交朋友。虽然仕途不顺、屡遭挫折,但他豁达洒脱,能把世事看透,能活得逍遥自在。苏轼曾几次被贬,但他每被贬一处都能发生不少的趣事,结交许多好友。而且他非常善于对对子,可以说他做对子脱口而出并且十分巧妙。他和朋友佛印对了很多有趣的对子,被世人流传。


有一次,苏轼因为与朝中权贵的政见不合被贬到瓜州,此时他是无比愤懑惆怅。苏轼听闻瓜州金山寺有一位被称为“英灵的衲子”的禅师,据说这位禅师是个神童,三岁读《论语》、五岁能背诗三千多,十九岁研习佛法,二十八岁学有所成,宋神宗曾赐他“佛印禅师”的称号。苏轼喜欢交朋友,不久就登门拜访佛印这位得道高僧。他们二人一见如故,因为志同道合,二人交谈非常投机,渐渐的他们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同游山水,妙语作对
二人来往日渐密切,时间久了他们就非常的熟悉了,对于世俗礼节也就不那么注意,经常开彼此的玩笑。有一日,苏轼邀请佛印乘船游玩。在游船上,佛印大师拿出一把提有苏轼诗词的扇子,苏轼以为佛印是欣赏自己的才华正得意之时,佛印将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苏轼明白这是佛印在捉弄自己。


苏轼想着如何回击佛印时,看到有狗正在啃食骨头,于是他灵感乍现,笑着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出的上联非常巧妙,苏轼对的下联也毫不逊色,以至于他们的对子被当时的人们津津乐道。苏轼和佛印就像这样经常用诗对来调侃彼此,但二人没有因为玩笑伤了感情,反而感情越来越深厚。


有一次,苏轼约苏辙和佛印共游山水。佛印看着眼前的山清水秀的美景兴致大发,于是即兴对出了一句“无山得似巫山好”的上联。这个上联也是非常的新颖巧妙,一句话中 “无”、“巫”是谐音。苏轼听后便立即对出一句:“何叶能如荷叶圆”。下联巧妙地以谐音“何荷”与谐音“无巫”对上,但苏辙思索片刻说:“何水能如河水清”会不会更好一些。一旁的佛印听后连连称赞,因为用“水”对“山”,显得对仗更加的工整。

“东坡吃草”巧成千古绝对
在当时,文人墨客多喜欢通过对对子来游戏取乐。在环境的影响下,小孩子耳濡目染,不乏有“小神童”对出不逊色于大人的精妙的对子。佛印大师身边有一个小和尚,由于经常受到佛印的教导和熏陶,他在文学上也是小有成就。
有一回苏轼去找好友佛印,刚进金山寺庙门就大喊“秃驴何在?”不巧佛印大师没有在庙中,只有那个小和尚在院中扫地。扫地小和尚听见苏轼对师傅不敬,骂自己师傅是“秃驴”,小和尚心中自然是非常的不高兴,但无奈苏轼是师傅好友不得无礼,于是小和尚头也不抬地随意说了四个字—— “东坡吃草”。苏轼听后面露难色、羞愧难当。

为何小和尚随意说出口的四个字竟让苏轼作此反应,原来苏轼心里明白:自己别号又叫苏东坡,小和尚说:“东坡吃草”,这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回答自己的问题说:驴在东边山坡上吃草,另一方面是说:苏东坡吃草,暗指苏轼就是头驴。苏轼听罢被小和尚的文学造诣所折服,并且也感觉自己对佛印的称呼确实不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失礼仪。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诗词歌赋从唐朝以来,发展到明宋达到了巅峰,而对联更是进入到家家户户,成为民间老百姓最喜欢的文化之一,对联从秦朝开始就有了只不过当时被叫做“桃符”,后来才发展到如今我们过年所贴的对联。

古人总是喜欢把对联当中一种娱乐方式来互相比一下文采,但是对对联不是什么人都能对的,最起码脑袋里必须知识要了解的很多,这样才能对的工整,在意境上也让人回味无穷,对联的字数是没有限制的,上下联一样就好,从古至今有一字对联也有十字对联,都有它的奥妙之处,当然有的时候古人讲对联全凭灵感,偶尔一句话就可能对出一副绝对,就像今天我们要讲的苏轼和一个和尚之间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苏轼是北宋有名的诗人,而且也是唐宋八家之一,他和其他那些忧国忧民唉声叹气的诗人不一样,他特别喜欢研究吃的玩的,很多流传到现在的菜都是因他而传下来的,就像梅菜扣肉,东坡肉等等,在研究吃的这一方面,苏轼都快成一位厨师了,所以这样一个随性洒脱的人自然是很喜欢交朋友了,所以就这样他认识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和尚。


佛印,是北宋的一名僧人,本姓为林,就连宋神宗都很佩服他,特赐给他“佛印禅师”的称号,他也是一个高人,在三岁的时候就可以把《论语》读下来,五岁的时候就能把三千首古诗读下来,这绝对是一个天才了,几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寺庙去学禅法,在后来几十年当中他去过很多寺庙,所以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当时的苏轼刚好被贬到瓜州,佛印也在这里,就让这两个人相识了。苏轼本人也是很喜欢佛教道教的,只不过呢对和尚却有点排斥,当时他知道鼎鼎大名的佛印在这里,所以就要去拜会一下,苏轼去了寺庙开始讲了很多东西让那些和尚都很惊讶,只有佛印淡淡一笑,苏轼讲累了,他才问:你觉得我是怎样的人?苏轼也很心直口快:我觉得你是个骗子,专门骗老百姓。

佛印也不生气,然后苏轼又问:你觉得我是什么人?佛印说:您很有才华还有修养,我实在是比不上,这让苏轼很高兴,等他回家后高兴的和苏小妹说这个事情,苏小妹反倒笑了,说:你贬低人家人家还如此夸你,到底是谁有修养,苏轼一下明白了,所以他和佛印反而成了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越来越熟也就不忌讳那么多了,苏轼干脆给他起了个外号:秃驴,有一天苏轼拿着个宝贝急着让秃驴看,刚进门就说:秃驴何在?

当时有个小和尚, 认为苏轼这样叫自己的师傅很不礼貌,于是就随口 一说:东坡吃草,苏轼听了后觉得很好笑,大家都知道苏轼也称苏东坡,你叫我师傅秃驴,可是驴吃草,我说东坡吃草,看看谁才是驴。搞得苏轼都很羞愧了,于是重新问小和尚:你师父去哪儿了,小和尚这才告诉了他,不过仔细想来这个对子也挺有趣的。



你和你的朋友会不会经常互相调侃呢?历史上有非常多这样的友人,苏轼和佛印就是其中之一,关于他们两个的故事我们也讲过很多次了,这次我们来分享一个对联,爱对对子的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苏轼 对联 历史 文化 故事



  • “秃驴何在,东坡吃草”为何成为千古名句?
    答:因为这是苏轼说的,而且苏轼问的巧妙,小和尚答的也很巧妙,从此这就成了一个故事,因此“秃驴何在,东坡吃草”成为千古名句。这个故事主要讲,苏轼去找佛印理论,走到了门口,就问秃驴何在,而小和尚知道佛印未在,而且苏轼和佛印经常调侃对方,一听苏轼这样问,也调侃看小和尚,小和尚就回东坡吃草,...
  • 谁给我解释一下、秃驴何在、东坡吃草…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这是苏轼和一个叫怀仁的和尚说的。一次,苏轼和怀仁一起郊游,看到一只毛驴在吃草,本着捉弄怀仁的意思,就顺口的吟出了上联:秃驴何在?然后怀仁马上笑着对出了下联:东坡吃草。苏轼听了,哭笑不得……
  • 关于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
  • 苏东坡挨骂
    答: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与名僧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品茗、参禅、悟道、吟诗,有时开点斗智慧的小玩笑。一次,苏轼与佛印约定要在人静之中察看一下对方是什么样子。苏东坡先察看盘踞而静坐的佛印和尚,苏轼说:“大师呀,您这时像一堆屎。”佛印和尚再看盘踞而静坐的苏东坡,然后却说:“苏学士,...
  • 古今诗人趣事
    答:东坡是笑话佛印的秃头,所以喊:秃驴何在?佛印回他:东坡吃草。是在说苏东坡是驴,并且在“东坡吃草”呢,作为“秃驴何在?”的回复,一语双关。双方都无恶意,只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罢了。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
  •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
  • 一代词人苏东坡竟然是“萝莉控”,当年他是如何写诗“调戏”小歌女...
    答:何事无言及李琪,随便写了这么两句,就把美女晾一边儿继续喝酒了,美女有点生气,觉得苏东坡不可能就这点本事,于是又要求写,而苏东坡也不再矜持,直接又写了两句,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就这一次无意的调戏,就让一个小歌女名流千史。还有一次苏东坡在一个富豪家里喝酒,大家喝酒唱歌...
  • 谁给我解释一下、秃驴何在、东坡吃草…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东坡是笑话佛印的秃头,所以喊:秃驴何在?佛印回他:东坡吃草。是在说苏东坡是驴,并且在“东坡吃草”呢,作为“秃驴何在?”的回复,一语双关。双方都无恶意,只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罢了。一问一答,幽默风趣。语意双关,堪称绝妙!道理:侮人者必被反侮。附:原故事 一天,苏东坡先生去找好友佛印和尚...
  • 苏轼跟佛印之间发生的趣事
    答: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2、东坡吃草,一日,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 ,小沙弥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3、巫山河水,一次,苏轼约其弟...
  • 苏轼的奇文轶事
    答:苏轼和佛印划船玩,苏看到岸上一只狗在啃骨头,于是···,然后佛印就把手里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子扔进了水里,于是···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水果和药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