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的亚洲鲤鱼泛滥为例,谈谈在物种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以亚洲鲤鱼为例,应该怎样对待外来生物

外来物种的自引本来大多是为了丰富物种和经济用途,但是不论是我国还是全世界,入侵物种的存在和危害依然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外来入侵动植物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等可带来直接经济危害。入侵物种能引起1直接减少物种数量 2间接减少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物种的数量 3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4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5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6水分保持和水质提高能力降低 7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等问题。 外来种实际上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比如说,北京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胁到堤坝设施。曾经活跃在人们餐桌上的福寿螺、白玉蜗牛在初期都是作为高蛋白食物引入并在我国大力推广的,然而由于市场原因,被大量遗弃或逃逸,现在已经侵入到农田和自然系统,成为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保守的估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水稻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每年由外来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每年打捞水葫芦的费用需要5-10亿元以上。肆虐上海崇明岛的可怕入侵生物--互米花草,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已成为整个崇明海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遭受致命创伤,而生物链断裂又直接影响了以小鱼为食的岛上鸟类的生存,“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崇明岛的生物链就将严重断裂。“互花米草目前又在福建沿海等地大量蔓延,沿海滩涂大片红树林的死亡就是互花米草造成的恶果。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 ,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1981年引入中国。其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佳肴,由于含脂量低,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最近几年的夏天,在山东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蚊子,它跟本地的蚊子有很大不同,体形较大,翅膀和长腿上有白色的斑点,当地人称“花蚊子”。它白天就出来叮人,而且毒性很大,被叮处奇痒难耐,好多天才会消肿。这些不速之客据说是从千里迢迢的美国随进口木材侵入我国的 其实,我国也有一些生物进入其他地区,成为别处的入侵物种。比如葛藤,作为一种药材引入美国,然而到了美国后却大量滋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再比如青鱼,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肉食性鱼类,然而不慎传到美国,已成为美国渔业大害,当地政府甚至出价100美元一条悬赏捕捉青鱼。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至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最新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境的丧失 在世界上,入侵物种的问题也十分严峻。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入侵物种还能直接威胁人类健康麻疹、天花、淋巴腺鼠疫以及艾滋病都可以成为入侵疾病。多年前袭击刚果等地的埃博拉病毒。三裂叶豚草,它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在美国约有20%的人受花粉过敏症的侵扰。我国国内虽然还没有大量的报道,但在国外的许多华人到美国后一两年内就会出现花粉症的症状。目前豚草已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15个省市,如果一旦大面积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所有这些,不论是疯牛病、口 蹄疫、鼠疫病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性传染病,还是在美国声名狼藉的红蚂蚁,肆虐我国东北、华北的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森林害虫,以及堵塞上海河道、覆盖滇池水面的水葫芦都是“生物入侵“惹的祸。它们的危害之大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以致有人称它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癌变”。 如此看来,生物入侵者们正是十分令人闻风丧胆,闻之色变了,但是,在我国也依然有成功的生物入侵者的事例。牛蛙是两栖类生物的天敌,是我国首批外来生物入侵者之一,牛蛙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味道鲜美。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质19.9克,脂肪0.3克,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牛蛙有滋补解毒的功效,消化功能差或胃酸过多的人以及体质弱的人可以用来滋补身体。牛蛙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滋阴壮阳,有养心安神补气之功效,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牛蛙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至今我们周围还有不少的牛蛙养殖户。牛蛙原产于北美落基山脉一带,1959年我国引进牛蛙驯养,1986年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牛蛙的养殖价值:牛蛙体大肉肥,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蛙类,特别是蛙腿在国际市场很畅销,牛蛙的皮可制革,做成高级手套和弹性领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它的皮还可炼制皮胶,用作珠宝、钻石、翡翠等装饰品上的粘胶。它的骨骼、头、内脏和肢脚等废弃物还可以加工成鱼和畜禽的饲料。 但是,人类有义务也必须治理外来有害物种,不能简单地以除为主,而应该改变思路,变害为宝,为疲于奔命的防治困境寻找一条突围之路。 毒草无罪,关键在人如何对待 物种本身无所谓‘有害’还是‘有益’。水葫芦当初是作为有益物种引进的,如今却变成了水上杀手。利弊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入侵物种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物种入侵问题关键是人如何对待的问题。 事物往往具有两重性,“水上绿魔”水葫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一直是经典饲料,同时它还是净化水质的治污能手。专家发现“一枝黄花”浑身是宝,花中富含植物精油,比茉莉花等高出10倍。植物精油与其他原料配制后,可以制成化妆品,对年轻人脸上的“痘痘”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由于人们在利用外来生物资源方面,存在短视行为和功利主义,导致了一些外来物种频频成灾,防治又陷入劳民伤财的困境。 待这些物种泛滥成灾后,又千方百计要赶尽杀绝。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对待外来生物的态度,也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化敌为友,以科学的态度利用 “弃之为害、用之为宝”,关键还在于合理开发与利用。海宁市去年已开始用水葫芦生产沼气,然后再用沼气与柴油进行混合发电,沼液和沼渣则可作为有机肥料。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技术官员表示将把这一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项目负责人之一、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剑波副教授介绍说,从成本上来讲,只需要打捞和加工费用,而制成的生态有机肥每吨售价可达400元左右,利润相当可观。 在上海,有人别出心裁地用水葫芦为材料编织出家具,年收入达40万。还有企业从水葫芦中提取出营养素,加工提炼食品、保健品、药品及饲料添加剂。在有些外来物种泛滥成灾的现实下,作为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果能够趋利避害,把生物资源利用起来,经济、生态效益将不可估量。 尽管如此,但如今的工作开展依然面临着十分艰难的阶段,生产成本太高是主要问题,所以,变废为宝,关于外来物种的利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要解决挺简单的,让中国人吃了就行。

  亚洲鲤鱼“入侵”美国,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清洁水体,就从东南亚进口了一些包括大头鱼、鲢鱼、草鱼在内的8种亚洲鱼类,投放到南部部分养殖湖区。10年后,湖区遇上洪水,这些亚洲鲤鱼就趁乱逃到野外并开始大量繁殖。
  “亚洲鲤”什么都吃,每天能摄入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它们有些可以长到4英尺(约合1.2米)长,体重可重达100磅(约合45.4公斤)。这些入侵的“亚洲鲤”跟原有鱼类争夺食物和空间,对美境内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威胁。
  根据较早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境内亚洲鲤鱼的泛滥成灾,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亥俄州的桑达斯基河以及伊利湖的一条支流。有的数据更耸人听闻:在美国的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
  美国科学家认为,亚洲鲤鱼生长迅速、体形庞大,在五大湖中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竞争对手。它们不仅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繁殖迅速,很可能会破坏湖区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
  这引起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恐慌,一旦这些鱼进入美国鱼类主产区——五大湖区,该地渔民赖以生存的鲑鱼捕捞将会受到重大影响,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一旦亚洲鲤鱼流入几乎贯穿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那么将会有31个州受到影响。
  美国农业部官网甚至提醒美国市民不能持有活的亚洲鲤鱼,也不能携带该种鱼跨州,即使是已经死亡的亚洲鲤鱼,也不能扔进新的水域。
  “部分亚洲鲤鱼已成功迁移至一些更大的河流与湖泊,例如伊利诺伊州的伊利诺斯河。密西西比河已经发现了“亚洲鲤”的踪迹,虽然还没有大面积入侵的证据,但密西西比河流域生态系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美国亚洲鲤鱼,为中国白鲢鱼,因饮食习惯美不食用此鱼类,才导至泛滥的。而中国就没此现现象,白鲢鱼是中国家常食用鱼类。所以引进物种,应与国家常生活饮食习惯联系,决不盲目引进动物,植物物种,以防不可控的风险。

方法就是拓宽食谱
看看中国,除了人成灾,还有什么物种能成灾?

你要是知道美国怎么对待亚洲鲤鱼的情况,你就不会这么问了。

  • 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答:3.破坏生态系统 外来物种还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以美国的亚洲鲤鱼为例,它们曾经被引入到美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结果它们大量繁殖,吃掉了其他鱼类的饵料,严重危害了当地的渔业产业,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综上所述,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
  • 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
    答:由于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缺少天敌且美国人不爱吃,很快便泛滥成灾危害到当地生态系统,从2009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捕杀亚洲鲤鱼,但效果一直不理想。2. 舌头鱼 舌头鱼又叫黑鱼、乌鱼、财鱼等是我国名贵淡水鱼,2002年被美国的钓鱼爱好者偶然在鱼塘发现,这是舌头鱼首次在美国被发现,与亚洲鲤鱼一样,在美国...
  • 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
    答: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1. 亚洲鲤鱼 亚洲鲤鱼原产于东南亚,包括草鱼、青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类。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解决淡水水藻问题,从中国引进了这些鱼类。亚洲鲤鱼因其繁殖能力强、缺少天敌且美国人不普遍食用,很快在美国河流中泛滥成灾,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从2009年起,美国政府开始...
  • 亚洲鲤鱼一路吃光其它鱼类,鱼类泛滥到底是有多恐怖?
    答:而且他的刺也多,导致美国人当地不喜欢吃它们,所以他们为了防止他们入侵五大湖,他们还绞尽脑汁筑坝,建立电网,甚至毒害河流,结果当地的鱼试死了很多亚洲鲤鱼还活着,如果亚洲鲤鱼入侵北方的大湖区,将给美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价值70亿美元的渔业市场带来毁灭性打击。关于亚洲鲤鱼一路吃光其它鱼类鱼类泛滥...
  • 亚洲鲤鱼牛蛙大闸蟹 世界十大泛滥成灾的入侵者
    答:世界十大泛滥成灾的入侵者包括亚洲鲤鱼、牛蛙和大闸蟹。亚洲鲤鱼是指原产于亚洲的淡水鱼类,包括草鱼、鲢鱼、鳙鱼等。这些鱼类在被引入其他地区后,由于缺乏天敌和适宜的生活环境,数量迅速增加,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在美国,亚洲鲤鱼已经侵占了密西西比河等水系,威胁到当地渔业和生态平衡。牛...
  • 亚洲鲤鱼是如何从无名之辈发展到占据美国水域90%的?
    答:不到半个世纪,亚洲鲤鱼已经从美国水域的默默无闻发展到在伊利诺伊河和密西西比河的部分水域占据高达90%的生物数量,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主导力量。尽管没有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但美国科学家通过多种创新手段,如电子屏障、噪音炮和二氧化碳围栏,努力阻止其入侵五大湖。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从2023年起,...
  • 在我国有没有好吃,但却泛滥的物种?
    答:物种泛滥在当下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从澳大利亚的穴兔泛滥到意大利的野猪泛滥,再到美国的亚洲鲤鱼泛滥,最后到荷兰的小龙虾泛滥等等。每一种物种的泛滥大都是入侵物种造成的,但是以上这些泛滥物种在我国的“吃货”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这些物种都是“美味”。那么,在我国究竟有没有好吃但是还泛滥的...
  • 用上亿美元捕捞亚洲鲤鱼,美国对它为何如此敌视?
    答:亚洲鲤鱼之所以会泛滥,是因为没有天敌。是的,在北美水域中,亚洲鲤鱼就是一霸,没有像亚洲水域中以亚洲鲤鱼为食的凶猛鱼类。况且在美国,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别,他们很少会使用像亚洲鲤鱼这么刺多的鱼类。抛开亚洲鲤鱼刺多的原因不谈,美国人民还普遍相信亚洲鲤鱼会在体内堆积重金属,食用的话会造成人体...
  • 生物入侵的实例
    答:1、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8种亚洲本土鱼类,在美国被统称为亚洲鲤鱼。在进入美国的部分水系后,生长迅速,甚至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威胁,体重近30公斤的亚洲鲤跃出水面,这一中国长江上也难得的景观,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却极为常见;2、水葫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我国从国外...
  • 美国称要整治亚洲鲤鱼,是因为不会炖吗?
    答:就在很短的时间内,亚洲鲤鱼在美国迅速攻城略地,占据了五大湖一带几乎所有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而通过运河还有洪水泛滥等,亚洲鲤鱼侵入了美国密西西比河等诸多水域。这些外来客,实在是太多了,它们与美国本土的水生动物争夺饵料食物的同时,甚至还直接吃掉本土鱼类的鱼卵跟幼鱼,很多水域的本土鱼类,根本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