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列强入侵为何大部分百姓不反抗,反而愿意与洋人接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郑强教授大家应该认识,他正是网上兴起的网红教授,题目当中谈到的话题,其实和郑教授曾经秉持的观点有一拼。所谓的清朝末年,其实就是公元1840年之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我国被迫迈入了近代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当时很多百姓并没有选择反抗洋人,反倒是很愿意与洋人接触,其实探讨这个现象的背后,我们还是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讨论。其实吧,当时也不是没有人民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义举。

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上学到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以及义和团运动等,而这篇文章我主要想以另外一个话题入手进行探讨:清朝当时GDP位居全国榜首,在这种条件下,为什么清朝百姓还是愿意与洋人接触,甚至不惜一切帮助洋人来入侵自己国家?

入手郑强教授观点进行探讨

我们姑且可以将“清朝很富”和“清朝百姓帮助八国联军”这两个现象强行牵扯在一起,但是如果从内在仔细探讨一番的话,其实这二者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富裕的只是清政府,而不是清朝百姓;清朝部分人民之所以选择帮助八国联军反过来侵略中国,那是因为人民当时真的很穷,他们实在是在晚清政府身上看不到一丝希望了。

我国知名的网红教授郑强在有幸谈到清朝经济的时候,他曾说过:甲午中日海战的失败,并不能全权归结于清朝的经济,因为清朝太穷而导致甲午战争失败,这是不恰当的。而是因为清朝太富了,当时的清朝经济是英国的六倍,日本的九倍,如果清政府当时能够将这笔钱用来建设国防的话,谁又敢来惹事生非呢?

仅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待郑强教授的观点,我基本上是认同郑教授这番言论的,但是,有一点我觉得他讲得有失偏颇。“因为太富而输掉了甲午中日战争”,这点我是不大赞同的,当时晚清的经济水平确实是英国的六倍、日本的九倍,但经济确实没有达到太富的水平,更不要提甲午中日战争输在了“清朝太富”之上。要说一点我是相信的,甲午战争输在了国防建设上。

众所周知,即便明清两朝都已经步入了封建社会的末期,但这两个朝代却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状态,而且在清朝还出现了罕见的“康雍乾盛世”。根据众多史料和外国传教士的自传记载,清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仍然能够排名世界第一,不仅是亚洲第一经济大国,在世界上都是颇有分量的。牵扯到晚清统治下中国的近代史,之所以会丧权辱国,从根本上来看,因为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不是世界第一强国。

落后就要挨打,丧权辱国走出来的经验

公元1840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给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理由。当时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淬化,而且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顺利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

伴随着英国隆隆作响的坚船利炮,满清统治下中国封建的大门终将被打开,随后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不公正不平等、弱肉强食的近代世界。《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踏上了丧权辱国的道路,而这条路,一直走了六十多年。

那段沉重的近代史,每当被国人提起,都是闻者落泪、听者悲伤,因为国人不想再经历那种“国破山河在”的悲惨现实了。但有办法吗?落后就要挨打是千百年来都不变的真理,放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境遇之下,似乎都显得那么准确。两次鸦片战争、无数次和外国列强摩擦的事件、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还有最惨痛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如此饱受欺凌,沉睡的东方雄狮何时才能彻底苏醒过来?当时的中国人民内心当中一直都秉持着这个疑问,千百年首屈一指的东方大国,如今竟然沦落到如此不堪的惨状。清政府不是没有奋斗努力过,但国之弊病不在洋务运动、更不在清末新政,而在封建制度。

中国人民从始至终都没有停下反抗外来侵略的步伐,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以及大大小小、成百上千次的群众自发性运动,他们没有一个不在时时刻刻反对着外来侵略。只是,强弱的根本不在人多,而在科技实力,中国总得需要一个富国强兵的过程和时间。

经历过外来侵略的滋味不好受啊!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连领土和主权都遭受到了践踏,这种切肤之痛国人都应该体会的到。于是,中国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他们奔跑在革命反对侵略、革命开天辟地、革命创造新中国的路上。正因为时刻牢记着“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国在“以史为鉴”和“不忘初心”的路上奔跑到了现在,还将一直奔跑下去!

清朝经济雄居世界之首,但绝不是强国

清朝的强,只是封建社会的强,但当封建社会的清政府碰到近代社会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话,那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显然就是鸡蛋碰石头的现实,螳臂当车是永远抵挡不住的。

清朝时期的国库经济实力确实很富裕,也是英国经济总量的六倍,日本经济总量的九倍,但这项数据只是停留在了“经济总量”之上。不要忘了,英国当时总人口一千万,日本都不到一千万,而清朝时期的中国人口却有四万万(四亿)。


所以由此可见,郑强教授那番话其实是有深意的,清朝确实很富裕,但只是经济总量上看得很富裕,实际上平摊到清朝每位国民头上就不会剩下多少了。从康熙以来,清朝中后期基本上的国库经济总量始终都处于越来越多的状态,唯独只在同治年间有所下降。

更致命的一点,郑强教授没有提及出来,清朝是封建人治的社会,郑强教授口中所说的经济总量,只是控制在满清皇族和一些地方豪绅的手中。底层的老百姓,最穷的时候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就连后世人传为美谈的康乾盛世,在此期间依旧有饿死的穷人、冻死的穷人。

马戛尔尼曾经在他的书中这样谈及:“狗肉是他们惯用的食物,生活在水上的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也不放过”。

恐怕乾隆皇帝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极力给外国使臣展现的一番盛世竟然适得其反,因为马戛尔尼深入到了基层之中。这一点,在很多书中都有所提及,最明显的要当属张宏杰老师在《饥饿的盛世》中所描述的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为导火索,当时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在了“惨被瓜分”的边缘。而清朝的部分基层百姓确实做出过“帮助八国联军”的事情,比如帮忙搬梯子攻城掠地,给八国联军带路、传递情报等等。这些现象如今看起来很痛心,不知道慈禧太后看到会不会有所反省。

但残酷现象的背后却是赤裸裸的现实,如若不是清政府统治下的人民百姓彻底丧失了对晚清政府的信任,谁又会甘愿充当着这类角色。整日挣扎在活命和饿死、冻死的边缘,难怪人民会做出这种事情。这一切的一切,怪不得人民,能怪的只是晚清政府的腐朽黑暗的统治,以及对外软弱的态度。

亮郎说

顾炎武曾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中国屈辱的那一刻,甚至那一段漫漫长夜,并不缺乏那些“有责匹夫”和爱国志士,但这确实是极少数人。对于当时基层的人民百姓而言,他们温饱都成问题,再加之国家政府的苛捐杂税,简直是不给人留活路。

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同时,也在不间断地收买着人心,比如给钱给米给衣服,每当这个时候,如果你是贫苦老百姓之一的话,你又会如何抉择?



我们不能拿后来才有的民族国家概念,去硬套清末的历史。至少在“五族共和”这个理念之前,中国是没有民族国家概念的,而是私家的王朝而已。大清是爱新觉罗家的,不是你们的,不但汉人如此想,满人也如此想,所以列强入侵,不但汉人可以旁观,满人也有很多旁观的。

当然,面对强敌,人有生死两条路。为了忠诚,为前朝殉死,确实是一种封建王朝嘉许的节义,但不殉死,而活着的人呢?难道他们都该被指责?事实上古代也并没有这个意思。

而且,实际上有一个彼此对应的逻辑在里头,即:王朝对他们的国民友善——咱不说有恩或是别的什么,就说个友善,即不是过分的欺压,如此而已。而国民则对王朝效忠。而若是平日里王朝将百姓视若牛马,你还指望遇到战乱百姓要起来力挺你这个王朝,你真以为百姓都是傻子吗?即便有几个傻子,总不可能全国都是傻子吧!


不过,还是要排除一种战争,即所谓灭国性战争,譬如罗马和迦太基的战争,迦太基被灭亡的,不是一个朝代,而是国家、民族与文化,迦太基人是作为一个整体灭绝的。而在中国,很少发生这种类型的战争,秦灭六国,并不会将六国的人全部杀光,魏灭蜀,也不会将蜀国的人口灭绝,晋灭吴,更不会在江东搞种族灭绝。

所以,在中国,大部分王朝更替,都不是这种种族灭绝的战争,只不过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更彻底一点,则是从皇帝到官员的整个统治团体加以更换,如此而已。

这样的战争,你让老百姓拿脑袋替你们皇族去送死,呵呵!你以为老百姓真的全是傻子么?


如此逻辑,在大清国也有,大清的百姓不知道什么叫民族团结,在他们眼里,满清鞑子是杀人放火进来的——谁说满清没有杀咱汉人的,可以去扬州看看,可以去嘉定看看。洋鬼子打过来了,可能也是杀人放火,但如果不杀人,或者说只在战场上杀大清的官与兵,而并不为难普通百姓,那么百姓便觉得,可以和他们试试做生意,如果洋鬼子看见货物是出钱买而不是拔刀抢,那么咱就按价格出售(甚至有抬高价格卖给洋鬼子的),这个在大清那会,是绝对正常的事,事实上大清国也不拿这个当老百姓的罪过(事实上不仅老百姓这样,就连孔子后人这样高级别的,洋鬼子一来,他们也曾向洋鬼子表示类似意思)。


当然,这个事到了近代以后就不一样了,话说人民当家做主了,你都是国家的主人了,还能照以前那样干嘛?当然是不行了啰。抗日战争那会,日本鬼子所侵略的是中华民国,而不是国民党,所以中国百姓,当然要奋起抵抗。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洋鬼子攻打大清,大清百姓其实是看热闹的比较多;而日本人攻打中华民国,看热闹的就几乎没有了,人人奋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清末列强入侵为何大部分百姓不反抗,反而愿意与洋人接触?

晚清的中国人民,为什么不抵抗盟军的入侵? 相反,与外国人的接触很密切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不过是晚清。 这个王朝,统治者无能,朝廷腐败,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特别是盟军入侵的时候,慈禧带着皇帝,早就逃跑了,留下了没用的官员。 要鼓舞民众反抗外国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早就掌握了瘫痪的思想。 当时老百姓的爱国思想还不够强烈,他们认为保护国家老百姓是朝廷的事,应该由高皇帝来考虑。 所以,他们认为,外国人入侵、抵抗的,应该是朝廷的士兵。 老百姓没有反抗的能力,也没有反抗的想法。 有史料称列强入侵时,老百姓不仅不反抗,反而和外国人密切接触。

所以,只要外国人在民间做的不太过分,不对老百姓造成很大威胁,他们就没有反抗的想法,说明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觉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 像古代一样,中国朝代更迭,一代天子,一代朝臣,民依然为民。 不管谁统治着中国,他们都只过着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各种思想和能力的束缚下,晚清的老百姓,对列强的入侵,没有做出任何抵抗。

之所以和外国人密切接触,是因为外国人在民间,花钱买生活所需的东西,外国人和中国人民交往。 所以,接触才是密切的,在人们眼里,只要有交易,谁都可以完成。 他们没有爱国意识,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战乱,他们对侵略者没有很多仇恨。 说白了,只有当时人民的爱国意识不足,才能引起人民的瘫痪,不拒绝侵略者,经常交易。

普通老百姓在列强入侵的时候,并不觉得国家有危机感,他们自己没有危机感。 所以,呈现出和谐的状态。 一些有觉悟的读书人会为中国担心。 无可奈何,中国人民千年的思想,不是呐喊,而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不是老百姓的错,而是当时的朝廷,没有高瞻远瞩,对老百姓进行爱国教育,让老百姓没有危机感。



这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非常的腐败无能,使得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而且老百姓们也没有见过外国人,所以对这些人非常的好奇。

因为百姓太苦,认为换个统治者会好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不反抗,抗日战争其实那时候也一样,老百姓真的太苦了,结果发现洋人和日国压根不是人,会更惨

  • 清末列强入侵民众没有大规模反抗,而民国民众为什么开始反抗?
    答:另外,晚清西方列强的入侵主要是沿海和沿江地区,对大陆影响不大。列强争强好胜,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谋取利益。与人民几乎没有直接冲突。许多没有醒来的人无法将列强的入侵与他们的苦难联系起来。民国时期,人民反抗列强的侵略,其主要原因是人民已经觉醒。辛亥革命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
  • 清朝末年百姓在做什么?为何百姓并不维护清朝统治?
    答:在很多人看来,清朝末期受到了来自列强的侵略,那么身为被侵略的一方,自然应该起来反抗才对,但是从历史书中看到的反抗的人,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清政府本身,换句话说百姓对此的反应似乎并不强烈,而真实的情况是,百姓不仅不反对,反而还很希望看到列强的入侵,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清朝末期...
  • 清朝几亿百姓面对列强入侵,是展开了行动还是无动于衷?
    答:列强入侵,清朝亿万百姓无动于衷?当然不可能!很多勇敢的中国人行动了起来,我们岂能无视他们的努力!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舰队进入珠江口,大批渔船围了上来,以合理的价格卖给英军生鲜蔬果各类军需,有力的支援了英军的行动。英军登陆后,仅三元里一带,就有1200余名民众加入了“援英抗清”的队伍(...
  • 清朝末期西方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清朝末期,西方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体现在: 镇压反洋教的斗争、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镇压义和团运动问题。清朝末期,西方列强撕掉了虚伪的假面,开启了侵略中国的漫长过程,在面对侵略时,大部分的清朝百姓却并未反抗,他们的麻木不仁,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
  • 晚清八国联军入侵百姓还帮忙,比起恨洋人,为何他们更恨满清?
    答:进行逃难,他们的逃亡行为是让人觉得非常丢脸的。作为统治者,他们却在危急的关头带着自己的家当离开了北京,所以剩下的都是一些受到压迫的百姓。能够从这些百姓的脸上看出非常的沧桑,而且也非常的无力。在当时义和团也没有顾及这些百姓,所以在当时百姓起义根本就不是反抗列强,而是反抗清政府。
  • 为何清朝后期外国列强打入大清,嫔妃们却都能平安无事?
    答:如果不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在所有普通平民百姓的女人都受到了伤害的时候,嫔妃怎么可能能够安然无恙呢?正是因为列强有更多的需求,想要和清政府进行更过分的谈判,所以才会保证嫔妃们的安全。先说说清政府吧,慈禧之前可是出了一份宣战书,虽然没有问世,但是也是无法扭转清朝最终被列强侵略的事实的。列强...
  • 为何清廷对“庚子俄难”中的中国百姓无动于衷?
    答:在伊尔库茨克、尼布楚、伯力、海参崴、斯特烈田斯克、双城子、库页岛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其他地区,沙俄对当地的中国居民也展开了同样的大屠杀,人数不少于5万。清政府无能为力,只有当地驻军进行了有限救援。清廷遭受八国联军入侵,无暇他顾。虽然大量中国百姓遭到迫害,但清廷根本无暇也没有能力对此...
  • 清军在近代为何一触即溃,洋人入侵时老百姓又在做什么?
    答: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在做什么呢?清朝军队一击即溃的原因 清朝军队实力如此的原因有四个。第一个原因是军队内部十分腐败,尤其是军队中上层军官们的腐败非常严重,这样大面积的腐败极大地侵蚀了军队的战斗力。当一支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十分腐败,这支没有了中流砥柱的军队...
  • 列强侵华时,百姓在做什么?晚清政府为何大肆杀戮百姓?
    答:1.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强大崛起,清朝却抱持天朝上国思想,与世隔绝,导致国力衰落,遭受列强侵略。2. 当列强入侵时,我国百姓并未积极抵抗,反而有部分人提供粮食和指引,甚至有些官员向列强献锦旗,表达对清朝的不满。3.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军因武器落后战败,百姓对此战争缺乏认同感,如同观看戏谑...
  • 列强侵华时,百姓在做什么?晚清政府为何大肆杀戮百姓?
    答:清朝末年,西方列强逐渐崛起强大起来,清朝却一味地抱着天朝上国的思想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最终落后于世界潮流,成为其他国家欺辱的对象。中国地大物博,西方列强为了在中国攫取利益,入侵攻打强迫统治者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是你知道吗?当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不仅没有誓死抵抗,反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