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认识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如何理解和认识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部教师职业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对于促进全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专业标准》首次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专业理念,必须具备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明确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技能。《教师专业标准》为中小学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教育和管理学生、组织和实施学科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标。

国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分别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一、 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在群众中有一句话就是专门针对教师而说:做教育,做的就是良心. 教师也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多年来,我国由于没有出台教师专业标准,导致教师队伍鱼目混珠,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的招聘、任用过程中,就可以严把入口关,选拔符合专业标准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行列。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 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指南。教师的培养培训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基本内容是什么?重点是哪些?怎样才算是好的教师教育?这都与教师专业标准密切相关。教师教育的内容、重点,以及教师资格考试等,都应当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各教师教育机构可以体现自己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教师专业标准,不同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差别较大,使得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基本素质方面也是千差万别,部分机构的教师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从教师的职后培训来看,由于国家要求在职教师每五年要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但对于培训什么并没有特别明确或具体的要求,各地的培训内容也是差异很大,一些地方的培训内容甚至与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经费,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有了教师专业标准,不仅可以规范教师教育机构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也有利于对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培训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还有利于各教师教育机构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特色,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质量意义重大。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所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支持。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都清楚地知道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一项对我国教育事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

我们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1、尊重学生人格。这是法律的要求,三个标准同时也提出,尊重幼儿人格,尊重小学生、中学生独立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或学生,强调教师应做到不讽刺、挖苦、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职业道德》也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列入其中。尊重学生人格不仅是专业标准,更是一项法律规定。曾经各地相继出现过幼儿园体罚现象,《教师专业标准》中再一次被重申。因此,“你真笨!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等挖苦讽刺的话语就不应该再从我们为人师表的嘴中迸出啦。 2、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并非分层。三个标准同时提到,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教授张茂聪认为,“尊重个体差异”不能误解为“分层”,尤其是以成绩为标准的粗暴分层。他认为,真正的因材施教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三个标准同时提出,教师应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小学生或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化工夫,细心引导,漫漫地扶,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老师帮他解决了问题,而是靠自己努力解决的,从而激发其兴趣,赏识成功的快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要及时鼓励,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好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切记把他们同优生相比,这样会损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要抓住有利时机用语言评价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真切感人的评价语言中受到感染,从而增强碧胜的信心。比如“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出一点,说明你已经进步多了,只要你继续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赶上他们的!”要留足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 《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定的责任与义务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
  •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与认识
    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1、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回归教育教学本质、为学生...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如下:1、“爱国守法”一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2、“爱岗敬业”一教师...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纲要
    答: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现予颁布,并就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教师职业...
  •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答: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本文...
  • 你如何理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师德为先”?
    答:“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德是教师的第一要素,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儿童...
  • 如何理解《教师法》第三条规定的“教师应当忠于与人民的教育事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一、教师职业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教师可能平时很少或从来没有去想过教师...
  •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九月一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 如何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心得感想1 这几天,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种教育法律法规等。在长期工作的烦琐与忙碌中,我几乎忘了自觉学习这些知识了。恰逢这次好时机,我认真地进行了这些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还边读边勾画重点,边读边联系实际,对照理解,提高认识,并认真做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