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铅酸蓄电池用的浓硫酸 有什么要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摩托车蓄电池用什么溶液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用水加浓硫酸配制而成。电解液的质量优劣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容量等等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配制方法。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必须用蓄电池的专用硫酸,要澄清透明、无色、无嗅;铁、砷、锰、氯、氮化物等含量不能超标(部标“HGB1008- 59”)。配制电解液的水采用纯水、蒸溜水或饮用纯净水(不能用矿泉水、井水)。
配制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时,注意其浓度和黏度。各类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对电解液浓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要从电池供电特性、电池结构、工作环境等各方面考虑,必须考虑下面几种情况:
1.移动工作的蓄电池要适应野外工作,防止冻结,体积与质量都有一些限制,不允许有大量的电解液。要保证足够的容量,需要用浓度较高的电解液,固定工作的蓄电池体积与质量没有太大限制,一般多在室内使用。
2.在一定范围内,电解液浓度越大,极板活性物质内硫酸浓度越大。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容量也会增加。但是电解液浓度过高,溶液电阻增加,黏度也增加,渗透速度低,同时自放电加快,电池容量反而下降。电解液浓度过高,隔板腐蚀也相应加快,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选择电解液浓度时,还要考虑蓄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工作在寒冷温度下,电解液浓度应高—点,在炎热的气温下,电解液浓度可低一点。
一般情况下,在25℃(电解液温度)时密度为1.28,在其他温度下可按下式计算:
Da=Dt+0.0007(t-25)
式中的Da为25℃时的密度;Dt为实际温度时的密度;t为测定时电解液的温度。
电解液是用密度1.84的浓硫酸和纯净水配制而成。硫酸是强氧化剂,它与水有亲和作用,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操作人员要戴上护目镜、耐酸手套,穿胶鞋或靴子,围好橡皮围裙。盛装电解液的容器,必须用耐酸、耐温的塑料、玻璃、陶瓷、铅质等器皿。
配制前,要将容器清洗干净,为防酸液溅到皮肤上,先准备好5%氢氧化铵或碳酸钠溶液,以及一些清水,以防万一溅上酸液时,可迅速用所述的溶液擦洗,再用清水冲洗。
配制时,先估算好浓硫酸和水的需要量,把水先倒入容器内,然后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溶液。
刚配制的溶液温度很高,不可马上注入蓄电池内,要等温度降到40℃以下,再测量溶液浓度并进行调整到标准值,再加入蓄电池内。

铅酸蓄电池加注修复液,经过一次充放电,第二天行驶路程可增加5-15公里,无需通过专业修复仪器,简单易操作.如配合专用的科帝电池修复仪效果会更好,电池使用寿命会更长.
使用方法:
对于失水铅酸蓄电池(一般表现为使用1年以上时容量低于50%)和使用期限超过8个月的铅酸蓄电池,应当补水并静置10h左右再进行修复.对于低于30%的铅酸蓄电池,原则上应予以报废处理.铅酸蓄电池在使用1年以上可能由于有失水现象,使用1年半以上的铅酸蓄电池必须先进行补液,然后再进行修复.因铅酸蓄电池生产厂所生产的铅酸蓄电池在工艺/结构上各有不同,对极板间夹有蜂窝状介质(AGM)的铅酸蓄电池,应用铅酸蓄电池生产厂要求的补充液进行加注.
常规的补液方法是:蒸馏水、去离子水或比重为1.1.28的补液,铅酸蓄电池后须静置10h左右,使铅酸蓄电池内的液体充分融合后再进行修复.补液不能过量,补液浓度过低、给不缺水的铅酸蓄电池补液都会影响铅酸蓄电池的修复效果,或者造成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严禁使用普通饮水或劣质铅酸蓄电池补充液,否则将造成铅酸蓄电池的严重损坏.
把铅酸蓄电池的排气孔打开,注入电解液.铅酸蓄电池排气孔的密封方式多种多样,开启方法也不一致,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撬开式,就是用尖锐器具将排气孔盖撬开;另一种是旋开式,就是用力将排气孔盖拧开.
加入电解液的方式可根据具体的铅酸蓄电池采取有效的方法,一般是用注射器注射(要去掉注射器的针头)和用漏斗灌入.加入电解液后,为了使电解液充分发挥作用,应静置0.1h.,再配上专用电池修复仪可持续使用时间更长.
功能:
1、 增加负极板再充电能力.
2、 聚乙烯硫酸等物质---能增加各活性物质的静电排斥并起到抑制正极板物质脱落作用.
3、 将电池内的PH值调整到最佳状态,不破坏平衡
4、 防氧化剂---减少氧气析出,抑制硫酸铅的生成,增加活性物质利用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是用纯净水和浓硫酸配制而成的,其中,质量须符合( HG/T2692-95 )标准,蒸馏水质量应符合( ZBK84004-89 )标准.电解液的配制和蓄电池初充电应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蓄电池充电后,冬季应将触电液密度调整为 1.29-1.30 ,夏季应调整为 1.28 .

1 配制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规定的硫酸,并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件。当采用其它品级的硫酸时,其物理及化学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的规定。
蓄电池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新配制的稀酸仅在有怀疑时才进行化验。
2 配制或灌注电解液时,必须采用耐酸、耐高温的干净器具。应将浓硫酸缓慢地倒入蒸馏水中,严禁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并应使用相应的劳保用品及工具。
新配制的电解液的密度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 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其温度不宜高于30℃。
当室温高于30℃时,不得高于室温。注入液面的高度应接近上液面线。全组蓄电池应一次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