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3
为什么换位思考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技能 如何培养

八桥中学蔡会祥【摘要】换位思考,其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特别是对学生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非常重要,学生具备了换位思考的意识,有益于增进父母与子女间、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有益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笔者在本文从与父母换位、与师生换位、同学之间换位、与其他人换位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相互理解,与人为善,从而达到新课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换位思考 培养 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应用换位思考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化解与父母、老师、同学或他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愉快、冲突、矛盾、误解。所谓换位体验,就是教师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以他人身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心情和工作,理解他人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不断反省自己,学会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一种教学方法。换位体验能够促使师生实现零距离“接触” 一、与父母换位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有很多特点,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在逆反心理支配下会感觉到与父母沟通存在困难,因而产生一些矛盾、误解。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子女与父母间存在的差异并不可怕,只有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就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八年级的学生性增强了,对问题有了一定的见解,渴望从家庭中解放,但往往体谅不到父母的苦心,有很多问题不愿向父母讲,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二框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教学时,为此设置一份问卷,(如:当你生病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你的家务通常由谁来做?你理解父母吗?等等),要求学生回家“当一天父母”,“做一次家务”,“为父母削苹果” 。在体验中思考,完成这份问卷,然后在班中交流。这样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再组织开展一次孝心活动,让学生把想要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出来,然后邀请父母一起参加活动,做父母的听到孩子的心声,也换位想想,例如我是孩子,我该怎样?这样就能理解孩子的心事,有事就会和孩子商量着办了。做孩子的换位想想,假如我是父母,我会怎样…… ,这样就容易体谅父母的苦衷,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教导。通过家长与子女零距离的接触、交谈、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 对一个家庭来说,有了换位思考,就会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家长们能换位思考,能够了解孩子们的爱动天性,就不会逼迫他们终日坐在书桌前,也就不会为他们的人生设限或强加自己的价值观于他们身上。他们会更好地注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学会以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世界,以孩子的心情去体会他们的心情,用“心”去体会孩子们需要什么与不需要什么。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则能够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就会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抵触心理。这个家庭都形成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之境,家庭会更和睦。 二、师生换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过多的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再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教师的工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换位。[现在有些独生子女在家似皇上,在校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自私自傲,看不起老师,体谅不到老师的辛劳,师生缺乏情感沟通。为此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框“我知老师,我爱我师”的教学中采用换位体验法--教师与学生换位,让学生“当一天教师”,“上一节课”,“改一次作业”,“一名学生” ,从中体验教师的辛勤工作和能力,感受当教师的难处,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并顺利的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老师也换位想想,比如:上课时,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进入意境,忽然,教室门口一声“报告” ,把课堂气氛搅得无影无踪,教师心中一定非常恼怒。但看着气喘呼呼的学生,看看他们那惶恐而有乞求的眼神,又不想责备,通常问问迟到的原因,如果理由不当,可能要批评几句。可是教师如果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当学生时也有迟到的时候,但大部分都不是故意的,挨老师批评心里很委屈,这样想想,心里也就坦然了,然后告诉同学:“以后迟到了,悄悄从后门走上座位就行了。”无可否认,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受学生的欢迎。 只有教师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谅学生的思想感情,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师生交往的心理障碍一定能克服。几乎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勇于承认错误,而且有错必改,可是反过来,教师不是圣人,也一定会犯错误,那么,当教师出错时,学生希望教师怎么做呢?无疑希望教师也能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心理换位,使自己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将自己的精力、智慧、情感倾注在学生身上,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与老师平等交流,礼貌待师,勿失分寸,这样才能达到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同学之间换位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及性格等也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各有长处和不足。同学之间鸡毛蒜皮的纠纷,这些纠纷说大不大,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说小不小,它影响学生情绪,破坏团结。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一定要冷静,否则根本无法判断矛盾的根源,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如果当时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学生很可能就会关闭心门,让老师无法了解学生之所以那么愤怒的原因,也无法认识到学生不太懂得换位思考的问题了。还要深入了解情况,认真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遵循心理的原则,运用心理输导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生在换位思考中才会理解别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从对方的角度去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我的做法是:首先,询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坐下心平气和地讲述事情的经过。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彩,情绪比较激动,通过学生倾诉 和老师的耐心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相对缓解。再问学生你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老师仍然耐心倾听。然后紧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把问题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理由和自己的过错,对自己的行为已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了。这时,老师再进行一些耐心的说服教育,学生已能全面地认识到双方的是与非,理解和谅解对方的行为。最后将发生纠纷的学生叫到一起,进行思想沟通,握手言和。样,父母与子女间会更容易沟通,而互相理解,使每当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不妨进行换位思考,以大海般的广阔胸怀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重建良好友谊,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涵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处,对陌生人也要友善。友善不仅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具体行动。在具体的生活中,学生应该尝试换位思考。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想一想,“我若是他,会希望受到怎样的对待” 。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常常更容易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诚恳与友善是化解矛盾,修复友谊的最有效的东西。 四、与其他人换位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交往,以自我为圆心,由小及大,向外扩展,由家庭、邻里、学校、社区(村庄),再到整个社会,只有再健康广泛的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也才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悲伤、烦恼、爱与恨。[我了解到八年级(1)班有一位同学,因为父母是聋哑人,所以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与歧视,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九课第三框“心有他人天地宽”教学时采用换位体验法,以“假如我是一名残疾人”为主题,让学生自编自排小品,体验残疾人的不便。同学们有的绑住腿,有的吊起胳膊,有的蒙上眼睛…… 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理解,仿佛丁香花被踩坏还将香气留在她脚下。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感恩,仿佛小草接触土壤的滋润,便将整颗心深深陷入,然后无限延伸,装点大地的美丽。我们都要换位思考,那样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健全,生活才更美好。 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节约,于是我们想到农民种田的辛苦,就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嘲笑路上的清洁工,你会有一份“劳动光荣”思想的支撑。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与朋友成仇。 生活中需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要求,需要从自我做起。自己少一份随意,别人就多一份轻松;自己少一份刻薄,别人就多一份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可以如此多彩,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实,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丽,社会可以如此和谐。参考文献:1、《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人教版2、《年中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3、《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教育出版社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希望;没有创新,就只能墨守陈规,停滞不前。“落后就会挨打”,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受外敌欺辱的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于民族缺乏创新造成的,惨痛的往事令人不堪回首。初中阶段各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一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的学科,它向学生展示了国情,与他人的人际交往,关注创新,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特殊的学科赋予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即必须关注学生的创新发展,必须在教学中学会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如何创新呢?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  通过“2011年河北省远程教育教师全员培训”所进行的学习,我真正领略了专家们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目睹了教育一线教师的风采,使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教学中多年的困惑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我深切地感到自己肩上所负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掌握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吸引学生,改造学生,要以教师为主导,要力求以学生的创新学习为主。为了达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个目的,教师可采用教材里的资料、新闻里的事件、社会的热点、焦点等等,让学生“演一演”“辩一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真理。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必须主动地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学会创新,让自己不断成长进步。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势必亲近我们,相信我们,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才能真正实施我们创新式的教学。  二、更新理念,借鉴素材,不断学习,灵活多样,大胆进行课堂创新实践  “2011年河北省远程教育教师全员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即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如何处理教材案例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宗旨是使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而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因此,教师必须紧跟时代脉搏,学会创新,牢牢地抓住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例如,我借鉴讲座中的素材讲《集体的力量》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摆一圈小凳子,并适时让板凳动起来,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课堂上妙趣横生,联想翩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又使学生从这个活动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很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同时,我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实验,用幽默的话语、丰富的腔调、夸张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文字鼓励使我的思想品德课堂异彩纷呈,让学生不再恹恹欲睡,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归纳、类比和创新,掌握了知识的内涵和真谛。这也使我真正理解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我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应用证明,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提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利用媒体,代替说教式的单一授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创新理念都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而且,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个短片、一个辩论赛、一则法制故事、一个案例等等,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强烈的共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将思想品德课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学会多元激励,创新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思想品德课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必须多元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习题本来就十分主观,答案不唯一的很多,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解答。因此,教师应经常换位思考,多鼓励学生的成功之处,不挖苦鄙视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爱学、乐学这一学科,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了做到上述这一点,教师既要掌握教学技巧,又要掌握评价技巧。适当、合理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我改变了过去命令式、批评式等评价方式,充分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辩论。这样不仅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还提升了个人魅力,学生都说喜欢上我的思想品德课,这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成功,获得了愉悦,而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促进了思想品德课的高效化。  五、活用教材,正确处理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里的案例、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插图漫画等等,都是教学中很好的素材,在教学中如果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每次课前我都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把握教材重难点,在教学中多创造情境,灵活运用教材中艺术性的素材,使学生的培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学习中得以培养,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此外,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材料,可使教学内容更灵活生动。所以,教师在讲述教学内容时,要善于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引导,经常运用演一演、说一说等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学到知识,能力得到培养。  六、及时反思,研究创新,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教师教学后要及时反思,总结优点,发现不足,做到研究创新,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我曾经搞了个实验研究,利用不同的作业评语评价学生,激励性的、互动式的评语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学困生得到我的表扬后,非常高兴,能够主动学习,有困难时也能及时找到我,让我指导,从而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果应用好研究创新,教学就会如鱼得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而且,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充实和发展自我,在实践中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大胆创新,努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合格人才。

八桥中学蔡会祥【摘要】换位思考,其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特别是对学生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非常重要,学生具备了换位思考的意识,有益于增进父母与子女间、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有益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笔者在本文从与父母换位、与师生换位、同学之间换位、与其他人换位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相互理解,与人为善,从而达到新课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换位思考 培养 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应用换位思考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化解与父母、老师、同学或他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愉快、冲突、矛盾、误解。所谓换位体验,就是教师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以他人身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心情和工作,理解他人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不断反省自己,学会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一种教学方法。换位体验能够促使师生实现零距离“接触” 一、与父母换位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有很多特点,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在逆反心理支配下会感觉到与父母沟通存在困难,因而产生一些矛盾、误解。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子女与父母间存在的差异并不可怕,只有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就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性增强了,对问题有了一定的见解,渴望从家庭中解放,但往往体谅不到父母的苦心,有很多问题不愿向父母讲,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二框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教学时,为此设置一份问卷,(如:当你生病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你的家务通常由谁来做?你理解父母吗?等等),要求学生回家“当一天父母”,“做一次家务”,“为父母削苹果” 。在体验中思考,完成这份问卷,然后在班中交流。这样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再组织开展一次孝心活动,让学生把想要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出来,然后邀请父母一起参加活动,做父母的听到孩子的心声,也换位想想,例如我是孩子,我该怎样?这样就能理解孩子的心事,有事就会和孩子商量着办了。做孩子的换位想想,假如我是父母,我会怎样…… ,这样就容易体谅父母的苦衷,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教导。通过家长与子女零距离的接触、交谈、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 对一个家庭来说,有了换位思考,就会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家长们能换位思考,能够了解孩子们的爱动天性,就不会逼迫他们终日坐在书桌前,也就不会为他们的人生设限或强加自己的价值观于他们身上。他们会更好地注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学会以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世界,以孩子的心情去体会他们的心情,用“心”去体会孩子们需要什么与不需要什么。孩子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则能够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就会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抵触心理。这个家庭都形成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之境,家庭会更和睦。 二、师生换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过多的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再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爱是前提,尊重是基础,教师的工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换位。[现在有些独生子女在家似皇上,在校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自私自傲,看不起老师,体谅不到老师的辛劳,师生缺乏情感沟通。为此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框“我知老师,我爱我师”的教学中采用换位体验法——教师与学生换位,让学生“当一天教师”,“上一节课”,“改一次作业”,“辅导一名学生” ,从中体验教师的辛勤工作和能力,感受当教师的难处,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并顺利的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老师也换位想想,比如:上课时,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进入意境,忽然,教室门口一声“报告” ,把课堂气氛搅得无影无踪,教师心中一定非常恼怒。但看着气喘呼呼的学生,看看他们那惶恐而有乞求的眼神,又不想责备,通常问问迟到的原因,如果理由不当,可能要批评几句。可是教师如果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当学生时也有迟到的时候,但大部分都不是故意的,挨老师批评心里很委屈,这样想想,心里也就坦然了,然后告诉同学:“以后迟到了,悄悄从后门走上座位就行了。”无可否认,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受学生的欢迎。 只有教师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谅学生的思想感情,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师生交往的心理障碍一定能克服。几乎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勇于承认错误,而且有错必改,可是反过来,教师不是圣人,也一定会犯错误,那么,当教师出错时,学生希望教师怎么做呢?无疑希望教师也能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心理换位,使自己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喜学生之所喜,忧学生之所忧,将自己的精力、智慧、情感倾注在学生身上,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与老师平等交流,礼貌待师,勿失分寸,这样才能达到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同学之间换位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及性格等也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各有长处和不足。同学之间鸡毛蒜皮的纠纷,这些纠纷说大不大,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说小不小,它影响学生情绪,破坏团结。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一定要冷静,否则根本无法判断矛盾的根源,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如果当时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学生很可能就会关闭心门,让老师无法了解学生之所以那么愤怒的原因,也无法认识到学生不太懂得换位思考的问题了。还要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分析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运用心理输导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生在换位思考中才会理解别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从对方的角度去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我的做法是:首先,询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坐下心平气和地讲述事情的经过。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情绪比较激动,通过学生倾诉 和老师的耐心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相对缓解。再问学生你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老师仍然耐心倾听。然后紧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把问题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理由和自己的过错,对自己的行为已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了。这时,老师再进行一些耐心的说服教育,学生已能全面地认识到双方的是与非,理解和谅解对方的行为。最后将发生纠纷的学生叫到一起,进行思想沟通,握手言和。样,父母与子女间会更容易沟通,而互相理解,使每当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不妨进行换位思考,以大海般的广阔胸怀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重建良好友谊,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涵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处,对陌生人也要友善。友善不仅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具体行动。在具体的生活中,学生应该尝试换位思考。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想一想,“我若是他,会希望受到怎样的对待” 。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常常更容易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诚恳与友善是化解矛盾,修复友谊的最有效的东西。 四、与其他人换位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交往,以自我为圆心,由小及大,向外扩展,由家庭、邻里、学校、社区(村庄),再到整个社会,只有再健康广泛的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也才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悲伤、烦恼、爱与恨。[我了解到八年级(1)班有一位同学,因为父母是聋哑人,所以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与歧视,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九课第三框“心有他人天地宽”教学时采用换位体验法,以“假如我是一名残疾人”为主题,让学生自编自排小品,体验残疾人的不便。同学们有的绑住腿,有的吊起胳膊,有的蒙上眼睛…… 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理解,仿佛丁香花被踩坏还将香气留在她脚下。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感恩,仿佛小草接触土壤的滋润,便将整颗心深深陷入,然后无限延伸,装点大地的美丽。我们都要换位思考,那样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健全,生活才更美好。 换位思考,让我们学会节约,于是我们想到农民种田的辛苦,就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嘲笑路上的清洁工,你会有一份“劳动光荣”思想的支撑。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与朋友反目成仇。 生活中需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要求,需要从自我做起。自己少一份随意,别人就多一份轻松;自己少一份刻薄,别人就多一份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可以如此多彩,精神原本可以如此充实,世界原本可以如此美丽,社会可以如此和谐。参考文献:1、《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人教版2、《2007年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3、《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

  • 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
    答: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应用换位思考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化解与父母、老师、同学或他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愉快、冲突、矛盾、误解。所谓换位体验,就是教师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以他人身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心情和工作,理解他人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不断反省自己,学会体谅他人,...
  • 浅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答:一、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 想要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要先具备深刻理解问题和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例如:在初二思想政治课中,讲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只通过一个标题我们就可以读出两层含义,...
  •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答: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自有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灵活地采用讨论、争论和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提倡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创新思维。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条条框框原则性强,如果老师只是照着书本讲,学生听起来显然索然无味的。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在思想品德...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答:本文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谈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些心得:1、教师要做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2、巧设情境与问题,激发探究兴趣;3、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后,我们初中思想品德科任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热潮。新课标...
  • 浅谈如何在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答:1、实践要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学生的生活空间、活动圈子多集中在学校、班级当中,因此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结合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团活动,把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组织班级之间的集体活动等去促进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道德水平,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自己的...
  • 浅谈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答:这正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进行的理论依据。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目标、要求和重要性。我个人认为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主基调,融合其它的课程目标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这里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答: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平时的一言一行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很多,特别是住宿式学校,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师的眼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了也特别的关注,所以教师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从领导到教师、门卫、舍务教师、勤杂工,这些...
  • 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答: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寻求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以明辨是非为切入点,在营造团结、活泼、友爱、团队意识的氛围中,培养学生自觉辨识、自觉醒悟、自觉抵制是非的能力,是一条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单纯幼稚,不仅...
  •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答:首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如:五年级的××同学受手工商业意识的影响,认为成绩只要及格,不用那么刻苦,课外找点工作多赚点钱,这样也会使父母感到满意。了解到这一情况,在教育中我讲事实﹑摆道理,使...
  • 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
    答: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 《中学德育纲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学科,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