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游衡岳记.(明)张居正 (请给出译文就可以了,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失某人之意”如何翻译?如“失张居正之意。”

我觉得应该是什么张居正失职吧

据上所述,我们自应依靠《史记》所据的旧说,因为《史记》的撰写,并不必汉儒传授的《尚书》的时间晚,甚至更可靠一些。我们现据《史记》将“二十二人”的名目分列于下:
1.伯禹——司空
2.弃——后稷
3.契——司徒
4:皋陶——士(《史记》另处写作“大理”)
5.垂——共工(另处写作工师)
6.益——虞(另处写作主虞)
7.伯夷——秩宗(另处写作主礼)
8.夔——典乐
9.龙——纳言(另处写作主宾客)
10.彭祖——“无任所”至于十二牧,则根据上举《韩诗外传》等书,认为四方之每方各分左中右三牧。虽然有的学者对“十二州”的解释,参照古书中的州名凑齐,而又各不相同,却难于使用。十二牧为:
11.东方左牧
12.东方中牧
13.东方右牧
14.南方左牧
15.南方中牧
16.南方右牧
17,西方左牧
18.西方中牧
19.西方右牧
20.北方左牧
21.北方中牧
22.北方右牧

游衡岳记[1]

[明] 张居正

译文:
乙未早晨,从庙旁右边转上山,小径很窄,在云雾间缥缥缈缈。石级陡得几乎象是垂直的,两边悬崖深谷,人不敢往旁看。路途曲绕,十步九折,战战兢兢,原来攀云扪天是这么艰难啊!中午时分才到半山亭。半山亭离岳庙十五里,有五座山峰相拥,荡漾在云海之中,也是一处胜境。在僧舍吃了饭,稍微休息了下,又走十五里,到了祝融。起先在山间行走,望见芙蓉、烟霞、石廪、天柱等山峰,都是直入云霄,好象是排列的森森刀戟一般,争相表现出奇绝秀丽。而祝融峰隐于众峰之间,只是露出发髻般的峰顶。到登上祝融峰顶,才发现其余众峰都在脚下,有的象在作揖,有的象在退却,有的象在低头,有的象在拱手,蒸腾的潇江湘江,象一缕碧带环绕。于是想起李白的“五峰晴雪,飞花洞庭”的诗句,真是描述的此间实景啊!站在峰顶,向旁看苍梧九疑山,低头看江汉,大千世界,都在眼中。再看下面那些连绵山峦,都仿佛土狗虫蚁一般,再入不了眼中了。这回跟我一同游览的有五个,都在石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作记载。黄昏时在观音岩歇宿。观音岩离峰顶大约一里许,晚上看天垣各星座,大的有如杯盂一般,都不象平时见到的那个样子。

《山海经》[2],衡山在《中山之经》[3],而不列为岳,岂禹初奠山川望秩[4],犹未逮与?《舜典》[5]:“南巡狩,至于南岳。”今潇湘、苍梧[6],故多舜迹,殆治定功成[7],乃修禋祀与?张子曰[8]:余登衡岳,盖得天下之大观焉[9]。

十月甲午,从山麓抵岳庙[10],三十里,石径委蛇盘曲[11],夹以虬松老桂[12]。含烟袅露,郁郁葱葱,已不类人世矣[13]。余与应城义河李子先至,礼神毕[14],坐开云堂[15],湘潭会沙王子、汉阳甑山张子,乃从他间道亦至[16]。同宿。是夜恍然若有导余升寥廓之宇者[17],蹑虹梯[18],凭刚飙[19],黄金白玉幻出宫阙[20],芝草琅玕[20],璨然盈把[22],殆心有所忆,触境生念云尔[23]。

乙未晨,从庙侧右转而上,仄径缥缈[24],石磴垂接[25],悬崖巨壑,不敢旁瞬[26]。十步九折,气填胸臆,盖攀云扪天[27],若斯之难也[28]。午乃至半山亭,亭去岳庙十五里,五峰背拥[29],云海荡漾[30],亦胜境也。饭僧舍[31],少憩,复十五里,乃至祝融[32]。初行山间,望芙蓉、烟霞,石廪、天柱诸峰,皆摩霄插云[33],森如列戟[34],争奇竞秀,莫肯相下[35]。而祝融乃藏诸峰间,才露顶如髻。及登峰首,则诸峰顾在屐底[36],若揖若退[37],若俯若拱[38],潇湘蒸江[39],一缕环带。因忆李白“五峰晴雪,飞花洞庭”之句[40],盖实景也。旁睨苍梧九疑[41],俯瞰江汉[42],紘埏六合[43],举眦皆尽[44]。下视连峦别〓[45],悉如培〓蚁垤[46],不足复入目中矣。同游者五人,咸勒石记名焉[47]。暮宿观音岩。岩去峰顶可一里许,夜视天垣诸宿[48],大者或如杯盂,不类平时所见也。

晨登上封观海[49],日初出,金光烁烁,若丹鼎之方开[50]。少焉[51],红轮涌于海底[52],火珠跃于洪炉[53]。旋磨旋莹[54],苍茫云水之间[55]。徘徊一刻许,乃掣浮埃而上[56]。噫吁嘻[57]!奇哉伟与!山僧谓此日澄霁[58],实数月以来所无。往有好事者,候至旬日,竟不得见,去。而余辈以杪秋山清气肃[59],乃得快睹,盖亦有天幸云。然心悚心慑[60],不能久留,遂下兜率[61],抵南台,循黄庭观登魏夫人升天石[62]。西行四十里,得方广寺。方广在莲花峰下,四山重裹如瓣,而寺居其中。是多响泉,声彻数里,大如轰雷,细如鸣紘。幽草珍卉,夹径窈窕,锦石斑驳[63],照烂丹青[64]。盖衡山之胜,高称祝融,奇言方广。然涧道险绝,岩壑幽邃,人罕至焉。暮谒晦庵、南轩二贤祠[65],宿嘉会堂。夜雨。晓起,云霭窈冥[66],前峰咫尺莫辨,径道亦绝,了不知下方消息[67],自谓不复似世中人矣。

【注释】

[1]衡岳:亦称南岳,五岳之一,在湖南中部,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著名。

[2]《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通行本作十八卷,内容多记传闻的地理情况,包括山川、民族、物产、习俗、祭祀等等,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著者不详,旧传是夏禹和伯益所著。本文作者即从旧说,以为夏禹所著,故有下文疑议。

[3]《中山之经》:《山海经》第五卷为《中山经》。其载衡山在宣山之后,云:“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多桑,其鸟多鸜鹆”,并未标明它是南岳,所以下句说“不列为岳”。按,《中山经》所载衡山,晋郭璞以为即南岳衡山;但清人毕沅以为并非南岳,而是河南南阳的雉衡山,并引《水经注》以为证。本文从郭璞说,也以为即南岳衡山,所以下文对夏禹“不列为岳”提出疑议。

[4]“岂禹初”二句:承上文意谓根据《山海经》不列衡山为南岳,难道当初夏禹治水,奠定山川祭祀仪礼的等级次序的时候,衡山还不够尊为南岳的资格吗?“禹功”,指夏禹治水之功。“奠山川望秩”,《尚书·夏书·禹贡》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孔安国注:“奠,定也。高山,五岳。大川,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定其差秩,祀礼所视。”此用其意。谓奠定山川的等级,确定祭祀仪礼。“逮”,及,赶上,此指赶不上高山的级别。“与”,语气词。

[5]“《舜典》”三句:引用《尚书·虞书·舜典》所载。虞舜每五年巡视四方一周,“五月,南巡守(同“狩”),至于南岳,如岱礼(即谓“望秩于山川”的祭礼与东岳泰山同)”。作者引证的用意是说明衡山在虞舜时代已经尊为南岳,与《中山经》记载相抵牾。

[6]“今潇湘”二句:这是用虞舜在潇湘、苍梧的遗迹,以证明《舜典》记载属实。“潇湘”,指今湖南境内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的一段,即“三湘”之一。“苍梧”:古郡名,当今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地区。

[7]“殆治定”二句:承上文意谓根据《舜典》记载和虞舜遗迹来看,则并非衡山不够南岳资格,恐怕是因为夏禹著《山海经》、治定功成、“奠高山大川”的时候,还没有确立祭祀山川的仪礼,而是在虞舜治理天下太平,大功告成之后,再修订祭祀山川仪礼的吧。据《尚书》、《史记》记载,虞舜即位二十八年之后,才达到天下太平;夏禹在奉虞舜之命治水之后,又曾征三苗。所以本文作者推想夏禹治水而未定祭礼,定祭礼,尊南岳,是虞舜在天下太平后的作为。“殆”,恐怕,大概。“禋(yīn)祀”,上古的一种祭祀仪礼,点燃柴火,烧烤牛羊作为祭品,以飨山川神祗。此即指“望秩”,祭祀山川的仪礼。

[8]张子:作者自称。

[9]大观:壮观。这句是说,登南岳可以看到天下最壮丽的胜景。

[10]岳庙:即南岳。

[11]委蛇(wēi yí):同“逶迤”,弯曲而长。

[12]虬(qiú)松:盘曲强劲的松树。“虬”,古书上说的一种龙。桂:桂花树,学名木犀。

[13]不类人世:意谓与凡人世界大不相同。

[14]礼神:向神致礼。

[15]开云堂:在南岳庙内开云楼,取能开衡山之云意。

[16]间道:旁出的小路。

[17]恍然:恍惚,仿佛疑似。导:引导,带路。寥廓:空阔。宇:屋子。

[18]蹑:踩,登。虹梯:以虹为梯,喻登天之梯。

[19]刚飙:强劲的暴风;道教以为升天到达太清境界,便乘刚风。

[20]“黄金”句:谓天上宫阙金玉之光耀眼。“幻”,奇幻。“出宫阙”,从宫阙放射出来。

[21]芝草:灵芝草。琅玕(láng gān):指仙境的珠树玉林。

[22]璨(càn)然:明亮的样子。盈把:满握。

[23]云尔:相当于“如此等等”。

[24]仄:狭窄。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5]垂接:指石级之间的陡直。

[26]旁瞬:向旁边看一眼。

[27]扪:抚摸。

[28]斯:这样,指“攀云扪天”。

[29]五峰:即祝融、芙蓉、烟霞、石廪、天柱五峰。背拥:背靠背相拥立。

[30]云海:云气弥漫如海。

[31]饭僧舍:在僧人住处吃饭。

[32]祝融:传说中的古帝,号赤帝。一说为帝喾的火官,后人尊为火神。死后葬衡山之阳,称为祝融峰。祝融峰为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

[33]摩:摸,托。霄:天空。

[34]森:森严。戟(jǐ):古代兵器的一种。

[35]莫肯相下:没有肯居于他峰之下者。

[36]顾:回头看。屐(jī)底:脚底下。屐:鞋的一种。

[37]揖(yī):拱手长拜,表示谦恭。

[38]俯:低头。拱:两手打拱,表示敬意。以上二句形容各山峰都对祝融峰表现出恭顺谦让的样子。

[39]蒸江:即蒸水,在湖南省中部,为湘江支流,在衡阳附近流入湘江。

[40]“五峰”二句:见李白诗《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其前四句为:“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41]睨(nì):向旁边看。九疑:九疑山,疑又作嶷,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南部,以有九峰相似得名。

[42]江汉:长江和汉水。

[43]紘埏(hóng yán):装饰点缀之物。“紘”,古代冠冕上的带子;“埏”,古代覆盖在冕上的布。六合:指上、下、东、西、南、北,概指天下。

[44]眦(zì):上下眼睑的结合处。举眦:睁开眼睛。皆尽:一览无遗。

[45]别:分离。〓(yǎn):大小分成两截的山。

[46]培〓(pǒu lóu):小土丘。蚁垤(dié):蚂蚁窝边的小土堆。

[47]勒石:在石头上刻字。

[48]垣:星位,古代分星位为上、中、下三垣。天垣指上垣。宿(xiù):星宿。

[49]上封:寺名,在祝融峰顶。

[50]丹鼎:道教炼丹的锅。

[51]少焉:一会儿。

[52]红轮:喻太阳。

[53]火珠:喻太阳。洪炉:大熔炉,喻太平世界。

[54]旋磨旋莹:谓太阳像磨盘一样旋转上升,愈益光亮。

[55]苍茫:空阔无边。

[56]掣(chè):拉,拽。浮埃:飘浮的尘埃。

[57]噫吁(xū)嘻:叹词,兼表惊奇和赞叹。

[58]澄霁:清澈无云。

[59]杪(miǎo)秋:秋末。肃:爽。

[60]悚:怕。慑:恐惧。

[61]兜率(shuài):寺名,意为佛教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

[62]黄庭观:道教的观院名。魏夫人:名华存,晋魏舒之女,幼而好道,传说曾在衡山修炼,后由衡山托剑化形升天,为南岳夫人。

[63]斑驳:色彩错落。

[64]烂:有光彩。丹青:丹砂和青臒,两种绘画颜料,因用以喻称图画。

[65]晦庵:南宋朱熹的号,见本书《百丈山记》简介。南轩:南宋张栻的号,见本书《南岳游山唱酬序》。他们两人与吕祖谦,在南宋时称东南三贤,衡山有三贤祠。

[66]云霭:云雾弥漫。窈冥:深远难见。

[67]了不知:完全不知道。

此三日[1],李子拉予冲云而下,行数里所,倏见青霄霁日[2],豁然中开。问山下人,乃云比日殊晴[3]。乃悟向者吾辈正坐云间耳[4]。又从庙侧东转十余里,得朱陵洞[5],云是朱陵大帝之所居。瀑布洒落,水帘数叠,挂于云际;垂如贯珠[6],霏如削玉[7],飞花散雪,萦洒衣襟[8]。岩畔有冲退石,大可径丈。列坐其次,解缨濯足[9],酌酒浩歌[10]。当此之时,意惬心融[11],居然有舞雩沂水之乐[12],诚不知簪祓尘鞅之足为累也[13]。是日,石棠李子亦自长沙至,会于岳庙,同返。

自甲午迄辛丑,八日往来诸峰间,足穷于攀登[14],神罢于应接[15],然犹未尽其梗概也,聊以识大都云[16]。张子曰,昔向平欲俟婚嫁已毕[17],当遍游五岳。嗟乎,人生几许时得了此尘事[18],唯当乘间求自适耳[19]。余用不肖之躯[20],弱冠登仕[21],不为不通显[22]。然自惟涉世[23],酷非所宜[24],每值山水会心处[25],辄忘返焉[26]。盖其性然也[27]。夫物[28],唯自适其性。乃可永年要欲。及今齿壮力健,即不能“与汗漫期于九垓[29]”,亦当遍游寰中诸名胜[30],游目骋怀[31],以极平生之愿。今兹发轫衡岳[32],遂以告于山灵。

【注释】

[1]止:停留。

[2]倏(shū):极快,忽然。霁日:晴天的太阳。

[3]比日:连日。殊:特别。

[4]向者:以前,指前三天。

[5]朱陵洞:又名水帘洞。

[6]垂:指瀑布从上垂下。

[7]霏:细雨。

[8]萦(yíng)洒:环绕而落下。

[9]缨:系冠帽的带子。濯(zhuó):洗。

[10]酌酒:斟酒。浩歌:大声唱。

[11]惬(qiè):畅快,满足。融:舒适。

[12]“舞雩(yú)”句:古代求雨的仪式叫雩,因有乐舞,又叫舞雩。《论语·先进》记孔子让学生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讲自己的志向。问到曾点时,曾点说:“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在沂水里洗澡),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风),咏而归(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对曾点的话表示赞许。作者借以比喻当时的快乐情景。

[13]簪祓(fú):官吏的礼服,喻官场的束缚。尘鞅:世事的奔波,喻生活的束缚。

[14]穷:忙于。

[15]神:心神。罢(pí);通“疲”。应接:谓欣赏风景。

[16]大都(dōu):大概。

[17]“昔向平”二句:西汉末年隐士向长,字子平。东汉初年,他把子女的婚嫁办完,就断绝家务,与朋友一起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此用其事。“向平”,即称“向子平”。“俟”,等待。“婚嫁”,儿子婚娶,女儿出嫁。

[18]尘事:世俗之事。

[19]乘间:利用闲暇,抽空。自适:自己安逸。

[20]不肖:不贤。不肖之躯:谦称自己。

[21]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成人,行冠礼。后以弱冠表示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登仕:开始做官。作者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时年二十二岁。

[22]通显:得志,办事顺利。

[23]涉世:经历世事,此谓做官办事。

[24]酷:甚,极其。宜:合适,适之。这句是说自己不适于做官。

[25]值:遇见。会心处:领悟其中奥妙的地方。

[26]返:回到官所。

[27]其性:指自己的本性。

[28]“夫物”三句:意谓不论什么物体,包括人在内,只要适合自己本性,就可以达到长生的要求。“永年”,长寿,长生。

[29]“即不能”句:《淮南子·道应训》载隐士卢遨在北海遇见神仙,要求结交朋友。那神仙笑着说,自己漫游宇宙,不能久留,如果要交友,那么,“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说罢就腾身上天了。此用其语,意谓即使不能与神仙相约游历九天之上也当……。“汗漫”,广大无边的宇宙空间。“期”,约会。“九垓(gāi)”,九天之上。

[30]寰中:人世间。

[31]骋怀:畅开胸怀。

[32]发轫(rèn):启程。

【作者及题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进士。明神宗即位,为宰相,主持国政十年,在财政、军事、水利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有《张文忠公全集》。

本篇选自《张文忠公全集》。它开头介绍衡山尊为南岳的历史及地理位置,结尾发豪愿作感慨,中间记述了八天的主要游历,重在描写山水景色。作者抒写感受,引证名句,都是为了渲染衬托引人入胜的美妙景象。登上封观日出,那雄壮奇丽的景象,使作者情不自禁地狂喜惊叹,欢庆天幸。雨阻嘉会堂,三日不知所措,及至“冲云而下”,竟是“比日殊晴”,这种隔道晴雨的习常气象,出现在云间地上,别有一种感受,使作者恍然若悟。至于五峰云海,祝融露髻,方广泉响,以及朱陵水帘,都能极尽衡山大观的特色,峰高景奇,发人豪游的兴致,也难怪作者从乘间自适的游览而立愿遍游天下名胜了。

乙未早晨,从庙旁右边转上山,小径很窄,在云雾间缥缥缈缈。石级陡得几乎象是垂直的,两边悬崖深谷,人不敢往旁看。路途曲绕,十步九折,战战兢兢,原来攀云扪天是这么艰难啊!中午时分才到半山亭。半山亭离岳庙十五里,有五座山峰相拥,荡漾在云海之中,也是一处胜境。在僧舍吃了饭,稍微休息了下,又走十五里,到了祝融。起先在山间行走,望见芙蓉、烟霞、石廪、天柱等山峰,都是直入云霄,好象是排列的森森刀戟一般,争相表现出奇绝秀丽。而祝融峰隐于众峰之间,只是露出发髻般的峰顶。到登上祝融峰顶,才发现其余众峰都在脚下,有的象在作揖,有的象在退却,有的象在低头,有的象在拱手,蒸腾的潇江湘江,象一缕碧带环绕。于是想起李白的“五峰晴雪,飞花洞庭”的诗句,真是描述的此间实景啊!站在峰顶,向旁看苍梧九疑山,低头看江汉,大千世界,都在眼中。再看下面那些连绵山峦,都仿佛土狗虫蚁一般,再入不了眼中了。这回跟我一同游览的有五个,都在石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作记载。黄昏时在观音岩歇宿。观音岩离峰顶大约一里许,晚上看天垣各星座,大的有如杯盂一般,都不象平时见到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