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必看】人到35岁,出路在哪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3
记得农历年从老家返回上海的那几天,爱趣丫被“华为清理34岁员工”的消息刷屏了,虽然后续证明消息是假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据说,华为裁员的事情从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发酵,进而出现在各个网站和媒体上,引发了各方关注。
包括其中一名35岁员工的文章流出,35岁,上有老,下有小,在深圳有两套房,妻子全职家庭主妇,被动要求离职,人生一片迷茫。
更进一步的反馈,是华为职工反映,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有人把这个清退行动与2000研发将士出征联系起来,认为华为通过把老员工派驻海外自然淘汰来完成变相清退。
其实作为吃瓜群众,估计很多人和爱趣丫的心态一样,并不是忧心华为,而是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出路在哪里?
一、35岁,是个分水岭
对大多数人来说,35岁无疑是一道坎,公务员考试,基本不再招用35周岁的社会青年;企业招人,尤其科技公司和新兴互联网公司,“中年危机”来得就更早了。
爱趣丫,很多身边的朋友,也已经混到了总监和高级经理的位置,大家和刚毕业的年轻人聊天时,经常听到不少青年才俊,目标都直指“35岁实现财务自由”。
然而从概率上来说,一个很可怕的事实是:35-40岁失业比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高多了。
2017年1月出炉的胡润报告显示,中国的财富自由门槛继续爬升,比去年上涨50%,其中一线城市高达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财务自由是遥遥无期的海市蜃楼,换个方向追求另外三种自由,或许更能保障下半生没有后顾之忧。
三十五岁是条界限,没到界的还是三十露头的年轻人,过了界的则属奔四的中年人。
二、35岁,心态的转变,更重要
原以为,35岁,获得了经验,拥有了头衔,甚至都有几分睿智了,可以轻松一点过活,游刃有余地行走在社会里,开始感受成熟带来的福利。
可实际情况,真的不是这样,三十五岁之后的感受更像是结束了适应性训练,生活要给你来点真格的。
二十多岁的时候,感觉是自己张开双臂迎上世界。
三十多岁的时候,情况则是整个世界向你倾倒过来,听得见自己身上骨节噼啪做响,一口气屏住不敢有丝毫松懈。
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却不再耗费你的体力,甚至无需动用你的智力,它只是简单地耗神,好叫白头发顺着两鬓疯长。
爱趣丫也是即将奔三十五的人,很明显,心态的转变,从随意变得专注,从躁动转成了安静,从感性过渡到了温和,没有了冲撞,没有了随性,没有了热火,多了理性,多了定见,多了些许坚韧。
三、35岁,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其实,华为的人员流动一直比较大,华为裁员也已不是新闻。只是以年龄裁员的传言,这还是第一次,所以让华为内部外部的震动都很大。
看到2月24日华为内部沟通网站心声社区公布了一份创始人任正非的内部讲话,在这份讲话中任正非也对近期网传的“华为清理34岁老员工”一事进行了回应。
“网上传有员工34岁要退休,不知谁来给他们支付退休金?我们公司没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职的员工买了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险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国家政策。你即使离职了,也得自己去缴费,否则就中断了,国家不承认,你以后就没有养老金了。”
而对于华为是否逼迫老员工离职,任正非并没有正面回应,但是他表示,“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最后,任正非还说道,“我鼓励你们奋斗,我自己会践行。”
1、家庭与责任的平衡问题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
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2、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
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
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爱趣丫在招聘时,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
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5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3、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爱趣丫曾经面试过一个区域销售经理的应聘者,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
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
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
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
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
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
四、35岁之后,如何寻求如破?
35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从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中,都要有所突破。
1、完成自身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如何构建自己的个人品牌。我们到了35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
我们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并利用剩余为数不多的时间去积累。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我们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
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爱趣丫曾经遇到过5年跳槽10次、接触过20余个行业的人。假如我们也这样,就毫无专业性可言了。
当然,为了支撑我们的“专业化”的品牌形象,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们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像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我们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2. 寻求猎头顾问的帮助
一般来说,猎头顾问最青睐35岁左右职场人士,特别是在职场上有一定建树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但有着丰富的中、高端职位信息,与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来实际最佳的匹配,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着丰富的识人技术,当一名职场人士被猎头瞄上,意味着他将有获得向更高一层迈进的机会。
一般猎头顾问对欲猎取的人才会有一个详尽的评估,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人格特征、行为风格、职业匹配度,还有职业发展的规划设计等等。
记住这都是第三方中立的评估,对你是中肯的评价,当一个人对自己职业有困惑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士的评估至关重要(且对你信息保密),不但能帮助你清晰定位,指出你的不足之处和应该补缺的地方,而且给出该跳与不该跳的利弊分析和建议,能让你避免许多的弯路。
如果大家去关注职场上高薪的人士并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他们的职业生涯大都是阶梯式跳跃的,一般每经过一次跳跃,职场价值就能提升级20%-30%,这也正是目前中高端职场人士乐意与猎头顾问打交道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出现职业困惑时,记住,专业人士的咨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专注于专业领域的定力
为什么成功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却不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没有定力,没有一种“锁定目标,专注重复”职场行为。也就是没有将他已经工作多年的专业和能力“做精”。
如果35岁年龄阶段的职场人非调整不可,尽量遵循“换岗不换行”或“换行不换岗”的原则,而不管是在同行业选择别的岗位,或者在别的行业从事原来的岗位,都能够借鉴此前已经积累下来的经验,缩短纠偏的时间,让自己尽快回到职业发展的轨道上来。
所以,35岁职场人士一定要培养“专业定力”,如果还频繁跳槽,因为自己行为不够扎实,急于求成,在还没有能力拿很高薪资的时候跳槽离开,只会给自己的职场之路增加坎坷。而当危机发生时,又不能坦然面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走了不必要的弯路。
若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总会获得很高的回报。
就如国内外一些有名的企业,永远只生产自己熟悉的产品一样,精益求精,最终成为行业老大。
35岁左右该选择稳定在一个专业领域或某家公司,双方都有很好的了解,随着能力的提升,收入上涨、职业空间发展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4、深入分析自身情况重新定位
在职场中,有不少35岁的职场人在择业时并没有清晰定位,大多随波逐流,或受高薪诱惑,在此种情况下考虑转型,会因为缺乏通盘考虑而盲目行动。在转型时,不少人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如技能、知识方面的储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所做的准备并不能真正为职场转型服务,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对将要转入的职业了解不够深入透彻。缺少深入职场和自身分析很容易产生迷茫、价值感低下、缺乏竞争力、频繁跳槽等糟糕的情况。
而很多职场人以为到了35岁,有了一定资历,跳槽的资本有了;婚姻和家庭已经稳定,不那么累人了;经济条件相对来说也殷实了许多,经得起万一跳槽不顺的起落;而这个时候的则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职业目标及定位不清,是最大的风险。况且,这个年龄段还有重新定位和规划的可能,与其盲目地去选择,不如先静下心让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清晰,这样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指导自己“择业”。在工作的过程中脚踏实地,认真负责,能够在自己所担任的岗位上发挥专业能力,做得游刃有余,领导自然会刮目相看。
5、有的放矢学习充电
尽管在职场成熟期内,35岁左右职场人士的经验和能力都已达到了相应的高度,已经能够熟练自如地应付工作中各种难题。
但对于35岁左右的面临跳槽求职危机者而言,仍然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职场“老人”们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跟上时代,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落伍的盲流。
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得自己的知识面和职业技能“保鲜”;同时,应该主动与职场“新人”沟通磨合,使自己很好地地融入年轻人的精神团队,同时也从新人们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陷。
35岁职场人要做到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是将转型前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依赖程度内与延续的核心资源相结合,夯实基础,触类旁通;
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与讨论,组建学习资源。在工作中多“充电”,学一门能独当一面的技术或手艺,就省得和年轻后生们一起去人才市场挤来挤去。
另外,学会分解压力,以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更容易获得快乐和晋升的机会。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取,跳槽求职这道危机四伏的“坎儿”是完全可以平安顺利跨过去,保持职场基业长青的。
五、最后,借用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当我们觉得收入不如别人时,不要随便和别人攀比,因为我们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在获得收入的背后付出了什么,同理,当我们生活不如别人时,亦无需格外羡慕,因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自己通过努力创造来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不够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
其实,我们只要坚持就好,坚持21天容易,难的是始终坚持!加油,35岁的我们。
职场女性35岁以后何去何从
职场女性35岁以后何去何从 在现代文明社会,女性的地位和男性是平等的,甚至于女性能顶多半边天。但是身在江湖的职场中人都知道,女性的身份在一定领域和阶段还是会遭遇很大的尴尬。特别是一些年龄爬上35岁的大龄女性,如果前期没有沿着自身适合的发展方向去积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处于长期机械忙碌的工作...
普通职场人,35岁以后失业怎么办?这是我见过最打破常规的建议_百度知 ...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人,35岁以后,突然遭遇失业,或者面临中年转型,怎么办?除了送外卖、跑快递、卖保险、做微商等体力活,还有其他更好更合适本人的选择吗?常规你能想到的路径,无非3种:1.继续找工作,或学习新技能,转行找工作;2.做自由职业者;3.自己创业;然而以上成功机率都比较小,为什么呢?第...
男人35岁以上失业之后还能做些什么?
尽管35岁的中年男性在求职市场上面临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并且勇于应对挑战,重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一、35岁为何成为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现代企业在招聘时倾向于年轻人,因为他们被视为更易管理和积极性更高。相比之下,35岁的职场人士虽然经验丰富,...
中年人在职场的出路在哪里?
中年人的出路,无外乎是:1、 打工,坚持不懈的找公司面试、求职、上班!2、 打零工,跑滴滴、送外卖、或者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临时工”!3、 自媒体,写文章、发视频,粘贴、复制、直播、搞怪、吸引、赚流量,卖广告或者兼着网上卖货!4、 自主创业,风险大,九死一生不为过!5、 退休,颐养天年,...
都说35岁是职场的“生死劫”,如何才能跨过这道“要命”坎?
都说35岁是职场的“生死劫”,如何才能跨过这道“要命”坎?职场三十五岁,是一个分水岭,如果你已经走上了公司中层的职位,那么你的职场生涯是一片光明的,如果你还是混在公司的基层,那么,起码在这家公司,你不会再有升职的可能了,因为门槛已经摆出来了,大多数的公司选拔人才的第一条年龄条件就...
人过了35岁,还需要在职场拼搏吗?
在讨论职场中的35岁现象时,人们常感叹中年职业前景的黯淡,似乎中年就意味着接受职业生涯下滑的现实。然而,35岁的职场资深人士仍有两条可行之路:要么成为领导者,要么成为行业内的技能专家。例如,我的朋友是一位网络工程师,他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多年来并未在专业技能上取得显著进步。这可能是他感到...
35岁男人无技术有学历的出路
35岁男人无技术但有学历的出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利用学历背景深化专业知识:学历是个人学习过程的证明,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某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的高级课程或专业认证,深化专业知识,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缺乏技术经验并不意味着无法获得。可以选择实习、兼职或...
35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3. 因此,在职场中,35岁前后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路径:要么选择重新开始,要么选择创业。这说明,作为职场人士,应该在35岁之前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确保自己能够持续发展,避免到了这个年龄还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4. 年轻人应该努力在35岁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出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避免在...
职场35岁以后怎么办
30岁那年,小博跳槽到一家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优势,一路升职加薪,薪资是当年的好几倍;而大宇依旧原地踏步,私交甚好的二人在小聚之时,大宇对小博满是羡慕。又过了几年,二人过35岁,小博遭遇了公司裁员,找工作四处碰壁,大宇依旧原地踏步,但是,现在轮到小博羡慕大宇了。职场人经常会...
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 35 岁以下,那 35 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虽然有些单位在招聘时会设置年龄限制,但并不代表35岁以上的人就没有就业机会。实际上,35岁以上的人在职场上仍然有很多发展机会和职业选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转行:如果发现自己原来的职业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期望,那么可以考虑转行,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行业。自主创业: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和...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据说,华为裁员的事情从华为自己的心声论坛发酵,进而出现在各个网站和媒体上,引发了各方关注。
包括其中一名35岁员工的文章流出,35岁,上有老,下有小,在深圳有两套房,妻子全职家庭主妇,被动要求离职,人生一片迷茫。
更进一步的反馈,是华为职工反映,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有人把这个清退行动与2000研发将士出征联系起来,认为华为通过把老员工派驻海外自然淘汰来完成变相清退。
其实作为吃瓜群众,估计很多人和爱趣丫的心态一样,并不是忧心华为,而是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出路在哪里?
一、35岁,是个分水岭
对大多数人来说,35岁无疑是一道坎,公务员考试,基本不再招用35周岁的社会青年;企业招人,尤其科技公司和新兴互联网公司,“中年危机”来得就更早了。
爱趣丫,很多身边的朋友,也已经混到了总监和高级经理的位置,大家和刚毕业的年轻人聊天时,经常听到不少青年才俊,目标都直指“35岁实现财务自由”。
然而从概率上来说,一个很可怕的事实是:35-40岁失业比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高多了。
2017年1月出炉的胡润报告显示,中国的财富自由门槛继续爬升,比去年上涨50%,其中一线城市高达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财务自由是遥遥无期的海市蜃楼,换个方向追求另外三种自由,或许更能保障下半生没有后顾之忧。
三十五岁是条界限,没到界的还是三十露头的年轻人,过了界的则属奔四的中年人。
二、35岁,心态的转变,更重要
原以为,35岁,获得了经验,拥有了头衔,甚至都有几分睿智了,可以轻松一点过活,游刃有余地行走在社会里,开始感受成熟带来的福利。
可实际情况,真的不是这样,三十五岁之后的感受更像是结束了适应性训练,生活要给你来点真格的。
二十多岁的时候,感觉是自己张开双臂迎上世界。
三十多岁的时候,情况则是整个世界向你倾倒过来,听得见自己身上骨节噼啪做响,一口气屏住不敢有丝毫松懈。
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却不再耗费你的体力,甚至无需动用你的智力,它只是简单地耗神,好叫白头发顺着两鬓疯长。
爱趣丫也是即将奔三十五的人,很明显,心态的转变,从随意变得专注,从躁动转成了安静,从感性过渡到了温和,没有了冲撞,没有了随性,没有了热火,多了理性,多了定见,多了些许坚韧。
三、35岁,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其实,华为的人员流动一直比较大,华为裁员也已不是新闻。只是以年龄裁员的传言,这还是第一次,所以让华为内部外部的震动都很大。
看到2月24日华为内部沟通网站心声社区公布了一份创始人任正非的内部讲话,在这份讲话中任正非也对近期网传的“华为清理34岁老员工”一事进行了回应。
“网上传有员工34岁要退休,不知谁来给他们支付退休金?我们公司没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职的员工买了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险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国家政策。你即使离职了,也得自己去缴费,否则就中断了,国家不承认,你以后就没有养老金了。”
而对于华为是否逼迫老员工离职,任正非并没有正面回应,但是他表示,“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最后,任正非还说道,“我鼓励你们奋斗,我自己会践行。”
1、家庭与责任的平衡问题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
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2、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
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
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爱趣丫在招聘时,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
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5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3、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爱趣丫曾经面试过一个区域销售经理的应聘者,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
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
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
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
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
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
四、35岁之后,如何寻求如破?
35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从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中,都要有所突破。
1、完成自身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如何构建自己的个人品牌。我们到了35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
我们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并利用剩余为数不多的时间去积累。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我们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
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爱趣丫曾经遇到过5年跳槽10次、接触过20余个行业的人。假如我们也这样,就毫无专业性可言了。
当然,为了支撑我们的“专业化”的品牌形象,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们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像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我们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2. 寻求猎头顾问的帮助
一般来说,猎头顾问最青睐35岁左右职场人士,特别是在职场上有一定建树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但有着丰富的中、高端职位信息,与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来实际最佳的匹配,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着丰富的识人技术,当一名职场人士被猎头瞄上,意味着他将有获得向更高一层迈进的机会。
一般猎头顾问对欲猎取的人才会有一个详尽的评估,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人格特征、行为风格、职业匹配度,还有职业发展的规划设计等等。
记住这都是第三方中立的评估,对你是中肯的评价,当一个人对自己职业有困惑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士的评估至关重要(且对你信息保密),不但能帮助你清晰定位,指出你的不足之处和应该补缺的地方,而且给出该跳与不该跳的利弊分析和建议,能让你避免许多的弯路。
如果大家去关注职场上高薪的人士并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他们的职业生涯大都是阶梯式跳跃的,一般每经过一次跳跃,职场价值就能提升级20%-30%,这也正是目前中高端职场人士乐意与猎头顾问打交道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出现职业困惑时,记住,专业人士的咨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专注于专业领域的定力
为什么成功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却不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没有定力,没有一种“锁定目标,专注重复”职场行为。也就是没有将他已经工作多年的专业和能力“做精”。
如果35岁年龄阶段的职场人非调整不可,尽量遵循“换岗不换行”或“换行不换岗”的原则,而不管是在同行业选择别的岗位,或者在别的行业从事原来的岗位,都能够借鉴此前已经积累下来的经验,缩短纠偏的时间,让自己尽快回到职业发展的轨道上来。
所以,35岁职场人士一定要培养“专业定力”,如果还频繁跳槽,因为自己行为不够扎实,急于求成,在还没有能力拿很高薪资的时候跳槽离开,只会给自己的职场之路增加坎坷。而当危机发生时,又不能坦然面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走了不必要的弯路。
若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总会获得很高的回报。
就如国内外一些有名的企业,永远只生产自己熟悉的产品一样,精益求精,最终成为行业老大。
35岁左右该选择稳定在一个专业领域或某家公司,双方都有很好的了解,随着能力的提升,收入上涨、职业空间发展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4、深入分析自身情况重新定位
在职场中,有不少35岁的职场人在择业时并没有清晰定位,大多随波逐流,或受高薪诱惑,在此种情况下考虑转型,会因为缺乏通盘考虑而盲目行动。在转型时,不少人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如技能、知识方面的储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所做的准备并不能真正为职场转型服务,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对将要转入的职业了解不够深入透彻。缺少深入职场和自身分析很容易产生迷茫、价值感低下、缺乏竞争力、频繁跳槽等糟糕的情况。
而很多职场人以为到了35岁,有了一定资历,跳槽的资本有了;婚姻和家庭已经稳定,不那么累人了;经济条件相对来说也殷实了许多,经得起万一跳槽不顺的起落;而这个时候的则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职业目标及定位不清,是最大的风险。况且,这个年龄段还有重新定位和规划的可能,与其盲目地去选择,不如先静下心让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清晰,这样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指导自己“择业”。在工作的过程中脚踏实地,认真负责,能够在自己所担任的岗位上发挥专业能力,做得游刃有余,领导自然会刮目相看。
5、有的放矢学习充电
尽管在职场成熟期内,35岁左右职场人士的经验和能力都已达到了相应的高度,已经能够熟练自如地应付工作中各种难题。
但对于35岁左右的面临跳槽求职危机者而言,仍然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职场“老人”们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跟上时代,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落伍的盲流。
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得自己的知识面和职业技能“保鲜”;同时,应该主动与职场“新人”沟通磨合,使自己很好地地融入年轻人的精神团队,同时也从新人们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陷。
35岁职场人要做到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是将转型前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依赖程度内与延续的核心资源相结合,夯实基础,触类旁通;
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与讨论,组建学习资源。在工作中多“充电”,学一门能独当一面的技术或手艺,就省得和年轻后生们一起去人才市场挤来挤去。
另外,学会分解压力,以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更容易获得快乐和晋升的机会。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取,跳槽求职这道危机四伏的“坎儿”是完全可以平安顺利跨过去,保持职场基业长青的。
五、最后,借用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当我们觉得收入不如别人时,不要随便和别人攀比,因为我们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在获得收入的背后付出了什么,同理,当我们生活不如别人时,亦无需格外羡慕,因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是自己通过努力创造来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不够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
其实,我们只要坚持就好,坚持21天容易,难的是始终坚持!加油,35岁的我们。
职场女性35岁以后何去何从 在现代文明社会,女性的地位和男性是平等的,甚至于女性能顶多半边天。但是身在江湖的职场中人都知道,女性的身份在一定领域和阶段还是会遭遇很大的尴尬。特别是一些年龄爬上35岁的大龄女性,如果前期没有沿着自身适合的发展方向去积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处于长期机械忙碌的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人,35岁以后,突然遭遇失业,或者面临中年转型,怎么办?除了送外卖、跑快递、卖保险、做微商等体力活,还有其他更好更合适本人的选择吗?常规你能想到的路径,无非3种:1.继续找工作,或学习新技能,转行找工作;2.做自由职业者;3.自己创业;然而以上成功机率都比较小,为什么呢?第...
尽管35岁的中年男性在求职市场上面临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并且勇于应对挑战,重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一、35岁为何成为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现代企业在招聘时倾向于年轻人,因为他们被视为更易管理和积极性更高。相比之下,35岁的职场人士虽然经验丰富,...
中年人的出路,无外乎是:1、 打工,坚持不懈的找公司面试、求职、上班!2、 打零工,跑滴滴、送外卖、或者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临时工”!3、 自媒体,写文章、发视频,粘贴、复制、直播、搞怪、吸引、赚流量,卖广告或者兼着网上卖货!4、 自主创业,风险大,九死一生不为过!5、 退休,颐养天年,...
都说35岁是职场的“生死劫”,如何才能跨过这道“要命”坎?职场三十五岁,是一个分水岭,如果你已经走上了公司中层的职位,那么你的职场生涯是一片光明的,如果你还是混在公司的基层,那么,起码在这家公司,你不会再有升职的可能了,因为门槛已经摆出来了,大多数的公司选拔人才的第一条年龄条件就...
在讨论职场中的35岁现象时,人们常感叹中年职业前景的黯淡,似乎中年就意味着接受职业生涯下滑的现实。然而,35岁的职场资深人士仍有两条可行之路:要么成为领导者,要么成为行业内的技能专家。例如,我的朋友是一位网络工程师,他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多年来并未在专业技能上取得显著进步。这可能是他感到...
35岁男人无技术但有学历的出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利用学历背景深化专业知识:学历是个人学习过程的证明,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某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的高级课程或专业认证,深化专业知识,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缺乏技术经验并不意味着无法获得。可以选择实习、兼职或...
3. 因此,在职场中,35岁前后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路径:要么选择重新开始,要么选择创业。这说明,作为职场人士,应该在35岁之前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确保自己能够持续发展,避免到了这个年龄还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4. 年轻人应该努力在35岁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出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避免在...
30岁那年,小博跳槽到一家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优势,一路升职加薪,薪资是当年的好几倍;而大宇依旧原地踏步,私交甚好的二人在小聚之时,大宇对小博满是羡慕。又过了几年,二人过35岁,小博遭遇了公司裁员,找工作四处碰壁,大宇依旧原地踏步,但是,现在轮到小博羡慕大宇了。职场人经常会...
虽然有些单位在招聘时会设置年龄限制,但并不代表35岁以上的人就没有就业机会。实际上,35岁以上的人在职场上仍然有很多发展机会和职业选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转行:如果发现自己原来的职业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期望,那么可以考虑转行,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行业。自主创业: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