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黛玉死的一些看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8
对于林黛玉的死的看法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小多病体弱,到了贾家后经常是药不离口,更因长期郁闷在胸,加之宝玉娶薛宝钗的消息的强烈刺激,终于“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对她的“泪尽人亡”,我想谈一谈我的疑惑和感想。
一、玉带林中挂——林黛玉“结局”之早期设计 林黛玉的性格、命运、结局。《红楼梦》中做了充分的描写。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在后40回中死的。据《红楼梦》前面的情节来看,林黛玉应是自尽而死的。但在高萼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她是病死的,别人说这样做就将其艺术价值降低了,我想谈一谈我对林黛玉之死的设计安排的一些看法。
从姓名的角度研究,林黛玉的性格、命运、结局,都寓于她名、字号中了。甚至她住的“潇湘馆”都是她的命运、结局的象征。黛玉所作的一些诗词、谜语中也作了透露。所谓“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正是“潇湘妃子”的写照。不仅如此,就连林黛玉身边几个丫鬟的名字,如紫娟(子娟)、雪雁、春纤,她们的名字都是衬托黛玉的命运和结局。根据作者所用娥皇、女英为舜而哭,甚至投江自尽的典故,这早已暗示了黛玉为爱而死,泪尽而亡。我甚至有点怀疑她是不是投江而死。
但是,无论是病死还是投水而亡,似乎都与第5回宝玉梦游太虚境所看的“正钗”册子上的判词和那副图画不相吻合。对此已有人提出过质疑,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第5回的“正册”上,以宝玉所见,那判词是:
只见头一也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很显然,这判词和册图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和结局的。(1)所谓“两株枯木”:是一个“林”字;“ 玉带”是“黛玉 ”的谐音。(2)所谓“雪”是“薛”的谐音;“金簪” 即是“宝钗”之意。这些解释是极为表面的意思。即用“谐音法”,说明“判词”和册图写的是宝钗和黛玉的。那么第二层意思——如其她判词就、册图一样寓示人物未来命运、结局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堪怜咏絮才”——用谢道韫《咏雪》诗典故,是的说林黛玉的才华之高有如才女谢道韫。但一个“堪怜”,是说林黛玉枉有此才,令人可叹、可怜。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二句,有人说它的意思是: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
——引《林黛玉和薛宝钗》我觉得这样的解释也很有理由,但我自己觉得这更多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的结局。
从画图和判词来看,黛玉很可能是不堪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在“绝粒”自杀不成后,到大观园林中以“一围玉带”结束自己的生命。“玉带”,是古代用来束腰的腰带,由此想像黛玉是以自己所系的腰带自缢的。这样说,既符合了图画上所画的“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符合判词中所说的“玉带林中挂”之意。
这样的推测,只是我从图画与判词所作的猜测。据说,《红楼梦》的原稿有几稿,有《风月宝鉴》、《情憎录》、《石头记》,最后才改为《红楼梦》,所以,曹雪芹在改稿的时候,在增删过程中,或在脂砚斋等人的干预下,要把林黛玉写成病死也不一定。在不断的修改中,许多情节、人物与判词、判图及十四支曲子有出入,形成了不少的矛盾,在全书人物中是不难找到的。二、“我就是回去的时候了。”——黛玉绝粒待毙
在书中的八十九回讲到,黛玉听说宝玉要与别人结婚,便蛇影杯弓地信以为真,不吃不喝地一心求死,折腾了一翻,后来误会解开病才好了,黛玉此次寻短见虽不成,却让我认清了一个事实——黛玉只为宝玉而活着!从这件事看来,我认为黛玉是主动求死的。
宝玉和黛玉自幼在一起,两人互相爱慕,已经到了“非君不嫁,非卿勿娶”的地步了。黛玉对于那些世俗的臭男人的丑陋行为已是听得多,看得多了。那些披着人皮的狼,是多么可怕!封建社会的女子的终生大事就是嫁人,若不能嫁给宝玉,未来的日子简直是不敢想象(就像贾迎春毁在中山狼孙绍平手上一样)。宝钗曾经笑着说要她作大嫂,她默然地拒绝了。薛姨妈的话说的对,这样品行的薛蟠连香菱都不配,又怎样能配得起黛玉呢!所以,黛玉早就作好准备,一旦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就一死了之!这次的寻短见足以证明这一点。
在书的前面,林黛玉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别人的言语中不慎触及了她便马上还击,有时太尖刻了,不免得罪了人,但她仍处处维护着自己。但回想一下,在元春的赐品中只有宝玉与宝钗的相同这件事之后,黛玉就开始收敛自己尖刻的脾气,特别是到了宝琴进贾府之时,对众人一番的话她的反应很不寻常:
宝钗说道:“……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说话之间,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笑道;“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她。”口说着,手指着宝玉。宝钗湘云都笑道:“倒不是这样人。”琥珀又笑道:“不是她,就是她。”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不则声。宝钗忙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你信口儿混说。她的那嘴有什么实据。”……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道姓,直是亲姐妹一般。
湘云的话正说中了黛玉的心中之事,黛玉肯定不高兴,她没有玲牙利齿的反驳回去实在是令人觉得吃惊。若在以前,她早已骂出声了,还会说什么“她(宝钗)的妹妹便是我的妹妹”之类的话。从这看出,林黛玉的确是改变了不少,还记得在宝玉问她要不要元春的赐品时,她就哭着叫宝玉以后去找宝钗罢了,别来找她,还祝宝玉结成“金玉良缘”,或是黛玉此时已经看出了自己无望嫁给宝玉,故一旦有什么事她就想着寻短见。
还有一点是,决定宝玉婚事的人是贾母,贾家日渐没落,她已是陈年老参,不中用了。她现在要做的是想方设法保住贾家的财产,外孙女的事她渐渐的管不了这么多了。这时她的权力也减少了,宝玉的婚事就慢慢的落在王夫人身上。在紫鹃情试宝玉后,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已是公开化了,但王夫人等人只说两人是自小在一起,关系不同别人,所以才会舍不得分开的,并不愿意承认两人相爱。王夫人曾对凤姐说过晴雯“像极你林妹妹”,骂她“水蛇腰”、“像个病西施似的”,“我就是见不得她那张狂的样子”,这分明在含沙射影地骂黛玉。借抄检大观园赶走晴雯,就是在杀鸡警猴,要向黛玉示威:想做宝玉的媳妇,你没门!故此黛玉应该知道
综合上述,说黛玉是自杀的,我认为是合理的。
三、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论是古人、今人,还是中国人、外国人,都有一死。世有百岁者常见,千岁是神话,万岁则是颂辞。总之,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上智下愚均无例外,绝对平等。每个人的死因、死法不同,而死的意义也不同。《史记》有云:有人死重如泰山,有人死轻如鸿毛;有人死默默无闻,有人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广大人们来说,就是生得平凡,死得也平静。
死,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但我认为《红楼梦》中所写的死是有特点,有性格:
秦可卿之死使人思,金钏之死使人惜,晴雯之死使人惨,尤三姐之死使人愤,尤二姐使人恨,司棋之死使人骇,黛玉之死使人伤,金桂之死使人恼,贾母之死使人羡,鸳鸯之死使人敬,赵姨娘之死使人快,凤姐之死使人叹,妙玉之死使人疑,毫无一同者。
——《红楼评梦》
这段话对曹雪芹的《红楼梦》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林黛玉的死,我认为她在第二十七回唱的《葬花词》是她死时的写照。
林黛玉自幼深得贾母的欢喜,众人对她的关爱自是不少。但在她病重和死之时竟无人来看(李执是被叫来的,平儿、探春是知她快死才来的),何其凄凉!这原因是归于贾母对她的关爱少了。贾母这陈年老参在外孙女林黛玉死后说过:“你是我的外孙女,是亲的了,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哎!只因贾母的态度稍改,众人的态度就大变,人情多么冷漠。真应了那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黛玉为宝玉“泪尽人亡”时,宝玉却在呆痴中被骗与宝钗成婚,黛玉在临终前终究不能看到心爱的人一眼,最后只落得个猛声直喊:“宝玉,宝玉,你好……”到底是“你好”什么呢?是不是凤姐说的“宝玉,你好狠心!”呢?是的,“三月春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无人探望无人问讯,连最爱的男子也作“梁间燕子”了,真的是“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当日春去花落。“尔(落花)今死去侬收葬”,今日“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回想当日,怡红院里,红情初萌;沁芳桥畔,芳梦才过。两人情意绵绵。今日里,只落的个人亡花落,湿香罗。
晴雯作为林黛玉的影子,无辜被赶出大观园。她不服,她骂,她恨,但她在死前终究见到宝玉一面,能穿着宝玉的衣裳死去,但是,黛玉没能见到宝玉的最后一面,死时只能像落花一样黯然逝去。黛玉本身有着一身傲骨,死时她的愿望是:“愿奴胁下生双翼,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掬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欠泪的,泪已尽,再没有留在这世上的必要了。
“这就是回去的时候了。”——林黛玉。
若有来生,莫入红楼。

——节选自蒋和森《林黛玉论》
  作为荣国府的至亲贵戚,林黛玉也不例外地是那一社会统治阶级中人。她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这就是为那一时代不少人羡慕不已的所谓“清贵之家”。官僚的父亲,因为“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把这个独生女儿提到男子的待遇来抚养,从小便教她读书识字,爱之如“掌上明珠”。看来,她有着一段比较娇惯的、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但是,由于先天的体质纤弱,再加上母亲的早丧,使我们又看到,在她的童年生活中,又笼罩着一层不散的忧郁。
  这个清贵的官僚家庭,似乎没有来得及对她进行更多的阶级教养;也似乎没有来得及把那一社会给女人所规定的一切,带给她以深刻的感受;而是只给她的终身留下了一个空洞而温暖的回忆,让她向社会人生迈开了第一步。为了“减轻父亲的内顾之忧”,她来到了正是“花柳繁华”的荣国府。
  初到荣国府时,我们看到林黛玉留神地观看着一切,彬彬有礼地应接着一切。她似乎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
  这样谨小慎微地做人,也许自有它的好处吧?
  可是,我们又看到,她似乎并没有认真这样做。她很快地就给荣国府的人们,留下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
  原来,她初来时的那种“留心”、“在意”等等,只不过是从这样的一个动机出发:“恐被人耻笑了去。”毋怪乎她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好感,而只是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着高度自尊心的少女。
  但是,命运仿佛恶意地拨弄着她,不久她的父亲又死去了。当她回到故乡去料理过丧事,再回到荣国府中来时,这时她已经不是来此作客的扬州盐课林老爷的小姐了,而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前来投靠贾府的亲戚了。处在这样的情势下面,自尊心显然失去了安放的地方,而她的“孤高自许”也显得更加不合时宜了。
  但是,这处境的改变,并没有使这个少女的生活态度也跟着改变起来,而是似乎更加挑起了她的心高气傲,更加使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唯恐有人对她怀着歧视和轻蔑。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新巧”,而是是否“别人不挑剩下的”。元春归省时,大家赋诗行乐,她本可以随声歌颂一番,但她一心只想“大展奇才,好将众人压倒”,后因不能“违谕多做”,便“胡乱做一首五言律应命”。贾母为薛宝钗庆祝生辰,她心里感到不快,这原是不宜流于言表的,但她偏偏露出“不忿之意”。史湘云说她像戏台上的小旦,众人都笑着附和,她本来也是可以一笑付之的,但她却敏感地觉得,这样的拿她和“戏子”相比,是一种带有轻蔑意味的“取笑”,因此大为不满,不禁怒形于色……
  有一次,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个纯粹的误会,想不到竟是这么严重地挫伤了她。如果她真的在门外“高声问她”,事情也就解决了。但寄人篱下的处境,不容她多想,只是立刻在她的心里唤起了这样的感觉:“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真的,再没有甚么比损害了这个少女的自尊和触痛了她的依人为活的命运,更能使她伤心的了。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
  落花,把那一时代,只能任人践踏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妇女命运,在她的心里唤醒了。
  但是,这个少女不能认识得更多,她把这种命运的不能解除,都归因于自己的没有家。于是,她害上了无可解除的思家的忧郁症。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落花飞絮、秋风秋雨等等,无一不在她的心里引起无家的哀痛。整个世界在她的面前,仿佛都变成了制造眼泪与忧愁的原料。
  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多疑和敏感并不是她自己找来的毫无根据的痛苦。倒是透过了她的这种多疑和敏感,让我们看到了,那一社会是具有着一种甚么样的魔力!它可以隐秘地、曲折地折磨着一个人,并且把一个人损伤以后,甚至会使你觉得完全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

关于林妹妹之死,周汝昌大师提出了溺水的观点,刘心武先生更是大加渲染,为之布置了一个绝美的行为艺术场景——月下沉湖。这个场景美不美呢?美,太美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分析一下,刘先生的论据是否站得住脚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段刘先生一直避而不谈的情节,第二十三回宝黛读西厢一段—— 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试问如果是黛玉自己选择死法,会选择一个她连葬花都觉得是“把花糟蹋了”的方式吗?如果真如刘先生所说黛玉为自己的死精心布置,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行为艺术大作,她会同意被人家“脏的臭的混倒”来糟蹋她吗? “质本洁来还洁去”,林妹妹心中的“洁”很显然是“随土化了”回归自然,而绝不会是“随波逐流”混入当时社会被随意糟蹋的肮脏的大环境中去! 下面我们再来逐条看看刘先生判断“黛玉沉湖”的根据。 先看第一个,第七十六回写到,在中秋之夜,黛玉和湘云在湖畔联诗,最后联出来两句惊心动魄的,湘云那句是“寒塘渡鹤影”,林黛玉那句是“冷月葬花魂”。刘先生就说了,“冷月葬花魂”就是在一个凄清的中秋之夜,湖面上倒映着中秋的满月,湖波荡漾,花魂就默默地、一步一步地沉进去了,就埋葬在里面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黛玉如何葬花?上面已经点明了,是土葬!“冷月葬花魂”,很凄美,但是没点出葬于水中。根据黛玉葬花的方式,她是倾向于土葬的! 再看下面,刘先生说,曹雪芹下笔的时候反复写了“花落流水红”、“水流花落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子,所以判定“美如花朵的青春少女最后会在水中结束他的生存。”关于这一点,我很赞同刘先生的一个观点,就是“流水落花”的字样不是雪芹闲笔,但是由此解释为“美如花朵的青春少女最后会在水中结束她的生存”是不是太过牵强了?由流水怎么可能想到平静的湖面呢?何况“流水”“落花”都是实写,并没有寓意青春如花的意思,至少我是看不出来!若解释为黛玉死于流水之畔,落花之间,不是更合理吗? 接着,刘先生搬出了娥皇女英“泪尽入水”死于江湖之间的典故,认为黛玉别号“潇湘妃子”,所以她“泪尽”了,也要“入水”。诚然,娥皇女英死得很凄美,她们为自己的爱情慷然赴死,这对黛玉的触动肯定是极深的!但黛玉不一定要完全效仿娥皇女英啊!黛玉是谁啊?黛玉是个诗意生活的人,黛玉是个认为“天下水总归一源”,随处舀碗水就可以祭奠水中亡魂的人,黛玉是个不拘泥于形式任性而为的人!她会完全没有创新地去模仿别人的死法吗?不会!在她看来,只要意境达到了,就美了,就不比娥皇女英差了! 刘先生随后又搬出了黛玉柳絮词《唐多令》中的一句,“粉堕百花洲”,就说黛玉是死在百花洲这个地方的,是死在水上的。这就更没有道理了!我们先来看看“洲”的解释。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到:洲,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而成的陆地。《新华字典》更是直接点明,本义:水中的陆地。这就很明白了,洲是陆地,这块陆地周围有水。“粉堕百花洲”,是死在水边陆地上的,不是死在水里的。 凤姐生日大家看戏,看的一出戏叫《荆钗记》,里面《男祭》这一折表现王十朋跑到江边去祭奠一个人,黛玉就发表宏论了:“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你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跪到江边子来做什么?俗话说,睹物思人,天下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这个时候宝玉不在,去干吗去了?去找了口古井祭奠金钏去了。于是刘先生就说了,这表明黛玉就死在水里了,宝玉今后就照黛玉说的方法去祭奠她了。其实黛玉这段话只是表明了一个态度,就事论事而已,总不可能听着江边的戏讲树下的话。黛玉是反对“随波逐流”的,她是选择土葬的。也许宝玉今后还真这么做了,但不是舀一碗水,而是捧一抔土,或者是一捧花瓣。 又说道《牡丹亭》里面的《离魂》:“人到中秋不自由”,和中秋节有关系;“奴命不中孤月照”,和冷月有关系;“残生今夜雨中休”,和夜有关系;“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是说荷花,所以黛玉会沉湖。大致没有问题,但不是刘公所说“无可争议”。“中秋”,可指月圆之夜;后两句不需多说。看最后一句,“风剪了玉芙蓉”,刘公说这里是指荷花,我赞同。但说这里直指黛玉,我就不太赞同了。黛玉是什么身份?绛珠仙草啊!首先,它是草,不是花。其次,它是水生的吗?不是。如果是水生的就没有神瑛灌溉一说了。所以这里只是借来类比,而黛玉是木芙蓉。木芙蓉,草本植物,正合黛玉身份:土生草本,泪尽而草枯,复归尘土。所谓诔晴雯而实诔黛玉,并不能说晴雯和黛玉就是等同的,晴雯是水芙蓉,则黛玉不同于伊,黛玉是木芙蓉。 上面,关于“黛玉沉湖”的依据显然都是站不住脚的,那么黛玉究竟选择了一个什么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我同意刘先生的观点:黛玉是一个行为艺术大师。但是她选择的创作主题不是沉湖,而是卧花。 脂评指出,黛玉之死,菖、菱二人不可忽视。很可能就是赵姨娘买通负责配药的菖、菱二人,在黛玉所用的药里面下毒,以达到毒死黛玉、逼走宝玉,从而顺利接管贾家产业的目的。贾家进入了第四春,万物萧条,败相毕露,在这种环境下,黛玉病情一天重似一天,也已经无泪可流了,加之菖菱在药中下毒,黛玉迅速走向死亡。最后,在三月的月圆之夜,黛玉意识到自己再也撑不过这一夜了,于是扛着花锄,搭上事先准备好的白绢,来到沁芳闸桥那边桃树下流水边上,只见落桃漫天飞舞,黛玉就在桃树下挖一浅坑,把自己用白绢裹着,静静地淌了下去,看着飞舞的桃花,回忆着与宝玉共读西厢的美丽场景,就这么静静地与世长辞了。直到第二天丫环发现林妹妹不见了,四处寻找。贾母已死,宝玉更被贾政、王夫人严加看管,早已没有人关心林妹妹的死活。而此时大观园已经是一片萧条,望之即毛骨悚然,黛玉就这么在曾经与宝玉共读西厢的桃树下,被飞落的桃花掩埋,已然没有气息…… 有些朋友一定要问了:你说黛玉卧花而亡,你有什么依据? 下面且抛开上面的论证,单从《葬花吟》来说说。先看下面这几句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柳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春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从这几句就可以看出,黛玉死于三月,来年三月,又是桃柳纷飞,燕子回归,谁知燕巢已倾,只留一处空闺。而主人呢?却已随土化了,化作一片柳叶,化作一抹桃红,回归自然。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几句就是明指出,黛玉死于春尽花落之时! 下面这几句更是明写黛玉之死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可见黛玉乃是“一抔冷土掩风流”,而决不会沉湖,好像“污淖”最终陷于渠沟。 再看下面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落花死去,只有黛玉收葬!而贾母一死,黛玉彻底失去依靠,再加贾府末世,人心惶惶,黛玉死时竟是无人收葬!只有一抔冷土,漫天飞花,尚懂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可怜至极! “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短暂的一生,可歌可泣,可悲可叹!

她是为爱情——还泪,而来到人家的精灵,只要得不到宝玉的爱情,就等于是死了,不论是什么样的方式。

  • 贾母对林黛玉的死是什么态度?
    答:《红楼梦》贾母对林黛玉的死不是冷淡,而是痛彻心扉。因为家道中落,已经各种变故。已经让贾母力不从心,受到各种打击后,贾母身体大不如前,也有心无力了。贾母在得知林黛玉去世,只能伤心而无能为力,对其后事尽力而为。贾府里最支持宝黛爱情的人员可以说就是贾母了,但是贾家后期逐步在衰败,贾母从...
  • 对于林黛玉的死的看法
    答: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在后40回中死的。据《红楼梦》前面的情节来看,林黛玉应是自尽而死的。但在高萼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她是病死的,别人说这样做就将其艺术价值降低了,我想谈一谈我对林黛玉之死的设计安排的一些看法。 从姓名的角度研究,林黛玉的性格、命运、结局,都寓于她名、字号中了。甚至...
  • 林黛玉临终前为什么要焚稿你怎么看待她的死?
    答:她的死很凄凉,说当此黄昏人静,千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上不牢,年纪又大了。原是口头许了宝玉才到贾家来。看宝玉的光景,心里虽没别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头婚姻。又转念一想道:倘若父母在时,别处定了婚姻,怎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才心地,不如...
  • 林黛玉死时为什么赤着身
    答:首先,裸形代表了林黛玉对尘世的决绝。她赤身而死,意味着她放下了世间的一切束缚和牵挂,以一种最真实、最纯粹的状态离开这个世界。其次,裸形也表达了林黛玉对宝玉的痴情。她愿意在最脆弱的时刻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只为让宝玉记住她,记住她们曾经的爱情。此外,林黛玉赤身而死的情节还反映了作者...
  • 黛玉之死读后感
    答:看到新版黛玉死时,我有些诧异,有些不可思议,只是觉得对于黛玉的死太过香艳,不够正派。还有,我不明白为什么黛玉死的时候一定要斜卧在床塌上,我想问她是在等待什么,是等待从塌上到下早死吗?“你,好,好,好”之时的配音是好像有人掐住她的脖子,致使她无法呼吸而说出那样等待许久才能听出的话语吗?这一点让我...
  • 关于林黛玉之死的赏析
    答:刘心武认为,黛玉说这样的话,是个谶语,就是对今后命运的一种事先的暗示。“如果曹雪芹写得到黛玉之死,很可能会有贾宝玉舀了一碗水,对着碗中水祭奠她的情节。”证据4 元妃省亲点戏《闹殇》唱词 -出处:第十八回 “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牡丹亭》的《闹殇》一折很有门道。”刘心武说,因为...
  • 对林黛玉的死,你认同哪个?请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答: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曹雪芹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百年来,人们对红楼角色众说纷纭,有爱林憎薛者,也有拥薛贬林派,对林黛玉的死更是有多个版本,高鄂的版本是气病交加而亡,而红学专家研究曹雪芹的原稿得出的结论是自杀,但我细读红楼,且通过认真的反思后,认为林黛玉是死于谋杀!嘿,下面的听众朋友别...
  • 红楼梦林黛玉为什么死
    答:对林黛玉的死更是有多个版本,高鄂的版本是气病交加而亡,而红学专家研究曹雪芹的原稿得出的结论是自杀,细读红楼,且通过认真的反思后,认为林黛玉是死于谋杀!4、性格缺陷造成的。“性格决定命运”,人一生的际遇和一个人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联,要了解林黛玉的死因首先要分析一下她的性格特点。
  • 林黛玉为什么是裸死
    答:《红楼梦》黛玉是光着身子死的三个理由如下:1、林黛玉书在葬花吟中的有一句说“质本洁来还洁去”,这句话暗示黛玉的裸死,人来到这个世界,光着身子来,最终也是光着身子离开,是应了人们常说一句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2、《红楼梦》在宝钗过生日时,有一处戏曲中禅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要如何评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死
    答:展开全部 清灵慧敏、感的林黛玉为了爱情燃尽了自己年轻而又没有明天的生命,实现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诉求,一抔净土掩却了风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2 展开全部 她的死揭示了那个封建大家庭里人情冷漠,表面光鲜却内在落魄的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