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2·”贵州凯里市龙场镇渔洞村岔河组崩塌

1 前言
2013年2月18日11时37分许,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渔洞村岔河组老山新村(坪地煤矿北侧约100m 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4′31.3″、北纬26°42′33.5″)突发山体崩塌,坡面和崩塌山体上部溶洞持续发生零星掉块、落石,以及溶洞充填物滑塌,2月19日8时30分,再一次发生小规模崩塌。崩塌体高186m、宽127m、厚10~24m,崩塌堆积体规模约30万m3(图1)。崩塌堆积体分布于渔洞河河谷中,阻塞河道,河水逐渐壅高,淹没近河岸的采煤工棚,形成一小型堰塞湖。经调查核实:本次灾害共造成5人死亡失踪。本次山体崩塌规模等级为大型,灾情等级为中型。

图1 贵州凯里崩塌体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形地貌
山体崩塌区域为溶蚀侵蚀地貌。渔洞河左岸高陡斜坡,坡面倾向100°~130°,缓倾反向坡,为不对称U形河谷地貌。地势切割强烈,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沿河床一线有大量崩塌堆积物堆积,河谷右岸为陡-缓(近似平台)-陡的折线型地形,左岸自然坡度75°~85°,局部有凹岩腔体,相对高差达217m,原始地形在其中部分布一窄型小平台,山体崩塌发生后改变了局部地形,现坡体呈近直立状,坡体上部向外突出形成一倒岩腔。
2.1.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山体崩塌位于雷公山复式褶皱构造的北西翼,NNE向渔洞向斜东翼,NNE向大塘正断层上盘,断层面产状45°~50°∠70°,坡体展布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中-厚层状灰岩,坡脚岩性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含煤泥页岩,岩层单斜产出,产状325°∠9°。受区域构造影响,区内NNE及NW向长大裂隙发育,沿河坡段发育的长大节理裂隙有3组,一组节理产状125°~135°∠65°~80°,呈闭合状,为硬质结构面;另外一组节理产状75°~85°∠70°~80°,为闭合状硬质结构面;第三组节理产状270°∠80°~87°,为半开口状,无充填。
区内主要分布碳酸盐岩类与碎屑岩,出露地层有第四系(该区域分布较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梁山组。现将地层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第四系松散层(Q):为黄、黄褐色残坡积黏土,硬-可塑状态,含灰岩角砾,粒径约0.02~2cm,含量10%~30%,土层厚约3~7m。
二叠系栖霞、茅口组(P2q+m):底部岩性为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生物碎屑灰岩,有硅质团块;顶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层理弱发育,而节理及溶蚀裂隙较发育。近地表10m处发育最大直径约2.5m的溶洞,为黄色黏土充填,溶洞走向延伸至地表,崩塌导致地表形成漏斗状陷坑。
二叠系梁山组(P2l):岩性为黑、灰黑色炭质页岩、黏土质页岩和可采煤层,出露厚约20m。
据调查,受地质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且具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河岸地带,因河流下切导致临空面加大,裂隙贯通性好,节理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形块体,使岩体完整性遭受破坏。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 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晚、近期构造活动不明显,属构造稳定区域。
2.1.3 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含水介质特征、地下水动力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碳酸盐类岩溶水和基岩(碎屑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三大类型。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冲洪积、残坡积层中,含水量较小;碳酸盐类岩溶水主要含水岩组为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岩性为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地下水以管流为主,富水性较好;基岩(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岩组有二叠系梁山组,岩性主要为含煤泥页岩,富水性弱。
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大气降水大部分水量经落水洞、岩溶漏斗落入地下或经地表下渗,形成岩溶水,在岩溶管道及裂隙中运移,于地形低洼处或与碎屑岩接触面出露成泉,大部分水量经地表径流,排入渔洞河。
2.1.4 人类工程活动
山体崩塌分布于龙场镇坪地煤矿范围内,山体崩塌上游约100m处为该煤矿主井口,采煤井口由煤层顶部的硬质灰岩开凿巷道。采煤工棚依河而建,以河道平坦地为建筑点,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
2.2 地质灾害特征
山体崩塌体高约186m、宽约127m、厚10~24m,崩塌堆积体规模约30万m3。由二叠系栖霞-茅口组中厚层至厚层灰岩组成,崩塌右侧缘为NWW向近陡立的大型节理裂隙为边界,节理面可见清晰的近水平状构造擦痕,溶蚀现象严重,充填黄色黏土;左侧缘以接近溶蚀裂隙形成的溶洞为边界;平行于坡面还分布溶蚀节理裂隙。坡体上方尚残余危岩体约2000m3。该上部和中部分布全充填溶洞,距坡顶16~18m分布一直径约20m的岩溶塌陷,岩溶塌陷坑内充填物为含碎石黄色粉质黏土。该岩溶塌陷在崩塌发生之前地表调查未出现,而在崩塌发生后溶洞暴露使充填其中的物质漏失后形成。
崩塌堆积体分布于渔洞河与二岔河交叉口上游约150m 处,堆积体面积呈“椭圆形”,沿河道分布,长约175m,宽约128m,堆积最厚处约27m。堆积体由山体崩塌形成,块体大小不均,呈不规则形,长度最长可达5m,2m以上的块体总体积约占总的堆积体体积的35%,多沿陡崖坡脚一线分布;长度0.5~2m的块体总体积约占总堆积体的45%,多分布在河道中,其他块度的约占20%。形成一小型堰塞湖。
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根据崩塌体特征,结合地形等地质条件、河流的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山体崩塌主要受顺坡面NNS向和NWW向两组大型节理裂隙控制,形成楔口形块体,岩体呈层状-碎裂结构,坡面地形陡立,形成了平形于坡面的卸荷裂隙,在长期的风化和溶蚀作用下,节理裂隙张开度增大。
由于上硬下软的不利坡体结构与强烈的地下水溶蚀、风化作用影响,岩体极不稳定,以及采矿长期的底部削弱,最终导致山体崩塌的产生,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目前,该山体发生整体大规模崩塌的可能性较小。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凯里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市级防灾预案,开展紧急救援,设立了警戒区和警戒线,对凯(里)施(秉)二级公路进行了临时交通管制,并对形成的堰塞湖采取疏导措施。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接到灾情报告后,组织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40人的应急专家组赶赴现场开展实地调查,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抢险救援。国土资源部密切关注,派出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现场了解灾情险情及抢险救灾进展,会商指导现场抢险救灾及应急处置工作,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崩塌体基本特征进行定量的评价(图2)。为防范邻近区域发生同类灾害,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了山体周边近 27km2 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利用无人机在灾害周边遥感航拍7km2。

图2 从点云数据中量取崩塌体几何参数

5 经验与启示
(1)此次灾害反映出在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的地段,应重视临时工棚场址选择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在本次灾害应急调查中,采用了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科技手段,实践表明在应急工况下非接触式量测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4月27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麻窝村发生滑坡灾害,滑坡体积约45万m3,性质为坐落-推移式滑坡,滑体造成8人死亡。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
滑坡区位于毕节市阿市乡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高原的过度斜坡地带。灾害点为侵蚀溶蚀低中山沟谷斜坡地貌,斜坡坡度25°左右,植被覆盖率约40%。区内地层在斜坡坡面偶有出露,地层由上而下为:第四系残坡积层( ),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 ),中统高台组 下统清虚洞府组 其中,第四系( )岩性为黄、黄褐色含碎石黏土,粉砂质黏土,最大厚度约5m。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含燧石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出露于灾害点的北西面,广泛被第四系覆盖。寒武系中统高台组 岩性为黄灰色薄至中层粉砂白云质泥岩,见粉砂岩条带,产状320°∠32°,表层强风化层厚度约4.5m,其中该组泥岩为本次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成分。寒武系下统清虚洞府组 岩性为灰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泥质白云岩,分布于滑坡体南东面。
1.2 地质构造
七星关区南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及北部边缘的“黔中隆起”相接;北同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最西边一级沉降带“四川盆地”连接。自燕山运动后,地壳几度间歇变动,形成复杂的构造背景,褶皱、断裂构造发育。阿市断层是区内主要断裂构造,逆断性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0°~75°,长35km,断裂破碎带宽2~10m,物质成分以断层带角砾岩碎石为主。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区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为地壳稳定区。
1.3 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灾害发生点地处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径流区,无地下水泉点出露。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径流主要受地形、地质构造影响,通过岩层节理裂隙、断层带等径流,普遍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北西面沟谷侵蚀基准面。
1.4 工程地质条件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按照工程地质岩组分类为松散岩组、软质岩工程地质岩组和硬质岩工程地质岩组。其中,松散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岩性为碎石黏土,强度低,无实际工程意义。软质岩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寒武系中统高台组 的粉砂质泥岩、白云质泥岩,岩石力学强度较低,抗风化能力较弱,质软,工程力学性能较差,在地下水作用下,易于可塑性至软塑性等性状变化,是滑坡、不稳定斜坡易发岩组。硬质岩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 下统清虚洞府组 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岩石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工程力学性质好。
3 滑坡灾害特征
根据现场踏勘分析,2013年4月27日发生的突发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为坐落-推移式滑坡,具体分析如下:
3.1 滑坡体基本特征
滑坡后缘高程1300m,前缘高程1230m,垂直高差70m,滑坡体纵长220m,横宽150m,平均厚度15m,滑坡体积约45万m3;滑体沿主滑方向形成三级后坡台坎,第一级台坎为滑坡后缘错落坎处形成后缘洼地负地形,第二级台坎为斜坡滑移中部受山脊助力形成抬升拉陷槽,第三级为滑坡前缘受沟谷的助力形成旋转,原地形抬升与后缘形成坡后坎。滑坡的主滑方向 260°,在滑移过程中滑坡填沟谷,前缘特征为滑坡左侧为原地形地貌抬升,右侧为滑坡岩土体根据沟谷形状自然堆积(图1)。

图1 滑坡地质环境略图

滑坡从两侧向后壁形成坡高5~15m的后缘错落坎,形成错落斜坡坡度约70°,后缘拉张裂缝最大水平距离55m,裂缝走向350°,长30m,宽3~5cm。在滑坡体两侧发育有多条羽状裂缝,裂缝一般圈闭形成小规模的不稳定块体。
该滑坡已造成8人死亡,据现场调查,该滑坡堆积体岩土质松散,滑坡发生后形成了最大的高15m,斜坡坡度70°的错落坎,且后缘裂隙发育,因此在降雨、地震等其他外力影响下,有可能沿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滑坡堆积物和斜坡体后缘可能会出现小规模的滑坡、滑塌。
3.2次生滑坡灾害隐患
现场调查,在滑坡体右侧存在可能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隐患。受已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右侧山体中下部形成一条走向230°,长12m,宽0.5~10cm的裂缝,其次隐患山体坡向为320°与岩层产状倾向320°同向,易发生顺层滑坡地质灾害,初步估计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方量约10万m3(图2)。该滑坡隐患一旦发生,其对斜坡坡脚的房屋土地将构成极大的破坏。

图2 滑坡体全貌

4 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滑坡区基底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泥质白云岩,区内北西面有阿市断层通过,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影响致使斜坡岩体破碎,对中统高台组的泥岩稳定性失去支撑效果。“4·20四川雅安地震”及“4·25四川宜宾地震”的发生,在滑坡区均存在明显的震感,地震的发生,加剧岩体破碎,降低了岩体的力学强度,增大了土体由硬塑向软塑性状改变的可能。该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公路扩宽和砖厂生产,长期工程活动的作用,对斜坡原始地形造成一定的改造,斜坡坡度变陡,加剧斜坡不稳定性。

图3次生滑坡灾害隐患

综合分析,4·27毕节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系斜坡受多因素的影响,岩土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失稳。
5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灾害发生后,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分别是现场救援组、周边群众疏散组、现场监测组、现场秩序维护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工作处置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及时抢险救灾,同时划定了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撤出并安置了危险区范围的村民,设置了警示牌、警戒线,安排了专人进行监测、巡查等措施。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了应急调查组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4月28日18时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抵达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原为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指挥部九一〇大队。

2007年6月22日,经贵州省编办发〔2007〕100号文批复,同意在贵阳重新设立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同时加挂贵州省环境地质研究所的牌子。同年11月10日正式挂牌运行。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办公地点

根据省编办下发的“三定方案”,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是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和贵州省地矿局共管的公益性正县级事业单位,是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职能的重要技术支撑。编制150人,内设6个科室,下辖8个直属监测分院。院级领导职数5人,现实有3人(院长兼党委书记1人、副院长兼工会主席1人、总工程师1人)。已设立的6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财务科、综合室、地质环境与地质遗迹调查科、预警预报信息科、地质环境监测科。除黔西南州以外,其余的7个市(州、地)已成立监测分院并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合署办公。

目前全院有职工93人,其中编制内职工65人,借调监测工28人。正式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63人(高级职称者18人,中级职称者17人,初级职称者28人)(表1)。

表1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队伍现状表

“三定方案”确定:承担地质环境质量与动态监测,开展地下水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农业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承担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开展水工环地质、矿山地质、生态地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研究;地质环境监测预警预报方法、技术规程规范研究;地质环境监测信息、传递技术与监测管理研究,开展地下水、矿泉水、地热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开展对有重要岩溶洞穴、古生物化石产地、标准地质剖面、地质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调查、评价和监测;承担地质环境监测网和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开展地质环境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综合研究;承担编制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监测简报、通报等资料,编制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案、规划和计划,研究提出相关保护与防治的对策建议;承担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预警预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质量检测;开展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负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推广;为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从左至右:总工程师张建江、院长兼党委书记杨胜元、副院长王瑞

二、监测网点建设

贵州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在5个中心城市进行。截至目前,5个分站共建有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点327个(其中,国家级点18个,省级点309个),控制面积2066km2。经对地下水动态(水位、流量、水温)和水质的长期监测,在定期编制地下水水情通报和环境监测年度报告的同时,现已完成了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了地下水监测动态管理。在资料积累和数据库的基础上,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在现有5个监测区直接选择7个典型点升级为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使国家级监测点达到25个。

受经济条件制约,孔内监测使用胶质线、万用表、温度计,泉水点监测主要采用三角堰测量,监测工作安排在每月逢5日、10日进行。各监测站地下水监测网点情况见表2和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网点现状图。

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网点现状图

表2 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网点情况表

三、监测装(设)备现状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用于地质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装备有:车辆6辆,HP2700、HP2701、HP2702野外数据采集仪各2台,Receiver 5800大型GPS一台套,手持GPS共20台,数码相机17台,数码摄像机1台,美能达250型高速数字复印机1台,台式计算机57台,手提电脑22台,滑坡预警伸缩仪5台。现有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运行正常、稳定,数据传输及时,数据处理准确。

四、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建设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监测信息系统是:省内主要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正在建设的是1:20万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在2008年下半年建成铜仁地区玉屏县、毕节地区金沙县地下水开采动态自动化监测体系并投入使用。

(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系统

2005年,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与省气象台合作建起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系统,通过贵州省电视台卫视频道、省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和贵州地质环境网站,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以指导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地质环境信息网站建设

贵州省地质环境信息网自2004年10月开通至今,一直安全正常地运行着,迄今已发布信息486期,57263人次曾上网浏览。此外,网站还为宣传地质环境政策法规、树立政府形象、扩大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贵州省地质环境信息网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1.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公开发布,为地方政府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轻灾害损失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各年度发布情况见表3:

表3 2005年~2008年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数据统计

注:2008年的数据含10月9日~11日启动的短时预报。

2.省内主要城市各年度水质、地下水监测点水情预报,成功预报率在60%左右。为各级政府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编制提交的主要监测成果有《贵州省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凯里五城市地质环境监测年度报告》、《贵州省主要城市地下水水情通报》(1998~2007年)、《贵州省主要城市地质环境监测阶段总结报告》(5年阶段报告)、《主要城市地下水年度水情预测预报》等。

3.在推进监测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数量可观的环境地质调查任务,主要有“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县(市)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乌江流域(开阳、息烽、修文、思南、沿河)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贵州省织金、纳雍、平坝地氟病流行区地质背景调查”、“贵州省主要人口密集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等,为省内各级人民政府落实防治地质灾害,确保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提供了基础依据。

4.实施并完成了“贵州省思南白虎岩滑坡治理”、“贵州省思南县城电杆厂滑坡治理”、“贵州省沿河县城滑坡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程,为恢复和改善地质环境,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作出了贡献。

六、法制建设

1.2006年1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的通知》(黔府办发〔2006〕11号)。

2.2006年11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3.2006年8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联合制订的《贵州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地灾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4.2007年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地质灾害责任认定办法》、《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贵州省市(地、州)、县级矿山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规划编制要求》、《贵州省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要求》和《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防治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技术要求》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 我在贵州北站到习水县回龙镇怎么走
    答:北站坐车到金阳客车站,然后买习水的客车票,价格140,到习水客车站下车,在习水客车站坐回龙客车,客车站进口处停放回龙客车,价格13.应该五点半就是最后一班车吧!请问你到回龙干子?
  •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评审中心主任是谁
    答: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评审中心主任是赵福中。中新网贵州新闻2023年5月6日电,随着歌舞《万疆》的旋律响起,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成立2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宣告启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王剑讲话,副局长易同生、赵霞出席。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书记、主任赵福中致辞。
  • 贵州地质资源环境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潜在价值
    答:(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贵阳,550004) 摘要 本文试图从开发地质资源环境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阐述地质资源环境在发展农村经济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预测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重大潜在经济价值,为农业地质工作服务于“三农”增加信心,为农业部门与地质部门配合放心,共同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
  •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的介绍
    答: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贵州省地矿局。现持有国家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勘查资格,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字(建设部资字240004-KJ),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甲级(国土资[勘]资字2005224002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估甲级(国土资[环]资字2005124002号), 地质灾害防治...
  • 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答: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地质遗迹保护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地质环境管理应当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
  •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内设机构
    答:组织拟订全省国土资源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基础测绘等有关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审核各地土地利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省直各行业主管部门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承办报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审批的涉及...
  • 黔南岩溶地区表层带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答:(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 550004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贵州重点地区岩溶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编号:水[2004]013-03)资助。 作者简介:张林(1974—),男,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 摘要:黔南地区碳酸盐岩广布,地表岩溶干旱缺水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区内表层...
  • 中国典型县(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布图集——西南地区卷基本情况_百 ...
    答: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推出了一本详尽的研究著作,名为《中国典型县(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布图集——西南地区卷》。这本书由李媛总负责,杨旭东具体负责,旨在揭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和风险程度。图集由王磊、陈鹏(来自重庆市)、张文彬(四川省)、杨森林(贵州省)和周成灿(西藏)共同主编,他们...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2013)_百度...
    答:《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国土资源厅 86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许可《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国土资源厅 87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
  • 谁知道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待遇如何?好不好干?急
    答:应该可以。这是省属事业单位,全额拨款,有编制保障。你做工程的拿绩效工资,外线补助100元一天,保守说在月3000以上,忙时就更多了。只是说在项目部有时辛苦,只有辛苦时找钱。在院里不出门,就只拿死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