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的传承意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介绍宜黄戏

宜黄戏简介

宜黄戏




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的主要声腔是产生于当地的"宜黄腔",俗称二犯或二凡,相当于京剧的二簧,后来逐渐吸收了西皮调、浙调、南北词等腔调,变成以皮黄戏为主的剧种。宜黄戏的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省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民国期间,宜黄县已无专业的班社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黄县为恢复这个古老剧种,于1956年定名为宜黄戏。




历史沿革




早在明代中叶,宜黄县就是江西省地方戏曲的活动中心。根据明代临川人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所载,当时流行于宜黄的戏曲是唱弋阳腔的。自从嘉靖以后,此地的"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在浙江任布政司左参政的宜黄人谭纶,从浙江引进了海盐腔,继弋阳、青阳等腔之后而占据了江西剧坛,曾经盛极一时。由于这支海盐腔逐渐渗合了弋阳旧调和宜黄方言,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故而被人称为"宜黄腔"。清顺治年间(1644-1661),熊文举在南昌看了宜黄班演的《紫钗记》后,写下"知是清源留曲祖,汤词端合唱宜黄"诗句,表明汤显祖此剧曾以宜黄腔演唱。但这种宜黄腔,乃是海盐腔的一种变调,仍然保持一唱众合而没有管弦伴奏的高腔形式,现在被人称它为"古宜黄腔"。


清朝初年的时候,在宜黄县崛起的宜黄腔,与早先由海盐腔变调的旧腔又迥然不同,其原始曲调有二种:一是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叫作"平板吹腔";另一个则是以唢呐伴奏的"二凡",又被称作"唢呐二凡"。这两种曲调共同起源于明代的西秦腔,其中二凡本名"二犯"(见明万历《钵中莲》传奇抄本),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发源于甘肃省南部地区的西秦腔,路经扬州或安庆而传进江西。现今的浙江乱弹和江西宜黄戏的"二凡",其曲词与"西秦腔二犯"相同,可知宜黄腔与此有渊源关系。从音乐上来看,宜黄腔的"二凡"为商调式,"平板吹腔"则仍为宫调式;在板式上,由"二凡"原有的一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这就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当流入宜黄以后,宜黄腔在音乐唱腔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二凡"由宫调式改为商调式(平板吹腔仍为宫调式);中调性上,由西秦腔的正宫调(G)降为凡字调(E);在板式上,二凡由单一的流水板,扩展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构成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便从西秦腔中脱颖而出,成为宜黄新腔。清初,这种新腔传到了浙江。如康熙(1662-1722年)间绍兴人徐治公在《香草吟》传奇第一出《纲目》眉批说:"作者唯恐入俗伶喉吻,遂堕恶动,帮以请秦吴歈四字先之。殊不知是编惜墨如金,曲皆音多宇少,若急板滚唱,顷刻立尽,与宜黄诸腔大不相合。"据此,当时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流行的戏曲,尚有由俗伶演唱的剧种,包括扳腔体的宜黄新腔。


在清代乾隆初年,宜黄腔有一次重大的变化,即在秦腔、乱弹的影响下,废除了原有的唢呐和笛子,而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凡两种曲调统一起来。二凡分作倒板、十八板(相当于京剧的回龙)、正板和紧中缓,吹腔则变成了二凡的平板。这就形成了清朝乾隆年间广泛流传的"胡琴腔"(见李调元《剧话》卷上)。这种属于板腔体的宜黄腔,对江西各地的乱弹剧种的形成,影响较大。现今流传的赣剧、工河戏和宁河戏的乱弹腔"二凡",据老艺人相传的说法,都有"宜黄调"这一称呼。胡琴腔在乾隆时已经遍布于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四川等地,如四川人李调元的《雨村剧话》说:"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腔。"旧时习惯称江西为"江右","二簧"即"二黄",今川剧仍称二黄腔为"胡琴",其二黄的回龙腔,却名为"宜黄夺子",川剧的胡琴,当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乾隆末由微班艺人带进北京的二黄腔,起初也有称为"宜黄腔"的,如戚震的《京华百六竹枝词》中写道:"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今江西的赣剧、东河戏和宁河戏,仍称二黄腔为"二凡"或"宜黄调"。以上事实,证明了近人杜颖陶《二黄来源考》所断定,二黄腔即系宜黄腔之讹传的一说。盖江浙方言"宜"、"二"同音,加上宜黄腔俗名"二凡",宜黄腔被传误为"二黄腔"。清末以后,以演唱宜黄腔为主的建昌班(形成于南城县),从江西省的东北地区流传的赣剧中,吸收了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从此,宜黄戏由单一的宜黄腔(二凡)变成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剧种。


宜黄腔兴起后,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境内的抚州、建昌(治今南城)、饶州(治今波阳)、广信(治今上饶)、赣州、南昌诸府。清中叶后,在抚州出现了专唱宜黄腔的乱弹班,如宜黄班、建昌班、广昌班、宁都班等,江西的赣剧、抚河戏、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等,都因增添了宜黄腔,而变成了高、昆、乱的"三合班"。宜黄腔从江西向外流播的路线是:一从赣东北地区传入安徽,再向长江以北推进;二是由南昌和赣州分路向湖南发展;三是从赣中向福建流传,在闽北和闽西一带留下很深影响。清朝末年的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远,仅在宜黄县境内就有六顺、合顺、森顺等六七个戏班。一直到抗日战争以后,宜黄戏开始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剩下少数的宜黄戏艺人,早已解甲归田。为了抢救这一古老剧种,1957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江西省宜黄戏剧团,曾经先后举办三期演员训练班,培养一些新生力量。当时的老艺人李伍俚、李忠保、何九龙、曾学进、邓爱利、谢忠奎、吴玉仔等人都担任过教师。他们对于恢复宜黄戏这一剧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几年的努力,宜黄戏剧团挖掘、记录传统剧目有两百多本,整理了宜黄戏的全部唱腔和曲牌,先后上演了《齐王哭殿》、《奇双配》、《孙氏祭江》等传统剧目,同时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焦裕禄》、《山城春晓》等。现在,除宜黄县设有专业剧团外,在宜黄、南城、南丰以及福建闽西的建宁等地农村,尚有一些业余性质的剧团,不时在唱宜黄戏。


建国后于1957年成立了扛西省宜黄戏剧团,先后举办三期学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今宜黄、南城、南丰以及闽西的建宁等地,尚有业余演出。较有成就的老艺人有李伍仂、李宗保、何九龙等,青年演员熊碧云、应用贤等也有一定影响。




艺术特点




宜黄戏的二凡曲调,字紧腔促,其板式有导板、回龙、正板、简板、流水但没有慢板,男女同宫同调,唱腔平直而少变化。其中平板(即四平调)由吹腔衍变而来,系宫调式,为使它与徵调式的二凡互用时方便,宜黄戏不仅借用了正板过门,并且在结束唱段时(即第四句的后半句)加了一个重句尾子,由原来的宫调式变为徵调式,使之协调统一为一种特殊的唱法。另有唢呐二犯,高昂激越,配以大锣大鼓,基本上仍然保持着原先使用胡琴伴奏之前的面貌。


宜黄戏的音乐唱腔,是属于板腔体的,其唱腔包括宜黄腔(二凡)、反调、唢呐二凡、平板吹腔、西皮、浙调、南北词等。这些腔调大部有各自不同的板式,而板式的连接自有一定的规律。"二凡"亦被称作"二犯",为宜黄戏的主要曲调,其板式有:正板(又叫慢板,一板一眼)、简板(又叫快板,一板一眼,速度略快于正板)、倒板、十八板和紧中缓(又名紧板,紧拉慢唱,节奏自由,在伴奏上有上板、不上板两种,上板的节奏感强,叫摇板,不上板的叫散板)。宜黄戏的平板,有快、慢两种,另有一种平板转正板的唱腔,即前三句唱平板,从第四句开始转唱正板,如《奇双配·哭监》当中李奇的一段唱腔,就是如此。根据这些板式来看,宜黄腔从散唱(原始的二凡曲调)到上板以后,也只有发展为一板一眼的正板、简板,而没有一板三眼的慢板和中板。散唱形式也仅有紧中缓而未分出散板、摇板、滚板等,因而使它更具有原始性。宜黄戏唱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宜黄腔的板式结构为对偶格式,各种板式都是上下结构,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使用而构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而唱词安排在节奏上也有一定的规格。(2)各种板式均可独立成段,也可互相连接,如倒板转正板,正板转简板,正板转紧中缓等,并且开始出现由慢到快的整套唱腔形式,即倒板?--十八板?--正板--简板?--紧中缓。如《四国齐》中晏婴唱的"金牌宣"一段,即为最完整的套式。(3)整个二凡曲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质朴,如正板唱腔,原来只有四句固定唱腔,没有什么变化,唱腔中拖腔尤为平直,不像现在京剧的二簧那样,"一句之腔,曲折引长,人各为政"。(4)男女腔一般是同宫同调,行当唱腔不完备,如正旦、正生腔不分。实际上宜黄二凡的整个唱腔只有小旦(包括小生)、正生(包括青衣、老旦)和花脸腔。在调式上,男腔分为两种:一是高调式(下句落音2),二是徵调式(下句落音5);而女腔中的徽调式才刚刚形成,这些特点,大体上保留了清代宜黄腔固有的原始面貌。


二凡反调,又被称作"还魂腔"、"阴司调"。其音调低,表达深沉伤感,如泣如诉,大多被用于表达哭灵、托梦时诉说哀苦之情。有时以唢呐伴奏,并配以大锣大鼓,更增添了肃穆、悲苦之情,其板式同于二凡,如《三官堂》、《下河东》、《双钉案》等剧,都有这种"反调"。唢呐二凡,以大唢呐为主奏乐器,其唱腔宜于抒发高亢悲壮的情绪。这种腔调的板式结构,可以分为倒板、正板和流水板。其中倒板为四句腔,第一句属于倒板,其余三句都是散唱,第四句末尾三字则近似于京剧的回龙,下接一板一眼的正板,句数不等,再转入紧打慢唱的流水小拖腔。这种流水板是一种连念带唱的板式结构,在唱调上则重复念白。清乾隆刊本的《缀白裘》收入《斩貂》的一段唱词,与此完全相同。西皮与二凡的结合构成了宜黄戏的"乱弹腔"。这种西皮来自赣剧的贵溪班,男女腔不同,唯有女腔的正板,上下句均为板上开口。


宜黄戏的角色行当分工较细。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末;旦行有正旦、小旦、老旦、二旦;净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据说早年的行当和弋阳腔同,都是"九角头",后来又增加了末、二旦和四花,变成"十二行"。演员平时练功的动作要求规范化,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武将起霸手撑天"等术语。服饰和穿戴均有规定,如马鞭分龙头、凤尾数种,或木制或丝编。帝王用龙头鞭称为"乘龙驹",都不可错乱。在表演中,有些剧目还保持着早期的关目、排场,如《龙凤阁》较京剧多《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养料,如《四国齐》的点马,扮演骑兵的六个演员,身扎马形,脚踏鼓点而作出种种跑马舞姿,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剧中钟离春的脸谱,左边画一铜钱,以显示其身份的高贵尊荣,右边画桑叶一片,寓意其出身微贱,脸谱英武妩媚,乃系宜黄戏中旦角开脸之典型例子。�


宜黄戏舞台上还保留了民间灯彩和傩舞的表演,如《万寿图》的"三星献寿"和《卖花女》的"跳判",都有傩舞的演法。演出时,福、寿、财三星都戴面具,手持魁笔、寿幛、元宝等物,蹒跚而舞,喜气洋洋,古色古香。判官不戴面具,全身穿戴臃肿,肥臀突肚,红袍乌靴,象筒尖钞,随着鼓点左跳右跳,热闹非凡。有时口中还喷出火焰,火星飞溅数迟远,丝丝有声,气氛强烈,历来为乡村观众所喜闻乐见。宜黄戏的表演艺术,因为剧种的衰落,已经失传了不少。


宜黄戏保存下来的间奏曲有一百多支,传自弋阳腔、昆曲和民歌小调,演奏乐器有胡琴、笛子、唢呐等,并加入打击乐器。常用曲牌有〔小开门〕、〔朝天子〕、〔柳青娘〕、〔八板头〕、〔哭皇天〕、〔上小楼〕、〔六么令〕、〔点绛唇〕、〔急三枪〕、〔一锭金〕、〔尾声〕等。宜黄戏的乐队可以分为文武场。文场有胡琴(木杆木筒,略大于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合称"十一根弦",另有唢呐、笛子。各种曲调配用以不同的主奏乐器:如胡琴主奏二凡、西皮;唢呐主奏凡字;笛子主奏吹腔、浙调;南北词及民间小调则用二胡为主奏。1957年,又增加了板胡、琵琶、扬琴、笙、低胡等乐器。武场有板尺、单皮鼓、大锣、小锣、云锣、铙钹、大鼓等。常用的锣鼓点有〔火炮〕、〔凤点头〕、〔水底鱼〕、〔撕边〕、〔夺头〕等八十余种。




角色行当




宜黄戏的脚色行当发展至近代可以分为十二色,即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因宜黄戏大多演袍带戏,所以仍以正生、正旦、大花当家。


正生扮演持黑髯的中年男子形象,是宜黄戏的主要行当,一般要求文武双全。应工戏有《四国齐》的晏婴,《清官册》的寇准,《五雷阵》的孙膑,《五龙会》的陈敬思,《万寿图》的吕洞宾,《取荥阳》的纪信,《双潼台》的岳彦真等形象。


小生扮演剧中的青年男性,并兼演花脸中不挂髯口的年轻角色,剧目有《白玉炉》的王英登,《画图缘》的吴国荣,《擒五侯》的李存孝,《朱砂痣》的李旦;小生开脸戏有《双鞭会》的尉迟宝林,《乾坤带》的秦英,《上天台》的姚刚,《下河东》的呼延赞,《反昭关》的伍辛,《宝莲灯》的沉香,《探五阳》的王英,《打金冠》的薛葵,《两狼山》的杨七郎,《解说词金龟》的包拯等角色。


老生多演白髯老者,剧目有《肉龙头》的苗训,《芭蕉进》的洪山耀,《双贵图》的蓝芳草,《打登州》的李渊,《对金钱》的赵德芳,《反长安》的萧何,《回龙阁》的薛平贵,《石敬唐观星》的石敬唐等。


副生多扮剧中之中年男子,如《围荥阳》的刘邦,《天水关》的孔明,《凤凰山》的李世民等。


正旦扮演庄重、贤慧中年女子或宦门命妇,剧目以唱为主。有《乾坤带》的银屏公主,《女中魁》的袁巧容,《宝莲灯》的三圣母,《碧玉簪》的王桂英,《瑞罗帐》的易氏,《老君堂》的窦氏等。


小旦演官家闺秀、皇室嫔妃,或巾帼女将。有文有武,以做表为主。有《百花台》的穆瑶琴,《黄金台》的邹妃,《闹沙河》的高翠英,《上天台》的郭妃,《万里侯》的赵美容等。开脸戏有《四国齐》的钟无盐,《禹门关》的杜金娥,《葵花岭》的杨排风等。


二旦多扮年轻活泼,花俏机灵的少女,步法轻盈,注重表演。有《白玉簪》的飘香,《花田错》的刘玉琼,《两世缘》的银星,《燕青卖花》的李氏,《珍珠旗》的海飞英,另外二旦代角戏有《罗成修书》的罗春,《关公训子》的关平,《盘肠大战》的罗章,《双潼台》的洪信等角色。


老旦专演老年妇女。有《寿阳关》的朱母,《龙凤剑》的吴国太,《三进士》的孙淑琳,《五岳图》的张奎母,《徐母骂曹》的徐母等角色。


大花讲究身架气质,刚勇沉稳。有《肉龙头》的赵匡胤,《打金冠》的薛刚,《双救驾》的吴汉,《破庆阳》的厉王,《黄金台》的伊立,《犯错误金龟》的牛英登,其中《四国齐》中的齐王一角,大花行当应工,糅入丑行身段,表演别致。


二花扮演粗犷豪爽或枭勇的诸侯武士。有《飞虎山》的王彦章,《紫金镖》的樊龙,《锁五龙》的单雄人,《飞龙逞》的郑恩,《黑驴报》的高登云等。


三花除了常演民间小人物外,还扮演帝王将相之类角色。有《蓝田带》的齐景公,《金殿赐旗》的汉景帝,《五龙会》的朱温,《月明楼》的施守伦,《药茶记》的张浪子等。


四花介于丑行与净行之间,是后来增加的行当。常兼演二花行中的次要角色。有《木门道》的司马师和张虎,《滑油山》的阎山等。

至于缩成200字的短文,自己慢慢缩吧!

宜黄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大、小约有五百余种,但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多是以腔定本。其内容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其曲调以唱宜黄腔居多。据已知的宜黄戏早期剧目中,专唱宜黄腔的有五十八种,这是现今全国皮黄戏剧目保留二黄腔最多的一个古老剧种。由于宜黄腔发源于西秦腔,同时,又因受秦腔的影响,所以在宜黄戏的基本剧目里,传自西秦腔的二十种之多,即《清官册》、《五雷阵》、《闹沙河》、《药茶记》、《三官堂》、《肉龙头》、《松蓬会》、《宝莲灯》、《万里侯》、《下河东》、《奇双配》、《双救驾》、《双贵图》、《双钉案》、《四国齐》、《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孟津会》、《庆阳图》等。移植于秦腔的有十三种,即《双龙会》、《上天台》、《黄金塔》、《定中原》、《锁五龙》、《老君堂》、《五龙会》、《紫金镖》、《芦花河》、《飞龙传》、《下南唐》、《五雄阵》、《锦罗帐》等。西皮戏不多,直至清末,也只有《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等十余出。 宜黄戏的艺术古朴,表演严谨。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和排场,如《龙凤阁》一剧,较京剧多出《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 1957年,在宜黄县成立了宜黄戏专业剧团后,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使能够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达七十多个。同年,宜黄戏赴省汇报演出了《龙凤阁》、《奇双配》、《朱砂印》、《拦江救主》、《拷打春桃》等剧目。1958年,中国唱片公司将《奇双配》中李奇“哭监”和《孙氏祭江》中孙尚香“祭江”唱段录制成唱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八仙飘海》、《卖梨招亲》、《陈琳拷寇》、《齐王哭殿》、《思春》等,在省、市汇演时都受到奖励。同时,还移植了《芦荡火种》、《夺印》,自编了《第一炉铜》、《焦裕禄》、《革命女儿》、《送郎当红军》、《表》、《两篇作文》、《山城春晓》、《兄弟,开枪吧》等现代宜黄戏

宜黄戏,宜黄腔在中国戏曲史上显示出耀眼光芒和四射魅力,它的继续存在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价值。归纳主要有三:
一、学术研究价值。“宜黄腔”、宜黄戏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兴衰过程已成为中国戏曲史的一个缩影。对于探索研究,戏曲演变规律是理想的标本。
二、独特的艺术价值。古老的宜黄戏经几百年历史长河冲涮和锤炼精华积增,艺技双高、独特的“宜黄腔”永葆当年的美妙,更显古色古香楚楚动人。积存的三百多个优秀剧目,已成中国戏曲宝库中的珍品、上品。
三、演出欣赏价值。几百年来宜黄戏以其鲜明的表演风格、优美的声腔和人人爱听能懂的语言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省内外各地的舞台,受到广大观众和戏迷的喜爱。时至今日,仍然魅力不减、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观众加入进来,他(她)们翘首以待,宜黄戏在更多的舞台上再放光彩。
经专家研究,二簧实源于宜黄腔,宜黄戏由此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了突出的地位,它的形成、发展、衰落过程已成为戏曲史的一个缩影,因此宜黄戏正是探索研究戏曲衍变规律的理想标本。已知的宜黄戏早期剧目中专唱宜黄腔的有58种,这使得宜黄戏成为全国保留二簧腔最多的一个剧种。在当今社会,宜黄戏的生存、发展面临着重重危机,有必要从调拨资金、加强宣传、培养后继力量等方面入手,使这个古老的剧种获得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长留于世。



  • 戏剧戏曲的主要人物在文学上称为
    答:彩调剧藏剧潮剧楚剧鼓发挥广东省韩菊桂剧汉剧黄梅戏徽剧荆州花鼓戏的龙子的吕剧山东梆子Shaoju的的发挥四川曲剧灯笼勇剧云南壮剧越剧粤剧更强调秦腔谦祥居婺剧碗碗腔天津文明时代起到了苏剧曲剧琼剧河南宜黄戏扬剧新疆歌曲戏剧青海平弦戏戏剧的祁剧蒲剧莆仙戏的评剧瓯剧福建歌剧甘肃戏剧在辽南龙江剧剧昆士兰戏剧梨园Opera的晋剧...
  • 中国的戏曲艺术都有哪些
    答:永济道情戏、白字戏、皮黄、皮影戏、龙岩杂戏、东河戏、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芗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辰河戏、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青阳腔、武安落子、茂腔、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
  • 关于宁德诗句
    答:沙县小吃的闯荡是三明人无畏的榜样,泰宁大戏⑨吹腔是闽西文化的信仰,南词的韵味,宜黄戏⑩的修养,突出了三明的人文,见证朴实的山乡。小种⑪季节唤醒了武夷山的隆冬,大红袍的红土地在南国竹乡,武夷茶道用一抹茶的功夫理顺江南北闽,九曲溪胸怀茶香的图腾,用叶绿的姿态诉说九龙窠⑫的珍藏。 水金龟,不见天,醉海棠,...
  •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答: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 戏曲的各方面知识
    答: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
  • 华容道歌词最后一句旁白是什么意思?
    答: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
  • 抚州值得打卡的原因有哪些?
    答:特色美食:抚州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这里的特色小吃如抚州米粉、崇仁豆腐干、南丰蜜桔等,都深受游客喜爱。抚州的饮食文化融合了赣菜的特点,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非物质文化遗产:抚州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的宜黄戏的发源地,宜黄戏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 关于戏曲知识的一些问题
    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
  • 简述戏曲现代化的特点
    答: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
  • 有关宁德的诗句
    答:沙县小吃的闯荡是三明人无畏的榜样,泰宁大戏⑨吹腔是闽西文化的信仰,南词的韵味,宜黄戏⑩的修养,突出了三明的人文,见证朴实的山乡。小种⑪季节唤醒了武夷山的隆冬,大红袍的红土地在南国竹乡,武夷茶道用一抹茶的功夫理顺江南北闽,九曲溪胸怀茶香的图腾,用叶绿的姿态诉说九龙窠⑫的珍藏。 水金龟,不见天,醉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