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监测血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糖尿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如何有效监测血糖?

由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以及预期寿命都发生了改变,我国目前就有3000万的糖尿病患者,排世界第二。
糖尿病主要与遗传和环境相关,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从出现到发现平均可达七年的时间。并且它可以影响全身,使得全身代谢异常,使器官受损,包括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像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都是,且损伤不可逆转。若是糖尿病患者怀孕,还有可能使病情恶化,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胎儿畸形或早产、死胎。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尽量使血糖接近正常。
那么如何有效监测血糖呢?
国际糖尿病联盟表示有五点: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检测以及糖尿病教育。
其中饮食控制是防治糖尿病的基本。通过饮食来减轻胰腺的负担,不摄入过高的糖分,食用原珍向天果也是这一原理,恢复一胰岛活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分解利用多余的葡萄糖,以降低血糖。饮食治疗的关键就是热量以及食物成分的比例。根据自己身高计算出标准体重,由身高减去105.再按照自身的体力劳动计算出自己需要摄入的热量即可,一般来说不进行体力劳动一天摄入热量为标准体重乘以20~25千卡,根据体力劳动的多少可以适当增加。食物比例可根据食物金字塔进行配比,标准情况下,主食三到五百克每天,蔬菜四到五百克,水果一到两百克,鱼、禽、蛋等120到200克,奶类100克,豆类50克,脂类不超过25克。但由于个人情况不尽相同,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具体可咨询医院营养师。

运动治疗可以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对血糖的控制有一定的帮助,每天进行适当的活动,不管是运动还是家务都可,累计至少每天半小时。在自身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能够进行更长时间、中强度活动,对身体更加有好处。
药物治疗则相对复杂,应交由医生进行控制,谨遵医嘱。另外,对于胰岛素的使用,患者一般较为排斥,认为会上瘾,其实适当使用胰岛素对于病情的控制是有好处的,在控制好之后可以停用的。
自我检测是指患者可以根据血糖仪对自身血糖进行监测,一般就是将一滴血放在一条试纸上,测定仪就会显示血糖值,便于了解控制情况,但由于自我监测与科学鉴定还是会有相对误差,所以只用于观察治疗效果,不用于诊断的依据。一般来说,血糖升高到出现糖尿病症状平均时间为七年,所以想要发现初期糖尿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检测血糖,尤其是40岁以上以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最好三年检查一次血糖,防患于未然。

糖尿病人家里都要买血糖仪,
要定期检查血糖,保持血糖的平稳。
平时注意控制饮食(每天主食不超过五两,以蔬菜为主),三餐定时定量(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不吃零食,戒烟、忌酒。),低脂、低盐、低热量、低糖摄入(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饮食中还要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严格限制蔗糖及甜食:糖尿病人不要吃食糖、糖果、蜂蜜和甜食以及含糖饮料。),多食用蔬菜(食物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适量吃水果(据测定:香蕉、橘子、苹果、梨含糖量为中等:甜瓜、西瓜、樱桃含糖较少,可以首选食用;西红柿、黄瓜含糖很低,可以适当多吃些以代替水果。),加强体育锻炼(每天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明确您当前的糖尿病治疗方式(比如是口服药还是基础胰岛素或者强效胰岛素)
·根据该治疗方式找到适用您的血糖监测打卡表
·在固定时间段内严格按照该表打卡,之后给到医生或专家解读数据,制定更有针对性事半功倍的血糖管理计划

①如果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需要一周选择两到三天,测全天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另外,运动前、怀疑低血糖、低血糖治疗后直到血糖正常、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或者身体出现状况时(失眠、感冒、心绞痛、怀孕等,)也要增加自测频率。

  
②如果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可每周选择一天,检测一下空腹及餐后血糖就可以了。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者监测的次数可更少。

  
③血糖控制差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患其他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糖尿病人对于血糖的监测,通常进行常规的血糖测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测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一般每周均需进行,具体频率视血糖满意程度而定。对于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就需要改变监测方法。具体来说是在准备调整药物剂量的2周前,每周应连续测3天空腹、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22:00左右的血糖水平,以便了解不同时间内血糖的控制情况,调整确定适宜的药物剂量。
  通过严格进行糖尿病饮食、按时科学规律的服药,糖尿病患者血糖通常就会达标,在此以后监测的时间就可以适当减少次数,具体每周可以测1天空腹、睡前和早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监测频率应该相对频繁,应测早晨空腹血糖、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以便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同时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波动大或合并有其他疾病,此时应适当增加血糖测定次数;当患者的血糖比较稳定时,就可以酌情减少测定次数。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治疗来说意义重大。选择测量的时间,也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糖尿病人可以选取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点,可以较好地反映全天的血糖变化。
  1、空腹血糖。一般选择早晨6—8点进行检查。此时进行检测,主要反映的是患者自身的胰岛细胞在没有糖负荷的情况下分泌胰岛素的基础水平,同时能够反应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晚上血糖的控制情况。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情况,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2、餐前空腹血糖。在中餐或晚餐前测量。通常可作为治疗中评估病情和药物剂量调整的依据。3、早餐后2小时血糖。从患者吃第一口饭开始,到了2个小时后检测血糖。主要反映进餐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饮食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效果。4、睡前22:00左右血糖。测睡前血糖,可以指导夜间用药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是很有必要的。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三餐前、三餐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共八次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可以适当检测随机血糖你确定血糖的水平。

经常去医院检测

  • 糖尿病人怎么检测血糖,长春天来治疗的好吗
    答:④采血针装入采血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刺破手指等待适量血。⑤将血样放在血糖试纸吸血处等待吸血。(有些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再将血滴在试纸上。⑥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2、自我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①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消毒酒精未干、...
  • 如何和更好地使用血糖试纸 让血糖检测更准确
    答:采血时要注意,要等血糖仪的可滴血的标志出现了才能采血,否则将不能显示结果;拿试纸时,手指不要碰到采血区;采血量的多少也会影响结果,采血要让试纸一次吸饱血,一次就要采集到适量的血,过量或者血量不足都会影响结果。刺得深浅也要注意,如怕疼针刺得浅,采集的标本往往不足,易造成血糖偏低。监测...
  •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己监测血糖?
    答:你好,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 晚期糖尿病要如何监测血糖?
    答:对于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仍不理想,需要改变监测方法。在药物剂量调整前2周,每周连续3天、3餐后2小时、睡前22:00左右测量血糖水平,了解不同时间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建议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血糖仪,这样可以在家里定期监测血糖。其次,要养成记...
  • 老年人经常跑医院不方便,就想在家随时测量一下血糖?
    答:如果扎的浅了,就需要用力挤压,才能出血,这样组织液就会混在血液中,造成所测血糖值不准确。采血针为一次性使用,多次重复使用会引起感染,还会增加痛感。去别人家做客,想顺便测一下血糖,千万不要用亲戚、朋友用过的采血针,会感染传染性疾病。有的品牌血糖试纸对打开后的有效期也进行了规定,所以,...
  • 怎么测血糖?
    答:2、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3、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4、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的血糖。5、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6、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3、血糖监测注意事项1、...
  • 怎么测量血糖值?
    答:1、把一次性采血针插入采血笔中,拧开针头 2、拧上采血笔,微调深度(刻度是针刺深浅,如果手上有厚角质,略粗糙,可放刻度5)我用的刻度4。3、拉上后面的拴,采血时,按图二按钮可直接出针。4、选无名指用酒精消毒,取试条插入血糖仪。(我用的是安稳免调码试条,插试条自动开机),出血滴样图...
  • 糖尿病患者要如何进行血糖监测?
    答: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血糖监测,检测的频率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通常病情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可以在一周以内可以进行空腹测量,还有就是在餐后测量血糖,2小时各测量一次,每次间隔二至三个星期测量一次。如果糖尿病患者属于病情的波动期,这种情况就要根据病情每天测量4至7次,或者是每个星期二至三天的全天血糖测量...
  • 血糖监测必须知道这几点
    答:每天4 7次,直到病情稳定。病情稳定或 已 达血糖控制目标: 非胰岛素治疗者一般每周3天,每天2次 ;胰岛素治疗者监测频率随治疗方案各有不同。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可以评估餐前、餐后高血糖、生活事件(饮食、运动、情绪及应激等),以及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发现低血糖,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测量血糖值了,怎么测血糖才最准确呢?
    答:有很多人在采血的时候因为需要用针扎所以会感觉到疼,因为在用针扎的时候就会采取浅度扎针的方式,虽然这样可以减少疼痛的,但是所流出来的血也比较少,这样一来,人就要按压手指,但这是错误的,会将你的组织液一同混合,导致测量不准。人在监测血糖及要将采血的手臂自然下垂,让手指的血液充足后再扎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