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有八旗子弟,哪个旗的势力最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满族制度中的八旗子弟,到底哪一旗的势力最大?

镶黄旗。
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
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镶黄旗又称头旗。

扩展资料:
北方属水,黄色属土,则两黄旗居北方取土克水之意;东方属木,白色属金,则两白旗居东方取金克木之意;西方属金,红色属火,则两红旗居西方取火克金之意;南方属火,蓝色属水,则两蓝旗居南方取水克火之意。
两翼制度在八旗确立(1615年)后很快便落实到具体的军事行动之中,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第一次向明朝发动战争时,即命令“左四旗取东州、马根单二处”,自己则与诸贝勒率“右四旗兵及八旗选练护军取抚顺所”。
至于在驻防屯兵、朝班晋见等重大活动中,也仍然依照行围的习惯,以两黄旗居北,取围底之意;两红旗居西,取右围肩之意;两白旗居东,取左围肩之意,两蓝旗居南,取两翼围端之意。即使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换旗事件后,镶黄旗还留存有“头旗(fere gvsa)”的别称。
八旗本无高低之分。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惟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稍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1601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万历29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扩充汉军为八旗
合 计 8×3=24旗×7500人/旗 18万人

2、八旗的三级组织形式及人员兵力:

(1)八旗的基层组织官职——牛录(佐领)额真
牛录——满语中是“箭”的意思。满族(女真人),狩猎时集体出行,头人负责所有的“箭”,因此在组织中将这组织的头人,称为牛录额真。始于1601年,定编300人。

(2)八旗组织中的中层官职——甲喇(扎兰、加兰)也称参领,额真。五牛录编入—甲喇,一甲喇(扎兰)=5牛录(5×300)=1500人。

(3)八旗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旗主为固山额真

5甲喇=1固山=5×1500人=7500人。


(4)每旗7500人×8旗=60000人。


3、八旗中的旗的区别:


(1)八旗中正、镶旗的读音:


八旗中有正、镶区别,也称“整”、“厢”旗,字面不难理解其意。正——整个、全部讲;镶——在原纯色基础上镶的边,也做“厢”.


(2)区别:正四旗龙首向右,龙腹内有五朵祥云;镶四旗龙首向左,龙腹内有三朵祥云.

(3)旗的样式:


1) 正四旗左右长7尺5寸,上下宽6尺,长方形;镶四旗,是正四旗尺寸剪去外上下角


2) 八色龙旗,均做龙图.镶旗形成,只是加边后,中间面积小,龙形小些。


3) 龙与旗色配合:黄旗配蓝龙,白旗配蓝龙,红旗配黄龙,蓝旗配红龙。


4) 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龙头向旗杆,杆端为铁枪头。


4、八旗颜色的含义:


女真人当时分成五种颜色:红、黄、蓝、白、黑。当时的女真人将: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蓝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铁。铁又先于土,有土就不要五色,只有 四种颜色:红、黄、白,蓝。


称:女真人靠天吃饭,靠天种地、有水、有日,就能生存、发展。


所以用:黄—代表土:白—代表水;红—代表日;蓝代表天。因此用天、地、日、水,对应蓝、黄、白、红。


5、上三旗与八旗旗主们及左右两翼分设。


(1)进北京后的上三旗与下五旗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


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1)1601年设立四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长子禇英统领;


正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


1615年扩为八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统领;


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统领。


正、镶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


镶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3)左右两翼设置:


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 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6、进驻北京后,满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卫驻扎(京旗)、(禁旅八旗):


(1)北京城内城是方城,按方位颜色布防:


两黄旗驻北方(驻德胜门、安定门);


两白旗驻东方(东直门、朝阳门);


两红旗驻西方(西直门、阜成门);


两蓝旗驻南方(崇文门、宣武门).


(2)八旗军队位置按“五行阴阳”划分:


两黄旗驻扎北方,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黄色代表土,土能挡水;


两白旗驻扎东方,东方在五行中代表木,白色代表金,金能降木;


两红旗驻扎西方,西方在五行中代表金,红色代表火,火能克金;


两蓝旗驻扎南方,南方在五行中代表火,蓝色代表水,水能灭火。


东西南北,金木水火,黄白红蓝,一伸一抑、一张一合,顺其自然的天理现象和崇拜。

镶黄旗的势力最大。

八旗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按照地位和势力来划分的话八旗又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建立比较早地位也高于下五旗。

镶黄旗是上三旗里地位最高的一个旗,这个旗的旗色为黄色镶红,由皇帝直接管理,镶黄旗里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从上三旗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皇帝和皇家的侍卫都出自镶黄旗。

扩展资料:

八旗子弟的特权范围是非常广的、也是非常大的,首先在仕途方面汉人是不能进入权利核心的,如果有官缺,满族八旗官员可以填汉族官员的缺,而汉族官员却不能任满族八旗官员的缺。

而且在同一职位的情况下,满族八旗人的权力大于汉族人,而且满族八旗子弟进入仕途可以通过荐举、捐纳、世袭等多种途径,而汉人入仕基本都要通过科举考试。

其次是在对待满族八旗职业军人方面,他们不用从事生产活动,每一个满族八旗男孩在诞生之日就立刻拥有了一份战士的薪资和粮饷,满族八旗人的生活全靠政府财政供应,八旗人除服兵役外,不再有汉人平民所有的各种赋役负担。

最后就是同国不同法,同样是犯罪八旗子弟所受的处罚远远轻于汉人。可以说满族人是兴于八旗,但最后也亡于八旗,它作为大清的根本和基础存在了二百多年后最终因为其本身的一成不变和日益腐朽使中华大地步入了没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最初设立时只有正黄、正白、正蓝、正红四旗。后来又增设了四旗镶黄、镶白、镶蓝、镶红。

两黄和正白是上三旗 其他是下五旗。

其中正白旗是抢的正蓝旗的位置。顺治时多尔滚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谁让那时候他厉害呢。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八旗制度是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的。努尔哈赤起兵以后。根据战争的需要和女真的习俗,把原来女真人打仗、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自由组合而成的武装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为正式的、长期的军民合一组织,建立了八旗制度。

原来在女真人氏族制时期,就存在着作为生产和军事行动的组织形式——“牛录”。当时,在行军出猎时,参加的成员,各依所属的族或寨行进。每十人中以一人为首领,被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是“箭”,额真是“主”的意思),所属九人听他的指挥。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合并来的各部落的诸申、伊尔根,统一组织起来,规定每三百人编一牛录,每牛录置一牛录额真(汉译为佐领)。牛录额真之下置代子二人(即骁骑校)作为副手。每五牛录置“五牛录主”(即甲喇额真,汉译为“参领”)。每五个甲喇构成一个“固山”,即旗。

“旗”原来只是标志这一新组织的队伍不同部分的旗帜。1601年努尔哈赤有黄、红、蓝、白四旗。随着队伍的扩大,1615年.于原有四色旗帜以外,又增加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四色旗帜,合为八旗。八旗逐渐兼具有它们所标志的队伍本身的名称的意义了。

八旗制度是女真奴隶主阶级为加强对自由民的政治、经济控制,利用了氏族制时期的组织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八旗制度推动了初期满族社会的发展。在八旗的组织下,诸申、伊尔根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战利品除贵族占有大部分外,所余部分“论功行赏”,军费由八旗通过牛录,向众人分摊。1613年规定,每牛录三百人中出十男四牛,在空旷地上建仓积谷,作为粮饷,代替了过去临时摊派的办法。由此可见,八旗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

八旗的最高统帅是努尔哈赤。随着统一的完成,八旗制度的奠立,1616年他建立了“大金国”,自称汗号,史称后金。这时,他们的矛头转而指向明中央政权了。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兴兵向明发动进攻。所谓“七大恨”是:明无故生事边外,杀其父、祖;明背盟出边,保卫叶赫;后金根据与明边将的誓约,捕杀越界明人,明反责令偿命;叶赫因得明助,将许嫁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给蒙古;后金耕垦柴河、三岔儿、抚安三堡的田地,遭明驱逐;明偏袒叶赫,压抑后金。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率兵两万,发动攻势,迅速攻下东州、马根丹和抚顺三城。明抚顺守将李永芳投降。后金摧毁抚顺城,将掳得的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五月攻下抚安等十一堡,七月入鸦鹘关。1619年,明政府以杨镐为辽东经略,集兵八万八千多人,进攻后金。新兴的后金凭借了八旗组织的高度机动性和纪律性,把四路来攻的明军中的三路,先后一一击破,余一路未应战即行退去,战役以后金的全胜而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是女真人的自卫战争,新兴的后金赖以保存下来。这是明金关系史上关键性的一战,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地位,而后金则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后金转而大规模进攻明朝的开始。

对明帝国来说,满族是外族,不论臣属与否,入关就是侵略,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对于已经摆脱明帝国统治的满洲人来说,...在满清皇帝奢华列举下,我再另举一项花消,而且是满族统治者特定的花消,八旗子弟的花消,每月6两白银的旗费

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在书上看到满青八旗中最厉害的是正黄旗.因为正黄旗是最正宗的满族血统,而且正黄旗中多数是贵族的后代,有权有钱,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屡屡胜利,就是在这些战功和家庭环境下的正黄旗的子孙们才得以延续296年经历了清朝的荣辱兴衰.(特点:人口多,时间长,战功多)这些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谢谢

  • 八旗子弟的地位仅次于皇室吗?清朝时期的八旗是如何划分的?
    答:但是如果细分到个人的话,八旗子弟的地位与皇帝的外戚,还有朝廷大员比起来,地位就不高了,除非八旗子弟能做到很高的官职。在八旗内部又划分为满、蒙、汉各八旗军,满族八旗又是地位最高的,在满族八旗里面,上三旗又比下五旗的地位高,上三旗中能成为皇帝身边侍卫的,地位又要高一级。
  • 满洲的八旗子弟
    答:每牛录最高时期达到300人,每旗基本由20—30牛录组成(上三旗除外)。万历四十三年,也就是1615年,由四旗增编至八旗。旗的颜色,在原有四色的基础上镶以不同的色边。即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这个顺序并不是随意写的,而是八旗势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皇太极即位后,...
  • 清朝的八旗指哪八旗?
    答:含有满人、汉人、蒙古人。并且清朝的旗人共有三种,分别为:八旗蒙古、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其中,八旗满洲的旗人都是满人,八旗蒙古的旗人都是蒙古人,八旗汉军的旗人都是汉人。因此,八旗实际上共有二十四旗,比如正黄旗分为满洲正黄旗、蒙古正黄旗、汉军正黄旗。而八旗旗主的下一级就叫做参领,是一个...
  • 都说八旗子弟,那么“满清八旗”到底是怎么分的?
    答:到了晚清的时候,说到八旗子弟,那都是一脸的无奈和贬义,那么,这八旗子弟是怎么来的?“满清八旗”到底是怎么分的?八旗是满族的户口制度,按照旗颜色的不同划分的,不要以为这个八旗就是满族的,实际上不是,在这个里面还有其他的民族,例如汉族、蒙古族等,这里面虽然是同一个旗的颜色,但是满族的...
  • “八旗子弟”泛指皇亲国戚,八旗指的是哪八旗?
    答:“八旗子弟”泛指皇亲国戚,也就是八旗人的后代,又被称为旗人。八旗子弟其实在最开始的并不是所有的都是贵族,他们只是满洲人的一个狩猎组织,大部分都是兵丁而已。提到八旗子弟就不得不提到八旗制,这是清朝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以及户口制度的根本。八旗制当初由努尔哈赤编制而成,以旗为号,...
  • 旗人指的是哪一群人?清朝的旗人待遇到底有多好?
    答:旗人是满清八旗子弟的简称。他们是清朝的特权阶级,从出生开始到死亡,一生的费用全部由清政府负担。清朝规定,旗人的地位高于普通满人,满人地位高于汉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清朝的旗人地位是最高的,因此他们看别人的时候,都是鼻孔朝人。清朝入关伊始,清政府就下令八旗实施“工资制”。也...
  • 清朝的八旗子弟指的是哪八旗?
    答:明朝时期,明朝在东北设立鲁尔干都司,负责管理东北地区,此时满族人数不多,而且臣服明朝,万历年间,清太祖努尔哈赤正式创立八旗制度前身,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满族人数很少,所以只设置了四旗,分别是黄旗、白旗、蓝旗、红旗。明初期至中期,满族被纳入明朝统治,并臣服于明朝,满族接受明朝官爵、定期进京...
  • 旗人是什么人?
    答:旗人一般指八旗子弟(八旗旗人及其后代)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满洲、蒙古、汉军同属一旗,旗色亦相同,八旗军人数最多时有27万人。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又称...
  • 八旗子弟是什么意思 八旗子弟的含义
    答:只是兵丁,八旗中官员子弟多为纨绔子弟。2、八旗制是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满洲、蒙古、汉军同属一旗,旗色亦相同,八旗军人数最多时有27万人。
  • 八旗子弟是哪些 八旗子弟的介绍
    答:1、八旗制是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各旗当中因族源不同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满洲、蒙古、汉军同属一旗,旗色亦相同,八旗军人数最多时有27万人。2、八旗子弟泛指八旗人的后代,又称旗人。八旗子弟并非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