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故事发源于哪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哪个朝代?

牛郎织女第一次出现时在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牛郎织女神话最早可以追溯到《诗·小雅·大东》:
这个故事已经和后世传述的牛郎织女神话的终局大致吻合了。其中“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二语,仍是沿袭《诗·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的意思而来,而所表现的织女的悲苦心情特为鲜明。

“织女”、“牵牛”二词见诸文字,最早出现于《诗经》中的《大东》篇。诗中的织女、牵牛只是天上两个星座的名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不过诗中还没有认定他们是夫妻。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肖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但在古人的想像中,天上的夫妇和人间的夫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故事中还没有什么悲剧色彩。至于为什么牵牛、织女要在“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呢?原文未交代。据后世推测,可能一方面是每年七月夜间的星辰在天空最为明亮,牵牛、织女二星相距较近;另一方面,七月七日是当时民间风俗“乞巧”的日子,而劳动人民都把织女当作劳动能手,因此能在“十日之内,织娟百匹”,便向她“乞巧”。于是,人们就把牛郎织女故事和民间习俗揉合到一起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故事在继续丰富和发展。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到此,就起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牛郎织女婚后贪图享乐,“废织衽”,因而激怒了天帝,受到惩罚。这便给故事带来了悲剧气氛。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传说。一是: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有的说是第九个)孙女,在天河东面织云锦天衣,牛郎在天河西边看牛,两人都很勤勉。天帝爱怜他们,让他们结婚。婚后两人贪图享乐,荒废劳动。天帝发怒,使他们分开,中间隔天河,命乌鸦去告诉他们,七天见面一次。乌鸦却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见一次面。二是: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天上织云彩。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郎,受兄嫂虐待。有一天,牛告诉他,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织女找衣服的时候,再还给她,并要求和她结婚,她一定会答应。牛郎就照样做了。织女和牛郎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织女捉回去。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等牛郎挑了两个小孩,追到天上去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他们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前一种传说中的基本情节,和《荆楚岁时记》中的差不多,只是增添了“乌鸦传话”的情节。后一种传说则大大丰富、发展了原来的故事。它从星辰之间的神的爱情,转化为人神之间的恋爱故事了。至于其他种种传说,大多数是以此为蓝本而加以延伸的。那么,为什么在后一个传说中,要加进老牛这个角色,并使它在故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呢?因为牛是农家宝,农民热爱耕牛,甚至还在耕牛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生活理想。生活的理想遭到阻碍时,农民容易产生救助于牛的幻想,希望牛发挥神奇的力量,帮助自己度过难关。同时,把动物人格化,也是各种民间传说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之一。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诸于《诗经》,而沂源正位于《诗经》中的“大东”区域的中心。但因古代传说流传甚广,在中国各地都能找到民间流传的不同版本。在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的起源地都得到确认,所剩的牛郎织女传说便成为各地争相申报的对象。

  据悉,全国已有山东沂源、陕西西安、河南南阳、河北邢台等十多个地方宣布是牛郎织女文化源地。其中,尤以位于山东沂源的织女洞、牛郎庙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牛郎织女传说于一体,深得专家的推崇。

  和顺县28日出人意料地说,据专家学者初步论断,“牛郎织女”传说地就发生在太行山,目前考证的位置在太行山中段,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公里范围内的晋冀交界处,即山西省和顺县境内松烟镇牛郎峪、南天池一带的天河山。

  据介绍,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位于和顺县东南,离县城有五十余公里。从海拔一千二百米的牛郎峪村,到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天河梁,分天上人间和人间天上两个地域。

  南天池几位村民告诉记者,以该村为轴心,半径二到三公里之内,历代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地名与景物名称。

  以天河梁为中心、方圆二十公里的版图上,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一系列与“牛郎织女”相对应的地名,被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和顺县认为,大量史料记载与民间口碑表明,“牛郎织女”故事在和顺县代代相传。尤其南天池所传牛郎织女故事,其内容与广泛相传的内容大概相同,而且更加丰富具体。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民俗志主编聂云龙将此作为一项研究课题,经过详细认真的考察,得出结论:南天池历史上外域文化多次进入,与当地文化风俗融合,产生了包含多层文化蕴意的古老传说。周边自然环境同这一故事的背景十分相似,与全国若干尚未确定的牛郎织女故事发生地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地名和景点恰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情节链,其情节和细节都相当吻合。

发源地是中国,记载在《诗经》里。

千乘

中国

  • 牛郎织女这个千古流传的爱情传说最早起源于哪里?
    答:根据现代诸多的民俗之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如海燕出版社的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间神话》中有“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之说,宗教文化出版社的《节俗》和三峡出版社的《中华民俗艺术大全》中均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在南阳桐柏县盘古开...
  • 牛郎织女的故事的发源地是哪里?
    答: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就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牛郎官庄村,同时这里也是牛郎织女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织女洞和牛郎庙。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故事...
  • 牛郎织女的发源地在哪?
    答:和顺县天池村。牛郎织女的发源地是以和顺县天池村为轴心、半径2公里至3公里处,分布着与故事情节相关联的2多处地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诸如牛郎峪、牛郎沟、牛郎洞、南天池、南天门、天河梁、簪峪(磨子峪、磨峪)、喜鹊山以及牛郎庙、织女庙等等。印证着“牛郎织女”美丽的爱情故事。
  • 牛郎织女传说的发祥地在哪里?
    答:可见牛郎的故事发源于河南,应该是在宛城和南阳一带。 以下是资料: 民俗学家张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介绍:“牛郎叫如意,是河南南阳城西桑林村的人,织女从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成亲,亲手教南阳一带的姐妹们学会养蚕、抽丝、织绸缎。”而在《中华民俗百科》中记载:“南阳城西二十里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
  • 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地是在哪里呢?
    答:中原嵩山周围地区。众所周知,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牛郎织女的民俗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上农耕文明最早发达起来的区域。而农耕文明最早形成于气候、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的中原嵩山周围地区。嵩山南面的汝水、滍水平原,都是先民最早开展农耕生产的区域,也是春秋战国及秦、汉、晋等朝代农业文明最发达之地。...
  • 牛郎织女的起源地在什么地方?
    答: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和顺县、河南省鲁山县、河南省南阳市、山东省沂源书等地争执不休。燕崖乡牛郎庙旁的千年古村———牛郎官庄,村里人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大贤山东麓下临沂河的峭壁上有一石洞,人称织女洞,传说是西王母囚禁织女...
  • 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
    答: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在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淅川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淅川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东汉时期的淅川王城、北魏时期的长安城等。同时,淅川县还是中国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操作步骤:前往淅川县感受牛郎织女的浪漫...
  • 牛郎织女的故乡在哪里?
    答:一是‘陕说’,陕西省被西安市斗门镇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二是‘晋说’,在山西省和顺县内的牛郎峪村;三是‘鲁说’,民间有云‘天上银河,地下沂河’,所以认为传说来自山东沂源县;四是‘豫说’,在河南省南阳市有一个牛郎村,在其附近的史洼村又被称为织女村;...
  • 牛郎织女传说的各起源地的传说
    答:这里说的“银河”是天上的银河,“沂河”是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境内的一条全长574千米的河流。这个说法源于中国民间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拥有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二者隔沂河东西相对,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
  • 牛郎织女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年代
    答:陕西兴平是牛郎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现今兴平市东城区子孝村、北门村是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的核心区。牛郎织女的故事,两千年来流传于兴平,其完整性、真实性,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农耕文化,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兴平尚存许多古迹 :为了证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