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肢体痉挛针灸需补阴泻阳?针刺屈肌就补阴?针伸肌就泻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中风是目前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中风损伤大脑,遗留的后遗症往往严重影响生活,甚至不能自理。如何有效治疗中风后遗症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中风后遗症表现形式有很多,最主要的后遗症就是肢体偏瘫,以上肢屈曲,下肢过伸为主。但是在中风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损伤了大脑特定的部位,就会出现肢体的痉挛,也就是不自主的抽动症状,且保持较高的肌张力,轻刺激,甚至不刺激就会发生不自主的抽动。临床上,这是让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头痛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症状的有效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并且对解决肢体痉挛有很好的疗效。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补阴泻阳”。虽然,理论可以很简单地去论述治疗过程,但是对具体操作却让很多医生摸不着头脑。有的人甚至认为,补阴泻阳就是简单地对肢体屈肌、伸肌的针刺,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探讨一二。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补阴泻阳”就是补益不足的阴精,泻除多余的阳气,用以治疗“阴不足、阳有余”的疾病,或者说是“阴虚阳亢”的病证。

针灸如何“补阴泻阳”?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即穴位、针刺的补泻手法和经脉的阴阳属性。

穴位层面来讲,人体分阴阳,即腹面为阴、背面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半身为阳,体内为阴、体外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取穴可以依据穴位的部位来定阴阳。或者根据穴位的偏性来定阴阳,比如涌泉偏于补肾水,命门偏于补肾火等等。

针刺手法来说,补泻就不用说太多,单式补泻手法有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徐疾补泻等,复式补泻手法有偏向于补法的“烧山火”和偏于泻法的“透天凉”。

经脉的阴阳属性,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三阴经即为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三阳经即为阳明经、太阳经和少阳经。“补阴泻阳”可以根据经络阴阳属性来选择。

当然,对于穴位的刺激手法也有讲究,如三棱针刺血、梅花针刺血均具有泻法的特性,而附子灸、隔姜灸、艾条灸均具有补法的特性,可酌情使用。

中风后肢体痉挛,一般以上肢屈曲、下肢过伸为主要表现,这样看来就是上肢屈肌过紧,伸肌过松,下肢伸肌过紧、屈肌无力导致。

这样用阴阳该如何划分呢?对于属阳的上肢部分,屈肌在肢体内侧面,属阴伸肌在肢体外侧面,属阳。根据症状来看,属于阴急阳缓。

对于属阴的下肢部分,屈肌在背侧面,属阳,伸肌在腹侧面,属阴;根据症状来看,同样属于阴急阳缓。

那么,对于肢体痉挛的治疗方式就十分明了了,阴急阳缓,那就需要 泻阴补阳

中风肢体偏瘫最常见的证型就是“气虚血瘀”型,阴阳属性来讲,“气”为“阳”,“血”为“阴”,“气虚血瘀”证型同样可以归类为“阴急阳缓”。所以,对于其治疗当是 “泻阴补阳”

临床上,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原则上能不刺激伸肌就少刺激、轻刺激,对于屈肌尽量深刺、强刺激。因为在针刺手法的规律就是,轻柔的、表浅的刺法多为补法,深刺、强刺激多为泻。

一般对于上肢屈曲的症状,可选用云门、尺泽、大陵等内侧面的穴位;对于下肢过伸的症状,可选用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以上穴位根据肌肉的厚薄选用2 4寸的针灸针进行针刺,可达到使肢体张力恢复的状态。



  • 针灸对中风有用吗 中风针灸治疗处方
    答:1 针灸对中风有用吗 针灸对中风有用。中风是脑病,发病与诸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相关,全肾诸经络或直接循行至头部,或通过经别,络脉间接与头部联系,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手段。治疗时应取十二经脉之腧穴,针刺阴阳相表里的经脉腧穴,以调整阴阳。2 针灸治...
  •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中风
    答:方法:常规消毒后,依次针入各有关穴线,要深达骨膜后,进行捻转手法,每分钟140-160次左右,连续捻转2min,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肢体,停针5min,再捻转2min,如此操作,留针30-40min,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此法对 大脑 中动脉和前动脉分支的血栓形成效果好。2、耳针 取穴:脑、缘中...
  • 中风后遗症针灸什么穴位好
    答:针灸方法: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中风后遗症能治好吗 首先,针灸和康复方法:除了用普通的方法,来找出如何使用针灸效应穴位,可以提高疗效,如下肢平针隐藏的白色,肩关节不能活动,在针灸的技术,这就要求每个针,可以出现感到酸痛胀或方向走,对于一些点,比...
  • 刺络放血疗法有疗效,中风后肌痉挛该如何康复?
    答: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医传统疗法有一定疗效,我们科常以刺络放血作为治疗手段之一。刺络放血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可通络化瘀、泻热熄风、清热化痰、消肿止痛、醒神开窍等,其治疗中风后肌痉挛患者疗效可见。中医传统方法——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独特的针刺疗法,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
  • 风池穴,7种刺法治病各不同
    答:对于中风后偏瘫或半侧肢体麻木等疗效较好。 4.针刺向咽喉方向,主治假性延髓麻痹等症。 取2寸毫针向咽喉方向刺入1.5-2 寸。风池穴深层解剖示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故针刺可改善椎动脉供血。另外,风池为胆经要穴,“胆主决断”,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强其醒脑开窍,通利咽喉之功效。 5.针刺方向微向外(颞侧),...
  • 极泉穴:腋窝里的“强心穴”
    答:极泉穴的常规针刺方法应避开腋动脉,直刺0.5~1寸。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首创的“醒脑开窍”针法中也选用了极泉穴,以神导气,以气通经,疏通经络,缓解中风后肢体痉挛。针灸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进针方法、行针手法、针刺深度等,且极泉穴位于腋动脉搏动处,操作不当会导致出血不止,故有相关疾患...
  • 急求中风的相关知识
    答:传统的针灸方法以疏通经络为主,多取阳经穴,辅以阴经穴,对中风瘫痪的多数症状确有疗效。近来又有针刺“醒脑开窍”法应用于中风病的临床治疗,该法在选穴组方、运针手法方面进行了革新,以取阴经穴为主,阳经穴为辅,主要是改善元神之府大脑的功能,醒神通络。利用蜜蜂尾针蛰刺穴位,比单纯的针灸治疗更有效果。蜂针...
  • 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是什么?
    答:调气调神之法是针刺的原则。其他如气功、推拿、理疗、康复训练、头针、耳针等法综合运用,可提高治疗效果。但不管何法,总须遵循补虚泻实的原则,辨证施治。 (二)临床分型 临床上常从不同的方面对脑瘫进行分型。 1.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1)痉挛型:最常见,病变在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
  • 肩井简介
    答:《千金翼方》:凡难产,针两肩井一寸,泻之,须臾即生也。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肩井二百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五劳七伤,颈项不得回顾,背膊闷,两手不得向头,或因仆伤腰髋痛,脚气上攻……若妇人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若灸更胜针,可针七壮。
  • 中风是指脑梗还是指脑溢血?
    答: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针灸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4.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40,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