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镇的建制沿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石楼县的建制沿革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封武侯宣义为上军候,继而汉武帝封代共 王子郢客为上军侯,后于境内置上军县,县治设团城(遗址在团圆山 东侧左家塌村)。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岭西县(县 治仍在团城),兼为吐京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改名石楼(县治在全县城),沿用至今。唐武德二年(619),县境置西德州,领石楼、长寿、临河三县。后西 德州废,长寿、临河并入石楼县。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平阳府隰州划归汾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县属山西省府。抗日战争期间,县先属第六政治区,后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第二战区少数几个后方基地县之一。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9 月28 日,石楼县人民政府在李家寨成立,先后属晋绥边区吕梁四专署、晋绥九专署、晋南行政公署。1949年10月1日改属汾阳专署。1951年3月改属临汾专署。1971年三月划归吕梁地区。

石楼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南与隰县、永和县接壤;北与中阳县、柳林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2012年下辖4镇5乡13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2014年),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石楼县矿藏资源较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铝矾土、天然气等。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9亿元。石楼县著名景点有兴东垣东岳庙、郝氏大院等。石楼县有"红枣之乡"、"文物大县"等之称。

石楼于1983年结束曾延续26年的“公社”历史,改称为乡;1990年1月,撤乡改镇。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石楼,因循平原之利,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镇,历数十年集体化积累,石楼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凭藉于此,石楼镇即以全区七分之一的粮田占有量,生产出占据全区六分之一产量的粮食。因此获得了“房山乌克兰”的美誉。在上个世纪以农业为主导的时期,石楼以“吨粮镇”的存在,是全区农业的一面旗,不仅滋润了房山粮食生产景象,而且亦是支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
改革开放初期,“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点渗入农村,石楼的村办集体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全镇12个村就有9个村建立了砖厂,其中石楼村年产上亿块的机制砖砖厂,是全市为数不多的大型制砖企业,石楼镇一时成为全区最主要的建材基地之一。此外,化纤厂、塑料厂、构件厂、钢窗厂、建筑公司等镇村企业也都曾领风气之先,跃立潮头,雄踞榜首。大农业和资源型企业,有力地托举了石楼镇镇村两级财政,谱写了石楼的辉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石楼毫无愧怍地跻身于房山区明星乡镇三甲之列,此为石楼最可言讲的鼎盛时期。
步入改革开放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一些制约经济向高程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显露了出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众多企业纷纷倒闭,所有的粘土砖厂于2004年全部关掉;石楼传统的农业因始终未能跳出小麦、玉米两大茬的模式,而因此优势不具……2004年以来,石楼人发扬“负重拼搏、开拓创新、再造优势、重铸辉煌”的石楼精神正在续写着振兴的篇章。



  • 石桥镇的建制沿革
    答:石桥,历史悠久。秦代以前,这里属楚国。《礼记·注》云:“苍梧于周(为)南越之地。吴起南并蛮越,遂有苍梧。”汉至南北朝,石桥隶属苍梧郡广信县。隋朝废郡,改广信县为苍梧县,此后石桥均隶属苍梧县。镇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石桥镇就是以这座石拱桥而取名石桥。 作为行政区域,“石桥”始终与“...
  • 石排镇的历史沿革
    答:据《东莞县志》记载:东莞县在明代以前,县城设三个“坊”,附城设一个“厢”,城外乡村,设五个“乡”,“乡”以下共辖20个“都”,“都”以下共辖183个“里”。石排各村,当时按地域分别隶属于“文顺乡”的第三、四两都。明朝以后,清朝期间东莞县乡镇,分别由“捕厅”、“戎厅”、“京山司...
  • 石桥镇的建制沿革
    答:乐民:乐民镇又名乐民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征南将军傅友德率军南征,克普安路(老盘州)后,留下了大量的官兵驻守。据盘州永乐《普安州志》,军人在盘县境内“城守屯戍”始自明代。 铸剑为犁,化军为民,世代繁衍成为今天盘县半数汉民的“来源”。现石桥镇乐民所是明代“乐民千户...
  • 东石镇的建制沿革
    答:东晋升平元年(357)始称东石,唐宋先后称东安乡、舟建乡、仁和里,1958年置东石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9.4万,辖东石以序数命名的5个居委会和井林、肖下、金瓯、平坑、龙下、永湖、东埕、檗谷、郭岑、埔头、白沙、许西坑、大白山、大房、潘径、潘山、张厝、光渺、...
  • 石桥镇的历史沿革
    答:1949年,宁陵解放,全县设5区1镇,石桥属四区,时石桥、祁庄、万集为乡。五门刘为五区区政府所在地,时坡里、吴良吉为乡,归属五区。1951年,全县设6区1镇,石桥属六区,时万庄、吴良吉、祁庄、万集等为乡。坡里为乡,归属五区(逻岗)。1955年,全县撤消区建制,合并为32个乡,石桥、五门刘...
  • 琉璃河属于北京哪个区
    答:截至2018年,琉璃河镇有户籍人口有60683人。截至2019年末,琉璃河镇下辖5个居委会和4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洄城村南。建制沿革 1949年,琉璃河镇属良乡县七区。1951年,琉璃河镇属良乡县三区。1956年,琉璃河镇属良乡县。1958年,琉璃河镇属周口店区琉璃河人民公社。1960年,琉璃河镇属房山县琉璃河...
  • 乌石镇的建制沿革
    答:夏村(均淹没)。1956年,撤区并乡,太平县桃坑乡划归石埭县长芦乡,隶属夏村区。1959年3月,撤销石埭县,夏村公社及七都公社、横渡公社并入太平县。1964年12月,区一级不设区公所,只设区委会,夏村区公所撤销。1983年12月,撤销太平县,成立县级黄山市,乡、村建制未变。1987年12月,...
  • 谁知道湖南怀化新晃县古代历史?
    答:其建制沿革卷又载:晃州古黔中郡地,楚之上游而沅之北门也,在汉属夜郎国。……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析龙标置夜郎、朗溪、思微三县,隶巫州,县地属夜郎。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改巫州为沅州,又析夜郎置渭溪,渭溪县治在今老晃城一带。 《元和郡县志》:“夜郎县,天宝元年改为峨山”。《嘉庆一统志》:...
  • 石羊镇的建制沿革
    答:石羊镇古为蜀族人聚居之地,盛于汉晋,宋时取名为竹瓦镇,属永康军辖。元代初更名为三阳镇,属灌洲。清代乾隆年间,掘出石羊一只,遂以“石羊场”命名。民国初年属三阳镇辖,镇治设于石羊场上。民国十九年(1930)推行乡建制时属石羊乡辖。建国后成立石羊镇人民政府,1954年,改变 石羊镇人民委员...
  • 企石镇的建制沿革
    答:南宋时因战乱从江夏(今湖北汉口一带)南迁,几经周折后落居企石铁岗。约1311年,黄云萝的第七代孙月聪,再定居江边。明朝以后,家族人丁渐渐兴旺,于嘉靖年间(1550年左右)兴建黄氏宗祠。 据江边黄姓《卜卿公家谱》记载,倡议兴建黄氏宗祠的是族人黄学伊。黄学伊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