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山下的季节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春季里山上的季节为什么要比山下来的晚?

原来,白天大气变暖,气温上升,并不是因为空气直接吸收了阳光的辐射热量的结果。空气分子几乎不吸收阳光热量,而是由地面吸收了这种太阳热量以后,升高了地面温度,然后主要通过对流等方式,由地面再增热大气。这正如锅子底下生火,锅里的水就热了道理一样。夜间,气温的降低,主要也不是空气直接向宇宙空间放射热量的结果,而是由于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散失热量,然后大气通过与冷却中的地面接触,大气热量慢慢传给地面而逐渐冷却。
高山和平地相比,大气“被子”薄了许多。就大气被子的重量来说,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减轻15%,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减轻30%,5500米高山上减轻一半。大气被子变薄,虽然可以减少太阳热量在大气途中的损耗,但减少得很有限。可是由于大气被子减薄,大气中的云和水汽也大量减少,不能大量吸收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的热量,并以逆辐射的方式把部分(向下的)热量返还给地面。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是逐渐降低的。
以庐山为例,平均说来,春季里每上升百米,气温降低0.45℃。庐山比九江高约1130米,因此庐山春季气温均比九江低5℃,致使桃花盛开期比九江晚了约1个月。
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所以尽管夏季中山麓暑气蒸人,而山上却是避暑疗养的胜地。例如,海拔1164米的庐山气象站,在最热的7月份里,平均气温只有22.6℃,相当于北京9月上旬、上海9月下旬和广州10月下旬那样凉爽宜人的温度,早晚甚至还得穿毛衣。可是当你在大热天里下到山麓九江,由于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高温,真使人有如进入“火炉”一般的感觉。

  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则喜欢称它为“非洲之王”。
  乞力马扎罗的山麓地带降水较少,分布着广阔的热带稀树草原,斑马、长颈鹿悠闲漫步。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结构。南部为迎风波、在海拔1000米左右,为热带雨林带。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降低,1000~20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00~3000米为温带森林带;3000米以上逐渐过渡为高山草地带、荒漠带和积雪冰。背风的北坡,气候干燥,热带雨林几乎不复存在;海拔2700米以上为草地,草地在不同的地形部位分别上升到4200~5100米,再往上则为高山荒漠或高山冰。
  其实,这是地球表面的热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高山地区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少,热量散发的速度快,而且散发的热量要比吸收的多。科学实验表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要下降0.6℃左右。不难理解,在炎热的非洲,在海拔高达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峰顶部分气温常在摄氏零下30多度,因此也就形成了终年冰封雪盖的景象
  

是垂直地带性差异
垂直地带性的主要成因是高度差别。高度差别引起温度、日照、降水、气压等要素的差别。山体只要有500米左右高度,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现象。由于山地的阻隔和障碍,坡度和坡向对自然和经济有巨大影响。

大气压力与高度成反比。高度增加,空气膨胀,气体分子扩散,互相碰撞的机会减少,可感温度下降。上升的空气在绝热状况下,热能和物质没有损失,温度也要下降。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的速率称温度垂直递减率。平均每上升160米温度下降1℃。在水平状态下,南北相差1纬度,气温相差1℃。用距离尺度比较,垂直变化比水平变化快600倍。有些山区,如南美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在水平距离几十公里内,由于高度剧增,可以出现从热带到寒带的温度变化。“高处不胜寒”,讲的就是垂直地带性。

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在相等的高度下,山顶山脊温度日较差小,河谷盆地温度日较差大。高原上的河谷是日较差最大的地方。我国西藏定日站其温度日平均差可达18.3℃,居全国各气象台之首。

高原空气稀薄干燥,大气中尘埃少,阳光透射率强,太阳辐射量大。拉萨有日光城之称。成都纬度与拉萨相似,太阳辐射能不到拉萨一半。

在正常情况下,降水量、湿度与高度成正比。如果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地面温度20℃,露点12℃。空气上升到1330米时,气温降到露点,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出现云彩。在盛行风与山脉相遇时,空气上升,绝热冷却,降到露点以下,产生降水过程,称地形雨。黄山和庐山每升高100米,降水量分别增加41.3毫米与40.7毫米(张家诚、林之光,1985)。

这个是气候的高山垂直分布,它指从与地面高度或水层深度的关系所确定的生物分市,是生态分布的一个方面,为水平分布的反义词。在山岳,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从山麓到山顶,低温或高温便成为分布的限制因素而出现若干个生物分布界线,特别是固定性种类或是移动性小的种类,垂直分布尤为明显。在日本本州中部的山岳,是按下列次序排列的:阔叶常绿林带(低平地带,海拔0-700米)、夏绿乔木林带(夏绿乔木群落)(山岳地带,700-1700米)、针叶林带(亚高山带,1700-2500米)、灌木林及草本植物带(高山带,2500米以上)。这种垂直分布带,与由温度因素而出现的南北方向的水平分布带一样,表现为由低地到高地方向的分布,因此可作为山岳生态系统水平的成层结构来看待。此外,在水底,也可以看到水层深度所形成的垂直分布,而在湖泊,则可分为各种群落,如湖滨带、亚湖滨带、深湖带。在海洋,也可分为潮间带、潮下带、潮周带、渐深海带、深海带、超深海带。这些群落,呈成层分布,作为水中生态系统的成层结构来对待。

由于海拔每上升一千米,气温会下降六摄氏度,从而造成海拔不同的山区气候不同,高度差造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由于海拔差异造成的

高下差异,即海拔差异

  •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为何有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
    答:白马雪山是云南一座有19万公顷的森林,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地。白马雪山中的高山针叶林跟山地植被垂直的自然景观和一些珍惜动植物让它在全国闻名。而且最奇特的是一山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景色。究其原因就是地壳运动出现断层,每个断层在不同时间的作用下会呈现不同的风景。一山...
  • 山顶雪花白,山下莲花红。一山有四季,上下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答:海拔的原因,因为海拔不同,所处的环境的温度也不同。每升高一百米温度就会降低0.6摄氏度。
  • 大兴安岭两侧的气候差异及其原因
    答:大兴安岭同时为重要的气候分带。夏季海洋季风受阻于山地东坡,东坡降水多,西坡干旱,二者呈明显的对比,但整个山区的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500公釐以上。山脉北段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冷之地,冬季严寒(平均气温-28℃),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区。该地区覆被著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丰富,有鹿、麋、貂、山兔及许多...
  • ...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A人工造景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形...
    答: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 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三四月份海拔低的地方气温以及明星回升,桃花盛开,但是山上海拔高,气温比较低积雪还没有融化。
  • 暑假期间小玲一家到泰山去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形成这种现象的...
    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是山上气温比山下低的原因,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
  • 吉林的长白山 一山有四季是什么意思?
    答:是说一座山的温差不同,山前山后山上山下温度的差异之大已达到四个季节。
  • 是山上比山下温差大
    答:山上的温差比山下大 原因: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快;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快;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山上、山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答:B、 山上海拔高,温度低
  • 山上比山下冷的原因
    答:山是自然形成的高于地面的高地,通常外侧陡峻,胜过古丘陵。许多山连在一起,形成山脉。一座山有时候比山地更冷。山上冷还是山下热的原因我们觉得冷还是热由周围空气的温度决定。由于空气直接吸收太阳热量很少,而且即使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它的高度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山上的...
  • 大山的温差怎么那么大
    答:即使山下气温高达摄氏30度,高4000公尺的高山,如玉山,却只有摄氏10度左右。至於气压则反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在标准状况下,每升高100公尺,气 压降低10毫巴。为750毫巴时,4000公尺高山顶约460毫巴。而低气压的现象对 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则是 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就是高山病的表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