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人物李嗣邺生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贵州省有哪些市

贵州省有6个地级市,分别为: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和铜仁市。
贵州省: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贵州省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属于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李嗣邺,字衡峰,初名天培,后改名,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10岁能文,15岁补县学员。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举人,十五年(公元1810年)进士。历任实录馆复校官,内阁中书,国史馆方略馆分校官、兼办稽察房事务、文渊阁检阅、平潭同知、兴化知府、福建乡试内监试官、建宁知府、福宁知府、台湾淡水同知。为官关心人民疾苦,在兴化时,因歉收赈济灾民,在淡水时积极追捕盗贼,平息纠纷,维护地方安定,总督以军功保奏加三级。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三月辞官回到故乡。十九年(公元1839年)六月卒。其墓于2009年在金阳新区养马村附近意外发现,2011年墓群迁至观山湖公园内。
“金广福公馆”位於现在新竹县北埔乡中正路一号,面积七百平方公尺,创建於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左右。“金广福”公馆的建立系应闽、粤籍垦荒户办理竹堑城东南山区垦隘业务之需要,除了办理佃人缴租的垦务,又兼办隘丁领取隘费、隘粮的事务;初垦时期并做为经营收购山产及贩售用品生意之用途。

  清代竹堑城东南区是最晚开垦的地方,原为泰雅族与赛夏族三十余社所居,他们时常出草,烧杀抢掠竹堑城南方庄社。

  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淡水同知李慎彝为了防番保民,於竹堑城南边的石碎仑(新竹市柴桥里)设立官隘,又将豆仔埔隘(芎林乡文林村)移至三重埔(竹东镇三重里),以便与竹堑城南方的金山面等隘互相呼应,然而官隘防卫力量仍很单薄,只有消极的堵御作用。

  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同知李嗣邺基於堑城安全与防“番”的需要,给银一千圆,命令姜秀銮在堑南地区建隘寮十五座,雇募隘丁,分驻巡防。

  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由於设隘防番,需费庞大,於是谕令堑城西门总理林德修在城向各业户与铺户劝捐本银,协助防番。林德修随即与姜秀銮同立合约,闽、粤两籍合夥组成金广福总垦户,议招二十股,姜秀銮负责在庄十股,林德修负责在城十股,合计本银万余元。其後,林德修并没有担任闽籍垦户首,而由人称周百万的堑城商人周邦正担任,此为著名“金广福公馆”的由来。
 

  金广福内堂
  “金广福”垦号的涵义,系因当时商人喜欢以“金”字冠号,代表好采头(也有一说:“金”代表官方);“广”指广东(粤)的客家人,“福”则指福建(闽)的福佬,闽、粤各捐银一万二千六百圆,合计二万五千二百圆,分作25股2分,闽粤各占12股6分。闽籍垦户首周邦正住在竹堑城内,主管有关衙门公事和会计事务,并掌管戳记;粤籍垦户首姜秀銮则进驻垦区,担任守隘防番和督工开垦的任务。

  在防番方面,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右,姜秀銮趁着土着不备之际,率领闽粤两籍佃农数百人,迁牛携带农具,由树杞林(今竹东)附近突进北埔,建立据点,然後建设新隘三十六处,配置隘丁260名,建筑百余炮柜。隘线北自树杞林南至双溪,各隘互相联系,成一个大防御线,对东南山区“生番”作一包围之势,因此又称大隘。金广福曾与“生番”浴血战斗数十次,其中道光十五年七月,隘丁及垦佃在麻布树排(北埔乡水漈村)被“生番”出草袭击,死伤多达八、九十名。

  由於隘垦困难重重,需费资金庞大,闽籍捐资股夥纷纷退出,使得金广福垦业大半归於姜秀銮家。在土地拓垦方面,金广福垦号成立之初,即设立南兴庄作为垦区庄(即今北埔、峨眉、宝山三乡)。土地拓垦的路线,先从外围近城的旧隘地区开垦,然後突进北埔,再顺着中港溪往下游的中兴、峨眉、赤柯坪、富兴等庄拓垦,咸、同年间又因樟脑利益的诱引,再逆中港溪上游及支流开垦,直垦至中港溪源头五指山区。樟脑之利,是促使金广福隘线不断向东边推进与不断向内山拓垦的重要原因。

  现在“金广福公馆”门厅上,尚保存着光绪十年(1884年)的“义联枌社”古匾,乃姜绍基率团练壮勇与法兵对抗而获颁,基於保存安全的考量,该匾额目前由姜氏後代另行收藏保管。第二进正厅门上“金广福”三个字,除了原先的意义外,後来也隐含台湾开疆拓土和族群融合的深刻意涵。

  • 姜秀銮生平
    答:1835年,淡水厅同知李嗣邺命令姜秀銮与林德修共同组建“金广福”垦号,进驻北埔,创建了著名的“金广福大隘”,并担任了垦拓组织的第一代垦户首。然而,她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期间经历了与生番的冲突,如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袭击事件,损失惨重。她还需承担设隘寮、雇用隘丁的费用,这些都显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