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医者吴孟超:他有一双和常人不太相同的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噩耗不期而至。99岁的吴孟超院士今日逝世。
时间凝固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在中国医学界,吴孟超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医术声名远播,他的仁心百姓称赞。孙思邈曾说,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吴老用他这一生,实践了这句话。
澎湃新闻曾多次采访吴孟超,了解过他许多行医济世、拯救病患的故事。虽然他外人面前常表现得淡然,可回到诊室、手术台前,他又恢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常态。
也正如此,吴孟超用一生救护了许许多多生死边缘的病患。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吴老用一双手,济世苍生。
取出“世界之最”的大“毒果”
吴孟超有一双和常人不太相同的手。
2018年吴孟超登上央视《朗读者》节目,他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一上台给观众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节目中,他展示了自己的双手。
吴孟超的手,手指修长、灵巧有力、柔软温暖。不过,现场观众发现,他的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为什么?吴孟超平静地解释,这是常年握止血钳和手术刀的结果。
在肝脏的方寸之地,他用这双手,把大约16000名病人拉出了生命的绝境。
《人民海军报》曾讲述了一则故事:1975年1月3日,吴孟超早上刚上班,一名男子双手捧着大肚子撞开了他诊室的门,张口就说要找“神医”吴孟超。见到吴孟超后,这名患者立刻哀求说:“救救我吧!”
吴孟超赶紧招呼病人坐下,仔细询问情况。病人叫陆本海,来自安徽舒城。他的肚子一开始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在当地医院进行瘤体穿刺时,引起大出血,缺乏经验的医生好不容易把血止住,小心地缝合关闭了腹腔。
可没想到,这个瘤子却越长越大。见到吴孟超时,陆本海的腹部好似十月怀胎。吴孟超经过仔细检查,诊断患者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这么大的肿瘤里面充满了血液,手术中一旦出现破裂,危险难以想象。当时会诊时,多位专家的意见很一致,做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不能做。但如果不做,患者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也就没了。征求患者意愿后,吴孟超没有后退,决心为他手术。
那是一次与“死神”的过招。手术中,吴孟超先做了一条不长的腹正中切口,初步探查后,再逐步扩大切口。当预定切口完全切开,巨大的紫色瘤体终于露出原形。瘤体上面顶入胸腔,下端侵入腹腔,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就像一头在笼子里折腾够了的野兽。
在医疗团队的辅助下,吴孟超一点一点地小心分离,整整12个小时后,这个重达18千克的瘤子被完全切除了。
直到今天,这个瘤子仍是“世界之最”,被国内外医学界广泛认可的又一个医学奇迹。肿瘤标本还放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史馆。
吴孟超的手,还能抚慰患者的心。
熟悉吴孟超的人都知道,他一般都是用双手去握病人的手,很多病人激动地说:“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吴孟超这么亲切随和、平易近人。”
其实,他用两只手跟病人握手有三层目的:一是打消病人思想顾虑,拉近医生和病人的心理距离。二是通过握手他能知道病人体温怎么样,有没有发烧。三是他的一只手顺势往病人的手腕一滑就可以搭脉,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
96岁时亲自主刀
2016年底,吴孟超已95岁高龄,澎湃新闻记者对他的一次采访中,发现原来他仍在坚持日常门诊、手术。
每天,吴孟超上午6点半起床,8点上班,中午休息1-2个小时,直到晚上9点回家睡觉。日复一日地坚持。
“在中国看病不容易,对于肝癌病人来说更难,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责就是为病人的 健康 做贡献,帮病人多省钱。”2016年12月17日,吴孟超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医生应该靠技能为患者的 健康 做贡献,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帮病人看病。
许多病患经吴孟超医治后,都曾感动落泪过。门诊中,吴孟超常常会帮病人免费咨询,一旦条件符合条件,便收治入院。他还会帮一些疑难患者开刀,很多人赞叹这是奇迹——95岁的吴孟超,手指还是灵巧、精准。
“这么大年纪,该安享晚年了,何苦还要手术”,也有不少人这样劝他。吴孟超说,这是一种职业习惯,只要还能拿得动手术刀,他就会站在手术台上,服务病人。
2017年春,“时代楷模”获得者、“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洲被查出肝癌。吴孟超当即表态:“这样的人民公仆要得到好报。” 当时96岁的吴老亲自主刀,为陈清洲切除了巨大肿瘤和门静脉癌栓。
人体的中肝叶处于肝脏的“心脏”,被盘根错节的大小血管所包绕,向来被外科医生称为“禁区中的禁区”。2004年,湖北女大学生王甜甜在中肝叶长了巨大的血管瘤,被多家医院拒收。
当她找到吴孟超后,后者为她手术,手术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吴孟超把足有排球大的瘤子成功切了下来。后来在央视《朗读者》节目现场,已步入婚姻殿堂的王甜甜,再度落泪回顾了这段往事。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行医济世这件事,吴孟超已经看得透。
一颗心,许党报国
吴孟超的左胸前,总是会佩戴着一枚鲜红的党员徽章——这份忠诚,源于他少年时的红色记忆。
1927年,5岁的吴孟超随家人移居马来西亚。在当地中学毕业时,他和同学们主动把聚餐费捐回国内给中国共产党。但他没想到,不久后,竟收到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吴孟超说,这封电报像烧红的烙铁一样,在他年少的心里烙上了红色印记。
“回国找共产党,上前线去抗日!”抱着这个愿望,1940年春,吴孟超踏上回国之途。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他回国后先求学,考取了当时的同济医学院。
1949年解放后,由于归国华侨背景,吴孟超先后递交了19次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56年如愿入党。从此,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他对党的信仰都没有丝毫动摇。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当时,一位国外专家看到吴孟超他们简陋的研究环境后说到:“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吴孟超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八个大字,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
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1957年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到了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世界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一步步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为人民工作。“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话,吴孟超说到做到。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身边众人都为他高兴,他却将国家和军队奖励的600万元全部捐出,又联合6位知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的建议案。时至今日,由这个建议案促成建设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世界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
吴老就是这样,忙碌了一生。直到2019年1月,97岁高龄的他主动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光荣退休。
尽管退休,他也抱着壮志雄心:“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吴孟超
    答: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推选委员任卫新说: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吴孟超的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
  • 新闻联播播放袁隆平吴孟超生前影像,播放这些影像有什么意义?
    答:关于另一位伟大的院士吴孟超医生,他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在电影中讲述了这位传奇医者的仁心仁术。影片中的他年逾九旬的时候依然奋战在手术一线,造福民生。两位院士都有非常高尚的情操,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三、激励后辈袁隆平爷爷和吴孟超医生,两位都是励志要让中国人民过得更...
  • 吴孟超96岁生日当天还在做手术,他生前有多敬业?
    答:奋战5个小时;即使在自己96岁的生日时也没有停止手术安排。医者仁心,他的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因为他独创的治疗法,我国的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升到了90%以上,他就是“中国的肝胆外科之父”。希望更多人的人可以了解到他的事迹,他的医者精神也可以感染更多的医者。
  • 钟南山为吴孟超送花圈挽联,如何看待他这样的行为?
    答:给了太多的人希望,给了太多的家庭的希望,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名声是否会影响。那么大的年纪依然亲自手术,救人性命,他的伟大,原是因为有高尚的灵魂,把给予这一行为坚持到最后一刻。吴老对这世间撒满了爱,温暖了整个人间。吴老是医学界的楷模,希望所有的医者都能继承吴老的医者仁心精神。
  • 吴孟超遗体告别仪式上,都有哪些人物送来花圈挽联?
    答:吴孟超有太多感人事迹,对病人非常好,帮病人拿鞋、做检查时会先捂暖自己的手。“今天我必须来一趟,送送老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人。”除了徐先生,吴孟超院士帮助过的人还有施女士,她在2014年曾和吴孟超有一面之缘,对于吴孟超院士她是这么说的:吴老非常温柔,看不出是什么大人物,在...
  • 刚刚评选感动中国的好人中有一位老军医八十五岁了。我记忆力差,没记住...
    答:吴孟超: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 吴孟超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就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手术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吴孟超96岁生日当天还在做手术,这位院士拥有着哪些品质?
    答:但是吴孟超说他是个医生,救病治人是他的天职,名誉并不算什么。吴孟超医生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吴孟超从医75年,他用这双饱经风霜的手,硬是把16,000多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一次又一次他回春妙手拯救着一个又一个人的生命。96岁的高龄双手关节已经严重的变形,几乎没有一根手指可以伸直了,但他还坚持...
  • 感动中国2012吴孟超颁奖词
    答: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主要事迹: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医生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更是一位杰出的...
  • 肝胆外科中坚力量八成是吴孟超的学生,吴孟超有哪些成就?
    答:二、吴孟超院士医者仁心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他把他的一生都放在了救人的上面,一做就是一辈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群人,我们的这个时代才会变得绚丽多彩。吴孟超院士就是这样的一位人,他不以追求名义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解决艺术难题造福更多人民作为自己的毕生奋斗目标,是非常高尚的一种精神。他用...
  • 感动中国2012观后感
    答: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 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吴孟超的颁奖辞: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