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四个镜头带你走进那段应该铭记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电影《长津湖》是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联袂合作一部战争巨制,十一国庆档推出,3个小时的时长,上万人的拍摄团队,大投入,据说40亿票房才能保本,应该支持。

以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历史背景,向你讲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立了五代人的功。

一、抉择

镜头一:凌晨3点,教员还是依旧不眠不休的在思考,抗美援朝打不打?怎么打?谁挂帅?决心难下。

朝鲜战争,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美国、2.英国、3.法国、4.加拿大、5.澳大利亚、6.新西兰、7.土耳其、8.埃塞俄比亚、9.南非、10.希腊、11.荷兰、12.泰国、13.比利时、14.卢森堡、15.菲律宾、16.哥伦比亚以及17.韩国。除了上述派出参战部队的国家外,印度、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5个国家则派出了医疗队或医疗船,进行助战)介入,将北朝鲜军赶回三八线并不顾我国警告,越过三八线继续向北。

本就是苏联导演的朝鲜战争,苏联在坐享美梦,态度暧昧。朝鲜赢了苏联拿到了釜山港,朝鲜输了中国就得求助苏联协防东北,如果美军打到东北苏联正好重返东北,如果隔着鸭绿江对峙,那正好,中国成了美苏缓冲区,左右都是赢。

援朝,新中国百废待兴。抗日战争我们深切体会到同日本的差距,二战又让我们看到日本与美国的差距,面对可以把日本秒成渣的美国,我们的国力、科技实力差距大到无法接受,何况美帝还有原子弹这种大杀器。出兵就得打赢,但是怎么算赢面都不大。

不援朝,朝鲜肯定顶不住,我国东北将会洞开。其实当时美帝的空军已经侵入东北领空,进行侦查、扫射、轰炸。东北是新中国的鲁尔区,真正的“煤钢复合体”,东北不能成为前线;国民党会借助朝鲜反攻大陆,大陆残余势力蠢蠢欲动,随时准备策应东北战事。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朝鲜就是保东北,保东北就是保新中国。道理好懂,决心难下。出兵朝鲜教员其实早已下定决心,但是谁挂帅还是个问题。党内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是林帅、彭老总和粟裕将军。因为实力差距太大,以谨慎著称的林帅明确反对出兵;粟裕将军最适合,当时已经病的下不了床;关键时刻,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老总深夜来到教员住处,有备而来,带着方案。利用山地削弱美帝机械化优势,利用夜战削弱美帝空中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种思想跟教员一拍即合。

我们这一代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二、悬殊

镜头二:影片一开始,就大篇幅的展现了美帝的综合实力。

空中的无数的飞机在肆意翱翔,海里的航母战舰下水饺一样,陆地上的坦克战车一辆接着一辆。

影片中陆战1师(指挥官为奥利弗·史密斯将军,美第10军先头部队,堪称美军王牌中的王牌。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最精锐的日军,也从未吃过败仗)是一个加强师,人数超过3万多人。拥有139辆坦克、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3000多辆汽车,1600部电台。数量超过第9兵团的总和。尤其是电台,美军一个班就可以通过电台呼叫炮火甚至飞机支援。

后勤保障从基地到饮食,穿着皮衣,吃着火鸡,吃喝拉散,要啥有啥。

美军每次出动,都带着大批的给养、武器和炮弹,从来都是一大堆车辆坦克随行。以美军的弹药消耗,基本就得靠着如山的补给物资才能打仗。

反观我们,空中、海上力量为零。一开始说好苏联人提供空军,可是志愿军入朝的最后关头,苏联人怂了,说是不给飞机,没有空中支援。

单单对比陆军,我们入朝为了快速机动,基本没有重武器,主战武器还是日本留下的小口径步枪,这种武器是典型的射程远,但打不死人。影片一开始7连的任务就是护送20部电台入朝,结果途中还损失8台。

后勤保障方面,由于没有制空权,保障路线被死死封锁,很难打通。武器弹药和给养基本都是入朝时随身携带,数量有限。由于抢时间和战机,第九兵团(下辖20、26、27三个加强军,原为华东野战军的王牌主力1纵、8纵、9纵。原本是在东南沿海秘密练兵,准备解放台湾的精锐部队。第9兵团既有全歼美械整编74师的历史,又有山地作战的经验)是临时从南方紧急调入的,没来得及换装,很多部队穿着单衣就入朝了。战斗打响后,非战斗减员严重,九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很多队伍根本没开战就失去了战斗力,以至于后期无法形成优势兵力实现围歼,如果长津湖之战中苏联人帮点忙,美军陆战一师大概率就交代在长津湖了。饮食主要是炒面和土豆。为了躲避空袭,无法生火,志愿军无法吃热饭,没有水,渴了就吃口雪,土豆冻的和冰疙瘩一样,吃的时候要放在怀里焐热了再啃。由于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补充不足,志愿军大多战士晚上得了夜盲症,啥也看不见。

志愿军无论弹药还是给养都供应不上,后勤车队都被炸毁在了路上,一些连队甚至惨到每个士兵只有三发子弹。长津湖之战,第一波进攻的志愿军都带着武器;第二波进攻的人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武器,他们捡起第一波进攻时牺牲战友的武器进行冲锋;到了第三波,就都是拿着冲锋枪的政工人员。志愿军用上了所有能用的人,他们没有一个人会退缩。

教员后来说,跟美国打最难的三件事:能不能打,能不能守,能不能保证后勤。没有后勤的战争长久不了。战争后期,东北民众自发组成担架团、担架营到深入到朝鲜战场去抢救伤员,运送物资。

三、惨烈

镜头三: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走出指挥部,看了一眼室外的温度计,显示零下30多度,他深知还有很多部队,没有供上棉衣,不由得感叹道:我们不光与美帝斗,我们还要跟老天爷斗。

朝鲜战争,不光面对的是世界军事第一的美帝,还赶上了朝鲜五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夜晚气温能到零下三四十度。战士的脚、袜子和手等冻得像雪一样白,手榴弹的弦也拉不出来,引信也不发火。迫击炮的身管因为寒冷收缩,导致迫击炮七成无法射击。士兵们的手与炮弹炮身都粘在一起了……冲锋还好,就怕在阵地上一动不动地潜伏。战士们穿的是胶鞋,零下几十度,大家的脚都冻溃烂了,胶鞋就冻在脚上,根本脱不下来,一脱下来就撕下来一层皮,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就掉了,一点都没知觉!

美军冬装包括防寒帽、厚呢军装、毛衣、大衣、毛袜、皮靴和鸭绒睡袋。连队装备棉帐篷、火炉等。每班、每辆车除配备小汽油炉外,阵地上还有专门供热的电炉。由于弹药、汽油充足,为防止装备受冻损坏,美军规定隔30分钟武器就要射击一次。美军各连连长拼命叫疲惫不堪的士兵换下潮湿的袜子,以免冻伤。尽管如此,美军一个营在一天中仍然有67人由于冻伤而不能行动,其中几个人此后被迫截肢。

美军陆战一师撤退途中,遇到志愿军一个阻击连队,由于长时间在寒冷工事埋伏,整个连队被冻成了冰雕,虽然都已牺牲,但每个人还都保持着戒备的阻击姿势,坚毅不屈。这让陆战一师师长大为感叹:这是一支永远无法战胜的队伍。

战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致志愿军司令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报告了严寒给9兵团带来的巨大损失:27军80师242团第5连,除一名掉队者和一个通讯员,全连设伏准备攻歼美7师第31团。待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以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遗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在长津湖战役中,像这样成建制的“冰雕连”,还有20军177团6连以及180团2连。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曾记载这样惨烈的一幕:“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数十万官兵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雨火海。”

战后,美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都极其感慨: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美军)同钢铁的人(志愿军)在作战。教员也曾评价到:我们是气多战胜钢多!

据统计,志愿军阵亡为19.8万人(包含伤死、病死和失踪估计死亡的人数),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共阵亡29.28万人(美军6.24万左右,韩国军队阵亡22.78万人,其他联合国军成员共阵亡2597名),战事之惨烈,无论中美,都难以言说。

志愿军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获得胜利,且伤亡人数远小于敌方,依靠的是高层正确的战略、前线合理的战术、战士顽强的战斗精神、所有人在承受百年屈辱后所渴求的必胜信念以及后方广大民众的支持。

四、意义

镜头四:中央决策会议,教员拍板出兵朝鲜,并说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一拳,打出了国威,打出了一百年的和平发展。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在那个伤口的血水刚刚喷出,就凝固成粉末被风吹走的冬日,志愿军如此英勇,如此豪迈,奋勇向前,打破了美帝200年不败的神话。至此,全世界都震惊了,大家没法想象此时距南京大屠杀十五年,距豫湘桂大溃败仅仅七年,中国军队竟然把美军推到38线以南。自身后勤和装备严重处于劣势,完全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作战,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是人类热兵器战争的巅峰。连美军参谋长奥马尔·布雷德利最后都不得不承认:“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此战之后

中苏珍宝岛局部战争,正是因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爆发出来的强大战力,让苏联没有敢冒险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没有敢和中国发生全面战争;

越南内战,美军介入,中国通过巴基斯坦转告美国,如果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美国的轰炸波及中国,中国会视为全面战争。在美国入侵越南,陷入战争泥潭的二十年中,始终不敢越过中国给美国划定的“红线”,因为美国记住了朝鲜战争的北纬38度线。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铁血战争、没有鲜血的洗礼,别国不可能对你有敬畏之心!抗美援朝不仅仅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还让我们从苏联获得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抗美援朝的过程,苏联决定向中国援助156项工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两国之间转移全套工业体系”。“156项工程”不仅仅是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人类工业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转移,任何一个项目里面的知识产权都是几十万项,需要的钱都是天量的。更何况,有些东西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想想目前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让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

抗美援朝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这场战争,奠定了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奠定了经济腾飞的工业基础,重拾了自晚清以来国人丢掉的自信,这一切得益于“开国伟人们的谋划、无数革命先烈舍弃生命的实施”。

致敬先辈,缅怀先烈们!

  • 盘点电影《长津湖》令人震撼的三个镜头
    答:我认为战争片不管最后结局如何,多少还是得带点“沉重”的味道,因为毕竟有很多人牺牲了性命,这才不乏真实性。而《长津湖》它最后的结局是胜利,但是我们看到其胜利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这才能让我们后辈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下,影片中最震撼我的三个...
  • 《长津湖》没想到它这么好看
    答:伍万里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英勇的战士,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生死考验,让他深刻理解了战争的残酷与军人的荣誉。影片通过他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的初衷——保家卫国,而非滥杀无辜。《长津湖》的镜头中,紧张的战斗与不经意的幽默元素交织,展现了志愿军乐观而坚定的战斗态度,塑造了“最可爱的人”的群体形象。
  • 电影《长津湖》最打动你的瞬间是什么?
    答:最近,一部电影引起了人们的观影热潮,这部电影就是《长津湖》,正值庆祝新中国72华诞的重要时刻,电影《长津湖》的播出可谓意义非凡。它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远赴朝鲜作战的过程,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电影开篇就用简洁的篇幅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告诉人们这是一篇抗美...
  • 《长津湖》观后感
    答: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津湖》观后感1 十一国庆期间,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长津湖》。 它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七连军...
  •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有哪不容忽视的细节
    答:一、连长伍千里的烟 吴京在《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影片中饰演了七连连长伍千里,有一个片段时七连开会汇报下各排伤亡人数,当各排排长眼含热泪把阵亡战士带血的番号一张张全部交到连长的手里时,这个镜头很多人跟着掉下了眼泪,这是多么残酷的场景,和平的背后是众多的鲜血和生命互换而来的。之后的...
  • 长津湖是一场伟大且悲壮的战役,《长津湖》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
    答:长津湖是一场伟大且悲壮的战役,《长津湖》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长津湖里面的一些细节还是蛮多的,有这么一个对比的细节。在电影里面,美军的热咖啡滴水成冰,穿着厚厚的皮袄的美军叫苦不迭。真的很难以想象,当时我们的志愿军穿着粗布军装,是以怎样顽强的意志,怎样不可磨灭的信仰熬过了...
  • 看了《长津湖》,很震撼,也有遗憾
    答:1、剧情松散,前面太慢,后面太赶,七连真正到达长津湖发起总攻的场面非常短,同时又花费太长的时间表达雷公转移标识弹,结尾跟美军交锋和美军溃逃一笔带过,非常仓促,不留神还看不懂。2、彭老总的指挥功能表达得太弱了,在朝鲜,他几乎就一个被美军轰炸时仓促转移到防空洞的镜头,而且还是被战士搀扶...
  • 电影《长津湖》中有哪些让人感动到泪奔的瞬间?
    答:在这部电影中令人感动到泪奔的瞬间简直不胜枚举,包括乱石滩中的相互掩护,刘秘书的牺牲,以及杨根思的奋战。每年的新年档,中秋档,国庆档几乎都成为了电影界的沙场,各个电影剧组卯足了劲要在这个黄金时间段里面发放异彩,而票房和口碑则是决断一切的利器,虽然今年的中秋档由于题材过于老套或者出彩的地方...
  •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500字范文5篇
    答:1.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500字 虎年第一天就买了电影票看了《水门桥》,整个节奏比第一部强很多,没有过多的历史背景介绍,主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炸毁水门桥的任务上,战斗场面还是很精彩的,特别是第一次炸水门桥,但后面两次炸桥就有点渲染的成份了,第二次用炮弹加子弹射击炮弹头部撞针引爆,这点跟历史真实不是太符合...
  • 《长津湖》抛围巾女孩,用5秒钟惊艳观众,却因一场戏得罪尔冬升
    答:也不愿意为了演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易烊千玺做了一个演员该做的事情,因此他的人气直线飙升,既顶流也是实力派,但关键是要做到敬业,为作品付出心思和精力。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把控住机会很重要。希望凭借着《长津湖》中5秒镜头就让观众惊艳的艾米,在之后的作品中能够有更出色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