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湿泻简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0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外感湿泻的症状
  • 5 外感湿泻的辨证治疗
  • 6 关于湿泻
  • 7 关于泄泻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外感湿泻的方剂
    • 2 治疗外感湿泻的中成药
    • 3 治疗外感湿泻的穴位
    • 4 古籍中的外感湿泻

1 拼音

wài gǎn shī xiè

2 英文参考

exogenous damp diarrh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外感湿泻为病证名[1]。见《症因脉治》卷四。指湿邪外侵,脾气不运所致的泄泻[1]。

4 外感湿泻的症状

外感湿泻症见水泻肠鸣,腹反不痛,或呕而不渴,身重身痛[1]。脉多濡软,或细涩,或浮缓[1]。

5 外感湿泻的辨证治疗

外感湿泻治宜燥湿利小便,用胃苓散、平胃散[1]。

身热身痛脉浮者,用败毒散、羌活胜湿汤[1]。

6 关于湿泻

湿泻为病证名[2]。见《丹溪心法·泄泻》。又名濡泄、洞泄[2]。指湿伤脾胃所致的泄泻[2]。

《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阴久,多有此病。宜除湿汤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汤。重者宜术附汤。如其人本不甚泻,每日两三次鸭溏,此脾家不燥,常服平胃散自愈。”

《医学传灯·泄泻》:“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病属于阳。初起宜用分消饮,久以柴苓汤主之。若肢冷脉细,元气大虚,宜用消肿健脾汤,即金匮肾气丸,亦宜服也。”

《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黄帝内经素问》所谓湿胜则濡泄,《左传》所谓雨淫腹疾者是也。又水寒之气,入客肠间,亦令人濡泻。经云太阳之胜,寒客下焦,传为濡泄是也。”

7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3][4])为病名[5]。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5],又称下利(汉唐时期)[6]。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6]。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6]。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8][9]。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8



  • 水泻辨证论治
    答:外感湿泻表现为水泻肠鸣、腹痛不明显,伴随呕而不渴、身重身痛等症状,多因湿邪入侵,脾运功能受阻。治疗目标是祛湿和利小便,可选用胃苓散、平胃散等方剂。若表症严重,可考虑败毒散、羌活胜湿汤来解表祛湿。脾虚泄泻主要症状为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冷,四肢乏力,食欲不振,便溏。此病由脾气虚...
  • 泄泻·寒湿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简介
    答: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3]。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3]。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
  • 湿热积滞泄泻是什么意思 湿热泄泻有哪些症状
    答:1 湿热积滞泄泻是什么意思 湿热积滞泄泻是指体内湿热过重导致的一种腹泻症状,是中医里泄泻病的一种类型,具体表现为泻而不爽,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烦热口渴、小便赤黄、舌苔腻、脉数滑等等。因为外感寒湿导致暑热之邪伤及脾胃,空耳导致脾脏的运化能力下降,所以导致泄泻,一般湿热泄泻的人通过...
  • 中医治疗腹泻
    答:舌象:舌淡而胖润者,多为寒泻,或脾肾阳虚泻;舌红而干者,多为热泻;苔厚腻者,为湿泻。脉象:泄泻脉多沉,沉迟为寒泻,沉数为热(火)泻,缓弱为暑湿泻(夏月病)。方剂治疗腹泻大全 1.湿泻:因感受湿邪所致。症见:多为水泻,腹不痛,肠鸣音亢进,小便量少,舌不红,苔厚腻,脉细。方...
  • 泄泻·暑湿证简介
    答:5 证候分析 湿热阻滞,肠腑传导失常: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泻而不爽。湿热下注,故 *** 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3][4]6 ...
  •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外感性致病因素——六概说
    答:六*,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如暴冷、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之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反常...
  • 小儿泄泻介绍及治疗方法
    答: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因婴幼儿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下泄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
  • 湿证简介
    答:外感必须渐入于脏腑;内生必须渐传于经络。湿邪所在部位不同,其症状亦不同。症见湿在于上者,头重目黄,鼻塞声重;湿在于中者,痞闷不舒;湿在于下者,足胫跗肿;湿在于经络者,日晡发热,肌骨疼痛、腰痛不能转侧,四肢痿弱酸痛;湿在于肌肉者,肿满,按肉如泥;;湿在于肢节者,屈伸强硬;湿在于...
  • 健康术语-暑泻
    答:1、 外感中暑泻 主症:突然腹痛,泻下如水,粪色黄褐,兼身热烦渴,小便黄赤,汗出面垢,苔黄腻,脉濡数。病因病机:盛暑炎热挟湿,暴伤肠胃,运化失常所致。治法:清暑利湿,理气升清化浊。方药:桂苓甘露饮加减,可加黄连、黄芩清化湿热。兼有食滞者,可加神曲、山楂之类。兼有表证者,宜用...
  • 疾病湿气简介
    答: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一系列外感湿邪、湿阻中焦表现,内湿 指体内水湿停滞面言,是由于素体或久病脾肾阳虚。运化功能障碍,水湿之气停滞。内 湿证出现纳呆,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肢肿等症状。另外,湿气每于病位停留滞 着,阻碍轻清阳气的活动,故也称湿浊。湿浊郁积...